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人生篇》—记我们生命中所有值得铭记和分享的东西

23-04-29 13:51 9672次浏览
半只烟l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看到《夜空总有最大密度蓝色》里面有个三丁目的时候,想起我很喜欢的杨千嬅唱的再见二丁目。丁目,原来类似于汉语里“街”、“胡同”一样的概念。

原来我非不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
如能忘掉渴望
岁月长 衣衫薄
打开淘股吧APP
46
评论(116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河小白

24-05-29 12:54

0
杜伦大学商学院教授胡润发布过一个《中国千万富豪工作倾向报告》。
报告中有一项数据,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近半数接受采访的富豪,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3小时,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国外许多知名企业家,也有类似的作息。
脸书CEO扎克伯格,每天最早来最晚走,常常加班到次日早上8点。
推特创始人杰克·多西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时间规划精确到分钟。
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夫·因迈特更是连续24年,每周工作100小时以上。
在很多人印象中,富人都守着财富过着安逸的生活,穷人则不敢停歇不敢躺平。但事实告诉我们,富人往往比穷人能吃苦,还会吃苦。

作家杨熹文曾说:富人不吃生活的苦,穷人不吃奋斗的苦。
有些人看上去过得从容体面,不过是他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你所不知道的地方。在这世上,没有谁可以不劳而获。区别在于,你付出怎样的辛劳,收获怎样的成果。
Youtube上有句很火的话:You are what you suffer.意译过来就是:承受怎样的痛苦,成就怎样的人生。
一个为家长里短吃苦的人,和一个为自我成长吃苦的人,注定会过上不同的生活。

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你会发现,很多四体不勤的富人,都很会吃学的苦。
前世界首富巴菲特每天都要花上几个小时,精读不同领域的著作。
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就连开会间隙也要拿出随身携带的书来翻看。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则是一有机会就给员工推荐书单。
曾有业务员为难地表示,自己一看专业书就头疼,宁可加班多见几位客户。
达利欧对他正色道:“吃你所害怕的苦,而不是你所惯的。”
学上的苦更甚于身体上的累,却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为何很多人再苦再累,也不愿学一些新的技能,从而让自己过得更好?

身体的苦会被疲劳麻痹,能被娱乐转移,最终使你以为常。
学却要求你始终保持精神的专注、思维的活跃和面对未知时的焦虑。
一个勤于行动而懒于思考的人,注定陷入越忙越穷的恶性循环。

上周在社区自室加班时,对面坐了一位备考公务员的女生。桌子上堆满了辅导书,她眼睛却始终盯着笔记本电脑。每次走过她身边,见她不是在刷微博,就是在看电影解说。当我完成工作准备离开时,她又戴上了耳机。一边看弹幕网站,一边捂嘴偷笑,带来的资料却是一页没看。
其实,社会困住穷人最直接的方式,不是让他们多吃苦。恰恰是不让他们吃苦,尤其不让他们吃自律的苦。
每当你下定决心要看一本难懂的书,就有各种八卦热搜让你分心;
每当你想培养一个好的惯,就有各种社交活动扰乱你的安排。
还有网文、游戏和短视频,不断消解你的注意力,消耗你的进取心。
你会发现,自己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越变越短,能够全力以赴的事情越变越少。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中,有过这样一组对比。来自底层的孩子们,晚饭后就能打开电视,收看喜欢的节目。
出生富家的三兄弟,则被要求阅读指定的书籍和报纸,还要按时完成各种学任务。
穷人顺应本能,直到吞下放纵的苦果;富人节制欲望,最终品尝自律的回甘。
知名作家唐家三少曾和几位老朋友一起吃饭叙旧。聊得正起劲时,他突然起身表示,自己还得回家写作。朋友们一脸诧异,因为唐家三少正在连载的小说,当天已经发布了最新章节。唐家三少解释:“今天更新的是之前的存稿,我赶回去写作,是因为我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写够8000字。”入行14年,他始终保持这个惯。甚至结婚当晚,他还在妻子休息后,就着酒店的书桌写作。
他不是圈内最有天分的作家,却凭借高度自律的写作惯,连续五年蝉联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
查理·芒格说:“在我认识的有钱人当中,没有一个是不自律的。记住,是一个都没有。”
没有一种向上的生活,是不需要克服向下的引力的。
坚持很难,却能抵达山巅;放弃容易,却永远徘徊山底。
在这个充斥廉价快感的时代,学会驾驭生活,才不会被生活绑架。
接触新的认知,建立新的体系,才能打破思维桎梏,抵达更高级的人生。

蔡垒磊在《上行》中提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社会正在进入“穷人躺平,富人吃苦”的阶段。
为什么这么说?
资源匮乏的时代,贫穷就意味着要和饥饿、寒冷做斗争。但在这个物资过剩的年代,社会足以供养大部分人。一个人收入再低,也能保障基本的生活。闲暇时还能刷刷视频,玩玩游戏,把日子过得安逸舒适。
反倒是富人想要守住财富,必须主动挑战更难的领域,主动学更新的理论。
平坦大道通山腰,崎岖小路抵山巅。去吃别人不愿吃的苦,才有与众不同的人生。
河小白

