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人生篇》—记我们生命中所有值得铭记和分享的东西

23-04-29 13:51 10450次浏览
半只烟l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看到《夜空总有最大密度蓝色》里面有个三丁目的时候,想起我很喜欢的杨千嬅唱的再见二丁目。丁目,原来类似于汉语里“街”、“胡同”一样的概念。

原来我非不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
如能忘掉渴望
岁月长 衣衫薄
打开淘股吧APP
46
评论(120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河小白

24-08-13 12:25

0
 弟弟跟螺蛳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并不美好。四岁那会要上幼儿园了暑假一开始就从爷爷奶奶家接回来和哥哥一起组团放养。哥哥早被我种了螺蛳粉的毒,欲罢不能。寤寐思服。暗黑食品,一周一次,盼星星盼月亮。这厢刚端上桌,弟弟就夸张的迅雷不及掩耳的捂上了鼻嘴,跑出餐厅,一脸嫌弃样,“什么东西,好臭!”摩羯座从小就是软硬不吃倔强的脾性在弟弟身上发扬的淋漓尽致。慢慢来。方法总比困难多。先是猪油拌粉,然后再开始在螺蛳粉汤里打个滚用猪油拌上,吃完就给玩游戏!3年后,弟弟已经开始和哥哥讨论是腐竹好吃还是酸笋更美味了。最终得出了螺蛳粉的灵魂就是酸笋这一发入魂的感叹。重口的东西总是让人容易上瘾的。
河小白

24-08-07 19:48

0
苏格拉底(前470/469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和他的追随者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曾评价苏格拉底:“他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
苏格拉底出生于古希腊的雅典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索弗罗尼克斯是一位雕刻师,母亲法纳瑞特则是助产士。
苏格拉底自幼就爱好读书,也接受着诗歌、音乐和体育等方面的学。另外,苏格拉底还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士兵。
公元前430年,雅典正经历与斯巴达的激烈冲突。
此时,一场严重的瘟疫爆发了,军队中的士兵把病毒带回了城市,导致了上千人感染,面临生命危险。
在这场生死考验中,苏格拉底这位士兵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
尽管他也感染了致命的病毒,但他凭借坚韧的体质和自律的生活方式成功战胜了疾病,最终康复。
康复后的苏格拉底没有选择躲避灾难,而是毫无畏惧地回到了疫情肆虐的雅典,去照顾那些病人。
显然,他在军队服役期间感染了病毒,并因此获得了抗体,使他在瘟疫中得以幸存。
这场瘟疫对雅典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苏格拉底的幸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如果他当时没有幸存,人类文明的历史可能会大相径庭。
尽管苏格拉底一直为雅典城服务,但许多成员认为他的观点对民主制度构成了威胁。
苏格拉底的审判发生在公元前399年,当时雅典正经历内外困扰的时期。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三十人僭主集团被推翻。
此时,雅典正致力于恢复稳定和摆脱战败的羞耻感。
被推翻的三十人僭主集团中,克里底亚和查米迪斯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而苏格拉底本身主张精英治国,并有支持极权主义的倾向。克里底亚和查米迪斯在雅典新政府上台后被处死。
随后,诗人梅勒图斯、制革匠阿尼图斯和演说家莱孔指控苏格拉底不敬神明,并要求判处其死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终,苏格拉底被陪审团以不虔诚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罪名判处死刑。
根据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原本有机会逃跑,他的学生们已经准备好贿赂监狱守卫,逃跑后苏格拉底就可以逃离雅典。
但是苏格拉底拒绝了,甘愿接受法律的裁决。
他认为逃跑就承认了他有罪,他希望用自己的牺牲来让大家保持清醒。
苏格拉底毕生都在追求真理,他主张美德是知识,具体来说,知道什么是对的就会去做对的事。
他认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够明智地生活和做出道德判断。
苏格拉底的哲学并没有研究“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等那些深奥的问题,他开始研究人类本身。
研究道德,智慧,真理,友谊,正义等直接跟人类相关的哲学问题。
所以才有了哲学家西塞罗的那句评价: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

