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人生篇》—记我们生命中所有值得铭记和分享的东西

23-04-29 13:51 9851次浏览
半只烟l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看到《夜空总有最大密度蓝色》里面有个三丁目的时候,想起我很喜欢的杨千嬅唱的再见二丁目。丁目,原来类似于汉语里“街”、“胡同”一样的概念。

原来我非不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
如能忘掉渴望
岁月长 衣衫薄
打开淘股吧APP
46
评论(116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河小白

24-05-12 12:57

2
不少文章曾说,学的本质是重复。包括我自己也写过不少文章:学的本质:丰富地重复》学的本质:极致地重复》
可似乎,从来没有人提问:重复的本质是什么呢?怎样的重复才是有意义的呢?答案,都在「时间」里。

人类历史中,不少经典作品来自「控制时间」:
马塞尔·杜尚画下《走下楼梯的裸女》。《黑客帝国》中主角尼奥后躺躲子弹。《加勒比海盗》中杰克船长在船头拔刀砍向敌人。
这些都是放慢时间之后的经典作品。
城市车流、日升日落、人来人往。这些都是加速时间之后的常用镜头。
时间虽是人造概念,但确实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判断。
学这件事,同样被时间影响。
我们之所以重复,是为了达到好的学效果。怎样衡量学效果呢?我们需要重复到怎样的程度呢?
答案是,需要我们能够完全掌握做这件事的「时间」——1、你知道这件事最高效率需要多少时间2、如果再花时间,需要花在什么地方。怎样的重复是有效的呢?在特定时间里,压缩式努力
为什么这样是有效的呢?
有一个理论,叫“1万小时理论”——任何事情你练一万小时,你一定可以成为特定领域的大师。
但“1万小时”理论有一个特别大的漏洞:如果这1万小时,均匀分布在一生之中呢?比如说,就像许多人爱打篮球、爱踢足球的人,每周练10小时,每年500小时,从12岁开始打,打到32岁,20年时间刚好达到“1万小时”——但32岁,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普通人,都走到了身体素质下滑的节点。那时,无论你拥有多好的技术,都无法进入专业运动梯队。
真正想成为专业的运动员,你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练1万小时”,还需要做到“在特定年龄前练1万小时”。
所以,我们应该怎样练?一句话总结是: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训练目标。
又或者,完成特定训练组数。像健身一样。要么加速完成,轰炸心肺。认知中的“心肺”,指的是“心力”,“心力”强的人,能完成的事情越多,完成事情时的状态越好。要么足够组数,撕裂肌肉。认知中的“肌肉”,指的是“深度”,“肌肉”强的人,能完成的事情质量更高,完成时的动作伸展更充分。当我们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心肺”与“肌肉”,我们可以感受到动作在时间中爆发或放缓——这时,我们拥有了更强大的能力。
万事万物都有窗口期,这没错。但我们不需要在每一件事情上成为“世间第一流”。
河小白

