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资深医疗产业投资人的十年箴言:我靠这些抓住百倍股

19-12-01 09:26 1760次浏览
经济学人之家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恒瑞上市后股价翻了140倍,长春高新 近100倍,知道恒瑞医药 好的人有很多,但在恒瑞医药赚3倍以上的则寥寥!很多投资者耐不住寂寞,或容易被市场波动而影响,或急于兑现收益。在医疗产业做长期投资真正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培养对这一不断变化的产业真正深刻的洞察,如果你真正看清楚了,那么怎么会轻易走开?
只有综合把握全球医疗产业格局、上下游产业链、人口结构变化、未攻克的疾病、医学基础科学突破情况,以及医疗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体制、长期构筑的护城河、企业家格局愿景、适应性与进化力等因子,方能穿越云雾洞悉成长主线。
作者:李秋实 | 高特佳投资集团主管合伙人


十五年前,本人从药学专业毕业并在制药产业短暂从业后,开始了医药二级市场证券研究和投资生涯,在国泰君安 任职医药首席分析师期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殊荣;后在平安银行 医疗健康事业部任职董事总经理,负责医疗健康的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业务,现在就职于一家专注医疗健康投资的大型基金,管理二级市场医疗投资基金和从事PIPE(定增、港股基石、CB、EB)投资业务。
这个市场里一级和二级资本市场都做过的医疗投资人并不多,我有机会反复打量医疗健康行业。医疗产业新技术不断涌现,又受到各种跨行业、跨国界、跨资本市场深度影响,我以为应守住价值投资的“正本”,再探索产业和资本市场变化的“出奇”,才是真正切合实际的医疗产业投资体系。
价值投资需要对企业的基本面、护城河、成长空间有坚实而系统的研究,然后在企业真实价值和价格之间进行套利,但真正有效并可以持续的套利或许只有时间的套利以及认知的套利。实践中投资者常常被短期信息干扰,资本市场、国界、行业的边界等常常是取得可持续投资收益的阻碍。因此,我们构建了跨时间长度、跨一二级资本市场、跨国界视角以及跨产业、跨学科的研究体系,来更系统地剖析医疗产业。

01
医疗产业投资:长期投资的战场
优秀的医疗健康公司往往是长跑冠军,无论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资本市场,在过去10年、20年的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涨幅榜上,医疗健康企业总是常客。
图1 近20年A股、港股、美股区间涨幅TOP20



优秀的医疗企业的成长往往能跨越所有的资本市场,跨越长阶段的时间。比如迈瑞医疗药明康德 ,无论在美股、私有化后的一级市场,还是后来的A股市场,均获得巨大的超额收益。
图2 迈瑞医疗20年发展估值变迁



但医疗投资者做到真正的长期投资并不容易。恒瑞上市后股价翻了140倍,长春高新近100倍,知道恒瑞医药好的人有很多,但在恒瑞医药赚3倍以上的则寥寥。很多投资者耐不住寂寞,或容易被市场波动而影响,或急于兑现收益。在医疗产业做长期投资真正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培养对这一不断变化的产业真正深刻的洞察,如果你真正看清楚了,那么怎么会轻易走开?
只有综合把握全球医疗产业格局、上下游产业链、人口结构变化、未攻克的疾病、医学基础科学突破情况,以及医疗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体制、长期构筑的护城河、企业家格局愿景、适应性与进化力等因子,方能穿越云雾洞悉成长主线。
02
未来30年中国生物医药 产业的大格局
近几年,在美国寻找医疗并购标的的投资人,常常发现寻找一个1亿美元净利润的制药企业已经十分艰难。美国的医药产业中只有少数利润超过100亿美元的巨型制药企业,剩下是大量盘踞在加州和波士顿等地的小型生物科技 企业。
这样的产业图景,有着背后的逻辑。占据资本、营销、技术各种优势的大型制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不断兼并收购,最后大型制药企业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少。
研究中美医药板块市值分布可以发现,美股分布像金字塔,美股中大于30亿美元的医药公司数量占到15%,小于3亿美元的超过55%,中间地带不到30%。相比而言,国内中间段的公司数量占到80%,呈现纺锤型。
图3 美股vs中国医药 市值分布


