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0507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的孩子今年6岁,小学一年级,识字量还可以。在别人眼里也是个可以独立阅读的别人家的娃,但也会时不时跑过来拉着我一起美其名曰“探讨”书里的内容,实则就是想让我给他讲书。
前两年我爱听冬吴同学会,他也跟着我一起听,他说他喜欢梁冬的幽默风趣,喜欢吴伯凡可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这是他原话,所以听书一样可以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
言归正传,孩子之所以想让你讲述给他听,我猜测原因大概是这样的,1.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亲子陪伴时间。2.书的内容超越了他的认知理解范畴。
那么,解决方法来了。
一、尽可能的挑选与他阅读能力、认知能力想匹配的书。网上有种说法叫做“零基础阅读”,就是指按照孩子的阅读能力来选书读书,不提倡超前阅读。只从孩子自身的情况出发。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不会因为对自己读起来困难的书而产生一种叫做阅读恐慌的心理从此拒绝阅读。
我记得刷牛津树分级读物时深有感触,这套书它根据内容的难易分为了不同的颜色,如果孩子适合蓝色标签的书,那我们可以把蓝色类的书每次限量的拿出几本给他读,读完后再拿基本,直到后期把蓝、黄、红、紫等各个颜色的书籍都刷完了,这时候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提升了一大截。而自主阅读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
我们也可以如法炮制牛津树的分类方法,给孩子规划阅读书目。
二、用成就感推动孩子进行阅读。前两天和孩子出门遛弯,
他问我:妈妈,你知道什么是管道吗?
我:是下水管的管道吗?
他:是有两个人要把蓄水池的水运到另一个村子。。。吧啦吧啦一堆
我知道他一定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看了我书架上《管道的故事》这本书。
于是,我装作听不懂的样子问到,那后来怎么解决呢?
他:。。。。吧啦吧啦一堆(话痨孩子一开口就停不下来)
当天晚上,我在客厅嗑瓜子,看到了这一幕:
在看《管道的故事》他为了给我继续“科普”知识,竟自己私下恶补起知识来。
这等套路他人感觉,老母亲想想就很开心哪。
所以,孩子为了自己的切实需要而读书,那就可以不断的获得成就感。有了这样的成就感,孩子就会很自觉地阅读下去了。
三、创造阅读的家庭环境。之前有那么一阵子,我会把家里他在阅读的书分类整理码放在书架上,这样整洁的家居环境才是我的爱啊。为此,我特意给孩子买了一个小书架,用于放他经常看的书,这个书架的好处是孩子可能看到书的正面,翻取书籍更方便。但我发现,自从书上了书架他看书的频率降低。于是,我改变策略把近期常看的书都放在随后可以接触到的地方,所以,可以经常看到沙发上这样的情景。
四
、从兴趣出发,尽可能地把选书权利交给孩子。孩子上小学前,读的绘本书籍很多,上小学后,各方面能力突飞猛进。不再喜欢读有大幅图画的绘本,转战文字占主导地位的童书。比如《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历险记》《一年级的小豆豆》这类书,他们故事性强、情节有趣,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生活情境。
除了这类故事书,他今年还爱上了科学实验小发明。
我们陪着他一起做过火箭、做过电池、还模拟地球太阳月亮的运动方式制作过太阳系。
这其中,这本书是《小小发明家手册》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它是一本手把手教孩子创造发明的一本书。
这本书里记录着全球各地小朋友的小发明,脑洞清奇。孩子看的时候一般边看边笑,笑完自己还跟着设计一个没人看的懂的草图。
另外,个人认为自主阅读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养成爱阅读的好惯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