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畅银 调研纪要 减排量600万吨申请
如碳减排权全部登记注册完成,百川畅银前述项目预计年实现减排量接近600万吨,可为公司带来3亿元左右的额外收入,碳减排业务的有效推进将形成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募投资金到位后,预计未来每年业务增长30%左右,相关项目也可以申请CCER项目,未来
碳交易市场上线后,到2030年将为公司带来27亿元额外收入(公司到2030年有3000万吨碳排放权可交易,价格预计93元每吨)。公司将继续紧密跟踪国际、国内碳排放市场的推进脚步,把握全球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市场机遇,打造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垃圾填埋场,沼气目前处置方式有哪几类?是否一定需要通过沼气发电?
主要是沼气发电,制蒸汽、的
天然气几种
沼气发电项目回报率在什么水平?
12-15%的资本金IRR,按150-300吨规模测算。以前300吨以下的是没有经济效益的,现在我们
不断提升运营水平,150吨规模的也能做。大量的填埋场还是在100吨左右存量的,300-500吨的空间不多了。
怎么才能拿到新的项目?市政府批项目?核心还是政企关系?
以前主要是区县政府招商引资,现在有一些是竞争性谈判。沼气发电项目是不走招投标的,因为政府是不给钱,不符合招投标流程,招标公司都不知道怎么做。这个和垃圾焚烧是不一样的,垃圾焚烧是政府有要付费的。
市场选择权还是比较主动,我们选择觉得可以有经济性的项目,政府一般是同意。
沼气发电项目业务边界,收集是否自己建设,在填埋场的资产上建设?
从沼气收集、到变压器是我们负责。理论上从变压器到接入高压网这部分输电工程应该是电网公司负责,但是他们不做,实际使我们做的。所以实际边界是从沼气收集系统、发电设备、变压器、接入高压工程都是我们做。
我们在他们填埋场做,我们没有土地证,设备资产是算我们的。填埋场98%以上大部分都是政府运营的,所以问题也不大。
项目生命周期多久?
填埋的设计寿命10-15年左右,封场之后还有5年左右产沼气。产气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开始垃圾少,产气量、发电量也少,随着垃圾填入越来越多,产气量增加。我们一开始上2台发电机,后面需要增加。总的项目寿命一般15-20年,所以不太受可再生能源基金15年补贴政策影响。
我们的技术最早从哪来的?项目设计是我们自己做,还是给设计院做?
技术国内都是从国外过来的,我们也是。现在项目全部都是我们自己设计,设备外采。
投资,设备、工程分别占多少?
造价,单位MW大概在350-500,平均400万左右,其中70-80%设备成本,接并网工程这块投资占比较大20%。国际上是通用,是撬装式的设备
沼气发电的技术工艺,各家是不是都差不多?
各家技术上,差不多,投资差别不大10-20%差别,持续稳定运营效率最好,8000小时和7500小时。是否持续稳定产气,填埋方式,作业规划,和填埋场的互动,采气工程现场管理,水多的地方怎么水少点,什么地方用竖井、什么地方有横管。
一方沼气发电量多少?
1方沼气可以发电1.6-2度电,沼气浓度、机组大小不一样。
入厂垃圾量发生变化,减少怎么办?未来产气率发生变化,导致发电减少怎么办?项目的回报率怎么控制?
在做项目前的准备我们需要做半年,包括拿前期手续,垃圾能产生多少沼气关键是看垃圾的有机物含量,这个政府是有数据的,这个决定产气率,每小时多少吨。
再一个填埋场的运作是不是规范对采气率的影响会很大,还有就是当地电价水平。
垃圾的资源费事怎么给?给政府管理部门还是给填埋场运营企业?
基本都是我们和地方政府分享受益,3-6%的受益分享,钱给住建厅,他们再去给填埋场。
杠杆率非常低20-30%,沼气发电项目是否无法获得
银行项目贷款?
没有土地,银行大部分做不了项目贷款。
竞争格局
为什么是大量民企在做?国企为什么不做?
单体业务投资太小了,国企看不上。国内就是中国水业做的多一点,海外是英孚是第一的。
中国水业有填埋场沼气发电160MW,他们是看着这个赚钱去买的,没有自己做的。
大城市的项目都谁在做?
大城市项目做的早,受益也不错,早期都是
威立雅做得多。
已投运多少?在手待投运有多少?
50-60MW待投基本都是去年下半年,今年上半年签订的。已经投产170MW。
未来5-7年1000MW,每年拿200MW。
从市场开发几个月,建设4-6个月,一年内搞定。
170MW,一年5-6亿净收入,20+%净利润
项目利用小时多少?
在7800-800小时左右。
减排
有多少项目申报了CCER和CDM?
理论上每年减排量有600万吨,现在有4中GS、VER、CDM、CCER,不是全部都申请CCER要看哪些项目合适申请什么。未来是怎么走向,我们还在观察,哪些安排成哪些类别。这600万吨有些申请了,有些没有申请。
1度电的减排量是千分之6.7吨,我们现在一年发电量10亿多度电,大概对应600万吨,可供交易的还没那么多,大概几十万吨。在核准路上的到年底预计有个100万吨。
我们做这些项目,初衷就是减排而成立的公司,国外很多公司来中国找减排的项目,CCER16-17卖过一部分。没有CDM的减排补贴,很多项目是算不过来账的。我们最初就是冲着京都议定书,之前欧洲很多机构来抢,后来卡中国,需求减少,价格降的很低到2块多欧元。美国现在一方甲烷价值,加联邦、州补贴,
价值100多美金。
CCER和CDM最快什么时候开始可以在碳市场交易?
之前管理在发改委气候司,后来转到生态
环保部,人员衔接上有,今年7-8月份CCER的核查过程估计会再启动。我们预计中国碳市场近几年在4000亿左右。CCER现在没有什么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