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野史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4-03-16 10:33 4879次浏览
半只烟l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每天对着镜子的自己微笑。你好,世上独一无二的你。加油,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希望你不要辜负。眼里有光,心里有爱。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里,但是我们可以从别人的眼里看到自己,不要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做最喜欢的自己,温善激奋,无愧无悔。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黑格尔曾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未从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也对,也不对吧。圣经里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复上演。其实都是在其固有的规律下运行演绎。不变的是人心。研读历史的意义应该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的演绎及结果有个思考、评判和借鉴吧。但就好像我们在交易中所遇到的问题一样,世事无绝对,有的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水往低处流。符合逻辑的方向总是阻力最小的方向,也是概率最大的方向。但你的逻辑就一定是正确的么?或者说是无缺失疏漏的么?存在即合理。每个人都只能赚他认知范围内的钱。读史,明智。老师推荐给我的最后一本书是《华严经》。有时候会想,彼时假若不放弃人大历史系的保送资格,那肯定走的就是另外一条路了。平行世界里,有那样的一个我么?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打开淘股吧APP
51
评论(48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河小白

24-09-27 08:59

0
河小白

24-09-24 22:03

0
世界上存在过的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除了现在的俄罗斯(1700万),均已不存在,其中最大的是巅峰的蒙古帝国和大英帝国,一个靠着骑兵横扫欧亚大陆,一个靠着海军全球掠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第一个建立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国家:大唐帝国。
除了唐朝,元朝、明朝、清朝在巅峰期均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这期间跨度超过1000年,中国能反复崛起,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大唐疆域(安史之乱前),橙色部分为唐朝较稳定的疆域,其他部分则是唐朝曾短暂管治及影响力扩张到波斯极限区域(不计吐蕃、东北地区,面积多达1237万平方公里)唐高宗龙朔年间,唐朝灭亡高句丽,领土北达西伯利亚,南到今天的中南半岛,西到咸海,东到朝鲜半岛。具体来说,唐朝的疆域包括漠南、漠北、西域等地,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000万,人口接近全球40%。
在古典时期,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构建要么靠武力征服要么靠宗教/文化整合,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秦汉帝国、突厥帝国、阿拉伯帝国等皆是如此,规模取决于向边界稳定投放军事力量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依赖于核心区域所能提供的财政供给。
进一步,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所有超过1000万平方的巨型国家,除了中国为农耕帝国之外,皆为宗教、游牧帝国。
那么不禁要问?为什么是中国人,率先建立起了1000万平方公里的超大国家。
东亚的地缘创造了中国人
中国这块土地,在古典世界近乎封闭,虽然内部各种地理环境都有,但内部有一个bug区域:黄河中下游地区。
黄河中下游基本地理单元包括:山河四省捆在一起,再加上关中,从而形成古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基于单一地缘的政治、文化、军事实体/整体,华夏文明也基本以此为基础展开逐渐扩散到整个东亚板块。
黄河、长江中下游大平原连成一片,全球罕见的大规模宜农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渭河、黄河自西向东流,汾渭平原、华北平原(包含黄河下游,海河平原、黄河南北摆动覆盖的皖北、苏北等),纬度接近,农业气候和知识、生活惯基本接近,顶级农耕文明基础,在古典世界上基本很难找到可以匹敌的,这也是中国分久必合的基本盘。
整合了这个单元,出西域、出关东、入川、跨江,才有可能,各个碎片单元才能抓住,这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地缘基础。拥有黄河中下游,做大基本盘,逐步扩展到长江中下游,然后江河一体,逐步向上到青藏,我们祖先用了几千年。
因此东亚这个地块,内部一定会发育出独立文明,拉长时间线看千年,华夏先民在与其他族群的斗争融合中逐步占据了主导,且在历史的反复中形成了与东亚地块相匹配的民族性格,并兼容并包了其他边缘文化形成近乎独立的文明。
中国人诞生了。
中国人短暂找到了治理超大国家的方式
中国发展至隋唐,对于如何构建统治秩序、如何与游牧政权共存,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政治中心在国防前线(长安),经济中心深处腹地(江南),经济中心提供财政供给政治中心,政治中心向边疆提供军事力量和文化影响力。
农耕文明的基本社会逻辑是:掌握社会资源的分配权,官僚体系维护秩序,军事集团提供安全保障,获得安全承诺的农耕区,供养这两个体系和秩序。
假如一成不变,那么社会就会一直稳定,但变化才是常态,变量一般来自内部的人口规模和外部游牧力量。
在中国,统治者在过渡区域设置边关,修筑长城,恨不得把农耕与游牧的界限画在大地上,在内部,关中和中原的联合,是王朝的政治秩序。农民-地主/士绅-贵族-,这样金字塔式的社会形态是王朝的社会秩序。
农耕游牧过渡地带
在隋唐之际,统治阶层出自关陇,权力的承接转换与北魏一脉相承,对如何管理游牧/农耕过渡地带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同时,经过在两晋南北朝,江南大规模开发,大运河的修建,为帝国提供了强大的财政基础。
如此,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等雄主,终于可以借助古典时期最豪华的农耕资源和内部的财政循环,来支撑对外征服,中国的力量得以突破地缘限制。
于是,巨唐诞生了。
当然,之后的故事我们都很清楚,唐帝国依然逃不出封建帝制下魔咒,内部权力和资源恶性集中,失去对分配权的掌握,内外部变量一经结合(安史之乱),财政体系和帝国秩序开始崩溃。
但是,不能否认,唐的辉煌给了中国人“伟大复兴”的民族自信,唐的覆灭也给了中国人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总之,唐朝,世界上第一个超过1000万平公里的农耕帝国,由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构建,太值得自豪了。

注:
1、几乎与唐同时期,654年,阿拉伯帝国(正统哈里发时期),灭亡波斯萨珊王朝,领土:东至波斯、南及阿拉伯半岛南端、西达利比亚、北至美索不达米亚,达到了900万平方公里。
2、正统哈里发之后,在公元8世纪,其继承者倭马亚王朝、阿巴斯王朝通过武力和宗教征服,也建立了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的帝国。
3、13世纪,蒙古人利用先进的骑兵战术,在几十年内横扫了亚欧大陆,各种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人被整合在一个空前绝后的大陆帝国(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不过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理体系,很快分解。
河小白

24-09-20 14:05

0
同是群雄并起,为什么春秋战国多义士,五代十国多反骨? 

春秋战国和五代十国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的时期。尽管同样是动荡的分裂,这两个时期却显现出了不一样的特质。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聂政、荆轲这些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完成使命的义士,五代十国时期多的却是如同石敬瑭那样为了利益而随时反叛背刺的变色龙。同为乱世,为什么两个时代会呈现出如此不同的特点呢?
依附
春秋战国时期义士产生的土壤条件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而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也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特别是依附关系,它在政治上的表现尤为显著,其形成与当时的人身依附关系紧密相连。
先秦时期,依附关系主要体现为政治上的从属与依赖,其中“私徒属”与“宾客”作为两大主要群体,其依附关系的性质与表现形式在春秋战国两个阶段发生了显著变化。春秋时期的“私徒属”对贵族主人展现出极强的忠诚与服从,他们视主人为衣食之本,奉行“忠于主人,至死不贰”的原则,这种近乎绝对的人身依附关系,构成了当时社会结构的重要基石。
从“私徒属”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忠诚与献身精神,正是义士品质的重要来源。在严格的依附关系中,私徒属们不仅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守护主人的利益,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恪守礼仪,维护主人的尊严。这种长期的、高强度的依附训练,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忠诚为核心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在后世被赋予了更高的道德意义,成为义士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分化和权力斗争的加剧,依附关系的性质开始发生微妙变化。特别是“宾客”群体,他们不再像“私徒属”那样单纯追求对主人的忠诚,而是更多地将依附关系视为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的阶梯。宾客们“以势取舍,择木而栖”,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国君的重臣,出将入相,显身扬名于国。

