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人生篇》—记我们生命中所有值得铭记和分享的东西

23-04-29 13:51 9668次浏览
半只烟l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看到《夜空总有最大密度蓝色》里面有个三丁目的时候,想起我很喜欢的杨千嬅唱的再见二丁目。丁目,原来类似于汉语里“街”、“胡同”一样的概念。

原来我非不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
如能忘掉渴望
岁月长 衣衫薄
打开淘股吧APP
46
评论(116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半只烟l

23-07-19 08:40

7
年度最精辟的评论:
好工作就跟艾滋病一样,只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
河小白

24-04-08 08:12

6
内在体验的最佳状态是意识中有秩序的状态。当心理能量或注意力被投入到现实的目标中,当技能与行动机会相匹配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追求一个目标带来了意识的秩序,因为一个人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任务上,暂时忘记其他一切。——《心流》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淘股吧]

So entropy is that everything tends toward disorder.
所以熵就是一切都趋于无序。

Psychic entropy is that your mind tends toward disorder if not focused, or if your mental system is not maintain.
心理熵是指,如果你不集中注意力,或者你的心理系统没有得到维护,你的思想就会趋向紊乱。
心流的状态即“天人合一”进入这种状态的人都有一种“上瘾”的体会,好像时间静止一般,平静又愉悦,《心流》作者提到当技能与行动机会相匹配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我的一种理解是当我们的具备了成就某件事情的技能,并且刚好“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也来到,就会顺其自然地完成这件事或目标。所以这里有两个点:必需的技能和行动机会。
这里必需的技能指我们完成某件事情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比如炒菜,你需要会洗菜切菜,知道如何放油和佐料刚刚好,还要拿捏火候的大小,并且知道什么样的菜多久熟。这些都有一套大概的流程和技巧需要去掌握,哪个掌握不够熟练,可能做出的菜都感觉差点味道。如果你是第一次炒菜,可能需要边看着教程边鼓捣,最后做出的菜味道也不大好,因为每个技能都是你欠缺的。但当炒同一个菜半年,而且每天都炒,那你对这个程序和所需技能也就非常熟练,而且因为做得好,你可能上瘾做这道菜,所以会天天做。但当你太过于熟练时,过了一个点——不用思考就能做出来,你就开始产生无聊甚至厌烦,这也说明你要学炒其他菜或者学蒸馒头了。其中在生疏到无聊厌烦之间的那部分,就是所谓的"上瘾",也就是心流状态。
所以说,心流状态并不一定是技能最高超的阶段,而是让人产生上瘾般的愉悦感的阶段,这种阶段会让你有种天人合一羽化成仙的感觉,身处此阶段的整个过程都很愉悦。快乐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即使最聪明的人也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聪明的人喜欢做数学题物理题感觉愉悦,因为会带来多巴胺的上瘾感觉,而这种感觉在心流中会更持续。只有继续解决更难或不同的问题才能继续体验到这种状态和它带来的感觉。
而行动机会是更难把控的,因为技能任何普通人都可以获得,但机会有点像靠运气,需要有前瞻性和洞察力,就像诸葛亮这样智慧的古人,都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行动机会”确实很大程度依赖于运气与巧合,也是更加神秘。
但心流的体验更像是坐标轴上的波浪线,高点是心流状态,低点是生疏焦虑或无聊厌烦,而这条波浪曲线好像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所以获得心流体验的途径就像是游戏中的打怪升级,不断面临新挑战,提高或拓展技能来达成难度攀升的任务。比喻成现实生活和人生也是如此。
少即是多,因为效率更高。在视频中,作者Dan Koe 提到有意识和无意识大脑对信息处理量上的不同,有意识的大脑每秒仅处理50bit的信息,而无意识的大脑每秒能够处理1100万bit的信息。我们知道,去超市买东西,有两个购物结算员,A结算员仅有几个人排队待结算,而B结算员那边却排起了两队长龙,不考虑其他因素,假设两位结算经验和其他技能都相同,那绝对是A结算出错的可能性最小,而且A态度也会比较好。这也是为什么,作者提到有意识处理问题效率更高,因为处理信息量少,所以高效。还有一个原因是熵。熵是指宇宙一切事物都是趋于无序的。当信息含量越大,熵的作用体现越明显,越无序。而大脑是厌恶无序的事物,所以需要有秩序来让大脑有意识去高效执行来顺利完成你的目标,而不是让大脑感到无序混乱,进而心理上焦虑烦恼或无聊,执行也是低效又混乱,致使结果更是糟糕,而且心情也不好。
心理状态是自我把控的。上面概念那节有一个焦点矩阵的图,作者提到我们是可以自己选择去到哪个区间的(并不是被动的被事情影响才到哪个区间),到哪儿区间这取决于我们面临的问题,如果我们需要完成一件紧急又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或技巧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到有意识聚焦的状态,因为我们需要深度工作和高效完成某项任务,在视频中作者也提到一些技巧,比如关上窗,手机关机,戴上耳机,戴上帽子等来让自己进入某个区间的状态。所以,这种对心理状态的自我把控更像是一种策略,是为了达成我们最终的目标而服务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是哪种状态,我们是有意识更是自由的。
半只烟l