24-05-12 11:58

0
河小白

24-05-12 09:31

1
我发现了一个提升理解能力的小技巧。我给这个技巧起了个普通的名字:数篮子。
具体怎么用呢?1、先想象出一个具体的篮子,普通的竹篮、装水果的精致的果篮等等篮子都可以;2、丰富篮子的细节,比如篮子的大小、颜色、装饰等等;3、继续想象同样的篮子,直到总数量在3-5个左右;4、把看到的内容,变成具体的文字,放进篮子里;5、整理篮子里的文字。这个技巧可以用在很多方面。
比如,读书。当我看《正念教养》时,序言里明确提出全书的5个思维“自我内核思维”、“流动思维”、“软性外沿思维”、“心域思维”和“平等思维”。那么,我的脑海中就浮现了“5个篮子”,1个篮子对应1种思维。而我接下来的任务变得更明确了——把每个篮子里的“字”掰碎,掰成更小的、更有结构的小字——同时,有必要的话,我还需要不断在这些篮子里搭结构,把掰碎的小字放得更整齐,以便我最后把篮子提走。
再比如,看电影。最近火热的电影《周处除三害》。在看之前,我能一个明确的结构就是“怎样除三害”——篮子里放着三个同样的“字”,“害”。对应剧情是,在不同的“害”之中,主角是如何应对的、有什么变化。
但当我知道剧情暗喻了佛教中的三毒“贪嗔痴“,以及“贪嗔痴“分别对应的是具体动物“鸽子”、“蛇”和“猪”时,我就把篮子里的东西换成了这三个动物,剧情变得更鲜活,篮子也承载了更多的细节。
如果你曾经了解过记忆宫殿,你会发现这其中的相似之处。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记忆技巧”吗?和理解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布鲁姆教育模型,理解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没有记忆,就没有理解。
但许多人忽略的是:理解,会推动更深层次的记忆。
“2513649780”比“0123456789”更难记住——一段有逻辑的信息,相比没逻辑的信息更容易让人记住。
为什么“数篮子”是一种有效的记忆策略呢?
根据大脑的结构,“超出预期”的事情,大脑会自动花费更多的能量去记住“看见”的场景。毕竟,那可是具体的、一个又一个的字放在“篮子”里,而非普通的、随处可见的、印在纸上的“字”。
新手使用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1、尽量从自己熟悉或喜欢的场景开始
这是调用自己想象力的一种技巧,你想得越生动,你记得就越牢靠。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很难想到一个具体而丰富的场景,那么不妨先从自己熟悉的场景开始,比如自己家里的柜子、自己的书桌等等。
2、从2个篮子开始,尽量不要超过7个
根据我的实践经验,保持“篮子”的数量在3-5个比较合适。在同一个篮子里增加新结构,远比拿新篮子要更有效。
如果有“多出来的内容”,尝试合并到原有“篮子”里,而不是每看到一个新内容,就“多拿一个新篮子”。
河小白

24-05-12 09:23

0
根据学金字塔理论:讨论、教学等主动学方式的学校效果是最好的。那么,怎样的感觉才是主动学呢?清晰而自在。

那么,“清晰”和“自在”到底是怎样的状态呢?感觉很模糊和被束缚,就不是主动学吗?
我说个真实案例。有一位年度读者和我说:“啊,感觉每天坚持行动好难...”
我惊喜地想:“嗯!你要开始成长了!”
困难,是成长的开始。模糊,是清晰的开始。束缚,是自在的开始。
任何事物,都在朝相反的方向变化。“反者道之动”就是这个意思。
不断地进化,在不断地变化中发生。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初高中时期的我。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在错过真正的学之路。
以前,“感觉难”,我就放弃或逃避。因为“感觉难”非常容易滋生一系列想法:“我不可能学懂的...”“我懂了,人家早就已经跑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厉害的人哪里会对这个有疑问呢?”一连串的自我怀疑就来了。
但其实,感觉“难”,才是主动学的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呢?人类大脑天生爱偷懒,惯性地储备能量以应对周围的环境变化——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无可更改,相当于手机的出厂设置。而“难”,是大脑准备启动的信号。当我们感到简单时,大脑只会用最低的能量去解决当前的问题——只有我们感觉“难”,大脑才会调用更多能量去专注、去思考新的解决路径、去追求更高的解决效率。
这也是DDL(deadline死线,意思是事情完成的最后期限)对于许多人有提升效率效果的核心原因。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因为太太家里关系,我们每年5月都会来一趟厦门。今年再来,感受有特别的不一样。比如看景色时,我真的在观察。我看到了“笨猴子”——动物园里,有只猴子拿了地上的苹果,手里的苹果又掉地上。它重复了好几次,才知道把手里的苹果先放嘴里…比如“地上的婚礼”,在山里的高步道上,有2对蚂蚁大小的新婚夫妇在拍婚纱照...如果放在之前,我只会想着把一切都赶紧完成,回酒店躺着玩手机。但今年,我意识到: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是学。当我认真而主动地去完成过程,我自然会感到“更清晰”、“更自在”。哪怕一开始,我感到“很模糊”、“很束缚”——这正是我的大脑在试图弄明白“一切是怎么回事”。所以呢,朋友,我的建议是:别怕,去经历模糊吧、去被束缚吧。清晰而自在,会在终点等你。噢对了,模糊和束缚也在。
毕竟,反者道之动。
河小白