虽然“宾客”们不再像“私徒属”那样单纯追求对主人的忠诚,但他们对于个人荣誉与国家利益的追求,却与义士的精神追求不谋而合。“宾客”们通过依附于有权有势的国君或贵族,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中的佼佼者往往能够凭借卓越的才能和过人的胆识,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种通过依附关系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尽管与“私徒属”的忠诚有所不同,但同样体现了义士所追求的“忠君报国”的崇高理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依附关系不仅是一个社会现象,更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交织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的变迁、权力关系的重构以及文化观念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义士作为依附关系中的特殊群体,其形成与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具体而言,依附关系为义士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和锻炼的舞台。在严格的依附关系中,义士们逐渐拥有了忠诚、勇敢、智慧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依附关系也促使义士们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了独特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追求。这种在依附关系中不断磨砺与成长的过程,正是义士精神得以形成和传承的关键所在。
春秋战国时期的依附关系对义士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私徒属”的忠诚献身,还是“宾客”的择木而栖,都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依附关系的不同理解和追求。而义士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不仅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更在后世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转型
义士文化的逐渐褪去
尽管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数量庞大的义士,但这一时期官僚制度的转型与义利的交锋,也成了之后义士文化逐渐褪去的伏笔。
西周时期,官制建立在宗法传统之上,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这一制度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官职与土地、财富紧密相连,形成了稳固的贵族阶层。然而,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到来,这种基于血缘的世袭制度开始动摇。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各国为了增强国力,纷纷进行政治改革,官制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职业官僚体系逐渐兴起,取代了原有的世卿世禄制。新的官制不再单纯依赖血缘关系,而是更加注重才能与功绩。如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推行“尊贤上功”的政策,打破了宗法政治的壁垒,使得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也能跻身政治舞台。这一变化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也促使基于技艺的职业官僚逐步取代基于血缘的贵族官僚,消解了义士文化生存的人身依附土壤。

与官制变迁相伴随的,则是政治思想的激烈交锋。彼时,道义与功利之争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道义派以孔子为代表,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主张以德治国,恢复周礼,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秩序。他们批判功利派过于追求现实利益,忽视了道德价值。
而功利派则以管仲、商鞅等人为代表,他们注重政治与法规建设,看重行政效率和国家实力,主张通过富国强兵来实现国家的强盛。功利派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实践,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素养的职业官僚。这些官僚之所以能够提升社会阶层,依靠的是自己的技艺或者说专业能力,是一种基于自我实现的忠诚而非血缘。如前文所述,尽管此时的臣子依然重视“义”,但这种基于价值的忠诚牢固程度远远不能与血缘纽带相比,“义”的程度有所下降。

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更成为义士文化逐渐褪去的根本因素。西周时期,贵族阶层享有特权,对土地和民众拥有绝对的支配权。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与变革,这种依附关系开始松动。一方面,官僚体系的兴起打破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得更多的人才能够参与到国家管理中来;另一方面,土地兼并和人口流动也加剧了社会结构的变动,削弱了贵族对土地和民众的控制力。
在这种背景下,义士文化作为贵族阶层精神风貌的体现,也逐渐褪去。义士,即那些以道义为重、勇于担当的士人,他们在西周及春秋早期曾是社会中的精英阶层,深受贵族阶层的推崇。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义士文化所依赖的贵族阶层逐渐衰落,其影响力也随之减弱。同时,随着功利思想的兴起,人们更加注重现实利益,对道德价值的追求不再像以往那样纯粹和坚定。

因此,官制变化、思想变迁、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共同推动了义士文化这一时期的嬗变。尽管之后仍然有吉光片羽存世,但义士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了。

叛乱
安史之乱后唐代的流毒
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复杂的朝代之一,其繁荣与动荡并存。在这个时代,武将们不仅是王朝边疆的守护者,更是权力斗争的核心角色。然而,安史之乱后叛将的频繁出现,助长了反叛的风气,严重冲击了当时的忠诚伦理。
自统一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作为国家权力的最高统治者,其权威至高无上。然而,在唐代这一体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武将作为国家官僚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受命于,执掌兵权,但他们往往陷入朝廷中的政治纷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特别是在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现象日益严重,武将们试图将土地传于子孙世袭,形成了与中央集权的尖锐矛盾。例如,幽州兵马使朱希彩联合副经略使朱泚等人杀害节度使李怀仙,自立为节度使,这种叛乱行为直接挑战了中央权威。

地方上武将叛乱,朝廷中央内部也隐藏了分裂叛乱的因子。唐代皇位传承不稳,很多都是依靠政变登基。在中央朝廷尚能压服地方时,地方尚不敢轻举妄动。但安史之乱后,朝廷的威信江河日下,地方不再如同往日那般听命,加之通过政变上台,武将更会对中央朝廷产生质疑。
同时,唐代宦官势力极为强大,他们通过控制和监军等手段,干涉朝政,与武将们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宦官们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陷害武将,甚至直接参与叛乱。
随着藩镇割据现象的不断演化,唐代的藩镇已经脱离中央控制,唐代割据型的藩镇拥有自己的军队、税收和地盘,经济上独立,俨然一个个“小朝廷”。为了争夺更多的资源,藩镇之间以及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爆发冲突。武将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选择叛乱,以夺取更多的权力和资源。

《资治通鉴》就提到,河北作为安史之乱的发源地,依旧由安史降将控制,这些降将擅自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这种经济上的独立性和利益争夺,为叛将们提供了反叛的动力,进一步助长了反叛的风气。
藩镇割据不仅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还加剧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对立。藩镇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与中央政府为敌,这种对立行为直接冲击了忠诚伦理。武将们为了维护自己所在藩镇的利益,往往选择与中央政府对抗,甚至背叛朝廷。黄巢起义后,藩镇们纷纷自立为王,与中央政府形成对抗局面,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忠诚伦理的极大冲击。

此外,武将内部的争斗也是此时叛乱频发的重要原因。由于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利益的冲突,武将们往往相互猜忌、互不信任。这种信任危机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反叛的念头,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背叛同伴或朝廷。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背叛不再有沉重的道德包袱。当唐朝廷的权威彻底烟消云散,被朱温的后梁篡夺后,原本还需要忠诚于和朝廷的遮羞布被彻底抛弃,背叛,由此成为五代的主题词。

背叛
五代的主题词
五代时期,皇权的更迭如同走马灯般频繁,们往往难以长久在位,而权力的斗争则愈演愈烈。这种背景下,反叛与背叛成为夺取皇权、巩固地位的重要手段。后梁太祖朱温去世,引发了其子朱友珪的叛乱。朱友珪为争夺皇位,不惜发动兵变,弑主自立,这一事件就是当时皇权更迭时叛乱迭起的写照。
随着唐末五代社会动荡的加剧,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等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冲击。后晋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曾直言:
“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当时将领们对皇权的轻视,也揭示了他们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宗室、将帅们纷纷起兵反叛,企图夺取皇权,后唐末年的秦王李从荣及潞王李从珂的叛乱便是典型例证。
五代时期的政治腐败也十分严重,、宦官、伶人等权势人物往往沉迷于享乐与权力斗争,忽视国计民生。后唐庄宗李存勖在位期间,宠信宦官、伶人,导致朝政混乱,官员贪腐横行。河中节度使李继麟(原名朱友谦)因拒绝宦官、伶人的索贿而被诬陷谋反,最终惨遭灭族之灾。枢密使郭崇韬也因对伶人、宦官干政不满而遭族诛。这些事件不仅加剧了政治腐败的程度,也进一步助长了背叛的风气。
‍此外,藩镇割据在五代时期愈演愈烈,藩镇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激化。后梁末年魏博军事叛乱的发生,便是因为朝廷试图削弱魏博藩镇的力量而触动了其经济利益。此外,由于藩镇内部也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士兵们往往因利益受损而发动叛乱,后唐同光二年(924)潞州兵的叛乱便是如此。
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乃至朝不保夕的时代,将领与官员都滋生出了个人野心和严重的猜疑心理。他们往往因功高震主而遭受的猜疑与打压,进而选择反叛以自保。如后梁大同节度使刘知俊因功高位重而受到朱温的猜忌,最终选择反叛投奔岐国等。
皇权更迭频繁、儒学衰微、政治败坏、经济利益之争以及个人野心与猜疑心理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这一时代背叛的盛行。

尽管春秋战国与五代十国都是动荡不安的时代,但忠诚与背叛却成为这两个时代截然不同的精神写照。尽管背叛者往往能够得到荣华富贵,但他们只能通行在黑暗之中,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到历史的无情审判。
河小白

