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分享了一个指数贡献度的指标,看一下就知道盘面的情况,今天主涨的消费是跌出的性价比,其他的就是趁着主线分歧试图卡位的支线。然后指数稳住了,下跌的主线就接着被捞起来了。盘面说拆解过很多次,回忆一下知识点、然后再带入到市场,感受一下,这样体会会更深。
当然,想说的是其他方面,主要是看到短线连板又被按跌停了,突然有些感触。
这个市场的交易有很多种模式,我确实没有资格评判哪种好,只要能稳定赚钱的就是好。我揣测一下,当初很多人学股票应该看过不少tgb的各种神贴,因为我曾经也看过很多,每次看完
自然 是热泪盈眶、心潮澎湃。除了似曾相识的辛酸经历,更多是对于他们当初的“发家战法”颇有兴趣。不过投入很多精力,吃多太多屎,接着就是深度的自我怀疑。后来才逐渐明白,这种做法属于本末倒置了。
为什么这么说?
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一个人的成功当然也靠自身的努力,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所以如果真要学,就应该想清楚,当时他们的市场环境是什么样的。
远的不说。就拿最近一批短线发家的游资大佬们,很多是在18年做到小资金的快速积累,然后随着19~20的结构性行情,流动性来了之后,资金再上一个台阶。
这个被称“情绪周期元年”或者“龙头战法”的18年是什么行情?你翻下
上证指数 就知道,这是趋势股单边下跌的行情。趋势、板块基本没法做,那资金也只能做那几只热门的短线股,做对了确实暴利。有一些资金确实在这个阶段存活下来了,由此也打造出了不少战法。
但你会发现,那些战法在现在的行情几乎用不了,甚至是爆亏之源。为什么?是大佬骗你了么。
肯定不是。是时代变了。
本质原因是:他们能赚钱,是因为他们看懂了市场本质,由此总结的战法,是跟市场共振的。
形成交易系统有两种方法:1. 通过形式找本质 2.由本质找外在表现形式。
不能说哪种好哪只不好,任何一种你能精进到稳定赚钱都是好办法。只是两种方法,你所付出的时间、代价,以及给你带来的“痛苦”都是不一样。前者就好比你把市场的一个个场景记下来,然后再去对比,以此下单,错了就再补充细节。做到极致,也行。不过缺点就是市场一直在演变,你要储存的“照片”会越来越多,反而可能变成了负担。
后者通过本质找外在形式,一旦悟透,就不会拘泥于具体形式(当然形式也重要),你可以去买短线连板、也可以低吸百亿大票、还能据此下单股指,这就是所谓的一通
百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佬的上榜的票总可以不一样。
不过第二种也是比较难的,我这也是站着说一些大道理而已,等你落脚去做这件事,你会发现遇到的困难比想象的多得多。不过,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方向正确,积累的所有错误才是有效的。不然只是多了一些经验而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