01 / 关于友谊
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
你需要付出真诚的善意,
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真正的友谊来自于相互的尊重和关爱,而不是通过金钱或物质来获得。
比如,你想结交一个新朋友,买了一大堆礼物送给对方,却发现对方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热情。
相反,如果你花时间去了解对方,关心对方的生活,分享真实的感受和经历,这样的友谊往往会更加牢固和真诚。
02 / 关于礼仪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奢侈,举止粗鲁,蔑视权威,不尊重长辈,喜欢闲聊而不是锻炼。现在的孩子是暴君,而不是家庭的仆人。长辈进屋时,他们不再起身。他们顶撞父母,在客人面前闲聊,在餐桌上狼吞虎咽,翘着二郎腿,欺压老师。
苏格拉底批评当时的年轻一代,认为他们失去了传统的礼节和对权威的尊重,变得更加自私和粗鲁。
苏格拉底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对长辈的尊重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03 / 关于审视自己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人们必须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和自我审查,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生意义。苏格拉底强调,只有不断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我们才能真正过上值得的人生。否则,我们可能会像无意识的动物一样,机械地过日子。
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源于理性和自我立法,我们通过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普遍的道德法则来检验自身。
举个例子,比如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停下来思考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你的核心价值观,而不是仅仅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或短期利益。
04 / 关于善恶
只有一种善,那就是知识,只有一种恶,那就是无知。
真正的美德源于知识和理解,只有通过不断学和反思,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善。无知则会导致错误的行为和不道德的结果。
智慧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通过理性和知识来控制情感和行为。
05 / 关于无知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很多人应该听过“知识圆圈说”的故事。
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
“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
我的知识比你们多。
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
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
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这就是著名的“知识圆圈说”,由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提出,芝诺是一位古希腊数学家和哲学家,以提出芝诺悖论而闻名。
他认为,知识就如同一个圆圈,无论我们走多远,就越会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懂,就越觉得自己无知。
06 / 关于愤怒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愤怒和其他强烈情绪时常使人失去理智,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通过控制言语,我们能够保持清晰的思维,避免做出后悔的举动。在《沉思录》中,马克·奥勒留斯提到,当情绪激动时,控制自己的反应是理智的表现。
当与朋友或同事发生争执时,情绪激动时不要立即回应。保持沉默可以避免在怒气中说出伤人的话,给自己时间冷静思考,从而更理智地处理问题。
07 / 关于犯错
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而不是一再重复。
我们有句老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所以犯错后积极反思是避免自己再次犯同一个错误的有效方法。
08 / 关于人生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苏格拉底用“快乐的猪”比喻那些过着无思考,满足于肤浅享乐生活的人,而“痛苦的人”则是指那些追求深刻理解和真理,尽管可能会经历更多的痛苦和挑战。
苏格拉底认为,尽管追求智慧和真理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这比仅仅满足于浅显的快乐要有意义得多。
09 / 关于知足
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知足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对现状的感恩,它不依赖于外在的财富和物质条件,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
相比之下,奢侈则是一种对外在物质的过度追求,它并不会带来真正的满足,反而使人不断地追求更多,陷入不断的欲望和贫困的循环中。
10 / 关于机遇
命运是机会的影子,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命运本质上是一种机会的体现,成功者是那些能够把握并充分利用机会的人。
11 / 关于谦逊
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谦逊的人愿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限制,这种态度使他们能够不断学和成长,进而发展出更高尚的品格。
12 / 关于自己
你自己就是座金矿, 关键是看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斯多葛哲学强调内在的智慧和自我修养,通过理性和自律来实现个人的潜能。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有独特的价值,就像金矿一样,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和开发,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13 / 关于欲望
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人,也不会满足于自己想要的东西。
欲望永无止境,叔本华也强调过,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内心的满足感来自于对现状的接受和知足,而不是不断追求外在的东西。
14 / 关于挑战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鞍匠,那就把最差的马备上鞍;因为如果你能驯服一匹马,你就能驯服所有的马。
要想在某个领域获得真正的专业技能,必须从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开始。
15 / 关于珍惜
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当大多数人只是停滞不前、浪费时间时,那些懂得珍惜时间、积极进取的人会自然地获得更多机会。
换句话说,真正有进取心和效率的人会超越那些拖延和犹豫的人,占据先机。
16 / 关于坚持
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这就好比一个人想要减肥,如果他能坚持每天锻炼和控制饮食,那么他可能会看到显著的成果。然而,虽然大多数人开始时有决心,但真正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人却很少,因此很多人最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目标。
17 / 关于价值
你积累了巨额的金钱、荣誉和名誉,
却很少关心智慧、真理和灵魂的提升,难道你不感到羞耻吗?
如果一个人过分专注于金钱和荣誉,而忽视了对内在世界的提升和对真理的追求,那么他实际上是在忽视生活中更为重要的价值。这种偏离让他在精神上变得贫瘠,未能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18 / 关于惯
好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良好的惯能够增强一个人的信誉和吸引力,在人际关系中更受欢迎和尊重。
比如,一位总是准时、礼貌待人的职员往往在同事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大家都愿意与他合作。而那些经常迟到、不守规矩的人则可能被认为是不靠谱的人,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跟这些人共事。
19 / 关于智慧
唯一真正的智慧是知道你自己一无所知。
认清自身的知识有限性,能够促使我们持续学、探索和成长。无知并不代表无能,而是自我认识的一部分。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我们才会更加努力地追求真理和智慧。
20 / 关于善良
要善良,因为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一场艰难的战斗。
善良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对人们内在困境的回应。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所以难免在一些问题上会有自己的看法,遇到和自己价值观不一致的人没有必要第一时间反驳他,而是应该以更加宽容的方式互相沟通,寻求尽可能避免发生冲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河小白