24-05-29 12:17

0
河小白

24-05-29 07:46

0
河小白

24-05-28 17:48

2
高手是什么?你想要高手,就不能只看他的水平,然后只是磨炼自己的技能默默接近他;你完全可以尝试做他每天在做的事情。
我们总是不自信,觉得和厉害的人差很远。其实就是因为总是在无人看到的背后默默学,不自信,很少去解决现实问题;
很少独立去事情上练,甚至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高不成低不就,离现实越来越远,还看不起其他人,
才会显得自己很弱,这样进步特别慢。找一个该领域的偶像,研究他每天在干什么,用到哪些技能,自己需要哪方面的技能才能走到那个位置,把自己每天在学什么,思考什么,和这个目标这个人高度相似。这是最低成本和简单的方式了。
你想,是需要你考多少证,接多少案子,你才能成为高手;还是你今从天开始就把自己当高手,去做他们会做的事,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哪个更好?先和大家说个事,体会一下。昨天和老师的老师讲话,教授讲话态度非常和善平易近人。但总给人一种思考不在地平面上的感觉,也就是说有些时候他对我们提出了批评,但他说话不那么直,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就是这个意思:“你们这样的人,就算是读到了博士,还解决不好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眼光太空了。”“不去解决问题,总是和现实妥协,就像研究理论,觉得自己很懂就不理人了,觉得现实就该烂下去。但你们这样有什么用?”
我在想,现在很多人都存在这种问题。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成了理论上的强者,现实中的废人。别人往往觉得这种人清高,愤青,水平特别高,很优秀,看不起别人。真要这样也就好了,但没有多少人是自己想远离人群,想不被人理解的。往往是自己觉得没那么优秀,努力没方向,还和人沟通不好,还解决不好问题。
请大家想象武侠场景:往往高谈阔论的是那些小鱼小虾,高手不屑于参与——而在小鱼小虾中会有一个人不屑冷哼,表明在座的都是垃圾,真正的解法是这样。然后在坐的有一些人表示,真妙,懂了,大佬啊。有一些人仍然觉得不对——尤其是那个态度使他们的自尊非常受伤。所以不敢苟同。但实际上无论是高谈阔论的,还是一语惊人的,他们仍然都在一个次元。
因为高手往往真的不参与讨论,他们是在深水区的。也就是我上篇文章提到的,“高手都是冷漠的”那个观点。
毕竟认知差太多,借支笔或者问怎么连上 WIFI 这种问题大家都乐意帮忙,但是问怎么开波音飞机就有点麻烦了,没法教。他们眼中,就像小学生问如何学微积分。大多数很成熟的高手都没有耐心带新手,所以懒得废话;但是会有少部分对人非常宽容,理解大家层级上的区别,能弯腰兼容别人。但是,问题是,提到“高手”这个词,我们会带入自己吗?以我而言,不会。高手是很少的,我只是亦步亦趋地和他们学。
所以,既然我不是高手,我就不会只学个皮毛,故作高深地冷漠。而是会减少招摇,在别人想和我好好谈的时候认真探讨。
所以,回到刚刚那个武侠场景,可怕的是和这些低阶小鱼小虾纠缠浪费时间吗?其实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在哪一层,自以为是在深水区,自认为高人一等而拒绝和别人讲话,拒绝解决现实的小问题。这就真的不会进步了。
想象我们自己也认真的加入探讨,尝试对现实给出自己的方法。遇到的人的层级是一层一层的排桌,今天成了高谈阔论者,明天又成了小鱼小虾,见到了另一个水平高一点的高谈阔论者。
知识和认知就是这样一层一层铺展爬坡的,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才能把自己的认知圈凸出一个洞,沿着这个洞又增长了一圈知识。我脑子里一直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场景:西塞罗是古罗马时代极其厉害的辩论家,他和老师学辩论,到了结业那一天,老师让他站到广场的一个台子上,让他用希腊语即兴演讲,看看广场上的人都是什么反应,反响良好就给他毕业。
西塞罗紧张,一开始自说自话磕磕巴巴,声音也小,观众就揣手戏谑地看着他,有些觉得无趣还走了。但是后来人越围越多,大家都安静地听他讲。结束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老师说,我们希腊人引以为傲的技艺,现在已经被罗马人完全学到了。所以,每次和人探讨问题或者收到大家的评论,我都会想象自己是那个站在广场上的演讲的人,还是所有人向我发出问题,我一一回应的那种。再刺激一点,还有彩页,鸡蛋,砖头···
如果我不能正面回答各种问题,如果我不能说清楚我的观点,就说明我对自己的理论也没有那么了解。一个观点只能正推不能反推,春节档电影只能本国人看懂不能让世界认可,这本身就是限制自己的发展。
所以怎样才是提高自己的水平呢?那就是不断地给人解决问题,答疑,给出自己的明确看法,解决方法,完善它,并接受别人的反驳。先锻炼自己“胡说八道”的能力,说多了见多了,被人多骂几次,丢几次人,就靠谱了。就像有人说写作的捷径是先写出一篇一篇垃圾;怕错吗?错是必然的。
怎样才能拿出正确的结论,解决问题呢?M就说过,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你就得把问题提出来,作出判断。每次别人一问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办?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说来说去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
所以,先用自己的水平去试水,看看自己能解决到什么程度,距离正确和好有多远。
这是经验和实践的艺术,只有亲自上场,并且保持真实的、发挥最大的水平,才能练出来。
这样是不会错,但是什么用也没有。如果你想进步,就不要拒绝对话,也不要拒绝做出决定,人们就是从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开始进步的。进步就是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不仅为了和别人切磋,获得更新的点子,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理论用出来,接受检验,然后完善你的脑子。这才是在现实解决问题,才是进步。思考自己的观点被冲了多少次,我就看到了多少种完善的可能性,进步了多少次。
河小白

24-05-28 17:03

1
对一切现状的不改变都源自于思想的不改变。也就是说,这件事如果你没有想的很细、完全的说服了你自己,你是不会采取行动的。

这里我最想讲一个问题:有很多人已经被当下困住了,他们不会思考未来怎样,我这有一个长久目标去实现。
比起未来的目标,他们更在意现在一天如何高效度过,会很好地安排时间,对空闲和没有提高、进步表示焦虑,对自己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感到痛苦,对空闲表示恐惧。怕闲下来啊,怕不进步啊。真的好努力。最后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的每一天都是为了提高自我,为了不虚度时光。但是一年结束又会说感觉自己什么也没有干,感觉自己没有提高。回忆自己每天干了什么,记不清。回忆所做的几件大事,没留下什么东西。
除了考的证挣的钱,人际关系,好像没想到自己哪进步了,事业、学进到哪一步。尤其回忆今年的结果,往往会像开盲盒一样,觉得一切的安排充满了偶然。而再前进一步定目标,展望来年要走到哪一步,又更加迷茫。
假设一个极端情况,如果每一年都开盲盒或者每年都是截然不同的目标,会造成什么?
会造成一个自律的人往前走了三步,又往回走了两步半;第二年往东走了两步,又往西走了三步。
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度过当下,把自己每一天的时间过过去完事。
时间长了,各种经验也积累了一点。但是自己的未来按照哪条路走呢?不知道。
五花八门经验积累多了,也成了行家,在现有的熟悉圈子里如鱼得水,至少能够安然度日。但有没有可能换种途径呢?
那就是,在这一年的此刻,确定一个方向然后走三步,不往后退呢?然后第二年再走三步,第三年再走两步——一直不后退,会发生什么?会让你在这条路上变得很强,变成专家,超过95%的人那种强。
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不后退。
接下来我们重新开始。我们都说重视当下,但把当下安排好了,不为了未来焦虑,这样能随机应变。
但是当下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坏事,从长远看我最想说一个问题,不妨想想,去年的收获是什么。
每天所做的事情能积累下来让你朝着确定的未来前进吗?
有很多行为,当天看起来非常有益和高效,但是并没有积累下来和坚持下去,自动地被投入了遗忘的周期。
比如反复减肥,花两个月学完了东西不复盘,学完英语不去用。回到原点,遗忘,没有收获,没有长久地掌握,这就是后退。
从这个层面上,你懂吗?每天你的行为就变成了能量守恒,在这里积累了,在那边遗忘;在这里减肥了,在那边增肥。

