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做不到知行合一,临盘冲动!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20-04-25 09:29 822次浏览
疯子炒股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周末分享给各位操盘手!希望你开心幸福!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疯子炒股

20-04-25 11:12

0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
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第一章如何启动改变的行为

第3节  心理免疫X光:如何年清你心中的恐惧?
这一节,我们继续讲心理舒适区。
很多时候,我们对改变有一种本能似的直觉,认为改变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做跟我们想要改变的行为相反的事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拖延,那就想办法勤快一些;
如果我们迟到,就制定早起计划;
如果脾气大,就学着对人礼貌。
如果我们做不到,那一定是我们的意志力有缺陷,或者我们不懂方式方法。
可是,从心理舒适区的角度,你就会明白,事情没那么简单。有时候,你没法改变,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
你已经发展了一套自己的适应机制,而改变却要求你放弃这套适应机制,去用另一套适应机制。
你需要去面对你自己内心真实的爱和怕,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才能获得新的经验,迎来真正的改变。
也许你会想,我也知道了是我的心理舒适区在阻止我改变,可是我怎么知道我那头感性的大象心里的爱和怕呢?
人家说有能听懂马说话的马语者,有没有象语者,能把大象的爱与怕翻译给我们听?这样,我们的骑象人就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了。
心理免疫X光片:四栏表
还真有。今天我就要介绍这样一种工具,叫:心理免疫的X光片。他是哈佛大学研究成人发展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发明的。
为什么叫“心理免疫的X光片”呢?
凯根认为,就像人有一套生理免疫系统来排斥不属于身体的微生物一样,人的心理也有一套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
当我们用新的行为方式行事时,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觉到焦虑,为了避免这种焦虑,于是我们又用回老办法。其实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心理舒适区。
凯根认为,心理免疫系统体现在每一个阻碍改变的行为中。为了了解心理免疫系统是怎么阻止人改变的,他发明了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
意思是,这个东西很厉害,能像X光片一样,把你心里真正怕的东西给照出来。
它到底是怎么样的东西呢?其实是一张四栏表。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跟着我们一起来画一张你的“心理免疫X光片”。
在画X光片之前,我们先来假设有这么个女生,我们就把她叫艾米吧。