24-09-18 20:53

0
白起这个人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是属于自带主角光环的。因为大多数平民百姓在看待历史故事时,都是惯性地浅尝辄止。舞美、道具、动作、煽情等浮于情节表面上的东西才能第一时间抓人眼球。白起为啥招人稀罕呢?因为他是一个战神、杀神!他一生杀敌无数、战功赫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履历特别能满足吃瓜群众的自嗨心理,他符合大众对英雄的绝大多数幻想嘛!
但是,问题来了,被奉为战神的白起恰恰最终结局不是很好。作为打工族的天花板,最后却被自己的老板活活逼死,这就让很多人意难平了。万恶的资本家们,你们惯性地卸磨杀驴,太让人气愤了。
然而,情绪上的愤怒往往是解释不了什么深奥的历史问题的。比如那些说秦昭襄王卸磨杀驴的朋友,大家可知道,白起被逼自杀之时,六国未灭,秦国正是用人之际,磨还没拉完,何来必须杀驴之说?
其实白起之死背后的逻辑原因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阶段性发展之难以回避的结果,总体来说,就是职场的一些潜规则,或者说是人性之中那些难以扭转的惯性,所决定的!
白起是怎么死的?
白起其实是秦国的贵族出身,只不过他们这一支在时代的变迁中,离秦国王室的黄金家族渐行渐远,最后慢慢改成了白姓。这一点,后世被“推恩令”推得一无所有的刘皇叔比他好点,好歹还保留刘姓这块金字招牌。
白起从小就是一个军事方面上天选定的天赋型选手。他打小就对那些文绉绉的事情不感兴趣,而对雄性激素爆棚的打打杀杀情有独钟。关键是,人家是干这一行的料,但凡跟行军打仗有关的事情,这小子居然能做到无师自通。属于自学就能考上名牌大学、当上行业专家的怪物!
善于自学的白起其实还特别有成熟的体系思维,他自学军事并不像其他人一样局限于搏杀之术以及排兵布阵这些直观的东西,而是能发散性去研究天文地理、后勤供给等相关领域。大家要记住,这一点对任何学者来说都很关键,学就要尽量摆脱点思维,尽快进入线思维,甚至面思维。
因缘际会,秦国当时已经完成了商鞅变法,它已经变成了“耕战二元随机转换”的战争机器。这种体制下,农民和士兵是比较容易得到发展机会的。所以,白起成年之后就顺势加入了秦国的军队,当然他想躲估计也是躲不掉的。
秦国的军队当时实行的是军功制,也就是说,任何战士的晋升必须要拿敌人的首级来换,没啥其他捷径可走,绝对不会因为你理论水平较高就可以破格提拔。所以,白起前期的职业生涯其实也并没有多么出彩。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我们很多初入职场的人一定都觉得自己就是金鳞,这可以有,但老易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便你金鳞,你也得遇到自己的风云才能幻化成龙。金鳞是你成龙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所以感觉自己满腹才华,也千万不要得瑟、着急,耐心去等待和寻找自己的风云才是王道。啥是你的风云呢?其实就是所谓的时机和贵人。
白起这只金鳞的命运风云是啥呢?是秦国的权臣魏冉。魏冉这个人值得跟大家隆重介绍一下,他是魏国人,但却足以在秦国一统的功臣序列排进前五甚至前三,跟商鞅、范雎基本上是一个级别的大咖。魏冉是助力秦昭襄王登上王位的最大功臣、也是秦昭襄王的亲舅舅(宣太后的亲弟弟),时任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是他慧眼识人,于万千人群中发现了白起的不同凡响,不断地给机会让白起于战场上一鸣惊人。
白起的成名战是歼灭韩魏联军24万的伊阙之战,这一战让白起天下闻名,因为白起以少胜多例外,还能利用运动战去全歼更大体量的敌人,实属骇人听闻的打法。
伊阙之战后,白起基本上就开启了暴走模式,反正是逮谁灭谁。其中比较著名的战例有决水灭敌的鄢郢之战、有拼消耗灭敌的长平之战。凭借逮谁灭谁的战绩,按照秦国军功制的激励机制,白起的官职也迅速被提拔到了武将的最高官职“大良造”(秦国的军功制最开始是17级而不是后来的20级,大良造属于第16级,大良造这个岗位也就商鞅、公孙衍和白起三人担任过),配套的还有一个相当高级但不太吉祥的爵位“武安君”。
但白起看似突飞猛进的职场生涯,却不可避免地在他人生最后的巅峰——长平之战后,迎来了新的危机,直至最后迅速地坠落。原因咱们后面再说。
公元前257年,也就是长平之战后的第三年,就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天,当时已经被贬为普通士兵的白起在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被强行命他出征的秦昭襄王派人追上了。秦使当时也属于人狠话不多,没啥啰嗦话可讲,直接抛给了白起一把冰冷的宝剑。啥意思?秦王不想你活了,你自己看着办!
白起显然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么残酷的现实,心里早已歇斯底里却又故作平静地问秦使,请给我一个秦王要杀我的理由!
秦使用沉默回应了白起,秦王要杀你还需要理由吗?你何苦为难我这个中间跑腿的人呢?
在沉默代表一切之后,心灰意冷的白起终于举剑自裁了!
白起确实是这样突兀地离开了人世间,但他给这个人世间留下的争议和讨论却历经千年而不休。因为几乎所有后世者都会不禁地去揣测各种如果:如果白起的贵人魏冉尚在人世,他会不会被逼死?如果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能够对秦昭襄王逆来顺受,他们会不会君臣反目?如果白起跟后来的权臣范雎搞好关系,他会不会引火烧身?如果秦国在长平之战后刻意在军事上去白起化顺风顺水,他会不会沦为牺牲品?
然而,遗憾的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走投无路的白起最后也只能是自我救赎、自我安慰地说,自己一生杀戮太重,死于非命是自己的报应和宿命,从而给历史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感慨。
白起为什么会被逼死?
白起最终被逼自刎,其实有两个诱发点,一个是他自始自终都是秦国权臣魏冉的人,一个是他在长平之战后一系列带有一定个人情绪的行为。
咱们分开来说,先说魏冉方面的影响。
魏冉是宣太后的异父同母的亲兄弟,也是秦昭襄王的亲舅舅,当初宣太后为了帮助儿子秦昭襄王打赢夺位之战,是从多方面下了血本的。比如用自己的身体和美貌去争取和稳住外围的义渠王,比如利用亲情关系去争取兄弟魏冉的支持。总之一句话,秦昭襄王继位的过程中,魏冉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宣太后不算臣)。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渊源,在秦昭襄王继位后,魏冉手里的权力一直都是鞋子拉屎——独一份的。但是久而久之,秦昭襄王心里自然就比较膈应了,他连他亲妈宣太后都能落井下石,怎么会放过你这个舅舅呢?权力道路上,谁都不能成为他的拦路虎。
前266年,魏冉经历了几起几落之后,被差不多榨干了剩余价值,就被免相职并被逐出关外后,回到封地陶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后不久因忧愤而去世。踩着他的尸体上位的新一任权臣不是别人,正是后世同样大名鼎鼎的范雎同志,且跟他一样来自魏国。
权力游戏中的打虎行动,一般是没办法点到为止的。老虎倒下了,老虎原来的旧部依然得打起精神、善于来事地应付随时会被贴上身的旧标签。白起其实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不好,他感念魏冉的提拔之恩,对秦国的新贵范雎其实一直不太友好和热情。
当然,如果你白起是一个普通的秦人或者秦国的小干部,你的态度其实也没那么重要,秦昭襄王和范雎都不会太计较,在自身地位和利益足够安全的前提下,谁不想做个大度点的人来博取名声呢?关键是你白起不是个一般人,你是秦国的战神,是六国的噩梦,你是秦国的军神,是秦军的旗帜。你的态度和行为在无形之中能影响无数的秦军将士,这也就由不得秦昭襄王和范雎不把你当回事了。
事实上,在长平之战后,范雎这个小人就没少给白起背后挖坑、泼脏水、使绊子。这样咱们也就自然回到了白起之死的第二个影响因素——长平之战以后上面来了。
长平之战,其实是秦国和赵国之间同时赌上国运的旷世大战,秦国虽然最终依靠综合实力和必胜决心打赢了,但是自身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这就导致了秦国在长平之战后产生了巨大的内部意见分歧,一个是经营管理方面的意见,秦昭襄王和范雎等经营团队的意见是见好就收,让秦国也缓缓气;一个是专业技术方面的意见,百战沙场的白起认为斩草应除根,不趁热打铁地消灭赵国会后患无穷。
其实站在不同的立场,这两种意见都是没有绝对的对错的,但关键是要看谁在背后去运作和引导什么意见。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是苏秦的哥哥苏代挺身而出帮赵国渡过了生死难关,他对范雎进行挑唆,说秦国不能让白起继续进攻赵国了,否则灭赵之后,白起的功劳簿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到时候无论官职、地位、威望都会全面超越范雎,再结合白起的恩人是范雎挤兑走的,范雎到时候的安全保障都成问题了。范雎听罢开始全力阻止白起继续攻打赵国。其实这种说法多少有点不靠谱,因为按照这种逻辑,白起之前的功劳和威望已经足够他当上秦王以下的任何岗位了,白起要凭实力干掉范雎也无需再铺垫啥。再说丞相是文官序列,与武将升迁没有啥必然关系。
其实秦昭襄王真正不同意白起继续攻打赵国的原因还是秦国当时国情原因和自身感受原因。秦国在打完长平之战后,自身确实也相当难受,作为金字塔尖的秦昭襄王不想跟已经残血的赵国鱼死网破。再说赵国不是已经认怂了吗?不是精锐尽失了吗?咱恢复点元气再去打他不是样的!另一方面,范雎是他新招收的走狗,范雎的意见他自然更加容易听得进去一些,而白起,他一直不能确定他是更忠于魏冉还是更忠于自己。