所以自律的学和娱乐消遣实际上区别很小。因为没有积累下来,所以一回忆就会是“我做过这件事”,而这成了一种度过时间的消遣——一旦这些当下的行为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几句简练的解决问题经验,或者能够迅速回忆起来的、成体系的东西,形成熟练的操作系统,迅速在事上练转化成自己能力,那么他就会变成记录发生了什么的记忆。
这等于不带来任何改变,确切的说是,所做的事情和未来没有建立起联系。而未来是由能积累下来的当下行为决定的。
那这是不是就说明,现在要做那些能留下点东西的事情呢?
那就是明确现在做的努力和未来目标之间的关联,然后通过重复和应用,把每天学到的东西在脑子里生根发芽,之后增加东西就是填充枝干。
这样一年之后,针对这个领域或者这个问题,就会有特别多收获。未来,是在过了一个月、六个月、一年之后,你手里拿着的东西。如果一种行为没有连续性,那么关心每一个当天有多高效、自己表现有多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是什么阻碍了行动和进步,不坚持以及没有毅力?这些细分的问题依靠行动上的方法论不会得到彻底解决,会反复发作。
其实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对于当下的焦虑,如果看不到未来的希望,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坚持下去。
把这个心结打开,一切就都好办了。因为当下的焦虑同样没有意义,如果开局就这么厉害,那之后的练就是浪费时间了,成了获取成就感的熟练游戏。那么唯一的途径是什么?是自己能坚持下去,就会变强。
未来和目标经验的积累会越来越厚,就因为它能够和记忆建立联系,依靠重复,反思,复盘,实践,用各种方式鲜明的刻在脑子里。
比如我做了一万个case,当时再精妙的操作,难道在一年之后我就能回忆起来我在哪个地方破局了吗,那些耗费心血的推理,和精彩的思维推演,就能形成解决问题模型吗?要是把那些事件当做历史考试,我可能会得超低分。我忘了事情怎么发展,忘了当时所查的知识在哪。它们变成了不言自明的经验——每个案子上留下一点,最终塑造成了那个经验。
那个经验包括处理问题时演练过无数次的思考角度,和把灵光一闪使用过无数次形成的固定策略。
这么说吧,其实我们应该对大脑保持高度的不自信,而对行为有高度的自信。
书本上的知识和牛人的经历其实和你没有一点关系,很难想象有一个道理大家不懂:
也就是居然会认为看过和理解的东西,自己知道了就属于自己。
你能够发现,即便自己曾经掌握的、靠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也是随时消散。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转化时间,也就是让这些知识和处理问题的策略在脑子里生根发芽不被清除还要定期浇水。
生根了以后,通过不断的重复形成行动上的记忆。你可以靠数量累积,也可以靠行为不断重复。
只有这些,才能在一年以后生成稳定的,把每天所做的事情高度精炼形成的,有共性的模型。
具体做了什么记得吗?最终这个简练的模型来源于哪一次成功的项目记得吗?不记得。
但你只会知道,这是由你一年的学和实践研究得到的,留下的经验。
或许我用另一个词你就明白了,你就觉得欣喜若狂——
那就是,能力。那就是,这一年你又进了一步。

其实周末翻自己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的时候就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每天提供的喂食真的是够丰富的了,连我自己感觉都似乎很多很多都没有很好的被消化,那哥哥和以后的弟弟又如何能够更好的吸收和消化呢?我当时的想法也是让他们不断的复,先理解记忆再思考和消化,再重复记忆和总结提炼。先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框架建立起来吧。再把思考和分析的方法慢慢梳理和完善。慢慢吸收消化慢慢充实。
河小白