23-12-08 12:57

6
阳光渐渐隐去,烟叔的血也慢慢的变凉了。激昂的文字还挂在那里,众人也纷纷散去。烟叔忽然觉得有几分无奈有几分悲哀还有几分就是愤怒。烟叔有两只股。一只正在被监管,中文在线,明天出关;另一只也正在被监管,天威视讯,昨天出关的,今天又被关起来了。为什么?黑板上没写,村里不说,你问也白问。大家也都不知道。美国散户大战华尔街精英的故事是没有中国版的。温良恭俭让。我泱泱华夏人5000年来的标签。信奉的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一个国人是条龙,十个国人是条虫。每个人都贼精贼精的,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啪的响。死道友不死贫道。好吧,那就一起死吧。Who 怕Who?可终究还是韭菜们的血汗钱呐,不是欢乐币。你们有权利可以予取予夺的么?谁给你们的权利?凭什么?不是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吗?好吧,你们就是一坨屎。
半只烟l

23-08-11 01:33

6
很久没有如今天般这个点还在听自己午夜精选集的歌了。睡前故事《亵渎》哥俩听到精彩处都不愿停想要继续,我说那你们用爱发电躺床上踩单车,踩不动了故事就停了,我在上层踩了十多分钟就歇了,哥哥在下层听没动静了就指使地板的弟弟爬上来检查,我说把脚抬起来就可以了。于是我们又续了两集40分钟。然后过了那个点,我的思绪又开始天马行空了。这个暑假我越来越享受爷仨一起的时光了。哥哥长大了,弟弟也开始懂事了。我们一起做好每天的计划,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一起锻炼一起吃饭一起学细(工作)一起做家务一起看电影一起听亵渎。爱,是给予,是分享,是一起。
半只烟l

23-05-12 20:21

6
这篇文章很久以前我原来微信朋友圈收藏了的,后来被删除了,网上也很难找到,刚才想起好不容易找到了,是图片就存下来了。这篇文章我反反复复看了很多年很多遍。其实很早以前我就觉得我们就是被创造出来的,就像我经常看着我鱼缸里的小鱼发呆一样,有那么同样的眼睛在看着我们。譬如股市的大的涨跌,很早以前就可以根据我的所学画出来,就好像冥冥中一切都被掌握,都被安排,很有那么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牛顿和爱因斯坦晚年都醉心于神学,我们比更他们聪明么?所以很久以前我就开始也研究佛学。故事还没完,想看的童鞋点赞。够多,我待会看完电影继续贴哈。
半只烟l

23-04-29 14:19

6
人生无常,岁月无恙,我们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哪怕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万般皆苦,唯有自渡。内求于心,也许只有自己的心足够强大了,才能承载所有吧。
河小白

24-04-30 12:58

5
 最近喂食太勤了,家里的小鱼个个都肚子圆鼓鼓的。赶紧收手。虽然我对鱼儿的记忆只有7秒还是存有疑虑的,但对它们吃不死就往死里吃的德性是从小就有认知的。老爷子家里前阵就撑死了几条小锦鲤。老爷子隔三岔五的会找些事来指使我,我知道他其实只是想见见我而已。哥哥说,爸爸你怎么把好东西都留给我们先吃啊,麻麻不是说你们应该吃,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吃的么。我说那是你妈听你姑父说的观点就接受了,虽然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但是我不是很认可。在我们小时候,爷爷奶奶就把好东西都留给了我们,所以,我们把好东西再留给你们只是传承,你们以后再把好东西留给你们的仔仔就好了。虽然爷爷奶奶那时候没啥好东西吃,现在物质丰盛了,但我们传承的其实更多的是爱。有情饮水饱听过没?看着你们吃的开心比我们吃什么都开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呐。而且,爷爷奶奶那时候是说自己不饿不吃留给我们吃,我们现在只是让你们先吃多吃些而已。如果按照你们麻麻那种说法做法,我只会觉得惭愧和自私,我们吃了爷爷奶奶的,还来跟你们抢。我们要了Double哦。给,比拿,更愉快。
半只烟l

24-03-25 22:01

5
人永远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淘股吧]