艾米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公司经常会开会,讨论一些产品的设计和方向。
艾米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可是在这些会议里,她总是很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想法。就算好不容易说出来了,如果别人表达不同意见,她也会很快沉默。
有时候,明明自己心里不同意,可是如果别人问她的想法,她也会本能地说:“对,就是这样。”
慢慢的,别人开始忽略她的想法,她自己也很苦恼,希望有所改变。
心理免疫X光片的第一栏:我们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艾米有很多目标,比如她希望自己变得更开心;希望自己更有创意;希望自己挣更多钱。但这些目标这都不是免疫系统能识别的目标。
开心是情绪的目标,更有创意是能力的目标,挣更多钱干脆是结果性的目标。
我们心理免疫系统的目标,是用行为来标识的。所以这里,艾米应该写下的目标是:她想要更自信地表达自己。
表达,就是一个行为。
X光片的第二栏: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艾米列了很多。比如:
她经常沉默,等别人先发言,然后附和着说“对对对”;
如果心里不同意别人的意见,一般不会直说,而会以沉默应对;
她说话很小声,以至于大家听不清她说什么,所以经常忽略了她的发言。
这些都是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可是,她的目标明明是更自信地发言,她为什么还要做这么多跟目标相反的行为呢?这听起来有些奇怪,真实的原因是,这些行为给她带来了隐秘的好处。
所以X光片的第三栏,她需要思考的是: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也就是说,不自信地表达自己,有什么好处。
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好处是什么,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不这样做,你所担心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
我就这样问艾米:“你觉得,假如你不这样附和别人,假如你很自信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你能想到会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
她想了想,叹了口气,说:“我担心,如果我说出不同的意见,别人会对我有想法,我会被当做异类排斥。我还担心,如果我说得不对,别人会觉得我很蠢。”
原来,她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避免被别人排斥,避免别人看到她出丑,并因此觉得她很蠢。
这是驱使大象的情绪,现在被翻译成了骑象人能够听懂的语言。
可是这样还不够。
我们还是不能明白,为什么她会这么担心?
是什么让她把发表不同意见和被排斥划上等号的?
又是什么让她把说的不对和别人觉得她蠢划上等号的?
这就有了X光片的第四栏:她的心里有一个重大的假设。
这个假设隐藏在她不想要的行为背后,正是这个假设,让这些行为所谓的“好处”成立了。
这个假设是: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
原来这个重大假设是在大象的心里运转的,骑象人通常只看到大象的情绪,但并不会清晰地知道大象在怕什么。
现在,大象的焦虑被翻译成了骑象人能听懂的语言,进入了骑象人的意识中。
这种假设当然不会是空穴来风。它跟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
当我询问她为什么这么想的时候,艾米说:“我父亲是一个老派的军人,退伍后到地方当官。他很严厉,说话不多,总是嫌我妈妈啰嗦。有时候,我妈一说话,他就会用眼睛瞪她。”
她做了瞪眼的表情给我看。
显然,这个表情在她的生活中重复了无数遍,以至于变成了她心里非常深刻的印记。
她说:“每当这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默念:‘妈,千万别再说话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妈再说话,一场大吵就会不可避免地来临。”
就像自我催眠一样,这个默念,连带着默念时候的焦虑情绪,刻到了她的脑子里,变成了心理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让大象一遍遍不停地重复着它的老路。
回过头来,我们就更能理解改变为什么很难发生。
因为,改变的愿望和不改变的动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就像一个经典的比喻所说:
我们想要让车运行,却一只脚踩着油门,另一只脚踩着刹车。而能量和动力,就在这样的空转声中痛苦地消耗着。
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冲突。
但是,我们不能只是责怪那些阻碍我们改变的行为,我们更不能责怪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因为它们曾经保护了,也许现在还在保护着那个弱小的、容易受伤的你。
就像一个尽职的老奶奶,心理免疫系统为了你的安全,百般阻拦你去新的地方。而你终有一天,要挣脱开她的怀抱。
回忆一下,今天我们讲了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工具,把情绪这头大象的语言翻译成了骑象人能听懂的语言,让我们看到,到底是什么阻碍我们改变。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X光片分成四个步骤:
你的改变目标;
你正在做的跟改变相反的行为;
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
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
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同样,如果你不知道阻碍改变的力量,不知道这种力量背后的重要假设,看起来,你是活在常识里,实际上呢?你是活在自己的假设里。
今天讲的心理免疫的X光片,能让你看到它们。这样,你就可以在意识里思考它们。

如果你也有想要改变的事情,我希望你也把它放进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里,照出自己心里真正害怕的东西。期待你在留言区里分享自己的收获。
下节课,我们来讲如何驱动大象迈开步伐。
我们下节见。
疯子炒股

20-04-25 11:07

0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


所谓的应对方式,就是指我们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
心理学上有一个常用的量表,叫应对方式量表,归纳了六种常用的应对方式:
1,解决问题;
2,自责;
3,求助;
4,幻想;
5,退避;
6,合理化。
对我们来说,应对方式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行为上的应对,也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应对。
比如:遇到危险时,选择战斗还是逃跑;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任务,选择解决问题,还是拖延。
第二层,对内心的情绪应对。