24-05-28 16:36

1
很多人好奇到底什么是结构化思考,下面我们用一个小游戏来体验一下。这幅图里有 9 个符号,給你 10 秒钟能不能记住9个符号分别是什么?
好像没有那么容易吧。那现在我换一种表达方式,同样用10 秒钟时间把这9个符号记一下。
实际上,两张图里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排列方式有些差别,这就是有结构和没结构的差别。第二种有分类、有排序、有规律、有组合的方式,我们叫做结构化的方式。1.结构化思考是全面思考到底什么是结构化思考?我希望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容量20ml的水杯,里面如何装下50ml的水?也许你已经想到了答案,比如冻成冰块。但我们除了要关注答案,更要懂得解答过程。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基于知识的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原因,20ml的水杯装不下50ml的水,因为水会流出来,水为什么会流出来?无外乎三个原因:第一,杯子本身容积太小,装不下;第二,水本身是液态,它会流动;第三,地球有重力,所以水往低处流。当我们尝试着从杯子、水、外部环境这三个方面去看待这个问题时,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一个结构。有了结构以后,在这三个方面都有可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从杯的角度可以换大杯;从水是流动的角度,可以把水冻成冰;从放水有重力的角度,去太空装水就好了。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思维方式的变化,没有结构的时候,每个人会用自己的经验零星地得出一些答案。这些答案可能对,可能不对,但我们也不敢保证这件事有没有想清楚,有没有想全面。有了结构以后,你可以非常自信地跟任何人说,这件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每个方面有几个解决方案,既清晰又全面,表达准确且有说服力。2.结构化思考的步骤第一步叫理解,又叫隐性思维显性化。首先要觉察到现有思考结构存在,自己到底是怎么看待问题的,也就是看到自己的思维方式,把它显性化出来。第二步叫重构,又叫显性思维结构化。找到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发现自己的思考结构不清晰,就让它变得清晰起来,这就是显性思维的结构化。第三步叫呈现,又叫结构思维形象化。如果我们已经找出逻辑结构,并且还想把它存储并传递出去,有个比较好的选择叫形象化。很多大师的理论、方法论都是模型,因为模型是非常形象化的。
二、理解:隐性思维显性化
1.结构拆解,让问题简单化你去学西餐,你问老师说,加盐加多少?他告诉你加几克。你去学中餐,你问老师说,加盐加多少?适量。加油呢?少许。老师少许是多少?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不仅是中西餐的差别,更是中西方文化下塑造的不同思维。西方的思维认为任何事物都可分,东方的思维更加强调整体系统感悟,两种思维方式各有利弊。我们讲的结构化思维,更倾向于是西方人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当然,两种思维方式各有利弊,而结构化思考更倾向于西方人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先找结构。举个例子,怎么把大象装冰箱里?大家第一反应会说怎么可能。
但西方的结构化思维说分三步:第一步,打开门;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关上门。分完以后发现第一步和第三步没有任何难题,难就难在第二步。
那就再拆,是解决大象的问题、解决冰箱的问题还是解决放的方式问题?再拆,拆到某个小点,把那个小点解决掉,整个问题都会被解决。
2.通过看结构,判断信息真伪我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就要找出信息的结构,同时把它显性化。找结构的方法有三点:结论是什么?支撑结论的理由是什么?支撑理由有哪些具体的事实?
基于这样的方式,可以画一张树状图或者金字塔结构图。最上面叫中心思想,中间叫理由,下面叫事实。如果你在工作当中有注意去画别人内容的结构,你会发现要么有事实,没有理由,没有结论,要么有结论,没有理由,没有事实。或者是有理由有事实,但是二者并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跟年龄无关,学历无关,阅历无关,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思维训练。
举个例子:我在2015年左右开发了一个少儿版的结构思考课,大概有十几万个孩子上了这个课。
有一次我们做回访问家长课程怎么样,有家长说这课真好,让我的孩子学会了独立思考,清晰表达,但也让我很痛苦。有一次暑假的时候,这个孩子的妈妈想给她姑娘报个奥数班,孩子死活不想去。然后她妈说你先去体验一下,再决定去不去。最后无奈,孩子说:“妈妈你能不能跟我说一下,你希望我去上奥数班的三个理由?”
她妈当场就傻掉了,然后说明早上告诉答案。据说两口子一宿都在讨论三个理由是什么。
第二早上起来说:“宝贝,妈妈希望你上奥数班有三个理由,第一,第二,第三。”孩子特别认真,点了点头说:“我觉得你说得挺有道理,我愿意去尝试一下。”
结构化思考跟年龄、阅历、学历、智商没有关系,它是一种思维惯。当一个人具备这样的思维惯以后,看问题会更加清晰,能够抓住重点。
三、重构:显性思维结构化
很多人问我,沟通中遇到信息表达不清应该怎么办?事实上,只要记住四个字就可以解决问题——论证类比。1.论:结论先行有个学员跟我分享了一件事,非常有意思,分享给大家看一下。张老师:您好,请问是小明的家长吗?我是他班主任张老师。家长:老师您好,您有什么事吗?张老师:今天早上的时候,小明在上学的路上,路过一条河。家长:然后呢?张老师:河水非常非常湍急。家长:再然后呢?张老师:之后他同学小红,就你们家隔壁小红,一不小心就落水了,太危险了这事。家长:我家孩子怎么样?张老师:您别担心,小明那会特别勇敢,第一个跳下去救她。家长:之后呢?张老师:之后把小红给救上来了。到学校以后,我们把小明评为了见义勇为的小英雄,所以今天打电话,主要想恭喜您一下。大家一听是个段子,但你发现就算你没遇到过这样的段子,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场景?跟客户说件事,说呀说,把对方说得特别不耐烦;跟领导汇报工作,汇报了半天领导没听懂。大家知道差别在于什么吗?听的人想听结论。结论先行,最难的不是先行,最重要和最难的是结论。比如领导经常跟我们讲能不能说重点?你也会要求别人说重点?谁不知道说重点,关键那么大个项目,那么复杂,一句话说不清楚。所以,当你在表达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先说你的观点,这个观点叫做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明确的中心思想不能是“具体情况如下:...”“相关措施如下:...”,这些都不叫结论先行。有三个领域,结论先行做得特别好,我们可以跨界学一下:第一个,媒体报纸的标题。正规媒体的标题一定是结论先行,人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告诉你。第二个,政府工作报告。每段的开头第一句话一定是一个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一定是一个结论。第三个,咨询行业。咨询公司的PPT标题有什么特点?所有标题都是结论先行。结构化思考的概念最早是由麦肯锡提出来的,这是一家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的 PPT 每一页的标题都是一句话,概括了这一页内容的中心思想。结论先行有两个共识:第一,从表达角度来讲,不只标题要结论先行,每一级都要是下面内容的结论先行。第二,结论先行的概念大于日常当中说的论点,因为结论是一个观点,观点是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结论先行特别重要,但生活、工作当中普遍存在没有结论、没有观点的话。下面,我就讲2种找结论的方法。① 基于共性找结论大家看这句话“欢迎老客户来体验我们的新产品、引导客户购买相关互补产品、鼓励客户向朋友分享使用感受。”如果让你来下个结论,怎么下?给大家一个方法,寻找要素之间的共性。关键词有客户、产品,都是什么客户?都是老客户。所以概括完了应该是“为了提高产品销量,我们应当继续对客户进行二次营销”。这个结论,就可以概括下面三个行为。