读书虽苦,却是我们一生中最好走的路。

曾经两小无猜的好朋友,真情还在,中间却已经隔了一条河。
这条河太宽,里面隔了岁月,盛满了人生酸甜苦辣,再也无法逾越。
人和人的关系,都是季节性的,知交零落更是人生常态。

有人说,年少时不能遇见太惊艳的人,一旦过早遇见了,要么余生都是她,要么余生都是回忆。
因为缘分而来的种种,终有缘尽而别的时候。
爱意随风起,风止意难平。

有些人的出现,注定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能走到最后的感情,熬的从来不是岁月,而是心态。


人到了一定年纪,都会开始懂得故乡的含义,明白老家在心中的重量。
遗憾的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和故乡之间已经有了一条无形的界线。
永远走不近,永远也离不开。


没有人可以永远十八岁,却永远有人十八岁。
衰老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屠杀。
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想要青春永驻,也无法阻挡岁月的痕迹。
心若年轻,岁月不老。
半只烟l

24-03-17 14:50

5
看《猫鼠游戏》的时候弟弟在旁边站了一会,顺便给他讲解了几句,后来就听到弟弟考哥哥:“两只小老鼠掉进了一个奶油桶里,一只死了,另外一只没死,你猜为什么?“,然后就一本正经的样子也来现学现卖。忍俊不禁。想起前几天哥哥忧心忡忡的疑惑,原来爸爸也会生病的么?在校门口挥手告别和翘首等待永远不会早退和迟到的爸爸,需要的时候总会在,精密的好像时钟一样的爸爸,原来也是会生病的。是啊。铁打的汉子钢铸的魂。每天12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一周工作6天,一年无休。24孝儿子24孝老爸,其实就是那只把奶油踩成黄油的老鼠。总觉得我们这一辈人是继承祖辈父辈千百辈人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最后一辈人。也希望是。可以低到尘埃里,再开出花。是难不倒压不垮锤不烂打不死的小强。哥哥和弟弟们就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偶尔给些风雨锻练下就好了。
半只烟l

24-01-07 20:18

5
我一直在想,80后90后大概是拥有集体记忆的最后一代人了。[淘股吧]
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大家的童年大抵相同。课间十分钟跳橡皮筋,打乒乓球,拿把小刀在泥地里戳来戳去。放学后赶回家看鞠萍姐姐,后来又有大风车,金龟子和毛毛虫。
上海的小不拉子看米老鼠唐老鸭、圣斗士星矢、成长的烦恼,北京的胡同串子看猫和老鼠、恐龙特急克塞号、邋遢大王奇遇记。即使北京上海互换一下,也并无不同。
全国的小朋友都用小霸王学机,玩游戏。坦克大战、魂斗罗、马戏团、超级马里奥,你说上上下下左右左右,另一个会马上接上 BABA
我们都知道小浣熊干脆面,就是不知道谁能集齐水浒的108将,我们都记得第一次去肯德基,不知道怎么点餐的窘迫,我们也不会忘记雪人冰棍,麦丽素和酒心巧克力。
其实原因也没有多复杂,无非当时工业化不发达,商品没那么丰富,所以全国吃的用的玩的都差不多。而现在大家有了更多选择,更愿意凸显个性化,集体二字自然逐渐淡出了。


另一个集体记忆点是影视剧和歌曲。
我甚至发现我们的父辈和我们也没什么区别。我们晚上一起看新白娘子传奇,琼瑶的所有电视剧,香港的TVB,还有央视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至于音乐方面,大人跟我们一起唱大中国,也会听张学友刘德华,虽然后来周杰伦流行时我已经工作了,但也喜欢听,并不排斥。
好像现在没有什么歌曲能够让全民共同哼唱了,最近的似乎只有小苹果,那也是接近十年前的事了。
我感觉主要还是从前渠道太单一,大家只能看几个频道,被动地接收电视播放的内容。现在不一样了,大数据猜你喜欢,把大家困在一个个的信息茧房里。
说是千人千面,但是让我们也更加分裂,不知道是好是坏。

之前看过一句话,我们用四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那伴随其中的,必然是很多事物快速的诞生或消亡。
能够经历其中,我们应该是幸运的。
到了现在,变化趋于平缓,社会该分层的,也分得差不多了。今天的孩子,成长过程有很大差别。有的从小已经游历世界,有的还在每天刷题。日常娱乐,有人看美剧英剧觉得那才是高雅,有人在霸总甜宠竖屏短剧里流连忘返。
信息传递更加迅捷,心灵距离却愈发遥远,就像一个个孤岛。
我们更难找到共识,徒留互相鄙视。
之前那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