24-08-06 17:20

3
杨绛曾说过一段高赞的话:

“活得通透的人,没有特别想维持的关系,也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走近的人不抗拒,离开的人不强求,就连吃亏都懒得计较,时间不言不语,却能见证真情,岁月悄无声息,却能看透人心。”
有时候人们追逐外在的繁华,却忽略了内心的宁静与纯粹。
真正的通透,并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关系或物质,而在于内心的淡然与从容。
01
关系的淡然,心灵的自在
《庄子》有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活得通透的人,对走近的人不抗拒,对离开的人不强求。
关系如水,顺其自然,心灵方能自在。
无需刻意维持,真正的情谊会在时间的洗礼下愈发坚固。
淡然处之,让每一份关系都如行云流水,自在而纯粹。
有些老朋友,即使多年没见,但一见面依然如故,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关系是基于真诚和理解的,而不是基于表面的维持。
02
欲望的淡泊,内心的宁静
淡泊名利,方能心静如水。
如老话所说:“知足常乐。”
活得通透,不是没有欲望,而是懂得适时放下,不让欲望成为心灵的枷锁。
对物质的淡泊,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领悟。
或许你有时发现,一些人为了名利而疲于奔命,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而活得通透的人,懂得放下这些执念,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03
通透生活,修行的精髓
修行之道,不仅在于身体的修炼,更在于心灵的觉醒。
通透生活,放下对外在的执着与贪恋,是对内心最好的修行。
《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这句话告诉我们,保持心灵的通透与无碍,便能远离恐惧,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在通透的生活中寻得心灵的觉醒,我们方能享有真正的内在平和。
这种平和不是来自于外界的给予,而是来自于内心的觉醒和通透。
04
践行通透,品味生活之韵
活得通透,便是剔除生活的冗余,让我们能够更品味每一刻的韵味。
在电视剧《天道》中,高人丁元英在古城生活的日子里,追求着身心的极致简约,将物质欲望降至最低点。
他享受着:一根油条与一碗米线带来的简单美味,也沉醉于一杯清淡的香茶和一段悦耳的音乐中,自得其乐。
丁元英展现了非凡的自我控制能力,他屏蔽了耳畔的嘈杂声音,无视周围的喧嚣繁华,清除心中的杂念。
他全心投入到音乐和茶香的世界,让自己的精神进入“文化属性”的思考频道。
我们也可以学这种方式,通过减少无谓的纠结、放下过度的欲望、培养淡然的心态来简化生活,提升生命的品质。
05
如何达到通透的境界,享受淡然人生?
1.学会放下
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学会坦然接受,不再执着于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不确定。
就像你曾经错过的一次晋升机会,虽然当时很遗憾,但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正是那次错过,让你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家人。
2.内观自省
定期审视自己的内心,检查是否存在过度的欲望,或不必要的执念,及时调整心态。
你可以尝试每天花几分钟时间静坐冥想,问问自己:“我今天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这样的小惯,会帮助你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
3.静享孤独
在独处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享受孤独带来的深邃与宁静,有助于我们达到通透的境界。
不妨尝试在周末的午后,独自去公园散步,或在家听一段舒缓的音乐,你会发现,孤独其实也是一种享受。
4.培养禅意
通过冥想、瑜伽等修身养性的方式,培养内心的禅意,使我们在混乱中仍能保持一份淡然与超脱。
你可以从每天五分钟的冥想开始,逐渐延长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平静和强大。
河小白

