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甚至非理性的,在投资过程中的行为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支配,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投资者都难以做到客观,哪怕是程序化交易其策略也是基于历史数据或者市场的通用方法由人编写的,有时候也会因为主观情绪的波动而被改变策略逻辑。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重视心理因素在投资中的重要地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帮助我们增强内心的定力,不至于在交易中随波逐流,迷失自我。
交易是对人性弱点设置的
游戏,资本市场其实就是一个人性的游戏场,我们倘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玩家,势必要先了解游戏规则,即了解自己,了解人性。修心恰好能帮助我们回归本心,知道自己人性的弱点,然后对症下药,不断修复投资时的心理世界。寻找内心世界的平静能让我们保持冷静,更好地避开外界种种因素的纷扰,学会知足常乐,不被利益所诱惑,坚守自己的交易理念,也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客观的态度分析局势,专注投资又不为投资所绑架。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投资界人士,在专注于交易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内心世界的修行。交易之余,他们不再泡在行情研究和策略修正里,而是转向茶艺或传统文化,沉淀心绪。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我想很大的一个原因应该在于随着交易年限的增加,他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情绪和心性对交易成败的影响有多大,所以试着从修心的角度出发,调节自己在交易过程中的心态,用心灵去交易,克制欲望,享受更自由的人生。
老茗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说得是一位非常精通易术占卜的人算到自己十分心爱的花瓶将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破碎,于是决定在那天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它。他在当日将花瓶摆于桌子正中央,寸步不离守护。到了吃饭时间,其妻见唤其多声均不应答,大怒,上前用力一拍桌子,花瓶应声掉在地上摔碎了。此人顿悟,感叹左算右算却未将自己算入其中,从此不易不卜。故事中的主人公没有将自己融入系统之中,因为这样也就无法把握自身行为对事件的结果产生的影响。交易亦是如此,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影响着价格的波动,价格波动又反向干预其行为,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反馈。在这样一个混沌的体系中,心灵交易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达成个体和整体的和谐统一,并使得投资者与市场形成有效互动。
有语云:“交易始于修心,次理念、次策略、又次技巧,世人常反行之,故事倍功半者多矣!”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从自我内心出发的交易才能够收放自如,让交易成为生活的
调味品而非必需品;其次,拥有一套正确的交易理念可以使我们充分把握住交易机会,不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再次,有效的策略能保证我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攻守平衡、进退有度;最后的投资技巧则有利于我们找到更优秀的进出场位置。而市场上的大多数投资者却反其道而行之,所以总是花了大心力却得不到理想的投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