巨型制药企业的研发创新效率低下,他们有数量庞大的研发团队,但最畅销的产品却多来自收购。以2018年全球畅销药物TOP10为例,其中一半药物来自并购。默沙东在2009年以411亿美元收购了先灵葆雅,把K药纳入麾下;艾伯维在2000年以69亿美元收购了诺尔,得到了修美乐,如今修美乐以200亿美元销量占据艾伯维总收入的半壁江山;百时美施贵宝 在2009年以24亿美元收购了Medarex,获得了时下最热门的⎧PD-1抑制剂⎫O药,2018年O药占其收入的三成等等。
图4 2018全球畅销药物TOP15(10亿美元+)

以生物医药为例,如果获得了潜在重磅生物药的技术,研究者往往会选择创业做一家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由于美国有着发达的VC市场和专业投资人,此公司获得融资,并随着pipeline的不断推进,接着在纳斯纳克上市并再融资 ,而后大部分这类公司会被巨型制药企业收购。
图5 基因泰克发展历程




这样的故事从两三年前开始在中国上演了。一方面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政下,中国医药产业中大量低质重复的仿制药企业被改造、重组、淘汰;另一方面新药审批的专业和效率提升下,各地政府、产业基金、VC机构扩大了生物医药企业扶持和投资力度。大量的资本投入,尽管也催生了泡沫,但为中国医药创新带来巨大的助力,目前生物医药企业遍布一二线城市的经济开发区,长三角 的苏州、上海张江未来可能成为世界级的生物制药创新基 地。
图6 国内生物科技创新药企地域分布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不断完善,以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 等为首的全球性CRO、CDMO企业正在不断地搭建从靶标模型研究、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药品注册申报到最终产品上市全套丰富完善的新药研发服务体系。一个全球顶级的科学家,可以拿着专业医药VC、政府产业基金投入的资金,在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进行创业,一直做到临床1期、2期,而后在港交所18A或者上交所科创板块上市。中国是生物医药沃土,未来将诞生全球的first in class,best in class,甚至全新靶点的全球领先生物科技创新型企业。
图7 生物制药创新链及周边服务企业

未来3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格局的双极正在形成:一极是大型综合制药企业、细分专科赛道龙头企业,另一极是极具创新性的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在这样的大格局前景下,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人该如何投资?
03
投资生物医药的两个方向
一是对头部企业的投资。医疗产业投资人并不缺乏对医药专业技术的判断力,缺乏的是大格局下对企业发展空间和速度的想象力和坚定的信心。恒瑞医药、迈瑞医疗500亿估值的时候,很少有人想象到如今4000亿、2000亿的估值。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10-30年,中国大型综合制药企业或有5-10家将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成长为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企业。因为各细分赛道头部企业大都上市,那么在二级市场用PE方式进行长期投资,一定有丰厚和确定性的投资收益。
二是对生物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投资。除了在VC阶段进行专业的投资外,未来的中国A股、港股资本市场上将产生大量的尚未兑现收入和利润的生物科技企业,这些企业中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现在已经是全球药企巨头的基因泰克、安进 公司、吉列德等,当年也是从看不见收入和利润的小型生物制药公司成长起来的。当然,对这类药企的投资是充满挑战的,需要拥有对创新药研发管线、药物作用机理、临床试验方案还有估值体系等的专业知识。
图8 安进、吉列德上市至今股价(美元)

并且,对生物药企的投资应贯穿于一二级市场。生物科技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需求一直伴随着研发管线推进,投资者可以在一二级市场进场。医疗产业投资者应持续把握生物创新药临床试验阶段性成果,持续关注全球范围、全产业链内的相同适应症、相同作用靶点的竞争对手进展,以及这些领域基础医学的进展,这是必须具备的投后跟踪能力。对于产业内深耕多年的医疗投资者,为这些创新药企寻找与巨型药企、海外药企license合作的产业资源整合机会,也是另一项需要具备的能力。
图9 百济神州上市后股价(美元)