24-08-06 15:13

0
河小白

24-08-06 08:32

1
国学大师曾仕强说:“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贵,全是自己修来的。”
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飞黄腾达、腰缠万贯,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中年以后,当你抽丝剥茧研究赚钱的规律时就会发现,其实一个人命里的钱都是有迹可循的。
01
读书不是为了赚钱,但想赚钱就得先读书。
国外有一份调查数据表明:
有88%的亿万富翁保持着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的惯,阅读内容以获取知识。
有58%的富人主要阅读名人传记,他们会从这些传奇人物身上吸取人生教训。
有55%的人惯阅读个人修养或成长类书籍,他们会从中找到方法论,提升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想要致富,必先“智”富,而“智”富最有效、投入最低的方式就是读书。
马斯克到清华大学演讲时,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询问他是如何做到世界首富的?
马斯克的回答言简意赅:因为我读很多书。
少年时代,马斯克就经常因为在书店看书而忘记时间被店员驱赶。
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手边有什么他就读什么。到了青少年时代,马斯克每天读不同学科的2本书。
他从来不将自己局限在某一个专业领域里面。
前期他先是读了科幻、哲学、宗教、编程、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传记。
后来还扩展到物理、工程学、产品设计、商业、科技和能源等领域。
大量阅读,让马斯克四十岁时,在四个不同领域,创建了四家价值数十亿的企业。
正如查理·芒格所言: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读过很多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巴菲特的办公室既没有电脑,也没有智能手机,只有书和报纸,他每天80%的时间都会用来读书。
董宇辉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到如今成为头部主播,公司半年盈利1.4亿,能被无数丈母娘追捧,靠的还是读书…
无论任何时代,知识永远都是阶层跃迁最快的方式。
人生好比爬楼,普通人一步步拾阶而上,而读过书的人仿佛坐上了电梯。
永远记住,你脚下书本的厚度,决定了你钱包的厚度。
02
赚钱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拿到结果。
年轻的时候,人都喜欢耍小聪明,喜欢钻空子,总想着投机取巧走捷径赚钱。
人到中年,你就会发现:
世界上最快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世界上最好的投机,就是不搞投机。世界上最高的回报,就是脚踏实地。
1990年,有个人在成都的街头看到很多人在玩一种“押大小”的扑克机游戏。
一大群人围着一台机器,争先恐后地押钱,他兴奋极了:搞一台机器,放在简阳,钱就哗哗进来了。
回到家,他开始四处借钱,凑了5000块钱和朋友坐火车去买扑克机。
结果两人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卖金表的,对方称老婆生病急需用钱,低价出售。
心里只想着发财的两个人以为捡到了便宜,结果买完才发现上当受骗了。
钱被骗了,扑克机也买不起了,两人只能无奈回家。
慢慢地,他想清楚了一件事:像自己这样没上过大学,没有背景,还不认命的人,只有一条路可走——别怕辛苦,别怕伺候人,用双手改变命运。
于是,他花180块钱租了一间门店,从家里搬来桌椅、锅碗瓢盆,开了家火锅店。
为了让店铺生存下去,他自己充当厨师,一边想办法改进火锅的口味,一边主动帮客人拎包倒水、讲笑话,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很快火锅店就打开了局面,客人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这个人的名字叫张勇,他创立的火锅品牌正是海底捞
作家连岳在文章《世上无快钱》中写道:
“人生就像滚,靠复利,即使有很多雪,很长的坡,你开始的也是小的,你得一米一米滚。”
赚钱从来都没有捷径可走。
世间所有的幸福和富足,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身勤力行的结果。
03
赚钱是有方法的,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提升认知。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你的赚钱能力就相当于你银行卡上的后位数,而你的认知力则是前位数。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你能赚多少钱取决于你的认知。
知乎博主秋月几分凉写过一篇文章,谈到自己靠卖炸鸡腿的发家史。
他家是卖炸鸡腿的,因为鸡腿外酥里嫩,口味独特,街坊邻居都很喜欢。
生意虽然红火,但也只是局限于镇上的方圆几十里。
怎么才能把生意进一步做大,成了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难题。
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外卖。
当时,外卖刚在一二线城市兴起,还没下沉到更下一级的城镇里,外卖平台派销售员奔走于大街小巷,希望商家入驻。
许多店家都排斥外卖模式,纷纷拒之门外。他却瞄准了这个时机,亲自联系到外卖平台,借外卖的形式扩大他生意半径范围。
他第二个想到了让别人加盟。
他拿出配料表,再加上按资金入股的方式,跟其他人一起合开了几家。
就这样,当镇里的其他人还守着小作坊时,他的炸鸡腿生意规模却在不断扩大。
在当今社会,赚钱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劳动交换,更是一种认知的变现。
换句话说,你口袋里的钱,是脑袋里认知的变现。
04
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钱是赚来的也是攒出来的。
有一次,韩寒在接受采访时,主持人问他如何看待及时行乐的消费观。
对此,韩寒提出两点:
第一,一定要储蓄。第二,不要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他还建议,将收入的20%拿出来,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剩余的80%都要强制储存起来。
如果你花钱大手大脚,是月光族,除非你是富二代,否则没有人会替你的大方买单。
赚得再多,如果不攒钱,到头来也还是穷人一个。
即使你赚得再少,你学会攒钱,日积月累也会慢慢变得富有。
有位网友分享说,他发现了一个令他难以置信的事情:
父母每个月工资加起来不足8000块钱,但他们居然用10年时间存下了50万。
其实这些钱都是父母一分一毫攒下来的。
他妈妈每个月都是精打细算,然后把省下来的钱存到银行,月月如此。
武汉大学老师陈铭说过: “当下中国95%的人是月薪、年薪制,除非你是靠资本投资变现的富人,否则对你来说,省钱和积蓄才是最重要的途径。”
换言之,对普通家庭来说,钱真的是靠攒出来的。
该花的钱,千千万万都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一厘也要省。
▽作家陶然总结说,赚钱有三种境界:人找钱、人找人、钱找人。
最高级的赚钱方式,是让钱来找你。
钱是会选人的,财富只会流向匹配它的人。
无论何时,把自己修炼好,钱,自然就来了。
河小白