这就是第一种方法,从下往上找共性的结论。用这个方法之前有两个前提:第一,你要先保证类别清晰,是同一类别,才能找出共性。第二,每个要素必须是结论。比如下边有三要素苹果、橘子、梨,你能得出的共性是水果。你说水果不是结论,因为你下面就不是结论,是个名词,名词的共性只能还是个名词。所以下边也要先是结论,你才能找出结论的共性,得出总结论。下面结论从哪找呢?再往下找,找出共性往上放。② 基于目标去找结论
在上图案例中,这些线上业务变化数据是结论吗?不是。那这结论可以怎么下?是逐年递增,四年来稳步增长,增长缓慢,还是几乎停止增长?可以发现,结论没有标准答案!那结论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你想表达什么。而你想表达什么则取决于你的目标。所以第二种方法是从上往下基于目标找结论,最上边是目标,主题要为目标服务。一件事可能有好多共性,到底选哪个共性则跟目标有关系。2.证:以上统下以上统下,即上面有结论,下面有理由,结论概括理由,理由支撑结论,上下对应。但凡你说一件事情,有了观点后,一定要有理由去支撑这个观点,而且这个理由必须是对方比较关心的问题。举个例子:假如你要向老板申请加薪20%。你的理由是:第一,家庭生活成本太高,奶粉钱不够了;第二,媳妇挣得比你多,心里不平衡……这些都是你的理由,也可以支撑你的结论,但是说服不了老板。你觉得老板关心什么?每个老板关心的问题不一样,就算同一个老板,你找他和我去找他,问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要从对方角度看对方关心什么问题,基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才能支撑结论。3.类:归类分组我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些点,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力看一下像什么?
不管我们看的像什么,绝大多数人都用了一种模式,把相近的三个点想象成什么。没有人跟我们说三个点像什么,但是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三个点像什么。人类大脑有自动将某些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进行归类组织的能力。换句话说,相近的事分类就容易记。如果你跟老板汇报工作:“老板,跟您说件事,这件事包含以下几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你觉得对方能记住吗?人类大脑一次性接受信息的量是有范围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7±2,一种是5±2。对于这两种,7是一个临界值,突破7以后对记忆开始造成负担。因此,不论是写报告还是口头表达,千万不要超过7条。通过分类,会让问题变得更简单。那么,如何保证分类是清晰的,又怎么保证在专业的工作岗位上,分类能让客户、老板觉得是分清并且认同?这就需要用到MECE原则,这套原则有两个要点:第一,相互独立;第二,完全穷尽。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跟领导汇报工作,讲着讲着让领导一个问题给问住了,没考虑到。最后得个结论,考虑问题不周全、不清晰。周全即完全穷尽,清晰即相互独立。那如何保证相互独立且完全穷尽了呢?举个例子,假如说驾驶一辆货车从北京出发运送一批货到上海,半路遇到个隧道,限高3米,但车加货一共高3.05米,怎么办?首先,目标是把货送到上海。遇到了限高的隧道以后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想办法从隧道过去。这就要解决高度问题。高度可以分为货的高度,车的高度,隧道的高度。车的高度怎么解决?轮胎放气或者货车悬挂。货的高度呢?卸货分批次运或者重新摆放一下。隧道的高度呢?上面拓高、下面挖低或者冲过去。第二,不从隧道过,绕路。绕路就可以再分为:换交通工具或者换路。
当没有结构的时候,能想出三四个答案。有了结构以后,运用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便可以想出十几个答案。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举个例子,我在总裁班讲课时,有学员发言说“我有三点看法”。细听后发现,第三点与第二点说的是一件事,只是角度不太一样。换句话说,有些人只是惯了讲三点,并没有完全遵守MECE原则。4.比:逻辑递进在思考和表达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先后的逻辑顺序,这个逻辑顺序是要比较出来的。举个例子,一个小和尚跟他师傅说:“师傅,我念经的时候困了,可以抽根烟吗?”师傅准备揍他一顿。另外一个小和尚说:“师傅,我抽烟的时候可以念经吗?”师傅说:“好孩子,就应该这样。”这两个徒弟做了同样的事情,但是结果是相反的。为什么呢?有什么不同呢?顺序不一样。顺序不一样,结构就不一样;结构不一样,事物的性质就不一样。好比石墨跟钻石,这俩个东西元素是一样的,但是价格差得特别多。顺序是结构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维度之一,一般情况下,我们有三种顺序。① 时间顺序彼此可能存在因果,可能不存在因果。比如常用的昨天、今天、明天。② 结构顺序从概念或者空间维度将整体分为部分,如概念的不同部分、按照顺时针、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等。结构顺序也就是我们日常理解的要素,当我们看一个专家总结他的方法论的时候,最简单的是按照步骤去总结,比如这件事分成三个步骤、四个步骤。最难的是按照要素去总结,比如做战略的3C。③ 重要性顺序将事物按重要性或非重要分组,如首先、其次、再次。所以当我们在表达和思考的时候,可以用这三种方式。
四、呈现:结构思维形象化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头脑中做理解和重构的过程,最多会拿笔来画结构,但这个过程是看不见的,最后的结果还是需要呈现出来。在呈现的过程中,有个比较好的选择叫形象化,因为图像包含的信息会比文字多很多。
我们有一个小的工具叫结构罗盘,从内到外主要分成三个部分:“配”关系、“得”图示、“上”包装。首先你要理清楚表达的要点之间是什么关系,罗盘里归纳出了4种模式,16种关系;其次,是得出这个关系匹配的图示类型;最后是卖点包装,也就是通过简化、引用、类比和整合的方式,进一步对你的观点进行浓缩提炼,让它变得更加简洁明了,容易记忆。举个例子,某地下一层有上网需求,住宅楼也有上网需求,公司办公楼地下一层也有上网需求。但同样是地下一层,上网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入网策略和成本是不一样。怎样处理好这个问题?
讨论后的策略如左图,很不容易记。形象化表达后如下右图,发现三点间是一个筛选,所以画了一个漏斗;后来发现每一个开头都是S,便叫3S模型。不仅是他们,前人也会把经验总结成模型,用字母、词语的方式去做高度浓缩提炼,比如PDCA、3C、4P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结构化思考DE 范畴。现在市面上很流行学思维模型,其实思维模型就是思考框架、思考结构。结构思考力就是构建你自己的思维模型,把你的想法构建成一个结构模型。
五、如何训练自己的结构思考力?
如何使自己的思维越来越结构化?刻意练。我总结了一个刻意练的有效方法:重要的事情说三点。刚开始你会特别痛苦,经常你说了两点可能就没有了。但时间长了以后,你就养成了说三点的惯,实际上就是刻意逼着你去做结构化。但要注意,这三点要符合论证类比的原则。首先你有个结论,结论有三个理由,三个理由分别又有三个事实依据。同时,理由之间还有明确的先后顺序。这件事看着很简单,但真的要做到其实非常难,但这就是我们刻意练的方式。同时,还要逐渐增加难度,我的建议是用 28 天时间,也就是四周。第一周练“论”-结论先行,别人问你一件事,你想尽一切办法提炼总结观点。第二周加上“证”,有了结论以后,让你的理由能支撑结论。第三周加上“类”,保证你的三个理由分类遵守了MECE原则。第四周加上“比”,也就是排序,有明确的时间、结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事情100%是三点,这只是一种结构化思维的训练方式。
河小白