第一章如何启动改变的行为

第2节  心理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

今天我们继续来讨论,行为改变为什么那么难。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并通过强化,把它变成新的惯。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在真实生活中却很难。
为什么?因为旧经验太过牢固。所以要击败旧经验,我们就必须理解它的工作原理。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让旧经验根深蒂固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本质:熟悉的应对方式
心理舒适区这个词,你一定听过。平时我们常说,要有所改变,就要走出心理舒适区。
可是,究竟什么是心理舒适区呢?你可能会想,“舒适区”指的就是舒适的环境嘛?
比如,有人在小城市找了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虽然工作没有太大的成就感,但是比较舒适,所以就不想再挑战自己,突破自己了,这就是心理舒适区。
其实并不全是。
首先,心理舒适区并不一定意味着舒适。
举个例子。我们都认同外面的环境要比监狱里舒适。可是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老布就不这么觉得。
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50年,这几乎是人的一生了。当他获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时,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差点精神崩溃。因为他已经熟悉了这座监狱,离不开了。
为了让自己继续在监狱里呆着,老布不惜举刀杀人。再一次出狱的时候,他甚至选择了自杀。
监狱这个环境,虽然不舒服,但这是他的心理舒适区。
从老布的例子你可以看到,有时候,你处于一个很痛苦,很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不愿意改变,这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因为你熟悉它。
其次,心理舒适区意味着熟悉的环境吗?其实也不是。
我有个朋友,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生活过得不好,希望能有所改变,所以想换个环境,先去国外读个书。他想听听我的意见。
生活遇到瓶颈,换个环境重新开始,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想法,也许你也有过。
我就跟他说:“出国长长见识是挺好的。可是,改变熟悉的环境,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改变了。”
我见到过一些人,换了个地方,换了份工作,马上就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也见过很多人,去过很多国家,做过很多工作,却一直没什么变化。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这些过去不在环境里,而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在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如果这些不改变,光改变环境,是没有用的。
所以,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
只有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才算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那么,什么是应对方式呢?
其实,所谓的应对方式,就是指我们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
心理学上有一个常用的量表,叫应对方式量表,归纳了六种常用的应对方式:
解决问题;
自责;
求助;
幻想;
退避;
合理化。
对我们来说,应对方式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行为上的应对,也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应对。
比如:遇到危险时,选择战斗还是逃跑;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任务,选择解决问题,还是拖延。
第二层,对内心的情绪应对。
举个例子:妈妈带小孩去动物园看狮子,孩子看见狮子都是会害怕的。
A小孩哭着说:“我要回家。”
B小孩一言不发,但是腿在瑟瑟发抖。
C小孩呢,看了一会,问妈妈:“我能不能冲它吐唾沫?”
你看,三个孩子都害怕狮子,但他们应对这种害怕的方式并不一样。这是对情绪的应对方式。
心理舒适区带来控制感
现在我们知道了心理舒适区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应对环境和问题的方式。
那么,这个舒适区到底有什么好处,让我们想要不停用它,明明想要改变,却总也改不了呢?
简单来说,它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控制感。
“控制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安全感的来源。我们大部分的应对方式,最初是用来应对焦虑的。
我们越是感到自己受了威胁,感到焦虑,就越需要控制感,会越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
而走出心理舒适区则意味着,你放下了原来所使用的应对焦虑的武器,重新去面对焦虑,寻找新的适应办法,这是情感这头大象很难忍受的。
所以,对焦虑感的回避和对控制感的需要,经常会让大象重新回到它所熟悉的应对方式上来,这就是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有一个来访者因为焦虑来找我。
她的丈夫之前在国外深造,为此他们异地了6年。最近,丈夫回国了,到了上海工作,她也跟着搬去了上海。
但是,最近她一直纠结是应该回到原来的城市,还是继续留在上海。她觉得是工作的原因。可是讨论着讨论着,我发现,到上海发展的机会和前景都比留在原来的城市好,她也很认同这一点。
那她为什么还执意要回去呢?她叹了口气说:“我担心先生跟我离婚。”
我知道她最近才刚结婚,于是我问她:“你和先生关系不好吗?”
她说不是,她和先生很恩爱。
我又问:“是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困难吗?”
她说也没有,都很好,可就是不安。
后来,我们聊到了她的成长经历。
原来,她从小和父母聚少离多,父母忙着做生意,经常不在家。
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有一次,她坐在家门口,孤孤单单地等在县城做生意的爸妈回家,直到天空一点点黑下来,父母也没有回来。类似的情况有很多。
我问她,是怎么适应这种分离的,她说不知道,就是慢慢惯了。
可我知道,这是很让人焦虑的场景,如果不是发展出了一种特别的应对方式,她没法惯。
后来她读大学,有了男朋友,别人总觉得异地恋不靠谱,她却很适应。
其实那时候,她心里想的是:反正有一天对方会离开。
但爱情最终战胜了时间和距离。今年丈夫学成回国,他们结婚了。可是,当两人真正在一起的时候,她却开始感觉不安,开始纠结要不要回原来的城市,重新开始两地分居的生活。
而且,她的头脑里发生了巧妙的转换,直到我们说起这一段,她还以为自己纠结的是哪个城市更有利于她的职业发展。
我问她,现在的生活怎么让她不安了。她说,好是好,可谁知将来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彻底破坏现在的一切。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来访者因为成长经历发展出来的应对方式就是:不对关系抱有期望,随时准备离开,过一个人的生活。
这种应对方式不适用于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而适用于处理两个人不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分离焦虑。但现在,为了配合这种应对方式,她宁愿选择两地分居的生活。
因为这种应对方式她最熟悉,能让她有控制感、安全感。
这是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我们会用自己的应对方式去建构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
明明她的环境已经不需要她这么焦虑,而她却还在为分离做准备。这是很多悲剧的来源。
在这里,我想请你思考一下:如果她的爱人也用类似的应对方式会怎么样?
那他就很容易把她的犹豫,解读成要离开的信号,他也会为分离做准备,以避免自己受伤害。这样,分离的焦虑就会变成现实,两个人就会真的越行越远。
幸运的是,丈夫对他们两人的关系很有安全感。他觉得两地分居的生活根本不是常态,两个人在一起才是常态。
这也是丈夫的心理舒适区,所以他包容了她的不安。
为了逐渐改变她的应对方式,有一次,我把她和她丈夫一起请到咨询室来,我们一起给妻子的焦虑取了一个名字,叫“小闹铃”。
当妻子再有不安、想要离开时,她就会告诉丈夫:“我的小闹铃又响了。”
丈夫会轻轻拧妻子的耳朵,假装把它关掉。
最终,妻子决定留在上海。
离开咨询室的时候,她跟我说:“老师,您知道吗?不只是感情,以前,任何好的东西,工作、荣誉、生活,我都不敢要,哪怕得到了,也会觉得不安,觉得这不是我的。现在,我慢慢开始不那么想了。”
觉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东西,这也是另一种心理舒适区。
而她开始走出了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用新应对方式生活。这并不能保证她和丈夫以后一定不会分离,没有人能做这样的担保。
但新的应对方式,能够让她去享受现有的幸福和快乐,并从中积累新的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意义。
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讲了什么是真正的心理舒适区,知道了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所带来的控制感,正是对控制感的渴求,让我们难以改变。