白起从长平战场被召回时,心里有没有情绪呢?肯定是有的。毕竟谁被老板否定了自己的议案心里都是有点不痛快的。
要死不死,几个月前还以“长平之战秦军损失惨重而无力再战”为由推脱战事的秦昭襄王,就在几个月后却又主动发起了攻打赵国。原因自然是赵国战后拒绝兑现“割地赔款”的利益承诺。
这就让钢铁直男白起心里特别不痛快了。当初我说要痛打落水狗,你们说这不行、那不行,现在人家重整旗鼓、以逸待劳几个月了,你们又突然要去主动进攻邯郸,你们这些上位是把打仗当成了闹着玩了?所以,白起很不给面子对秦昭襄王和秦国朝廷提出反对意见,说赵国哀兵必胜。
被赵国驳了面子在先、被白起驳了面子的秦昭襄王恼羞成怒,便开始走极端了,他开始偏激地认为白起这是凭资历、能力在要挟他,他急欲证明秦国没有了白屠夫照样不吃带毛猪。
可现实往往会好留情地打脸一些人的,没有白起带队的秦军还真就拿不下赵国国都邯郸城。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人家赵国没有退路了,上上下下都跟你秦军拼命,韧劲自然要足一些;另一方面是人家赵军是主场作战,还是守城战,防御系数本身就高很多;还有,其他诸侯国也不愿意赵国彻底覆灭,各种声援、救助,赵国的气势也因此大涨。
但接二连三被打脸的秦昭襄王不会这么想,他觉得这一切都是白起不愿意领兵作战造成的,所以想要挽回颜面的他再次三令五申地请白起出战。
白起也是一个天生的犟种,不管他是真病也好、假病也罢,反正秦昭襄王前后请了他两次,范雎也请了他几次,他就是谁的面子都不给。我病了,我需要休息,打仗这事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给面子也就算了,白起其实最不应该的是往秦昭襄王和范雎的伤口上撒盐,他背后幸灾乐祸地说“ 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搞得事实上和舆论上你都觉得秦国离开你白起就转不开一样。
在白起闹情绪这两年中,外面的形势对白起和秦国非常不友好,围攻邯郸两年多的秦军屡屡失利、损失惨重。要知道,在秦国那种六亲不认的体制下,任何失败都是要被追责的。那么,秦军失利的罪责应该由谁来承担呢?不管是谁来承担!这些人背地里都会把你白起给恨上。因为人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问题上思维往往是不可理喻的!要不是你白起死活不肯出战,我们怎么会摊上这事呢?
最后,尽管白起已经开始转变思想了,答应领兵出战了,但为时已晚。恼羞成怒的秦昭襄王把他从秦国军神一撸到底,直接贬成了一个大头兵。请你为我的错误、你的狂妄同买单,你去祖国西部边疆甘肃一带去戍边去吧!
可就像白起当初要对赵国斩草除根一样,秦国朝中也有范雎这样要对他斩草除根。因为你白起即便被贬成了大头兵,但是你白起在军方的影响力因为你的战绩摆在那里,一下子没法彻底消除,谁知道你什么时候又春风吹又生了呢?所以,范雎对秦昭襄王说“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言下之意,白起的负面情绪根深蒂固,必须要彻底弄死他,才能免除后患。
早已魔怔了的秦昭襄王正是情绪上头的时候,立马就遣使追上白起,赐死了白起。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白起之死的深层逻辑分析
白起的死亡逻辑其实要放到当时那个久远而又略显空洞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多少会缺乏一点共情基础的。所以咱们不妨将之平移到当今的职场环境中来。
首先有人说白起是死于秦国那变态的绩效考核制度,这种说法其实没啥说服力的。因为不管秦国的军功制如何严苛,白起毕竟不是秦军失利的直接当事人,也就是说,不管怎么算白起都不是第一责任人,要考核或者迁怒他,他也只能负连带责任,那么要杀白起之前,必须是要把第一责任人先杀了才能服众。这种考核秩序也是职场的潜规则之一!
那么,白起的真正死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原因,那就是职场路线的问题。
职场之中,老板和领导用人其实是分层次、分阶段和分段位的。一般地,艰苦阶段、中小老板一般比较看重下属能干什么,而企业到了一定规模,老板到了一定级别,对于自己的核心骨干,他们往往更在乎你是谁的人。
咱举一个例子,为啥在很多民营企业或者家族企业,那些专业对口、经验丰富、业绩璀璨的有专业背景、有业绩背书、有学历支撑的专业人才往往混不过老板的一个泥腿子老乡、发小或亲戚?没啥别原因,老板他内心之中是否真的放心的问题。你一个专业的职业经理人确实能让我的公司收益倍增,但是你如果吃里扒外怎么办呢?我一生的心血都帮别人做了嫁衣裳我岂不是成了最大冤大头了?我用我自己的人,虽然收益没那么大,但风险也没有那么大!咱现在好歹也算事业有成了,咱不进行赌博式经营,稳定压倒一切便是极好的了。
这其实是两种职场思维的考量,一种是资本大佬注重风险防控,一种职场小兵豪赌既视收益。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听范雎的挑唆赐死白起?他又为什么愿意听范雎的话而不愿意相信白起?其实归根到底不还是白起选择的原始职场路线不是在他那,而是在跟他有复杂恩怨纠葛的魏冉那里。这就导致秦昭襄王没法心无芥蒂去信任白起。这种职场之中的不信任感,是非常要人命的,因为这不管怎么去人为克制,它迟早会在巨大利益面前决堤的。就好比你老婆对你没有什么安全感,她出轨其实只需要一个借口就可以了。
另外,在职场之中,只要不是走同一路线的同事,在本质上永远是竞争或者敌对关系。别轻易相信同事之间的同心同力、共进共退等“山盟海誓”。真的!假设你们一个科室的同事,突然之间要从你们之间提拔一个科长,你看看你同事还能对你掏心掏肺吗?假设你们共同完成了一个项目,但是公司要求奖金只能落实到某一个人头上时,你看看你的同事还能否与你毫不计较?这些都是人性使然,不以少数人的主观情怀与道德而改变。
总之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益捆绑是要比情感捆绑牢固得多的。
范雎是什么人?其实是典型的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职场小人。这种人,你白起要么就虚与委蛇地稳住他,要么就以黑制黑地逮住机会把他往死里踩。总之不能像你白起这样明显表达不满却没有任何实际性动作,这样只能让范雎因为恐惧或者嚣张变得更加得寸进尺。请大家记住,职场之中,小人的嚣张往往都是惯出来、忍出来的。
再说一点,咱经常说“打工人要有打工人的觉悟”,这其实并不完全是一句玩笑话。其实在职场中,大多数人打工人的晋升天花板是早已确定好的。在家族式企业中,一个外来打工人不管你多么有能力,多么有想法,能短暂地当一阵子职业经理人就是你的职场天花板了,别想着自己真的能拿到什么永久性股份(股份制公司例外哈)。
白起当时的职场地位是啥?大良造、武安君。这已经是商鞅变法时设计出来的最高军衔和外放爵位了,再进一步就是封侯,也就是大秦帝国的永久股份。可是,商鞅变法的时候就早已把这条路给堵死了——异姓不得封侯,跟后面概念扩大化的异姓不得封王是一个意思。这时候,秦昭襄王作为老板既想让广大员工相信他公司的激励机制,又不想让你真的再进一步,他会怎么办?想都不要想嘛,自然是想方设法地限制你的职业发挥空间,不到非你不可的情况,大概率会让你坐冷板凳。
上述基本上把白起被老板秦昭襄王从公司永久性除名的逻辑讲清楚了,但还是要反过来说几点白起自身的原因。
第一、白起在职场之中的角色定位其实是不够清楚的。你在职场之中,贵人、恩人可以有好多个,但是老板却永远只能有一个。你感念老领导魏冉的恩情这说明你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但你可以背后去关照魏冉的家人和亲戚,却不能因此跟秦昭襄王、范雎不对付。
第二、白起混职场在节奏把握上是没有弄明白的。你就好比一个杯子,职场回报就好比倒入杯中的水,你这个杯子能装的水就只有那么多,所以到了一定的位置,你得停止获利、立功,因为再往你杯中倒水就会溢出来,你得学会把这些水让给别人。最不济,你也得学会先把杯中水喝掉一部分再往里面倒。总之,你不能一直地暴走,让你身边的人对不停地羡慕嫉妒恨。
第三、白起在处理人际关系矛盾上非常不冷静。不管有啥矛盾,上下级也好、平级同事也罢,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把矛盾公开化,这样会导致彼此都没有回转余地。你白起平时若对秦昭襄王、范雎稍微柔软一点,想必也不会死得那么快。另外,即便闹翻了,也要适度去照顾对方的脸面,永远不要对别人幸灾乐祸。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打了,大家觉得他一定是最恨那个打他的人吗?其实并不记得,他最恨的往往是他挨打时那个在旁边鼓掌说打得好的人。
白起之死,其实归根到底是一种政治斗争的结果,是秦昭襄王想要独掌权柄的副作用下的牺牲品,是范睢私欲膨胀的垫脚石。但在职场也有另一种解读,尽管老板和领导想迫切地开除你,但如果你能始终做到不让人抓到任何把柄,其实也能争取到更好的处理结果。所以在职场之中,学会自保也是一种智慧,这一点,白起差他同时代的名将王翦远矣!
感言
名将之死、功臣之死,其实是一个一直持续的历史话题。白起之后,还有赵国的李牧、还有汉初的韩信、还有绝食而死的周亚夫、还有北伐的祖逖、还有抗金的岳飞……这些数不胜数的案例,其实大多都是新瓶装老酒,在背后逻辑上大同小异。
我们很多朋友都喜欢说以史为鉴,但西方某哲学家也说过,我们在历史中汲取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从未在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为何这两种声音都会人认为有道理?因为很少有人从逻辑上、从人性根子上去举一反三地思考这些问题,而且通常情况下,不是心志特别坚韧的人,是克服不了人性的反噬的。
白起之死,与政治、制度、性格都有关,但归根到底是因为秦国的形势变了,他周围的人变了,他所处的环境变了,而他却一直没有变。
河小白

