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茫然 头晕眼花

22-05-22 18:11 265次浏览
财神到红红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超短的要素构成——世界观$清源股份(sh603628)$

本文主要是对超短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回顾,主要讨论以下问题:先讨论超短基本分析框架“逻辑、周期、梯队”等意思,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再来探讨超短的描述、分析及交易系统等问题,第二部分写着写着写断片了,留待以后再补充。

一、超短基本要素释义及相互关系

(一)释义

1.逻辑(☆☆☆)

逻辑这个话题非常重要,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超短当中,逻辑这个词使用的非常广泛。一般来说,超短的逻辑包括几个基本意思:某支股票炒什么,为什么炒(逻辑源头),逻辑的预期高度是多少(未来怎么走),如何操作(我们如何来根据盘面给出的信息找到确定的机会),即是现状、原因、预测、措施等这几块。

从交易角度来说,超短逻辑也会包括交易者为什么会做某支股票(可行性的原因在哪里)、交易系统的合理性在哪里、都是谁在买卖、盘面逻辑等。那么往下这个逻辑的定义就很泛化了,会讨论得比较大,甚至逻辑这个词到最后都没有限定,而且与本文讨论的东西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本文对逻辑的定义限定在上一段的意思中,不去泛化。

(1)含义一:炒什么

炒的是什么?为什么会炒?逻辑源头在哪?

炒什么还有一层意思是题材的分类,即题材的类型,是消息引发的,还是炒的预期等。这个在《※56.题材、情绪与走势的关系探讨》第一部分“题材的分类”中有总结。一般来说,软件对涨停板的分类只限于题材,这种复盘一般停留在第一层意思上,就是盘面有哪些涨停,然后每支股票是什么题材,很多交易者看了之后直接第二天开干,这么搞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复盘的深度不够,看不清盘面,没有办法缕清逻辑线,更没有办法客观地去推演盘面,对盘面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预判。

区分个股炒什么,也是为了对个股进行归类,同一支股票往往有多个逻辑,有人认为炒这个,有人认为炒那个,所以个股往往与多个题材有联动性,相当于受到多个方向的力,这个也是事前要区分的。(这里指的是个股的炒作逻辑,与题材的炒作逻辑相同,但有区分)

……………………2020年5月3日补充…………

[逻辑的意义]这是第一步,意义非常重大,有了这一步我们才可以按照逻辑对盘面进行分类,逻辑是联动性的内在原因(这个下一部分有说),而且有了联动性我们可以观察龙头股的预期高度,所以是第一步。

[确定逻辑时遇到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当中,盘面存在着大量无厘头的炒作,都属于无效涨停,这种可以不用管,但更多时候,有些非常重要的题材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经常遇到,就是不知道炒什么,但是盘面认可度还挺高,板块效应也挺好,这种情况下就很麻烦,做法就是设定逻辑锚,做法就是《83.逻辑与锚》,我就不详细说了。

逻辑源头的意义——纯周期手法的局限性

对这个地方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以至于在实际的操作当中,经常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我们关注逻辑源头的意义是要寻找一个正向延伸的逻辑,然后再来看市场对这个逻辑的认可程度,即通过周期系统,来观察一个逻辑的认可度变化情况。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很容易直接观察第2步而忘掉第1步,这样会本末倒置。举个例子, A股的特斯拉 跟风美股特斯拉,如果从超短的角度上来讲,我们可能只关注A股特斯拉概念股的题材周期演化的情况,而不去关心美股的,这样关注点就反了。比如美股特斯拉收阴,A股特斯拉概念股受到了影响分歧,然后是否卖出?如果是从A股特斯拉概念股的题材演化的情况来看是要卖出,是卖点。但如果从逻辑源头上来看,可能美股的特斯拉概念仅仅是一个小阴,但整体趋势良好,那么这种情况后面大概率还要修复,那么A股未来也大概率跟着修复,这样如果只看A股的题材演化就有点儿追涨杀跌了。这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不去管逻辑源头直接炒题材时容易遇到的问题。所以,根据周期来交易时必须要考虑到逻辑源头,否则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