24-05-12 08:39

0
河小白

24-05-11 23:08

0
 作为威尔·史密斯的铁粉,其实我也不怎么能理解为什么会一直不去看《附属美丽》,就冲爱德华·诺顿、凯拉·奈特莉、凯特·温斯莱特、迈克尔·佩纳还有海伦·米伦这一长串无比奈斯的配角名单都不好理解。或许,又只是时间未到吧。评分并不高。或许,对于爱,对于时间,对于死亡,这三个问题其实并不是鸡汤,而是我们始终必须去直面的独立思考和感悟。如果,爱是创造,死亡是毁灭,时间就只是两者之间的媒介或是过程。就好像片中几次出现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旦开始,就无可避免。哲学片的大众评分低于情感片是符合逻辑的。我给满分。片中其实细节满满,值得多刷。
河小白

24-05-11 12:20

0
河小白

24-05-11 11:13

0
河小白

24-05-11 10:16

0
河小白

24-05-11 09:31

0
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达克效应)
此模型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
那为何会出现认知偏差现象呢?
通过剖析“模型”,帮助你在面对过度自信的时候,可能存在认知偏差的问题,改善自身。

《网上找的一张图,不代表歧视,只是作为参考,打破自我,提高认知》 

邓宁-克鲁格效应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95年的一起银行抢劫案。
在这起案件中,一个名叫麦克阿瑟·惠勒的美国人在没有进行任何伪装的情况下抢劫了匹兹堡市的两家银行。当警方逮捕他并展示监控录像时,惠勒感到难以置信,因为他认为自己在脸上涂抹了柠檬汁,就能像隐形墨水一样使自己在摄像头下隐形。这个事件引起了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的注意,他与研究生贾斯廷·克鲁格(Justin Kruger)开始研究这一现象,探讨能力较低的人是否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
1999年,邓宁和克鲁格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他们让受试者完成“沃森四卡片选择作业”以区分出受试者在逻辑推理能力上的差异,然后让一部分受试者进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而另一部分则完成一些无关任务。最后,他们要求受试者评价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并预测答对题目的数量及百分位排名。实验结果显示,逻辑推理能力最差的受试者对自己的能力排名估计过高,而那些逻辑推理能力最好的受试者则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排名。这一发现后来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
邓宁-克鲁格效应揭示了人们在自我评价时存在的认知偏差,即能力较低的个体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能力较高的个体则可能低估自己的能力。

在认知的迷宫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迷失方向。
邓宁-克鲁格效应,这一心理学现象,为我们揭示了自我认知的四个阶段。
从愚昧之巅到开悟之坡是一个打破自我,完善认知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人这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哪有都懂,哪有那么专业,都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去世的丹尼卡·卡尼曼与不确定性斗争了一辈子,写了《思考快与慢》《噪声》,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不敢说自己多专业。
没有牛逼的自己,只有牛逼的人物。只有建立了正确的认知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穿越这四重境界,探索从无知到开悟的心灵之旅。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愚昧之巅

在这个阶段,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
例如:一个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司机可能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驾驶技巧,而忽视了驾驶中潜在的危险和复杂性。
这种现象在职场新人中也很常见,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工作能力过于自信,而没有意识到需要更多的学和经验积累。
无知的自信,是智慧的开始,也是愚昧的深渊。
2、知道自己不知道 —— 绝望之谷

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例如:一个工作几年后的员工可能会认识到,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有许多需要学的地方。
当你在接触更高层次的教育后,也会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有限。认识自己的无知,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3、知道自己知道 —— 开悟之坡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过不断的学和实践,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
你知道自己在某些领域是专业的,同时也明白自己需要持续学以保持专业水平。
例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她对常见病症有深入的了解,但面对罕见病例时,她会寻求第二意见或进一步研究,而不是盲目自信。真正的知识,从认识到知识的边界开始。
4、不知道自己知道 —— 智慧之峰

这是认知的最高境界,你不仅掌握了深厚的知识,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你对自己的能力有深刻的理解,但同时也保持着谦逊,对新知识和新观点持开放态度。
例如:乔布斯,他对产品设计和技术有深刻的理解,但他也懂得倾听用户的声音,不断从不同领域汲取灵感。
智慧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对知识的深刻洞察和应用。邓宁-克鲁格效应不是对个体的讽刺,而是对人类认知局限的深刻揭示。
通过认识和理解这一效应,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边界,从而在认知的旅途上不断前行,最终达到智慧的彼岸。
在认知的旅途上,每一次自省都是向智慧迈进的一步。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