04
医疗技术和理论的突破带来的投资机遇
二战后,新药发现逐步进入黄金时期,新药研发也越来越系统化。从药物靶点筛选、先导化合物筛选、病理、到毒理试验,再到临床1-3期试验,“10年时间、10亿美元投入、成功率不足1/10”是普遍新药研发的情况。
图10 系统化的药物研发流程

80-90年代是新药发现低谷期,医学基础科学理论发展遭遇瓶颈,传统新药发现体系发展亦进入停滞。90年代后,免疫治疗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基于免疫治疗机理各新靶点爆发式增加,也带来了小分子、大分子新药的大量涌现。

当代更为引人瞩目的是人工智能 、大数据、区块链等新科技对于新药研发、诊断技术、治疗技术的重大推动。确证技术、成药性评价技术、大分子产业化工程链技术等给你制药领域多种新靶点发现息息相关,这些技术促进了靶向药物、抗体及交联药物、蛋白及多肽、新疫苗、新细胞治疗制剂的成熟;高灵敏的光学显微镜、微流控、计算机 性能提升使得二代测序成为可能;医疗健康大数据、生物3D打印技术、可穿戴技术的突破,促进器械在医学影像、先进治疗、远程医疗上的发展,等等。
图13 跨学科科技对行业的重大贡献

在基于未来30年的超长期思考维度上,医疗产业投资者应该关注尚未被人类攻克的重大疾病,医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以及新药和治疗技术突破。
未来人类有望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溶瘤病毒等新兴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在跨学科新科技的AI、大数据推动下,对创新药、诊断技术、创新器械的研发推动、颠覆、加速、直至生物医疗科技奇点临近,推动人类寿命大幅延长。
图14 针对未满足需求的新疗法、新赛道、新技术

05
创造长期价值的伟大药企,应具备什么特质?
企业家的伟大格局和初心使命。企业家的初心使命是药企能否创造巨大价值、能否成为百年老店的基石。医疗的终极追求是战胜人类疾病以及减轻人类疾苦,在和优秀的药企企业家接触时,我们往往能在他们身上发现这样的初心使命。
当初心使命与现实处境、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忘初心的企业家,往往能够更加坚定地摒弃短期的利益,或克服短期的困难。恒瑞医药在新药研发最低效的十年里,依旧坚定不移地研发单抗、小分子靶向等创新药,在市场完全按照市盈率法给予估值、不给予pipeline任何估值时,仍每年不断增长研发投入,顶着减少净利润的压力,创新药阿帕替尼做了十几年。到2018年,恒瑞投入近27亿进行研发,是当年净利润的65%,总额已经超过了95%的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的净利润。




在2016年中国新药审批大幅改革后,坚定的长跑者迎来了春天。随着新药审批加速,恒瑞的研发管线不断迎来收获,其打造了中国最具价值的创新药资产组合,几乎布局了所有具备潜力的主流靶点和赛道。目前恒瑞有5个创新药上市、2个在申报上市阶段、8个处于临床三期,近40个品种在一二期。如果将恒瑞管线加到一起,按照一级市场估值来看,4000亿的市值或许还不贵!
图17 恒瑞医药布局部分靶点

真正护城河——在纷繁变化产业格局下的超强进化力。进化力是评估优秀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由于社会进程在加速变动,科技和全球贸易格局也在纷繁变化,进化力成为了企业在迅速变化社会体系中持续保持巨大优势的唯一路径。
具有超强进化力的医疗健康企业能在竞争激烈、政策频发、新科技不断升级的动荡的产业格局中始终动态调整,适应甚至引领趋势:中高层管理体系中干部不断轮换、绩效机制从不鼓励守成,在研发、营销、战略布局方面持续创新和进取。
在医疗健康产业,进化力终极评价指标在于创新。在上市的重磅新药和创新器械背后,是医药企业全面的进化力体系,从管理机制、到战略布局能力,从资本和产业整合能力。
图18 医疗健康企业的进化力体系