另外,延伸一下,超短其实可以与中线相结合,就是以中线的思路来做短线。途径就是上面所说的逻辑源头,短线很多时候很多人会有误区,觉得是与中线区分开的,这样其实是有误区,短线如果做多了,有时候这个怪圈绕不开,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比如上面的特斯拉概念,如果我知道美股的特斯拉概念会走一个大趋势,A股跟风,那么这个时候打不打板又有什么意义?为了打板而打板么?我们不是为了赚钱而打板的么?是不是?就是很多时候打板或者做超短做着做着就容易把自己套进去了。

(2)怎么炒起来的(盘面联动性)

这一点用来进一步确认上面所说的逻辑,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盘面是炒啥的,但是可以通过联动性来进行反推资金意图。

这层意思指的是个股是怎么炒起来的?各个题材、各支股票之间的关系如何(各个股票的逻辑关系)?主要目的是梳理盘面,对盘面进行分类,各找各妈。还有就是找出每个类别的带头大哥是谁。我们知道A股存在着跟风与补涨关系,资金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蹭势。有时候这种跟风与补涨很多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对同属性个股来说很明显,上面说的第一层意思基本上都是这样。我们看看还有哪些不太明显的逻辑上的联动关系。

①趋势股与超短票的联动关系

第一种是趋势股跟风超短票。像在去年OLED行情中,OLED迎来涨停潮,京东 方A属于板块中军,大资金的主战场,其它的小票全部被顶一字板,在这种情况下板块中军的意思实际是大票跟风,也就是大票跟风小票。

第二种是超短票跟风趋势股。以本次行情为例,本次行情当中出现了一系列科技趋势股,像兆易创新TCL科技晶方科技三安光电 等。在科技股向好的前提下,出现了一系列的科技超短票。举个例子,TCL科技与彩虹股份 。TCL科技在这波行情中与其它大票一起带动科技趋势股走强,0220这一天涨停,同一天涨停的还有科技超短小票彩虹股份,那么彩虹股份为何涨停?实际并没有任何利好消息,就是跟风TCL科技这个科技大票。注意这两者的关系,彩虹股份(超短票)跟风趋势股(TCL科技),这个与第一种不同,具体用途下一节再集中讨论。

从资金行为方面来看,这种大票与小票的联动关系,实际上反映出的是机构与游资的合力问题,如果机构主导的某个逻辑游资也认可,往往会产生整个大票与小票联动的现象,如果没有,那么说明仅仅是一方主导,另外一方不认可。

②龙头的属性的发散补涨

举个例子,像近期的搜于特星期六 的关系,搜于特(0225及以后)由于其口罩属性被暴炒,炒到一定高度之后,其发散属性(网红)开始被挖掘,市场把前期的网红题材(星期六、中广天择 )等又拉出来炒了一遍,以至于部分资金认为网红来了二波,实际并不是,之所以网红被炒是搜于特的发散补涨。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像去年的金力永磁 ,炒的主要属性是稀土永磁概念,但个股走势非常超预期,市场又开始挖掘它的副属性,也就是补涨属性(次新股),这个时候像日丰股份 等次新股才走出来,但逻辑上并不是次新股起了二波,而是次新股在补涨金力永磁 ,这一点一定要注意。还有像这波行情当中的宏润建设 ,本身炒的是大基建,属于整个行情当中的空间板,辨识度非常高,资金开始挖掘它的另外一个属性(光伏),而北玻股份 又有光伏概念,所以北玻股份又被炒了起来,但是北玻股份的逻辑并非是要起二波,也不是炒特斯拉,而是补涨宏润建设。

注意下面几点:一是这种补涨仅限于龙头,把龙头股的各个属性都炒一遍,属于空间带题材的类型。

二是,既然是补涨,那么预期高度一定不高,像星期六(网红补涨搜于特)、北玻股份(光伏补涨宏润建设),其高度基本上会很低,就是根本不值得做,这种补涨逻辑扫大概率不会有什么表现。这个放到逻辑的第三层含义中再合起来说。

③补涨龙

补涨龙是同一概念的补涨,典型的例子就是模塑科技 的一系列的补涨龙头。像秀强股份奥特佳 、北玻股份、新朋股份常铝股份 等。补涨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补涨特斯拉,一层是补涨特斯拉龙头(模塑科技),这两种都对的,本质是行情有赚钱效应,资金都在挖掘低位股的补涨股。