24-09-18 15:10

0
河小白

24-09-17 17:56

0
河小白

24-09-17 17:55

0
河小白

24-09-17 17:06

0
小时候读王安石的《伤仲永》,突然之间就对“天才”的评价多了一丝莫名的伤感,甭管你小时候多么天才,但只要你的最终成就不如人意,少年天才的光环反而会成为你被加倍埋汰的筹码。用心理学原理来解释就是,在中国社会中,是不允许一个人给外界带去太大的反差的。当所有人都认为你是人中龙凤时,如果你最终泯然于众了,那你就应该被千夫所指。
其实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体系中,像方仲永这样的人很多。比如著名的隋炀帝杨广就是。这位同志其实跟方仲永一样,属于出道即巅峰的典型,但是玩着玩着,由于节奏把控不好、后劲不足,最后的结局差强人意,所以备受争议和指责。
如果大家能够摒弃一些主观情绪,成为一个理性、客观的历史读者,老易觉得隋炀帝还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分析解读的。在老易看来,隋炀帝这个人并没有史书中所描绘的那么不堪,他的功过其实属于两极分化的高度明显,“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句话是最适合去评价他的。
如果大家非要老易先抛出一个态度和观点来抛砖引玉,老易会说自己对他的惋惜胜过责备,对他的钦佩多于认可。
01、隋炀帝为何会被黑?
在史学界有这么一句话,叫“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背后的东西就决定了隋炀帝在历史上的形象不可能太好。这一点跟祖龙被后世人各种泼脏水是极其相似的,什么“焚书坑儒”搞文化灭绝等等断章取义的黑料,逮到啥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往他身上套。汉承秦制,秦制的合理、合法性是不能推翻的,接棒的汉朝只有把这个前朝打倒批臭,他自身政权的合理性、合法性才有说服力。
“炀”这个帝王谥号在《谥法》中的解释是:“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望文生义,这是属于极度明显的恶谥。相当于现在产品质量鉴定书一样,隋炀帝属于残次产品。
那么,隋炀帝这个恶谥是谁给杨广安上去的呢?正是杨广的接棒人,也是杨广的亲老表——大唐开国李渊同志。
真正了解历史的朋友自然会发现,李渊同志如此埋汰杨广其实是有点过分的。你们李家多少年来都是在吃杨家的饭,人家杨广父子其实也一直没怎么亏待你们。结果你抢了人家的江山,睡了人家的妃子,夺了人家的财产……等人家彻底翻不了身了,落井下石地说人家哪哪都不是东西,这确实有点做人不厚道。这跟当下你勾引别人的老婆出轨后,然后使劲说人家老婆愿意陪你睡是因为她老公性无能,有什么区别呢?
咱们每个人都想活得体面一点,有些什么事情总喜欢把自己往高尚、正义、仁善的方向靠,这可以理解。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欺世盗名的事情总会慢慢让旁观者感觉不对劲的。杨广父子就算对其他人千错万错,但至少对你们老李家还算过得去吧,不然你们老李家的人怎么能在那种乱局中独善其身呢?又怎么能在冷眼旁观之后突然窜出来夺取天下呢?
当然,从历史上处理敌友关系的潜规则来看,李渊父子抹黑杨广其实也属于常规操作。因为打倒政敌的招术中最常见的一招就是:把敌人打倒在地,然后用各种声音宣判敌人不是东西,自己的胜利是必然的、是正义的、是道德的。
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李渊给老表杨广弄了一个“炀帝”的恶谥,旨在告诉大家:杨广荒淫、怠政、无能!那么,你李渊自己真的就比老表杨广强多少呢?荒淫之事,你们老李家的精彩程度可能并不比杨广家逊色多少吧?别的不说,你们父子轮番霸占杨广的后宫女子,就不怎么光彩吧!怠政这一点,你儿子李世民可以撇得清,但是你李渊本人呢?你建国以后,每天和一帮原晋阳的老臣喝茶听曲,任由几个儿子凭借手里的牌面窝里斗,你管事吗?还有无能这一点,如果你李渊是个当的料子,遗臭万年的“玄武门之变”就不会发生在你们家的开国之君身上。
评判别人永远是最容易的,但反省自己永远是最难的!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别人有资格给杨广贴标签为“隋炀帝”,但是你李渊真的没这个资格。因为从个人才能、德行方面来讲,你李渊比杨广也好不了多少;如果从两个朝代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来讲,你们老李家的唐朝跟老刘家的汉朝一样,属于吃剩饭序列,汉承秦制是一说,隋唐不分家也是一说。唐代的基本国策和经营方式基本上都是沿袭了杨坚、杨广父子那一套。
成王败寇,这一点我们都可以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但还是那句老话,凡事过犹不及,咱做人做事得有一个度。失败者是应该批判,但千万不能因为别人失败了,就颠倒黑白、搬弄是非地对别人进行毫无底线的攻击和抹黑。
其实杨广除了广为人知的“隋炀帝”这个谥号外,他的孙子杨侗就曾给他上过美谥为“隋明帝”,而岁末的义军首领窦建德作为杨广的死敌也曾给杨广上过谥号,名为“隋闵帝”。这两个谥号都明显比“隋炀帝”这个恶谥的评价高。考虑到杨侗和窦建德与杨广之间的亲属关系,咱们也不偏信,折中去看待吧,但不管如何,杨广都至于像源自唐朝史书中所描写的那么不堪!
那么真实的杨广究竟在历史上表现如何呢?咱们且耐住性子继续来看杨广的大致生平!
02、杨广的主要人生事迹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二儿子。老二这个身份在中国社会和生活之中,一直都是比较尴尬的。因为按照中国“传嫡传长”的传承制度,老二很多时候就是给老大充当人生磨刀石的。
但是呢,有一种情况下,老二还是有一定的表现机会的,那就是你所在的家族和组织尚处于创业阶段,大盘还不够稳定。因为这种情况正是用人之际,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老二是有一定发挥空间和表现机会的。杨广和后面的李二都是属于这一特殊形势的受益者。
隋文帝篡夺了外孙的江山后,北周一统天下的历史使命也就落到了隋文帝杨坚身上。开皇元年(581年),刚刚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按照惯例对刚刚十三岁的次子杨广委以重任,他被任命为并州总管去防御小动作很多的突厥,以便给隋朝内定创造空间、争取时间。这一时期的杨广并没有史书记载上的高光发挥,但大家要知道,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独当一面,不败就是大胜,没给国家捅出什么大篓子的杨广其实就是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开皇八年(588年),已经辗转多地、历经磨砺的拉风小伙杨广又被任命为灭陈总司令,时年20岁的他也不负众望,于第二年就消灭了陈国,让中国历史时隔四百余年重归一统。
朋友们,手握灭国之功放在武将身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人大半个身子已经跨进武庙了!如果杨广真的是一个没啥追求的躺平青年,那他凭借自己的亲王身份和这份天大的功劳,他在有隋期间,都是金字塔尖的逍遥王。但是,杨广并没有就此躺平,治理江南、讨伐突厥,隋朝南北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有为青年往往都是招人喜欢的,杨广自然也因为自己的劳苦功高而成为了隋朝威望极高的政治人物。群臣的拥护和爱戴给激情似火的年轻杨广也悄然之间注入了一剂又一剂的权力春药,之前的杨广或许还能心甘情愿地默认命运的安排,给哥哥杨勇做一个乖弟弟,但是,在各个场景中证明过自己后,杨广的欲望难以遏制了,毕竟能当老大,谁又真正愿意当老二呢?
勾引一个人的欲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有机会趴在欲望实现那若隐若现的大门口看上一眼。欲望入魔的杨广最后用结党营私、文过饰非等招术,再次示范了后面的李二,又早先一步踩着大哥尸体上位成了。
杨二称帝和后面的李二称帝一样,无论怎么掩盖和解释,名不正言不顺的成分永远都在,所以势必会有人暗中不服的。就在杨广称帝的第一年,他的三弟杨谅就起兵叛乱了。二哥你夺大哥的位,三弟自然也可以夺二哥你的位!但是,夺位争霸这种PK赛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实力上稳占优势的杨广最终击败了弟弟杨谅,逐渐坐稳了皇位。
但是,恰恰是真正站稳了新位置、新战场、新高度的环境,成为了杨广的人生拐点。这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如果懂得一点中庸之道,把前辈和汉武帝的一生琢磨透了,他就真的会高概率地与秦皇汉武一样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但是,这位小伙站得太高、看得太远,他太急于超越和改变了,进而一步一步地把自己和国家带向了万劫不复的结局。
刚刚坐稳皇位的杨广便急不可耐地转移政治核心阵地,他派杨素、杨达和宇文恺营建东京洛阳,要打造长安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杨广的这个思路其实是对的,具体后面会解释的,但错就错在太急于求成了,你刚刚当上帝国一把手,千万不要急于去劳民伤财,要学会给臣工放假、发红包,要让天下人觉得你是一个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好领导,而不是折腾劲极大的粗暴领导。