24-05-27 21:38

0
大多数人看历史,比如史记,资治通鉴,讲的大多是各朝各代皇族权贵,名侯将相的一些事。
这些其实勉强只能算是人类文明史,甚至只是文明史中的政治史。
天道主义者看人类的历史,是放在整个天道的尺度来看的,看的是人类史。
人类史和人类文明史相差甚远,具体有多大差距呢?
地球有45亿年历史,生命只有15亿年历史,而人类总共有多少年历史呢?答案是:15万年。
相对地球来说,相对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生命来说:人类是一个极其,极其,极其,年轻新潮的物种。
那在,在人类整整15万年历史里,真正可以称之为人类而不是野蛮猿的历史有多久呢?
8千年。这就是人类文明截止目前的长度。
人类本身是一个很年轻的物种,而文明对于人类而言,又是一个很年轻的事物。
文明和野蛮,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呢?
文明是有了一定的组织,比如部落村庄;有了一定的秩序,不能偷不能抢不能杀人;有了一定的智慧,有了文字有了语言;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上下5千年。
有些人可能对这句话有误解:上下五千年,上有5000年,下有5000年,加起来是不是就是1万年呢?
不是的。这句话意思是中华文明从古到今,总共就5000年。
我们或许不是最古老的文明,但有一点我们们绝对可以自豪:我们是唯一活下来的古老文明。
在天道的体系里:能不能活下来,是评判众生的唯一标准。
整个人类文明从进化的角度上来说,大体上可以分成3个版本:
1.0版本是狩猎采集文明;2.0版本是农业畜牧文明;3.0版本是工业科技文明。
我们直觉上能感觉到越高阶级的文明,人类的物质条件是越来越好的。
但站在客观的角度,有没有一把尺子,来衡量文明的程度到底如何呢?
有的,这把尺子就是:能量。
能量是什么?如果站在生命的角度上来说,能量就是维持生命运转所要消耗的东西。
一个人,只要他还活着,哪怕是睡觉发呆,都一直在吸取能量,使用能量。
对人来说,最基本的能量来源就是食物,水,阳光,空气。
因此:一个社会使用能量的多少,吸取能量水平的高低,就可以用来判断整个文明的层级。
通过这把尺子,我们就会很直观的观察到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人类文明8000年的历史,在200年前,也就是工业文明以前,增长的都极其缓慢,但在最近的200年,却突然呈现爆炸式增长,说爆炸式增长都显得我保守了,用火箭式,核弹式发展或许更为贴切。
任何一个对这个世界抱有好奇的人,或许都想问一句:
这200年,人类发生了什么,或者说人类做对了什么,才迎来了文明经济的大爆发?
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许还会有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上图红线部分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地区,而蓝色部分则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地区,东方在大多数时间都处于领先状态,为何在这200年落后了?
我们一步一步的来探索。先看第一个问题:这200年,人类做对了什么?
这200年,人类的最大改变,是从文明的2.0版本切换到了3.0,从农业畜牧文明转换到了工业科技文明。
工业科技文明相比上一版本的农业文明,优势在哪呢?
农业文明,如果站在文明标尺--能量的角度上,有一个明显的演绎缺陷:水稻麦子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和土壤的能量,人类虽然不单单吃农作物,也会吃肉,但作为肉类来源的猪羊牛,这些家畜它们的能量其实也是通过植物来获取,所以本质上:农作物吸收的能量,决定了人类可使用能量的上限。而农作物吸收能量的多少,又取决于于土地的面积和土壤的肥力。
要越多的农作物,就需要开垦越多的土地;要开垦越多的土地,就需要越多的人口;
这就产生一个自相矛盾得逻辑:想要越多农作物,就需要越多人口。生育越多的人口,消耗的农作物就越多。
土地是有限的,土壤的肥力是有周期性的,太阳的运动也有周期性,这种有限性和周期性,让农业文明呈现一个特别明显的周期律:繁荣-见顶-衰退-天灾-战争-重建-再繁荣....
我们看中华文明的历史就知道:任何农业文明的王朝,唐宋元明清都躲不开这个周期律,大体上是300-400年一轮回。
大多王朝的衰败看起来是受外敌灭国,但根源上是农业文明能量的上限决定了它难以承载太多的人口,当人口过多的时候,就一定会以天灾人祸的形式强制性清除。这种不断地周期往复,在总体上让处于农业文明的人基本处于0发展的状态。
总体上看虽然人口多了,耕种的面积大了,但实际上平摊到每个人身上,生活质量相比以前并无改善。
人人都穷,众生皆苦。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以上这种现象可以用两个公式,更直观的表达:文明经济的发展=能量源×能量使用效率-能量获取的人力成本。
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文明经济的发展÷总人口。
农业畜牧文明的能量效率取决于光合作用的效率,相对稳定可以视为一个固定数。但能量源取决于土地的开垦面积和农作物的数量,要扩大能量源的同时能量获取的人力成本也在相应增加,更要命的是作为分母的总人口的数量也在同步增加。
那工业科技文明是如何打破这种死循环的呢?我们都默认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文明诞生的标志。
为什么呢?因为蒸汽机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能量的开源。
我们从单一的农作物能量,多了另外一种能量源--矿物能量源。从蒸汽机到后来的内燃机,埋在地下的煤炭,石油,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以前我们只知道拿它们来取暖,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这两套能量转换系统,把热能转换成动能。
人可以掌控的动能,从原来的人力,牛力,马力,变成了拖拉机,火车,吊机,飞机,各种各样的钢铁机械。
这种能量的大爆发,不是爆炸式增长,这是核弹式爆发!
最重要的是:矿物能量源,相比农作物能量源,开采的人力成本极为便宜。
一口钻井在机械的辅助下,煤炭一车一车的往外拉,石油一船一船的拉往全世界,相比农业时代农作物的能量获取成本:
需要辛苦劳作的大量农民,需要风调雨顺的天时地利,一年只能收割1到2次,矿物能量的开采更简单,更便宜,更高效。
如此:在工业文明时代,除了食物以外,别的一切需要能量的事情,我们都可以靠矿物能量源来解决。
比如说农业文明的交通主要靠人力或者牲畜,最终消耗的都是农作物的能量。
而到了工业文明,交通的能量供给几乎全部由矿物能量来代替了,车吃油,吃电,再也不吃草了。
这减少了人类对农作物能量源的依赖,让大批的农民失业了,或者说解放了大批的农民,他们可以去从事别的工作。
由此,人类开始有了大量的工人,工程师,科学家,商人,艺术家...
他们凭着兴趣或者利益,研发出各式各样的新产品。比如化肥,基因育种技术,这些新东西反过来又极大提高农业的效率,让更少的农民,反而可以生产出比以前更多的食物。
世界进步的齿轮,从蒸汽机吭哧吭哧冒气的那一天,就开始越来越快的转动。
成千上万的商品,因为能量成本的降低,可以用更便宜的手段生产出来,往日帝王才能享受的东西,走进无数寻常百姓家,普通人的生活质量终于迎来巨大的飞跃。
我们为世界的进步,为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感到幸运,但作为中国人,我们又不得不遗憾:为什么这种科技创新,没有首先发生在中国,而是在英国?中国在农业文明阶段,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水平,为什么反而没有诞生这种科技创新呢?