总结:上面说了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按题材属性来进行归类,第二种大体上有三层意思,是把盘面各种票的逻辑更深层次挖掘出来。这其实是一个深度梳理盘面的过程,把盘面的核心找出来,盘面到底是怎么炒起来的。市面上的复盘很多层次较浅,只是做到第一层,把个股归归类,然后就完了,这样就很难去看到更深次的逻辑。另外,即使是在牛市当中,虽然看似有好几百个涨停,在排除掉大量无效涨停以及补涨跟风股后,值得关注核心的标的不超过10个甚至不超过5个,这些就是盘面的焦点票,也是人气最强的票,基本上整个A股所有的股票都是围绕着这几个票再炒。这几个票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票,其它的票不管多少个涨停说难听点全是垃圾。另外,如果复盘深度达不到,看不清深层逻辑线的演化,容易举轻若重,不得其法,每天200个涨停复盘都能把自己累死。

……………………………………2020年4月29日补充……………………

盘面联动性的前提是逻辑举个例子,年初一波医药行情时,在线云办公与口罩等产生了联动性原因就是基于逻辑上的一致,属于泛疫情概念的支线,这种逻辑大多数情况下是联动的原因,所以上面所说的那些趋势股与超短票也好,龙头股的发散属性也好,都属于同等逻辑的延伸,这个延伸才产生了盘面的联动。

用联动性来区分炒作逻辑是对上面这段话的延伸,也是区分A股炒作逻辑的主要方法。A股自身的联动性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复杂的情况。①逻辑与个股之间呈现出多对多关系,就是说一个逻辑或者说题材往往对应多个票,这个都知道。但一个票有时候会对应多个逻辑。(※87中有提)②不同类型标的的逻辑联动情况,即机构票、游资票、庄股等之间的联动。下面说第二种,第一种补充到※87中。

资金类型与联动机制逻辑、联动、个股类型(主要资金类型)。真实的盘面联动会非常复杂,比如同一个题材,由于资金类型不同,导致产生了不同的联动性,像同一个消息,有些是游资炒作的超短票,有些是机构炒作的趋势股,这两种票之间有时候有联动性,有时候没有联动性。像上面说过的超短跟风趋势股,这个时候趋势股叫“趋势龙头”,而趋势股跟风超短票,这里的趋势股叫趋势中军,还有时候双方没有关系,各炒各的,还有时候双方是跷跷板关系,因为一方走得惨所以另外一方好,这些都是真实的盘面联动,异常复杂。

可以看出来我们在分析联动机制的时候,包括两个点,第1点就是谁和谁是同一个逻辑,是一伙的,第2个就是谁是龙头火车头(主动),谁是跟风(被动)。

怎么来区分呢?区分炒作逻辑,上面已经说过,盘面联动性是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还可以看标的各种属性,正常情况下不会莫名其妙炒。另外可以看资金类型,趋势股资金与游资喜好不同,有时候相同,有时候不同,这个时候也是一种辨别个股炒作逻辑的方法,e.g.A股经常出现题材相同但不同标的间逻辑不同的现象,比如证券掀涨停潮(假设都是机构在做),但里面有个标的虽然是证券但跌停(假设属于游资炒作),正常情况下会有联动,但有时候没有,说明资金对这个标的不是很认同。

(3)逻辑的持续性(预期高度、主线)

这个也是非常非常重要,各位认真看。我们在做股票时,看到某个题材时脑子当中要想的先上面的那两步,炒的啥,怎么炒起来的。像上面小节中,①如果是独立逻辑(不属于补涨与跟风),这个时候就需要看其逻辑的持续性。②如果不是独立逻辑,属于跟风补涨,那就需要仔细判断逻辑的持续性以及预期高度,然后再来决定做不做。

●●●先从第②种说,这个好说。上面说了三种

第一种,超短票与趋势股之间的相互跟风补涨关系。如果是趋势股跟风超短票,那么这个时候直接干超短票,不需要去低吸趋势股。如果是超短票跟风趋势股,那么趋势股与超短票都当成垃圾处理掉,因为趋势股的预期高度不会太高,而超短又跟风趋势股,其逻辑的持续性是有问题的,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两者都不要做。当然,如果盘面没有好题材的情况下,可以试着吸一些大票趋势股,但对超短玩家来说,尽量做到模式精简,超短好时一定不要去做趋势。