更为恐怖的是,在营建东京洛阳的同时,杨广觉得这还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大手笔,又下令征召数百万百姓去开凿济渠。目的是啥呢?是隋唐以前黄河和淮河不能通航,进而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问题。这种大搞基础建设的思路也没错,问题同样是出在性子太急了。你这么同时放大招,在天下百姓的眼中会被解读成什么?他们会认为你杨广不把底层人当人看,见不得他们闲着,没事也要找事给他们做!
当然,喜欢显摆的杨广在登基的第一年还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南巡,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借鉴了项羽的“衣锦不还乡,不如锦衣夜行”,他南巡的目的地正是他原来作为亲王的行政地江都(今扬州市)。结合杨广后面对江都的情有独钟,他大抵是有一点曹操情怀,功成名就后,要把原办公场所去风光一下——曹操晚年就把他当初在洛阳城当公安分局局长的办公楼重新了一遍。
在杨广大力出奇迹的搞法下,隋朝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民生系统和基础遭到极大的破坏,国情也因此变得极其不稳定。可好大喜功的杨广却没有因此意识到什么,他致敬前辈汉武帝,坚决要做到军政两手都要硬,在大隋国内各种尘土飞扬的同时,隋朝的南北边境也开始旌旗招展了。
在南边,大将军刘方受命远征林邑(今越南北部),隋军进入林邑国都,获其十八庙主,刻石纪功而还。虽胜却劳民伤财,大将军刘方也病死途中了。这种边陲小国,你啥时候不能打?急这一下干啥呢?
在北边,契丹人进犯营州,杨广命通事谒者韦云起带着自己的诏书去突厥集兵御敌,也是大胜而归。但是作为出力打工的突厥人,瓜分了消灭契丹的一半战利品,突厥因此实力大增。
登基就频繁放大招的杨广并没有闲下来的任何打算,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我是不知疲惫的威猛先生,大家跟着我只管轰轰烈烈过一生就行了。
大业二年(606年),杨广又修建了洛口仓和回洛仓两个大粮仓。这两个大粮仓在之后的隋唐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家一定要记住,李密、王世充等人洛阳争夺战其实本质上就是围绕这几个粮仓而展开的。这两个粮仓中粮食直到隋灭唐立,依然没有吃完。正如某小品演员说的,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人没了,钱还没花完”,杨广确实挺悲哀的。
大业三年,杨广改南巡为北巡,在东突厥启民可汗的大帐中,接受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万邦来朝。
还是大业三年,隋朝大臣牛弘所编的《大业律》和裴矩所撰的《西域图记》皆告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律法方面和地理方面的不朽丰碑。
大业四年(608年),杨广再度对他一生息息相关的运河动手了。再度征发数百万河北百姓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今北京市),南达黄河。两年后,江南河也开凿动工,它北起京口(今镇江市),南达余杭(今杭州市)。这些运河工程连在一起才是后世著名的大运河工程,这些大运河工程要了隋朝和杨广的命,却让后面的朝代受益无穷。
大业五年,杨广开启御驾亲征模式,目标便是国防西线。他先是击败了吐谷浑,把隋朝西边的版图扩展到了伏俟城(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铁卡加村西南)。然后西行又到了张掖,再次享受了西域版的万国来朝,西域诸国成为了隋朝西海、河源、鄯善、且末诸郡。
大业六年,南北和西边都炫耀过的杨广又把目光瞄准了帝国的东边,他派朱宽招抚琉球国王(今中国台湾)入朝来拜码头,琉球国王觉得山高远就没搭理他,结果被杨广派人率海军给灭国了。
大业七年以后,已经打遍天下的杨广终于跟他的命中宿敌高句丽杠上了,先后于大业八年、九年、十年三征高句丽(今朝鲜半岛及部分辽东半岛)。第一次因宇文述在萨水大败而归,第二次因杨玄感叛乱而仓促撤军,第三次因高句丽主动表示臣服而班师。
三征高句丽是杨广和隋朝土崩瓦解的关键点,其实也不是隋朝打不赢高句丽,而是杨广的穷兵黩武以及不死不休地打压政敌的搞法导致天怒人怨,很多见势不妙的人终于开始揭竿而起了。比如关陇贵族代表杨素就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反对者,还有臣服多年的突厥也趁势造反了,以及很多感觉活不下去的民间势力被推上了造反之路。
天下烽烟四起,杨广顾此失彼,到了大业十二年(616年)的时候,中原局势已经肉眼可见地控制不住了。无奈之下,杨广再次南巡,并实际意义上地迁都江都了。
两年后,几近穷途末路的杨广迎来了他的必然结局——墙倒众人推,大隋重臣、国公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借掌管禁军之便,监守自盗,发动兵变勒死时年50岁的杨广。
综上所述,活了50年的杨广,生命的长度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若要论人生经历的精彩、丰富之密度,古今应该是少有帝王可以与其媲美的。上述这么多年,他几乎每年都有大动作,这还是暂时按下其推行科举制这个大动作没介绍,大家知道杨广这个人有多么闲不住吗?
03、杨广的行为逻辑分析
先上结论:杨广这个人,大家可以说他是暴君,但千万不能说他是昏君。其实他做的上述那些事,全都是有的放矢的除弊革新。
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其实中国历史上王朝和政权都不是一条腿走路的,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皇族就能扛下所有的。西汉背后有丰沛功臣、东汉背后有地方豪强、曹魏背后有颍川士族、两晋背后有士族门阀……到了隋唐时期,政权背后也隐藏着一个隐形的巨鳄集团,它的名字叫关陇贵族。
隋朝的江山是杨广他爹杨坚通过篡位的方式得来的,这种不是通过自己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江山,你就根本没办法在利益分配上去主导什么独立人格。大家都是创业的原始股东,只不过你是明面上的法人,你凭什么说一不二?你凭什么独断专行?
这种联合经营的权力结构天生会衍生出什么BUG呢?那就是老板想独裁、股东想分权。这一点是无法抗拒的必然矛盾。
所以各朝各代解决类似的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西汉初期,刘邦同志就发明了“白马之盟”,啥意思呢?利益捆绑、阶级固化嘛,以后这块蛋糕就我们这帮老兄弟及我们的后代分了,谁要是闯进来我们就齐心协力弄死谁。又比如东汉初期,刘秀同志也相当聪明地发明了“内外分治”,啥意思呢?朝廷和中央自然得我们皇室说了算,你们这些小股东就回家乡,地方的利益蛋糕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让你们自己去分配了。还比如两晋就更明显了,王与马共天下,当摆设,士族门阀治理天下,大家都不要乱规矩,各守本分就你好我好,否则就一拍两散……
脱胎于北周的隋朝其实也有这个问题。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们杨家本身只是关陇贵族的代表之一,还有李渊背后的李家、一门三皇后的独孤家等等,都是帝国的原始大股东,人家遇到原则问题并一定会向你杨坚家族低头的。比如,隋文帝杨坚一辈子以怕老婆出名,也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夫一妻,事实上杨坚真的不喜欢年轻小姐姐吗?如是,他直接宠幸了尉迟迥的小孙女干啥?但是有独孤家站台的独孤皇后就是敢不给你杨坚这个面子,直接弄死跟你杨坚有一腿的小姑娘,气得杨坚只能用“辞职不干”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结果呢?发完牢骚的杨坚又被大臣给劝回来当了。
总而言之,真实的皇权其实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真正想要集权都必然经历一系列刀光剑影的博弈和斗争。不了解这一点,就没法理解杨广的种种疯狂行为。
第一个问题:杨坚、杨广父子为何要首创式地推行科举制度?因为在此之前,人才的培养资源、鉴定资格、晋升渠道全都掌握在世家大族、功勋显贵手里。谁当都知道要用自己培养的人,但是那个已经被包裹得密密麻麻的小圈子,即便你是,你又安插得进几个人呢?
那些世家大族在利益捆绑和交换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一个刀砍不开、水泼不进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他们世代通婚、强强联手,我的属下是你的亲戚,你的同事是我的学生,有啥风吹草动,一个信号就能随时随地地合谋……你是高高在上的又能怎么样?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去提拔自己人,贵族、士族圈是你绕不开的坎!你若强行绕开,最极端的后果就是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没人可用就只能用宦官或者不依附士族集团的外企嘛,士族集团就可以用轻信奸佞之臣向皇权开炮嘛!