24-08-03 07:29

1
独处,常被误解为孤独,那些选择独处的人,内心往往藏着最深的智慧。
或许你听到一段高赞的话:“喜欢独处的人大部分都值得深交,但是喜欢独处的人却不需要朋友......”这段话不禁让人深思。
董宇辉曾坦言自己没多少朋友,一直感到孤独。他非常怀疑自己有问题,但后来想明白了:“不是我的问题,是别人不理解我。”
那么,独处,真的是一种孤独吗?还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智慧?
01
独处,不是孤独,是选择
有人曾说:“独处,是灵魂的放假。”
独处的人,并非不懂人情世故,而是选择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他们喜欢安静,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不喜欢扎堆,更不屑于虚伪的社交。
这种选择,不是逃避,而是对内心世界的坚守和探索。
他们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
02
独处的人,早已看透人情冷暖
独处的人,并非不懂圆滑,而是选择不圆滑。
他们性格耿直,重感情,讲信用,把信用看得比生命还重。在他们面前耍小聪明,无异于班门弄斧。
他们早已看透世间的人情冷暖,只是选择不言不语,以沉默应对一切。
他们懂得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更愿意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平静。
03
独处,是一种高级的享受
独处的人,并非孤独可怜,而是他们在孤独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在电视剧《天道》中,高人丁元英的生活方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他在古城的日子里,长期没有联系过朋友,即使困难到需要变卖至爱的唱片,也未曾轻易求助于人。
他每天除了下楼吃饭、倒垃圾,就安静地呆在房间里看书、喝茶、听音乐。
看起来像宅在家里平淡如水的老百姓,实际上却是那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人。
丁元英不强融圈子,不寻求理解,只是专注悟道,安静地享受着精神独处的开阔与自由。
正如他的好友韩楚风引用尼采的话评价他:
“更高级别的哲人独处着,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他的周围找不到同类。”
你可以从丁元英身上学到:如何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享受独处的宁静和自由。
这种人享受独处的快乐,无需外界的热闹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对这种人而言,独处是一种高级的享受,是一种对自我深度的探索和认知。
04
独处的人,藏着最深的智慧
独处的人,一般都聪明、有分寸、懂自爱。
他们看似独来独往,实则内心丰富多彩。
他们懂得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在独处中汲取力量。
他们的智慧,不在于表面的圆滑和世故,而在于内心的坚定和从容。
他们善于思考,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他们的智慧是深藏不露的,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人才能发现。
05
如何与独处的人相处?
1、尊重他们的选择:
独处的人选择独处,并非因为不喜欢与人交往,而是因为他们更需要内心的平静。
所以,请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要强行打扰他们的独处时光。
2、理解他们的世界:
独处的人的世界可能与你不同,但请尝试理解他们的世界。
你会发现,他们的世界其实充满了智慧和深度。
尝试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思考方式和生活惯,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与他们相处。
3. 给予他们空间:
独处的人需要空间来思考、来成长。
所以,请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不要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独立。
独处的人,他们藏着最深的智慧。
他们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也懂得如何与世界相处。
让我们学会欣赏这些独处的人,也学会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的力量。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独处并非孤独,而是一种深刻而丰富的内心体验。
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和理解的心态,去接纳和欣赏那些选择独处的人。
河小白