第二种,龙头股的发散属性补涨。这种情况下如果盘面有好机会直接放弃所有发散属性。像本次行情中的网红星期六、光伏北玻这些发散属性补涨,如果逻辑是补涨,高度肯定会被龙头压制,这个时候直接干龙头,直接当垃圾处理掉,除非是熊市当中龙头被顶了一字,上不了车才考虑的,一般情况下一定不能考虑这种,有句话叫,在A股只要有套利思维(去挖掘跟风补涨的)最后一定一定是亏钱出来的,都不用想。

第三种,补涨龙。也就是说,题材非常有赚钱效应,但是对龙头股的高度不认可,板块出现了高低切,出现了一系列的补涨龙头,像本次特斯拉题材中的秀强股份、奥特佳、北玻股份、新朋股份、常铝股份等,之所以叫补涨龙,那么就是在追模塑科技的高度,这才是本轮行情中最值得做的标的,像科技的超短票,由于跟风科技趋势股,没有持续性,也没有高度,完全不值得博弈。补涨龙的高度就是补涨模塑科技,那么模塑科技多高,看看当前的补涨龙高度多高,剩下的就是高度预期,注意只是预期,也就是我们还有多少获利空间。看下图,模塑科技这么高的高度,那么它挂掉的时候,高度差就是理论上秀强应该补到的高度,这就是高度预期,也就是说后面的高度还是很可观的。(注意高位跟风与补涨龙的区别,高位跟风一般与龙头同时涨起来,补涨限定得不是这么严格)

这其实是做股票大的战略选择,如果战略预判错误,后面基本上很难再成功。就像如果不小心去做了上面的前两种,大概率收益是非常低的。如果这波行情做的是特斯拉概念股的龙头以及补涨龙头,在确定性买点满仓上车,可以回测自己能赚多少。还是那句话,选择大于努力。通过深度挖掘个股之间的关系,可以知道个股到底是怎么炒起来的,大体上能够知道绝大多数股票的命运。

●●●然后再来看第①种。这是独立逻辑,要做的事情是一样的,需要判断逻辑的持续性,也就是高度问题,能炒多长时间?炒多高?下面来具体探讨。

什么叫逻辑的持续性?就是某个逻辑持续发酵的可能性。举几个例子,以本次国内与国外流感为例,逻辑上呈现出两种相反的趋势。国内流感的趋势是逐步向好(事实层面),那么既然这样,相关的流感概念股逻辑上就没有支撑,也就没有炒作的根基,所以随着国内控制越来越好,这个题材消失了。像之前的联环药业鲁抗医药四环生物 等都逐步消失,它没有存在的逻辑支撑。在最初兴奋完之后,这个逻辑的持续性就没有没有保障,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二波的可能性。

国外流感则不同,它会呈现出逐步恶化的趋势,而且会越来越恶化。从逻辑上来看,谁是最受益的?口罩。这是为什么口罩会兴起二波的原因。那么随着国外越来越亮瞎眼的操作,这个逻辑支持会一直存在,持续刺激短线神经,题材不会立马失效。

其实在这波炒作过程中,国外流感(以口罩为主)这一波刚开始有很多资金是没搞明白,以为是流感二波,很多资金去做联环药业等。这种情况下对盘面理解就错了,逻辑上炒错了,后面吃不到肉是正常的。

③边走边看,事前没有办法判断出逻辑的持续性。

当然,有一些逻辑事前并不能看出来持续性,比方说像18年的近端次新股,很难从事前看出它能超预期走得这么远,这种情况只能是边走边看,随时修正自己的预期。

◇总结:逻辑的持续性,某种意义上有点儿类似于长线价值投资,但并不完全相同,价值投资是以长期的业绩作为参照,而超短逻辑的持续性,指的是相对时间段内对超短情绪刺激的持续性,可以相互类比。

主线逻辑从逻辑持续性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拓展出主线概念。

对于超短来说,主线指的是在一个周期内有一定持续性的逻辑,这个题材是正向延伸的,这个上面有说这里不提。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题材可以凝聚市场的合力,就是一个主线题材,往往可以聚集到市场内的主流资金参与,这个是前提。

这个逻辑有时候是题材,有时候比题材要更广泛。

比如创业板注册制之后,主线变成20CM属性,跟题材属性不大,后来又因为监管原因。主线变成创业板+业绩、机构、政策等,主线与红线政治正确相结合,这也是主线的一种,代表着市场合力的方向。