所以,杨坚、杨广父子还是聪明的,他们开辟的科举制度,其实就是国家选士的一种海选制度。尽管隋朝的科举制度多少有点换汤不换药的味道,毕竟培养人才的资源当时还是被贵族掌握着。但不管怎么说,杨坚、杨广父子推行的科举制度利在千秋,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人才选拔方面在制度上反垄断的先河。(隋唐一体,唐初其实推行科举制也不顺利,后来是不按套路出牌的武则天不破不立,正式拽着科举制步入正轨的)
第二个问题:杨广为什么要大兴土木搞两京制?京都自古以来都是各朝各代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杨广另建东都洛阳在战略上有两个目的和影响。一个是近期的,那就是杨广想摆脱关陇贵族的舒适区西京长安,长安是关陇贵族的大本营所在,在那里跟关陇贵族斗法,杨广没有任何主场优势;另一个是长期的,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长安作为天下政治中心其实已经有点不合适了,因为京都的所在地要兼顾国防安全、资源投放、中转调度等各个方面。地处中原的洛阳其实更适合作为帝国的心脏。
关于杨广兴建东都的历史意义,咱们别的不说,就说一点,隋唐以后,没有一个朝代定都长安就是最好的说明。因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国家概念也在扩大,“东渐”和“南移”的天下大势不可抗拒,偏于西边的长安确实不太适合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那会严重影响国家意志的反应速度的。杨广的战略眼光还是很牛叉的!
第三个问题:杨广为什么要大修运河?中国古代的文化有啥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文明是根据水系自然分层、自成体系的。黄河、长江、淮河、济水等等,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水系没有连通的时候,谈什么文化融合都是有点扯淡的。因为文化和经济的沟通与交流,最依赖的就是交通畅通,我一个南方人一辈子没条件去北方一次,你跟我谈什么南北文化互通,那不是鬼扯吗?北方人是啥性格?北方有啥物产?北方和南方怎么互通有无?这些我都一无所知,我怎么跟你融合?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是一个巨大、深奥而又复杂的命题或者课题。隋唐以前,天下腹心其实就是中原大地(河南河北的黄河两岸),也就是以黄河流域的文化为核心的。北方无论在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是遥遥领先于南方的。永嘉之乱后,大量北方人家园破碎,南迁江南,南北融合开始正式进入了历史的思考。
历史上,真正主动开启南北融合这个课题的帝王其实就是隋炀帝杨广,因为他在江都生活多年,对南北的生态都非常了解,所以才会不惜一切代价要打通南北命脉,经济交流才能带来文化交流。
另外,大运河的修建,提高了整个国家的战略投放能力。在这以前,南方的资源很难运到北方,所以北方的战事,南方人基本上使不上多大的劲。可有了大运河就不一样了,江浙地区的人和物资,用大船就可以轻松运到今天的北京及其他各个战略要地,打哪都方便得很。比如隋炀帝为什么要运河修到涿郡?不修到涿郡,他三征高句丽的难度要增加多少?所以,别再调侃杨广修运河为了赛龙舟了,隋炀帝虽然败家,但人相当聪明!
第四个问题:隋炀帝为什么不惜穷兵黩武也要四处开战?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以也不会存在什么无缘无故的战争。
杨广四处点炮、开战的行为除了跟他本身好大喜功有关系外,其实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原因。因为权力诞生于什么?权力诞生于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臣服!也就是说,你要想让别人心服口服地尊重你的权力和地位,就得打服或者削弱对方,树立起足够的权威。古往今来,战争基本上源自“你侵占或威胁了我的既得利益”、“你有意或者无意地让我没面子了”和“我就是没理由要靠实力拿比较弱小的你耍战绩”这三点。
再回头看看杨广称帝后的用兵不断,是不是有新的发现?打突厥就是因为突厥突然不老实了;打琉球就是因为琉球国王不停调摆;打高句丽就是因为高句丽历史以来就很有侵略性地逮到机会就作乱;打吐谷浑就是纯粹刷业绩……
但杨广难道是真的天生就喜欢跟人打PK吗?其实也并不见得!还记得隋朝这个帝国的先天性不足吗?它的国家权威严重不足!杨广用不停的军事胜利来巩固自己的权威,其实思路上也是没错的,毕竟胜利是最好的权力背书。
可也有一点需要实事求是地跟大家解释一下,杨广在频繁发起军事战争这件事上,其实是有私心的,也是没把握好分寸的。关陇贵族有兵、有钱、有权、有人、有地、有粮,要怎么样才能弄垮他们呢?其实就是战争!以国家名义去消耗关陇贵族的兵马钱粮,这是杨广最无懈可击的阴招。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杨广打高句丽,每次明明可以彻底灭掉高句丽了,但杨广偏偏不,他立马接受高句丽的认怂,然后等高句丽重整旗鼓,双方又再次厮杀……反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关陇贵族和你高句丽是鹬蚌,我杨广才是渔翁!
也正是因为如此,隋末天下大乱的第一炮其实出身关陇贵族的杨玄感点响的。杨玄感作为杨素的儿子,身世显赫、位高权重,且没犯什么明显的大错误,杨广也没有明显去主动找他的茬,他为何突然造反了呢?
总而言之,杨广这一辈折腾不断,其实核心目标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瓦解关陇贵族。从解题思路和运算方法上来讲,他其实都是对路的。因此,杨广其实是相当聪明的!但是他错就错在他不该妄图在自己的小学阶段就去解答一个大学难题。他真正该做的是抓紧时间把小学、中学的基础知识弄扎实,再去做最后的攻关!
04、辩证地评价一下杨广
后世有很多人都在跟着老李家的人骂杨广,其实这很不应该!因为老李家的人确实没资格骂杨广,你们老李家当上之后,前期干的哪一件国家大事不是照搬杨广那一套?平辽东,你们老李家就用了三代(李治手里完成的);暴击吐谷浑、碾压突厥是不是杨广早已示范过了?还有撬动关陇贵族集团,李二是不是因为“五姓七望”不搭理皇族,而把天下族谱排名都强行修改了?李治是不是亲手把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给逼死了?李治和武则天是不是大力扶持山东军功集团来跟关陇贵族分庭抗礼?还有科举制度,你们老李家是也是用这个在做文章?有些东西不能因为别人用了就是不行,然后你自己拣过来再用就使劲地说好!
尤其是我们后世的吃瓜群众,不管杨广是阴差阳错也好,是有意为之也罢,他确实在客观上给我们后世百姓开启了一扇人生逆袭的窗户,没有他们父子推行的科举制、没有他修建的大运河、没有他打出的国家疆域概念……我们所能了解的历史和所能享受的生活,绝对不是后来那个样子。
但是,杨广的一生可不可以去批判呢?其实是可以的。那谁有资格去批判他呢?窃以为,只有隋朝那些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奈何自古以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觉醒速度跟不上的底层人很难摆脱被人利用、裹挟的悲惨命运!
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杨广堪称战略上的天才、战术上的蠢材。
战略方向上,杨广所表现出来的大局观,其实是堪称历史级别的,他这一辈子所有的战略决策和方向把握,其实都是引领时代的。李二很多东西都是沿袭他这个杨二的。具体咱们就不一一介绍了,毕竟李二成了,杨二败了,咱们也稍微尊重一下成功者的体面。
战术方法上,杨广的操作节奏上是做得相当糟糕的。人这一辈子,啥最重要?在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最重要!你做啥事得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环境来,而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来,关陇贵族确实让你和你的家人如坐针毡,但你当时确实还足以完全摆脱他们,不要急嘛,温水煮青蛙不香吗?历史给杨广提供两个极端模板,一个是汉文帝,一个是汉武帝,可杨广偏偏选择了汉武帝“不服就干”的暴躁模板。
末了,再次回到方仲永式的天才话题上来,其实杨广也是一个天才式人物,这人在文化、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才华都是肉眼可见的,堪称难得一遇的天赋怪。但他确确实实跟方仲永一样,花开得很漂亮,却没有结出一个像样的果出来!
天才身上的超前属性,是我们平时需要警惕的东西。走得过于靠前的人,一方面是勇士,另一方面却难以避免会成为烈士!后世变法的王安石为何会失败,不也是因为他的思想过于超越时代了。
当然,这不能影响我们去膜拜历史上的那些天才!我不反对大家批判杨广,但我反对为了批判而批判他;我也不反对大家歌颂杨广,但我反对纯粹歌颂而歌颂他。他其实就是项羽式的天才失败者,可悲又可敬!
河小白