从全球药企巨头的发展变迁来看,过去20年医疗健康企业全球TOP23排名不断变化,透过这些变化,可以发现:
1.创新器械是发展迅速的赛道,过去20年TOP30器械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并诞生了直觉外科手术公司(Intuitive Surgical)、爱德华兹生命科学(Edwards Lifesciences)等十年十倍股;
2.并购是医疗产业发展的主线,比如Thermofisher、史赛克 分别靠并购成为科学仪器龙头和骨科龙头,吉利德、武田依靠并购获得新生;
3.创新药是药企获得成功的核心驱动力,修美乐让艾伯维在自创门户不到6年能够进入全球前十,而缺乏创新的仿制药企业迈兰、梯瓦等逐步没落,他们都曾经是占据了规模、资本、品牌、人才各类优势集合的大型制药企业。
图19 过去20年国际医药板块市值TOP30

从国内医药企业发展变迁来看,趋势也很类似。2019年医药市值TOP30中,19家是新上榜的公司,其中百济神州、阿里健康 、平安好医生、君实生物等创新企业代表上榜;经过多年发展,细分赛道行业龙头逐步跑出;大量中药企业、普药企业、因循守旧的企业逐步落下榜单。大型医药企业如果押错了赛道就可能会落后,那些能迅速调整创新管线战略布局不断进取变革的企业则始终能保持领先,或者是从不为人知到脱颖而出。
图20 过去20年国内医药板块市值TOP30变迁

以迈瑞医疗为例,迈瑞医疗是一家靠监护仪、麻醉机起家的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但在这些比较传统的领域获得市场份额第一的时候,其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进行研发,其研发投入一直居于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前茅,因此能够不断推出高科技含量、高技术壁垒的新产品。
图21 迈瑞的研发投入(亿元)及占比

迈瑞医疗加速布局医疗器械产业格局中最具有成长潜力的赛道,争取后发制人,成为行业第一。
图22 截至2019年上半年迈瑞的研发成果

迈瑞医疗在近些年开始布局化学发光诊断试剂领域,该领域以前一直被罗氏、贝克曼等外资厂商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国产厂家也在加速进入。迈瑞布局化学发光IVD产业后,凭借优秀的产品技术实力、强大的营销体系,增长速度最快,目前已经成为了该领域的国内龙头企业。
图23 迈瑞、安图、一级市场某标的发光市场增速比较



迈瑞的经营目标是成为全球一线医疗器械企业,在这样的愿景和格局下,其很早就开始了国际化布局。迈瑞在美国建立大量的研发中心,以求在技术创新环节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其持续进行海外并购,获得了大量的高端技术,海外营销渠道也得以打开。迈瑞目前的体量已具备成为全球一线医疗器械器械的潜力,在中国本土巨大市场和制造成本较低的条件下,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全球研发、全球销售,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国内医疗器械同行,能否成为医疗器械界的“华为”,让我们拭目以待。



长期主义思维的经营运作和资本布局。对于生物医药企业,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是一件重要的事。十几年前,恒瑞医药率先在中国投入资金做创新药,在公司内部和业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从短期资本回报而言,做仿制药似乎是一件更聪明的事情,较少的投入、较低的风险、较短的时间,却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和回报。因此那段时间,中国几乎没有药企做创新药,连外资药企在中国亦然,因为外资药企专利过期的药品仍可以继续畅销多年、销售收入不断增长。但恒瑞医药从制药发展的创新本质出发,坚持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创新药,花了10年时间、10亿元做阿帕替尼,8年、20亿元做PD-1单抗,最后的收获是巨大的,当很多药企在今日忙于应对⎧4+7⎫带量采购,后悔当初没有用丰厚的利润做创新药而导致如今产品管线匮乏的时候,恒瑞的创新药管线正在不断开花结果,在新药审批加速背景下,重磅新药不断上市,恒瑞拥有了中国制药企业最为豪华的新药管线梯队。




爱尔眼科 作为A股第一家上市的纯医疗服务企业,十几年来一直专注在眼科专科。很多人建议爱尔眼科不要光做眼科,要进入看上去技术门槛更高,或者在资本市场更受追捧的肿瘤、医美、生殖、妇产等领域,这样资本市场会给予更高的估值溢价。但理性和稳健的公司管理层拒绝了这样的诱惑,始终专一地布局眼科领域。
图28 爱尔眼科的并购发展路径