第一部分逻辑层面梳理得比较多,是因为太重要了,上面就是我们在看到一个题材之后脑子里面要做出的基本判断。

………………2020年3月25日补充………………

那么,从交易的角度来说,我们打板接力或者说做某支股票时,脑子里面要冒出来的是这个题材的持续性有多长?这支股票的预期高度多高?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那些未来能发酵成大周期的题材,成为大周期空间板的个股,而不是见票就打,很多人见到票就打,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打板。那种情况就是纯粹地去赌个股超预期,跟胡乱买差不多了。(这种个股超预期其实是存在的,像贵州燃气 那一波逻辑也不是很强,全靠个股超预期带起来,属于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那种情况另说,不断修正预期)

从逻辑与资金的角度来说,这个市场的资金都不是在瞎接力的,一个好的逻辑能吸引到势,比如说像上面的国外流感概念,预期后面会有人来接这个题材,所以当前资金才会来做,这就是一个好的逻辑。像一些庄股,除了部分不太懂的小散户,基本上主流资金都不认的,我凭什么要给你接力,任你鱼肉?所以庄股除了小散,主流资金是不接的。主流资金接的要么是当前比较认可的热点,都是当下的热点,而这些热点往往又恰好可以刺激到短线接力资金的神经,这种题材才会有后面的资金来接。

……………………(2020年5月21日补充)………………………………

广义的逻辑

上面说的炒什么、盘面关系、预期高度往往指的是一个题材,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把逻辑的意义扩散,即从一个题材扩散到超短。那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包括当前盘面有哪些题材?谁是主线,谁是非主线,行情是由谁一步一步带起来的,谁在做跟随。(时间序列与因果序列联动过程)这样我们可以从时间性与因果性两个角度进行还原,盘面的兴起与衰退的整个过程我们就可以解释得清楚了,这是从超短的宏观视角来看待一波行情的过程。

下面这两组话题也是非常重要的,直接补充到下面吧。

逻辑、资金、周期——A股的流派

如果按照风格来分类,包括超短、趋势、价投,这是一种分类方法。对于股票来说,还有另外一种,按照要素来进行分类,我们从头到尾来看:

①逻辑即炒什么。②资金即是否有资金做,谁在做。③周期即最终股票的走势。

上面这三项构成了炒作者所注重的基本要素,那么对上面这三种不同要素的看中,将会形成不同的流派。

●逻辑派。从这种流派上来看,只关注炒作逻辑,不关注股票的走势,那么价值投资就类似于这种。概念操作其实也符合,如出现了一个新的题材,我去研究这个题材的想象力、总体估值等。那么在这个理论体系当中,只要前面的逻辑是对的,那么后面的就会有资金来做,周期也会起来。

●资金流派。在这个理论流派看来,炒作逻辑不太关注,炒什么不重要,只关注有没有资金来做,毕竟有主力资金做,股票才会涨。资金流派的炒作方法相对来说比较老派,而且内部的构成非常的复杂,专门写一篇文章都不一定能说清楚,简单说一下,有个总体的认识即可。罗列几种类型:①逻辑+资金流,即我先看股票炒什么,然后再来看有没有资金做,这样即有逻辑预判,那么如果又有资金来做的话,相当于一个确认。②具体资金。比如跟庄、跟机构,不但要跟,而且要知道跟的是谁,像有些人的模式主要是跟踪一些头部机构,比如广发的基金,这些头部资金买什么我就买什么,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不会去关注股票炒什么的,我只关注这些资金买了哪些票。相对来说跟庄、跟机构相对好些,跟游资票比较难,一是盘中跟踪不到,二是因为游资参与的票也多为一些市场合力票,即使是主流游资也经常吃面,跟上也没啥用。

●周期。也就是超短派,像上面的逻辑、资金流其实都关注,但最终更为关注的是逻辑认可度,即周期变化。注意逻辑认可度与逻辑是两个概念,一个是股票炒什么,一个是对炒什么的认可程度,完全是两码事。那么有这个逻辑认可度,就有了接力这一概念。一般情况下,上面所说的逻辑流派以及纯资金流派等很多时候不是以涨停的形式出现。但是对于超短基本上就是以连板的形式出现,那么这个时候需要个股或者说题材的认可程度非常高,才能支持个股连板。而支持个股连续走高的大概率会出现在主线中,所以在一系列的逻辑中,最强的是主线逻辑。