是因为中国人不够聪明吗?不爱发明创造吗?这句话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不会认同。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在物理学、数学、地理、地质、天文、医学、化学、农学、气象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在当时都是领先世界的。他最重要的科学成就是发现地球偏磁角,发明了历史上最先进的指南针,为后来的大航海时代提供了最精确的指南。他的发明如水渠的枢纽,现在还在被使用。他把100多平方公里的沼泽地变成肥沃的粮田。他绘制了全国的地图,最早使用“流水侵蚀”的概念,正确解释了雁荡山峰的成因。他还发现了石油,并预言石油在未来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他不仅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工程师、发明家、实践家。同时他担任过国家天文台台长,重新修订过历算,参与过全国性的经济改革并担任过财政部长,还是一个优秀的外交家。
此人即使和美国国父富兰克林相比也毫不逊色。他就是:宋朝的沈括。
他所生活的时代恰恰是中国农业文明的科技巅峰时代--宋代。
中国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出现在宋代: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宋代铸铁的产量,用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叫做:遥遥领先!
一直到700年之后,才被整个欧洲的铸铁总量赶上。
宋代时已经能将风能和水能应用于纺织机,人们也已了解机械活塞运动,这让每个中国人都自然而然的产生疑问:科技水平已经如此之高的宋代,为什么没有诞生出工业文明呢?答案是:人文思想的大转变。
宋朝初期鼓励探索的新儒学转向了僵化保守的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中国人思想的一个紧箍咒。
它让中国转入一个彻底保守的思想禁锢的时代。
妇女开始裹脚,科举考试的内容不再像包括天文历史地理经济,而是仅仅集中于考察古典,到了明清时期,转为彻底的八股文,死记硬背,思想僵化,误国误民。这样的人文思想,又怎么能诞生改变世界的大科技呢?
科学的诞生,需要文化的包容,需要思想的解放,需要个体探索的好奇心。
我是一个天道主义者,在天道主义里主张无为而治。为什么?因为天道主义认为,每个个体才是社会进步的真正源泉。只要有足够多独特创造的个体,那天才的诞生,在统计学上,就是一个必然事件。
无数个普通个体的聪明,努力,勤奋,才能托举起一个浩瀚大国生生不息的国运。
每当人们不再鼓励个体,不再承认个体的贡献,例如以恰当的价钱支付他的劳动,个体就会放弃他的努力,这就一定会导致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衰退萧条。
解放思想,创造一个包容开阔的人文环境,我们就一定能孕育真正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尊重个体,鼓励个体,把财富更多的分配到个体,就一定会迎来经济的繁荣,这一点我们在改革开放时期已经验证过了。
站在当下时代的关口,中国未来的国运已经与科技的突破深度捆绑。
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两个文明公式:文明经济的发展=能量源×能量使用效率-能量获取的人力成本。
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文明经济的发展÷总人口。
在目前中国总人口不会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未来中国经济的大爆发最主要取决于:开源和节流。
开源是指能量源和能量使用效率的大提升,节流则是利用更智能的生产手段降低人力成本。
我们先看开源部分:煤炭石油,作为工业时代的主要能量源,其能量使用效率已经接近停滞,这一点从燃油车的没落就可以看出来。内燃机燃烧汽油来产生热量,在这个燃烧过程中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推动汽车行驶。这个过程的效率低下,只有17%~21%的汽油能量被转化为机械能,这也会带来大量污染,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都不谋而合的在推进绿色可再生能源。
反观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可将59%~62%的电能转化为车轮动力,能量转化效率远高于内燃机,由于发动机的效率更高,电动汽车需要的能量只有内燃机汽车的1/3。
电动汽车在中国已经迎来了大爆发,这不单单会成为中国未来的国运产业,也将成为下一代文明大爆发的必争之地。
你可以看到欧美嘴上虽然说抵制,更种打压,背地里其实都在重重加码,狠狠开发。2024年1月11日,拜登政府宣布拨款6.23亿美元用于在美国各地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4月16日,拜登政府通过《两党基础设施法》(BIL)增加5400万美元的投资,用于建设社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并优化电网效率。
我们现在可用的能量源其实很多,比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人类最理想的能量源当然是太阳能。因为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在太阳能的使用技术上,已经是世界前列,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从2014年至今,我国企业、研究机构在光伏电池实验室效率上,共打破世界纪录62次。在光伏主要生产环节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超过80%,生产了全球90%以上的多晶硅和约98%的太阳能硅片、9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和80%以上的光伏组件。而目前制约电动机取代内燃机,制约新能源取代旧能源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储能。煤炭石油作为天然的能量源,其储能密度,储能安全性都高于现在的锂电池,这是中国未来要重点抢先突破的对象。
一旦实现技术突破,中国会成为下一版本文明的绝对龙头,重回世界第一领跑全球,东升西降的百年大变局,也将彻底铸成。
再说节流的部分。如何降低能量获取的人力成本呢?
最简单的方法当然就是不用人,AI之所以成为全球必争的热门领域,根源就在于此。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数字智能AI产业,也会是决定文明经济的大行业。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会担心,那这样不就会导致更多的人失业吗?还记得我们前面讲的吗?
在工业文明阶段,工业的发展让很多农民失业了,但最后他们都变成了工人,工程师,科学家,商人,艺术家等等...
因此,我们不必担心。文明的演化不会让人类失业,而是让更多的人转行去更有价值的行业。
最后,对于中国未来国运的发展,我充满信心。我永远相信:中国人,有世界第一的智慧,中国人,有世界第一的能力,这片土地上的人,一直在进化,他们有全世界最强的凝聚力,这份凝聚力就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夺回我们失去的200年,夺回我们曾经的光荣。
河小白