24-08-02 12:46

1
破解二八定律:学中的关键思维

似乎许多人都知道:20% 的事情,决定 80% 的结果。
正如二八定律所说:
“在许多情况下,大约20%的人或事物往往占有80%的影响力或效果,而剩余的80%的人或事物则只占有20%的影响力或效果。”
(“二八定理”也被称为二八定律、帕累托法则(Pareto‘s principle)或20/80定理,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现的一个重要原理。)
学也是这样。当我们做对了特定的、少数的几件事情,我们就能拿到超过大部分人的成绩。
可问题是:我们时常找不到哪些事情贡献了80%的结果。
就像一位广告大师所说的那样:“永远有 50% 的广告费被浪费了,可我永远不知道是哪一半。”
随着时代发展,“不知道哪部分广告费无效”这个问题被解决了。
解决办法是三个字:转化率。
大数据平台中,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系统转化成数据——每一条数据,都和转化率有关。简单来说,转化率更高的广告费被保留,转化率更低的广告费被删减。
那么,如果想找到那“20%更关键的事情”,我们只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事情对目标的转化率更高?
抽象一下,提问句式可以总结为:
哪些事情有效?
这些事情需要花多少时间?
这些事情是否让我有机会做更有效的事情?
这个思路放在学上同样适用:
哪些事情有助于我达到我的学目标?
这些事情需要花多少时间?
这些事情是否让我有机会做更有效的事情?
这一连串的思考句式,如果你想用得好,有一个关键前提:
先有一定行动的量。
我们只有先做起来,才可能找到转化率更高的事情。
河小白