通过上面的分类我们知道了,一只股票的要素构成,以及围绕着不同要素构成所形成的流派。这个专栏主要是研究超短,上面的纯逻辑以及纯资金流派都没有提,有个很大的原因是虽然存在,但并非主流,很多时候逻辑虽然存在,但是,市场上参与的资金不足,这样导致个股的高度往往不高,虽然也有肉。

2.周期、梯队

这部分简单说。

超短周期。这个说得比较多,简单说几句,超短周期即整个超短票的变化总体情况,注意“总体”这两个字。超短周期不好理解的话可以参照题材指数这个概念,看下图,下图就是口罩指数,即口罩概念从产生到当前的整个过程。不过题材周期与题材指数不同,它指的仅仅是超短票的变化,是个虚构的概念,而且不太好表示。超短票与整个题材虽然有联动,但是也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对于超短周期来说,主要是判断周期的节点(阶段)与强度。

梯队。即每个题材中梯队成员的表现,如果上面的周期是从宏观上来进行描述,这里就是从细节、过程上来进行描述,涉及到每一支股票的表现情况。这个话题引申开就大了,列几个比较有意义的话题。①是带队方式(周期具体演化方式):就是由谁带队,谁在跟随,其它成员的表现如何。从情绪上来看,包括竞价卡位等现象。看似很简单的一个词,如果想要把每种情况都表述完非常复杂。比如说有集体发酵式,竞价完之后全部往涨停板上跑的。也有前排往涨停板上跑,后排分歧,然后后面后排又分歧转一致。每一种可能性都会存在。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每一种演化方式所对应的交易确定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后面的文章会专门讨论,这里暂时不说。②个股地位。个股人气强弱的比较。这个话题就涉及到梯队成员的比较,在整个题材当中到底谁的人气更强?这几个都非常重要,后面会具体说。

3.筹码(盘口)

筹码博弈即盘口,但实际上,盘口指的范围要比筹码更为广泛,一般在指筹码时,主要侧重于资金类型,即大中散单的博弈以及判断个股的市场合力方向。但盘口的指涉非常广泛,后面专门会说。注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筹码不具备独立存在的意义,它只是一个验证&辅助工具。比如说,我们事前认为某支股票的人气很高,从理论上推测它会成为龙头,结果次日相比于其它个股来说,盘口非常糟糕,这种情况下就被卡位了,说明之前预判的逻辑证伪。

另外,并不是说盘口好,我们就要做某支股票,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么搞就因果倒置了。

4.资金博弈

上面的逻辑、周期(梯队)、筹码等就是看盘、复盘的基本框架。注意是描述框架,但不解释框架,因为它们不具备解释意义。在这个博弈场中,人才是这个生态中博弈的最根本的解释因素。相关的专题文章后面再写,这篇暂不拓展。

(二)关系

上面的几个观察要素有很多组合,下面找几个有意义的话题来讨论。

1.逻辑与周期

逻辑与周期什么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可以认为一个是定性预判,一个是定量描述。比如说我们认为某个大的题材非常有持续性,那具体是什么样的,这个就只能用周期的具体演化来描述。这两者的关系可以看作,逻辑是预判了炒作方向,要不要做某个题材,而周期则决定了操作策略即什么时候买卖,这样就把这两者的关系给缕顺了。如果逻辑很好,但是周期不认可,那么逻辑证伪。(后面个股地位与筹码的关系跟逻辑与周期的关系也一样,这里先提前说下)

举个例子来说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以口罩为例,像国外流感概念,上面的篇幅已经分析过,逻辑上非常有持续性,而且利好口罩,但是怎么利好呢?需要定量描述。看上面的口罩指数,可以类比题材周期。逻辑上是利好,实际上前期也是如此,可以参照龙头道恩股份 的走势,但是虽然这个逻辑有持续性,但是后期市场不认了。那么买哪个以及什么时候买卖都出来了,当上面的周期衰退时就需要卖出,这个时候市场已经不认可这个题材,这是与长线价值投资不同的地方。另外一点,逻辑的持续性需要周期来验证,像上面事实层面的持续性是非常有保障的,但A股不同,股票层面与事实层面并不完全一致,因为股票市场都是拿这个当题材炒,是场内骗子、傻子之间的博弈。只是说这种有持续性的题材可以持续刺激短线情绪,容易借势,但是如果这个题材产生了亏钱效应,即使事件再发酵也没用。

上面说了几点,简单总结下:

①逻辑与周期构成了方向选择与操作策略的关系,逻辑决定要不要做,周期决定什么时候买卖。

②逻辑与周期两者相辅相成,逻辑是事实层面的预判,周期是股票市场的反映。逻辑持续性与周期的未来延展有时候呈现出正相关性。所以要预判逻辑的持续性。

③逻辑与周期也经常相悖,像上面说的口罩后期的表现就有点儿坑,周期与逻辑就出现了背离,原因是股票市场是个博弈市场。场内全是猴精,只要某个模式有赚钱效应,资金会迅速模式,然后就会出现上不了车,之后就会坑人,这个时候题材层面虽然有持续性,能借到势,但场内玩家都是赌博的,真正决定个股变化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这就是在上面“资金博弈”部分说的,逻辑、周期只是观察描述框架,人才是解释因素。

2.周期与梯队

这个问题上一小节实际有提到,周期侧重于宏观、阶段,梯队侧重于细节以及过程。两者衍生出的话题也不相同。在上一小节说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梯队具体的演化方式,每种演化方式所对应的交易确定性的问题(?)。

●个股的地位问题。

第一个问题很复杂,后面专门讨论。后面的内容只讨论第二个问题。

3.周期与筹码

●这两者的关系。周期可以理解为逻辑的整体认可度,而筹码则可以理解为对个股逻辑的认可度。

●对个股的重要性。这两者对个股的意义哪个更为重要?实际上周期的意义要强于筹码,即当整个题材崩盘时,再好的盘口也没用,同样会被吊打。就像出现炸板潮时,很多个股筹码情况其实不错的,一样会被波及。

4.个股地位与筹码(如何用筹码来判断梯队中的个股地位)

关于个股地位的问题已经说过三次,包括※2、※45、※73都有,这里换个视角来看,从纯盘口的视角来看个股地位(看标题)。个股地位与筹码的关系可以类比上面所说的逻辑与周期的关系,个股地位人气实际是个理论上定性分析,至于到底多强,得看盘口,盘口可以认为是对个股逻辑认可度的确认,通过盘口来确认个股的地位以及人气,如果盘口不支持,就需要修正对个股的看法。那么,往下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来了,如何用盘口来判断个股地位?

(1)模式视角的个股地位

从模式上来看,之前说过逻辑正、情绪正、卡时间、卡身位的往往人气很好,很容易成为盘面焦点,也就是最靓的仔。上面这些要素就是个股的辨识度,可以吸引各方合力。下面我们围绕着这个观点来进行解释。

●时间。那些卡时间的票,一般也叫日内龙头,低位票也叫日内先锋。从涨停时间上来看,涨停时间早意味着抢筹积极性高,市场在第一时间想到它,反之积极性低。但卡时间的票情形最为复杂,对于低位股,有时候是市场套利行为,畏高情绪较为深厚,所以资金做高低切。这种情况下,如果高位股被砸,低位股也幸免不了。而且低位股的辨识度往往有限。另外,在卡时间与带情绪这两个标准当中,我更认同带情绪,带情绪说明个股主动拉升的过程中影响到了其它个股,很多个股虽然卡了时间,但是没有带起盘面情绪。

●空间。即卡身位的票,卡身位的票一般被当成龙头,很多是这样,但并不完全是,得通过具体盘口来看市场到底认可哪个。身位是个股身份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逻辑(硬)。此逻辑非彼逻辑,指的是个股是否是最受益的概念,而不是炒啥的。最受益的个股,像之前的泰达股份 ,直接一字顶死到顶,相对次些的标的才会有换手机会。这样,我们这里是看如何从盘口的角度来看个股地位,这个有点儿跑题。

●情绪。分为两个层面,①是个股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出现抢筹?当市场认可某个题材时,那些人气最强的往往第一时间被市场想到,个股主动拉升,出现抢筹走势,说明市场对其是非常认可的。②是从与其它梯队成员的关系来看,这些主动拉升的个股又带起了情绪,就是说带起了跟风。这就是题材上升期主动扛旗的个股,就是盘面的焦点。

下面再换几个维度来看:

●走势。从走势上来看,个股地位越高,抢筹越早,炸板越晚。反之也成立。所以说,市场地位越高的个股,呈现出“主动封板,被动炸板”的走势。

●资金行为。从资金行为来看,那些抢筹的个股,因为逻辑硬,有真实的人气支撑,所以会抢筹,走势会很利索,会呈现出主动封板的情况,炸板时同样如此。如果市场预期会有溢价,资金会锁仓,往往炸板最晚,即“被动炸板”,说明资金能够锁得住筹码,相比于其它个股来说还是比较惜售。

●个股地位是市场决定的。实际上,上面也说出了最终是市场决定了个股的地位,而不是我们自己觉得。上面所说的就是市场对待某支股票的态度,如果市场认为某支股票是龙头,那么持筹者就惜售不卖,如果认为它不是,那就认为没有溢价兑现的欲望比较强,也就是持筹者看不起它,这就是市场决定个股地位的意思,我们在看盘时就需要看“市场到底认不认可它”。

(2)盘口视角的个股地位

上面说得有点儿乱,很多是模式视角,但不是盘口视角,我稍微整理下。判断个股地位需要从模式上来判断,包括个股逻辑、个股的身位、形态等(详细地总结看※73),这些会成为开盘前关注的重要标的,辨识度较高。从盘口视角来看,实际上面模式中与盘口有关的主要是涨停时间、走势(是否呈现出抢筹、是否有积极性、主动封板、被动炸板、回封呈现出抢筹趋势)、个股的带动性、资金类型。

上面基本上说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5.与资金博弈的关系

逻辑、周期、梯队、盘口等,构成了超短的描述体系(发生了什么),而非解释体系(为什么会发生)。股票市场是个博弈市场,通过上面所说的要素我们描述一个炒作逻辑的整体周期变化,可以当成观察框架。上面已经提到过,市场真正是由各路人马在博弈,真正要解释清楚股票市场发生了什么,需要去思考场内资金面临的环境、困境、想法、行为、路径选择,选择的结果以及资金对这种结果进一步的反应,所以在整个系统中,需要把资金博弈加进去,模型是完全没有办法运转,而且会大幅失效,像近期基建与口罩的跷跷板,本来预期逻辑高度都很高,但是这个套路被场内大部分资金掌握了,那到最后就变成借逻辑编故事耍猴的游戏,很多资金已经亏到吐血,这个时候什么炒作逻辑都不顶用。

关于资金博弈的环境、困境、路径选择及分析等大众博弈的讨论后面再分析。

二、超短的描述、分析与交易

说完上面后,下面的东西就可以简单说了。这个问题我本来以为会写得很大,写完上面之后发现剩下的东西不是很多,就简单写。

标题所说的的超短的描述、分析与交易实际是三种维度:①当前发生了什么;②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未来盘面有哪些演化方向③从交易视角来看,有哪些确定的交易机会?

无论是看盘还是交易,很多地方是通用的。在观察描述方面,总体上要建立起以逻辑为方向(买哪个题材),周期为量化的整体思路(决定买卖),重点看梯队成员人气的演化状态(买哪支股票)。在解释分析方面,要依赖于对整个超短生态、资金行为博弈的分析。

(一)描述与分析视角

很多人问看盘复盘做什么,这个问题也是我最初学超短时想问的,当时也参照了很多人的材料,但最后发现用处不是很大,原因就是模式不同。有一个词叫模式的一致性,比如趋势股、技术分析、价值投资等各类玩家各有自己的一套独立的看盘以及复盘系统,即使是超短模式也是模式各样,不知道别人的理论根基。下面的超短描述或者观察系统实际上是私人化的,如果模式不是高位股接力,就不太好理解后面的想法。

下面写得比较简单,大体上每天看盘与复盘时要观察以下几个:

看有哪些逻辑(题材),判断题材为什么会被炒,与其它题材的关系(昨日复盘时不太确定的个股关系盘中需要验证),判断题材的持续性与预期高度,盘中突然启动的首板股我个人一般复盘时再关注。

看原有题材的周期变化。

看整个题材中梯队成员的情况,判断个股的人气,判断个股的竞争卡位等情况。

看个股资金做盘的意图,为什么要做,有什么目的,评价其行为。

(二)交易视角

交易视角需要昨日复盘时订立好相关的计划。

包括预判明日哪个题材会发酵,题材的演化方式如何(如果龙头被顶一字板怎么办,有哪些备用的计划,这些问题都要想好),盘中判断龙头是谁,做的就是这个。

整体上有点儿头重脚轻,后面这个地方有新的想法后面再来补充。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