来源:公司年报,高特佳投资
随时时间的推移,许多医疗服务企业因为医生资源的紧缺、严重的管理问题等原因,难以复制扩张,被资本市场冷落,但是爱尔眼科却走出了一个坚定而漂亮的成长曲线。
在2013-2015年的并购*年代,很多医药企业为了不断抬高市值,要么去收购一些利润暂时不错,但缺乏长期持续成长能力的资产,或者并购一些概念不错,但缺乏扎实核心技术的企业,后来,股价下跌,当年疯狂并购产生的大量杠杆、股权质押等风险迅速引爆,很多医药企业的大股东控股权甚至不保。
扎实稳健的、长期视角的研发创新资本投入,和短期逐利、不切实际的资本运作,最后造成了完全相反的两种结果。长期主义的道路更艰难,但是走的更远。
06
长期和短期预期错配带来的重大投资机遇
不同时间维度上的医疗健康投资者在投资的实践中,他们的结论常常是不同向的和错配的。对于一个长期主义的医疗产业投资者,这样的错配如果是长期正向、短期明确负向的,那么就可能是重大的投资机遇;反之,如果是长期存在重大的负向逻辑和风险,即使短期存在很多正向因素短期向好,那么也是长期主义投资者需要回避的风险。
图29 跨越时间的企业投资逻辑



案例一:爱尔眼科手术医疗安全事件带来的投资机遇
爱尔眼科在2009年上市后被资本市场高度关注,其商业模式、管理层能力、专科方向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认知,估值有一段时间长期横在80倍市盈率左右。但是2012年发生了台湾眼科医生“封刀门”事件,即近视眼手术出现了安全性风险,对眼科医疗服务产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爱尔眼科的股价大幅下跌,眼科手术经营确实受到很大影响,近视手术收入开始下滑。
我们遍访眼科专家,得到的结论是:眼科手术的大样本风险实际不大。长期来看,爱尔眼科的发展空间和管理能力的巨大优势并没有改变,封刀门事件带来的估值洼地是绝佳的投资机会。后续技术低风险也被学术界逐渐证实,爱尔眼科的实际经营在2013年开始逐渐恢复增长,股价在封刀门事件后至今上涨了13倍。
图30 爱尔眼科上市后PE和股价表现

案例二:中国生物制药 的巨大潜力
中国生物制药在国内大型制药企业中,无论从利润规模,还是研发创新管线,都位列前三甲。但当下其主要利润构成仍是恩替卡韦等仿制药,2018年的4+7带量采购之后,公司主要几个产品面临招标价格大幅下跌的趋势,股价因之大幅下跌,最多的时候跌了一半多,跌到了600亿港币的市值,只有十几倍的市盈率。
分析中国生物制药的新药研发管线发现,彼时1类创新药安罗替尼即将上市,可以填补晚期肺癌三线治疗空白,是上市初期即可过10亿的重磅品种;PD-(L)1单抗临床III期;I期还有50多个创新药,囊括了市场上多个热门靶点;生物管线上引入了多个覆盖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等市场的重磅药物生物类似药。预计未来每年都有10-15个新产品上市,“现有产品持续给力,重磅新品前途光明,研发储备丰富,新品上市速度惊人”是对中国生物制药管线的客观评价。
图32 中国生物制药部分创新药管线

中国生物除了自主研发之外,还不断收购和引进创新药品种,以丰富创新药管线。加之其拥有强大的营销体系和稳健务实的管理团队,具备长期积累的巨大竞争优势。在600亿港币市值投资中国生物制药,成为了一个极佳的投资机会。
之后随着中国生物不断推出重磅新药品种如安罗替尼,以及引进新在研新药,公司股价开始大幅回升,目前市值已经恢复到1300亿元。
图33 中国生物制药近5年市值(亿元)