24-09-17 07:38

0
在家天下时期,统治者们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根基,一方面不遗余力地让自家皇族过着衣食无忧,神仙般的生活,另一方面则绞尽脑汁地用各种手段去笼络麾下的臣子们。
子承父爵的世袭制便诞生了。
在这种制度影响下,随着王朝的不断发展,王侯将相们的利益如同滚般越来越庞大,而普通百姓的日子却愈发艰难困苦。
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如同不断堆积的干柴,一旦遇到合适的火种,便会猛烈地燃烧起来。
最终旧王朝被时代洪流所抛弃,各种利益得以重新分配,新的王朝和新的既得利益者又会应运而生。
历史就这样仿佛陷入了一个难以挣脱的怪圈,在无尽的循环,让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难以逃脱兴盛衰亡的历史周期律。
而世家与王朝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在儒家 “家国天下” 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大部分世家人心中,家族的利益永远高于国家的利益。
在各方势力激烈博弈的过程中,他们既稳稳地坐在牌桌上,又仿佛是冷静的看客,能够随心所欲地下注。
他们敏锐地观察着局势,一旦发现哪一方对自己的家族更为有利,便毫不犹豫地将筹码投向那一方。
对于大部分世家来说,死贫道不死道友,王朝的覆灭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统治者而已,只要自己的家族还在那便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
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王朝能够历经千年而不倒,而世家的传承却常常能够超越千年。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这几句古话,便生动地揭示了封建社会时期,王朝与世家之间那复杂又残酷的真相。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地主庄田制经济逐渐土崩瓦解,士大夫小民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绵延上千年的世袭家族,总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渐渐退出了舞台。
然而有些家族却因某些原因,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时至今日仍然在不断繁衍,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绵延数千年的孔家。
孔家,即孔子家族。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子孙后代也因他的缘故,历来受到了社会的尊崇与厚待。
东巡时,封了孔子9代孙孔鲋为文通君,汉高祖经过鲁地时,又册封封孔腾为“奉祀君”。
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孔子的地位进一步拔升,使得历朝历代的都对孔家给予封号、爵位、土地等极高的待遇,孔家 “衍圣公” 更是一直世袭到了民国时期。
直到现在,两千多年风风雨雨过去了,可孔庙的香火始终未曾断绝。
孔家高度重视教育和文化传承,家规家训更是极为严格,通过千年世代的努力,他们在传承和弘扬孔子的思想的同时,也培养出了无数杰出的人才,为华夏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中国除了孔家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与孔家比肩的世袭家族, 那就是“天师世家”—— 张家。
张家,即张道陵家族,至今也传承了两千多年。
张道陵是东汉人,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后人,他自幼伶俐聪明,好学上进,曾是儒家子弟,一度进入太学深造过学业。
可随着阅历的增长,张道陵见惯了世间百姓疾苦,感觉到生死烦忧,自己又在书本上寻不到生死问题的答案,对此他长长叹息读书无用。
于是张道陵索性弃儒学道,自此他云游名川大山,访道求仙,希望能够借此解开死生的秘密。
在这过程中张道陵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道教正一教、天师道)。由于他乐善好施、到处替人看病消灾,深受百姓拥戴,在民间被称为张天师。
在那个年代,张天师的道教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因此收获信徒无数。
张道陵活到了123岁羽化去世后,他的后代世袭 “天师” 之位,传承道教教义。
传到第四代时,天师将道场迁回了张道陵生前炼丹修道的龙虎山,之后便一直定居于此,因此龙虎山也成为道教第一山。
与孔家一样,张家也非常注重家族的传承,制定了各种家规家训来培养后代的品德和才能。
两千年来历经了无数的风雨考验,张家至今保持着家族的传承,在历史上有“南张北孔”的说法。
张氏子孙在龙虎山历经1900多年,到了近代已经承袭63代。
第63代天师张恩溥当时被裹挟离开了大陆,在他去世后,因为种种原因,张家后人有多人称64代传人。
这多位“继承人”之事,成为一时热议的话题。
无论如何,天师道的文化和传统,对中国的宗教、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河小白

24-09-16 18:27

0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