24-07-29 18:35

1
何为格局?
格局最早出现在八字命理领域,用来概括一个人先天八字的组合,命好还是差。
格局高的人,易成大事,官、财、禄旺,延伸到现在,也是指有眼界、胸襟、思维的人,在普通人眼里能做大人物的人。
格局,涵盖了一个人的眼界、胸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对事物的认知和处理方式等多方面,它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飞多高。今天,我们探讨一下,一个人能成大事的人,应该拥有的5种格局!
1、不玻璃心,接受事与愿违
何为“玻璃心”?就是指那些在面对挫折、失去和不如意时,容易心碎、崩溃的人。
而拥有顶级格局的人,允许任何人随时的离开,也允许事情没有如愿的发生,接受世间的事与愿违,也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事实。
乔布斯,一个被自己的公司解雇的创始人,他的内心无疑经历了巨大的煎熬和挫败。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崩溃,而是选择重新站起来,创办了皮克斯动画,并最终重返苹果,带领公司走向了新的高峰。
正如乔布斯所说: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过别人的生活。”
不玻璃心,坦然面对事实,这才是一个应该强者最基础的本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工作的挫败、爱情的失意、亲情的疏离……
正是这些不如意,塑造了我们的坚韧和勇气。
学会拥抱现实,接受事与愿违,未来才有更多的底气应对更大的挑战。
2、拿得起放得下永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有些人总是被过去的错误或失去所困扰,像背负着沉重的枷锁,无法自由地前行。
我们应该懂得如何释放过去,活在当下,拿得起也放得下,永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相传,唐朝著名高僧慧宗禅师对兰花喜爱至极,于是带着一群小和尚辛勤地栽培。
第二年春天满山开满了兰花,小和尚们都高兴得手舞足蹈。
没想到的是,一场暴风雨之后,满山的兰花乱七八糟地倒在稀泥里,花朵撒得满地都是。
小和尚们见到这般景象,一个个忐忑不安地等待高僧的数落,并做好了领受责罚的心理准备。
高僧听完却泰然自若,平心静气地说:
"我当初栽种兰花可不是为了计较,得到愤怒和埋怨,而是寻找爱好和乐趣。”
小和尚们顿时如醍醐灌顶,不由自主对高僧宽广的胸怀而钦佩。
泰戈尔说:
“如果你仍然在为错过昨天的太阳而后悔,那么你将错过今晚的星星与月亮。
不管你快乐或者悲伤,生活是不会因此而放缓它的步伐的。
3、不去尝试说服别人
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是自然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我们应该懂得尊重他人的差异,同时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马克·扎克伯格和比尔·盖茨,两位科技界的巨头,他们在慈善事业上有着不同的看法。
扎克伯格更注重于教育和社会福利的改革,而盖茨则更倾向于医疗卫生和全球贫困问题的解决,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慈善活动。
这种尊重差异、宽厚待人的态度,不仅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让他们的慈善事业更加多元化和有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不要强求一致。
同时,也要忠于自我,追求个人成长和实现。
记住,你是独一无二的,你的价值和意义无法用他人的标准来衡量。
只有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你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
4、经济独立,自我投资
作家刘同说:
“任何事情,不要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无论是情感还是工作,否则唯一的结果便是措手不及。”
经济独立,是所有人都追求的一种自由状态,它不仅仅意味着拥有足够的财富和物质享受,更意味着拥有选择权和自主权。
成年人的安全感源于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经济独立带来自信和底气,精神独立让人保持平等姿态和独立思考。
可可·香奈儿,从一个贫穷的孤儿成长为时尚界的传奇人物,早年的经济独立,让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和工作。
她不需要依赖任何人或任何机构,来支持自己的时尚梦想,正是这种状态,才让她能够在时尚界独树一帜。
另外,自我投资,是实现经济与精神双重独立的途径。
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为自己的心动买单,不用去依靠任何人,你才能真正地掌控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方式。
5、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就认为,我们生活中的烦恼大多来自于追求别人的认可,我们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反而让自己活得不自由。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被所有人喜欢,懂得这一点,才能勇敢地活出自己的真我风采。
所以不要怕被讨厌、不要怕被误解、不要怕被孤立。
Lady Gaga,一个以独特风格和音乐才华著称的歌手,她面对外界的批评和争议时总是坚持自己的音乐和风格。
她不怕被讨厌、不怕被误解、因为她知道只有活出自己的真我,才能找到真正的粉丝和支持者。
正是这种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让她成为了国际巨星,并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和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不要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而牺牲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追求。
记住你是独一无二的,你的价值和意义无法用他人的标准来衡量。

人的格局越宽广,所能容纳的事物便越多,因而真正拥有的也就愈发丰富。
格局的大小,全然由你自己决定。
眼睛虽小,容不下一粒沙砾,但眼界的广阔却能延伸至无垠的远方。嘴巴既能用于责骂,但在沉默之时,其价值却如金子般珍贵。
手可紧握成拳,但亦有人张开双臂,拥抱了整个世界。脚是驱动我们前行的力量,然而有时退一步,却能为他人让出一条道路。
原来,人生的模样,正是由我们内心的胸怀所塑造。
河小白

24-07-28 07:40

0
几天前,我看到一个百米飞人苏炳添的训练片段。片段里,是苏炳添指导梁劲生跑步姿态。
梁劲生先猛冲了一段,苏炳添在旁边观察。梁跑完后,苏炳添说:
“你先慢下来,找到发力"嘭"一下蹬上去的感觉,不要一味地快,要找到发力向上的那种感觉。”
《认知觉醒》里提到一个成长公式:
学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每个层级,逐层递减。
之所以思考变少了,是因为学变少了。 

当自己“思考变慢“,甚至”丧失思考能力“后,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回到思考节奏之中呢?
答案就是,让自己做一些看起来不相关,但确实有“托举感”的事情——让自己的状态好一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比如说,听一首喜欢的歌、吃一顿喜欢吃的饭...只要心里想着自己要学的东西,我相信,你终归会回到那件事上。
祝,心里清晰,慢即是快。
河小白

24-07-24 12:41

0
一个可能的真相是:每个人都会有失误。
一个更可能的真相是:每个人不会一直失误,失误太多,必然是真实水平。
我们也可以嘴硬,说:“我本可以。”
但我们心里得清楚:“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菜。
菜,就多练。”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