24-05-27 21:26

0
人生发财靠康波,一生你只需富一次


两千多年前,中国有一本经典之作:《盐铁论》,其中有一句话我十分认同: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局,不在力耕。
意思是:财富的关键在于方法,而不是靠体力;利益来自于审时度势,而不是靠劳作。
简单的十六个字,穿越2000多年,依然有效,依然正确,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天道主义。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肠粉,带肉的5块钱一份,青菜的3块钱一份,但妈妈给我买回的早餐总是3块钱的。
我还特别喜欢吃烤鸭,但不能经常吃。
一个礼拜才吃上一回,20多块钱,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妈跟我说:如果你爸买的马中奖了,就给我买。到了那天,真的买了烤鸭,我特别开心,以为我爸中奖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并没有。我那个时候觉得特别不幸,为自己运气不好,也为我爸运气不好而感到不幸。我爸妈都是工人,他们一辈子都过得很辛苦,但并不富有。
虽然很残酷,但这就是社会的真相:勤劳努力,只能做到温饱,但做不到富有。
小的时候我把原因归结为是运气不好,但现在我明白了:因为他们没有踩中经济的周期。
一个1982年出生的北京小伙子,2007年刚好25岁,需要结婚,如果不出意外,丈母娘会“逼”着他买一套北京的婚房。
十几年后的今天,可能仅仅靠这套房产,他就已经身价近千万元了。
2003年左右,叱咤风云的富豪们是清一色的煤老板,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个人能力有多厉害,而是他们进入市场的时间节点恰好踩在了康波周期过度建设期的初始阶段——全球的大宗商品60年一遇的牛市,外加中国如火如荼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地产开发,不论是电力还是炼钢,都离不开煤的深度参与。
就像雷军曾说过的那句“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那么“猪”是靠着怎样的“风口”规律飞起来的呢?答案是:周期。
目前,主流的经济周期理论都以中短期为主,比如代表库存流转的4年基钦周期,代表设备更迭的10年朱格拉周期,代表地产建筑业的15年库兹涅茨周期。但是偏偏有这么一个苏联经济学领域的怪才——康德拉季耶夫,他基于对英、美、法、德等国一百四十余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在1923年提出了“长波经济周期假设”,然后以此为基础,创立了一个时间跨度最长的经济周期模型。
这个以60年为尺度的康德拉季耶夫波动周期简称为“康波周期”。
从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滞胀到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千禧之交的互联网泡沫,到2008年次贷危机,甚至中国2008年开始的地产黄金时代,这些经济大事件几乎都能在康波周期中找到注解和预判,以至于中国金融周期大师周金涛曾感叹“人生发财靠康波”。
只要踩准一次康波上升周期,你就得到了迅速完成家庭财富积累和人生跨越的门票。
这个康波周期到底是什么?
康德拉季耶夫分析了欧美国家近两百年的经济发展变化,认为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体系中,在技术创新的带动和商品价格波动叠加下,大约每六十年一甲子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
这可以分为5个时期,分别是:衰退期、再投资期、繁荣期、过度建设期和混乱期。
混乱期的结束就意味着衰退期的到来,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循环。
在衰退期,经济萎靡不振,金融萧条,消费乏力;
到了再投资期时,蛰伏的资本缓慢复苏,新科技开始在制造业上显现出催化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复苏,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转入快车道,于是再投资期的尾部就会迎来繁荣期;
当繁荣期时的乐观情绪到达顶峰,就进入了过度建设时期,这期间人们投资风险偏好日益激进,股价飙涨,大宗商品价格走牛;
随后到来的就是混乱期,投机性交易充斥金融资本市场,空头缴械投降;而当过高的资产价格进行价值回归时,金融泡沫随即破裂,于是衰退期再次到来,形成新的康波循环。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个规律似曾相识,没错,后来大名鼎鼎的美林资产时钟就是依托康波周期做的简化模型。


按照这个康波周期,那我们中国现在走到周期的哪一步了呢?
我们从头算起:1982年至1990年是近10年回暖的再投资期;
1991年到2005年是这轮周期里的繁荣期,为期14年;
2005年到2018年是13年的过度建设混乱期,这期间我们历经2008年美国地产导致的金融危机,但快速V形反转,因为科技爆炸的潜力还非常充足,云计算、5nm芯片、电动车在当时都是一片蓝海。在这些广阔的增值想象空间里,20年前科技爆炸的余温依然可以带领资本稳步前进。
自1982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东方奇迹”。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中国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达到41万亿元,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在2016年至2018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亿元、80万亿元和90万亿元大关,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
2019到2023年,是衰退期。
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全球技术进步放缓、全球收入分配格局恶化、全球化速度显著放缓、逆全球化势力抬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的社会大停摆等原因都将使滞胀程度进一步加剧。于是,海外需求周期性萎靡、国内外贸企业竞争加剧、大宗商品和建筑产业链产能严重过剩、社会“内卷”加剧,这些就是滞胀的初始表现。而俄乌冲突导致的地缘关系紧张又为“滞胀”的发展笼罩上一层阴霾。但也不必过分悲观与担忧,“否极”就是“泰来”,反者道之动。
按照康波周期来计算,新一轮的康波周期上升阶段将在2025年左右开启,而技术革命在这一阶段起着关键性作用。
2021年至2025年是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也是全球经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停滞甚至萧条的关键恢复时期。
在此关键时期,中国提出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消费正在成为主要驱动力量,而出口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下降到了17.4%。
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的82.6%来自国内,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具有伸缩性,已经具备内生力量。
现在,距离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还有20多年时间,正好与新康波周期的上升阶段重合。面对新时代的百年变局,历史给予了中国技术革命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所谓“人生发财靠康波”,绝不是夸大其词。每个人理论上一辈子能遇到2~4次康波上升期,但因为个人所处的年龄段不同,第一次太小,最后一次太老,所以真正能参与的就只有一两次机会。
人生3分天注定,7分靠打拼。
当命运给我们机会时,看准时机,顺应趋势,放手一搏,才是我们普通人对抗下行周期的同时,快速积累财富的唯一办法。
河小白

24-05-27 20:16

0
“上天在惩治一个人之前,会先让他得意一阵,过上一段太平日子。这样在他遭到报应时,才会有切肤之痛。”
——盖乌斯·尤里乌斯·恺撒 

人生浮浮沉沉,万事皆有因果!
《一代宗师》里,八卦掌掌门宫羽田说,人活这一世,能耐还在其次,都是时势使然,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
这些年,我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前些年那些赚钱很容易的人,这些年很多人基本都散尽了家财。
多少人“”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这些起起落落,越来越证明一件事,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的确,人啊,不能太贪太滑太聪明了,你以为自己绝顶聪明,怎知聪明过头了,老天就会收了你。
仔细想想你身边,看是不是这样?要知道,我们所能享受的一切,也都是自己的福报,是你给社会创造价值的回报。德不配位、飞扬跋扈,是不知敬畏的飞鸟,总要撞上铜墙铁壁。
正因如此,真正有修养的人,都是很惜福的,不会强势张扬,更不会跋扈炫耀,反而把自己放得特别低,努力回报社会。
人生不过一场修行,每个人能走多远的路,最终取决于他的修为抵达的深度!
大脚力量

24-05-27 06:26

0
躺平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