长期正向但短期负向带来投资机遇
1.创新管线已经布局优异,短期业绩被仿制药或原料药拖累的优秀企业。上一个时代的优秀企业,有的是靠仿制药甚至中成药起家,很早意识到创新药的重要性,较早地引进科学家团队,布局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药管线。由于创新管线尚未推出,主业仿制药或者原料板块业绩仍在继续下滑,因其营销体系强大,一旦创新药上市将急剧爆发力,销售甚至会强于纯粹的创新药企业。
2.拥有冷门新靶点创新药管线,但扎实推进研发的临床创新药企。有些低调的冷门靶点新药研发者专注于推动临床进展,并不急于发表权威论文、开发布会、做公关宣传等。看似没那么明确、甚至在全球范围遭遇过失败的靶点,可能蕴含着巨大投资机遇。
3.从极度分散到头部集中的创新分子诊断领域。医学专业分子诊断领域在中国是一个极为分散的行业,目前最大的头部企业收入也不过几亿,短期仍然受制于过往一级市场的资本泡沫带来的行业乱象,以及专利保护不完善。目前新技术正不断涌现,除了NGS、PCR之外,还有大量的新技术显示出巨大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基础医学诊断机理的不断突破、跨学科的大数据、AI技术的加持,加上国家专利保护和审批制度继续完善,分子诊断领域是一个值得深度挖掘的产业,未来在逐步集中化的过程产生投资机会。
4. 具备长期进化力和品牌护城河的中药消费品。中药消费品企业有着和高端白酒类似的历史品牌积淀,因医药产业政策有待理顺,资本市场给予非常负向的极低估值。一旦管理理顺,历史稀缺的品牌叠加企业成功转型会爆发巨大潜力。
5. 短期经营不善但拥有巨大流量入口的医疗服务终端。医疗服务是个线下经营很重的行业,一旦拥有了数量巨大的连锁实体资产,就成为了健康医疗服务的巨大流量入口。企业可能由于并购整合、短期经营管理不善,业绩可能短期陷入困境,但巨大的医疗流量资源以及可能产生巨大衍生价值的健康医疗大数据,都是非常有长期价值的资产。短期资产价格可能随着利润下跌而萎缩,但长期资产价值仍在,一旦经营改善,价格便会逐步上升。
长期负向但短期正向应规避的投资风险
1. 仍在高速增长,但是产业层面临价格体系重构的IVD、医疗器械中高耗材领域。IVD领域未来可能面临两级分化的产业格局,尽管有些较高端领域,如发光化学存在进口替代的趋势,但中低端的生化、免疫传统IVD产品价格有持续下降的风险;分子诊断领域在新技术方向,一旦产品加速落地,将形成头部和创新企业并存的格局,中间地带的传统IVD企业如果不及时转型或者拥抱大型渠道平台,未来趋势堪忧。
2.短期仍在高速增长,但可能被线上医药电商侵占的线下医药零售领域。处方外流趋势虽然明确,但大量的处方药可能流向独立特殊的院边店,以及慢病用药可能流向线上医药电商。国家政策未来鼓励线上医药零售,在线处方药政策也日趋明朗,甚至线上的医保报销政策也在制定中。已经看到阿里健康、京东 医药馆、平安好医生等在大幅侵占传统的零售商业实体的市场,拼多多也在开发自己的医药电商。更低的价格,更快捷的送药服务、更加明确的品牌药定位,使得医药实体零售面临巨大的长期发展压力。美国药店连锁巨头沃尔格林 近些年业绩开始下滑,线上医药电商对市场份额的侵蚀是主要原因之一,后被KKR收购。在中国市场我们应该紧密跟踪和研究这种趋势。
医疗产业投资需要克服资本性质的限制、短期逐利心态、陷入技术和细节不能自拔等问题,需要高瞻远瞩地挖掘产业未来大格局,寻找真正符合长期趋势的赛道,关注肩负初心使命的优秀企业家。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在医疗产业投资中取得丰厚的利润,耐心或许是医疗投资的最佳伙伴。


作者简介
李秋实:高特佳投资集团主管合伙人,曾任平安银行医疗健康事业部董事总经理、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医药行业 分析师,曾当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EMBA。拥有15年医疗健康产业一二级市场投资经验。

来源:新财富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