建议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找一找自己的心理舒适区。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学一种很实用的技能,给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拍个X光片,看清它精细的内部结构。
我们下一节见。
疯子炒股

20-04-25 10:49

0
第一章如何启动改变的行为


第1节  改变本质:如何创造新经验?。
我曾经跟人开玩笑说,我们对改变的成功经验可能并不多,但对改变的失败,一定经验丰富。
比如,我们经常会做新年计划,每年跨年的时候,都会又憧憬又悔恨地跟自己说:新的一年一定要不一样,要变成更好的自己。第二年、第三年……同样的计划塞满了抽屉,可最后,它们都仍然只是计划。
行为的改变为什么这么难?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启动行为的改变呢?
这一章,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话题。这一章会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会介绍阻碍改变的心理机制,谈谈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第二部分,我会讲怎么实现改变。怎么走出心理舒适区、怎么获得改变的动力、怎么迈开最小的第一步。
今天,我就先来讲讲改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两个自我:大象和骑象人
有一项医学调查说,心脏科医生告诉患者,如果他们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惯,比如不健康的饮食、不运动、抽烟等,他们将必死无疑。
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七分之一的人会真正改变。其余七分之六的人是不想活了吗?当然不是。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可就是没法改变。
这是我们在改变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我们心里有一个行为标准,希望自己做到,却经常被现实打脸。好像心里有一个自己,而现实却是另一个自己。
有时候,我们明明讨厌自己的某个行为,比如拖延症,却怎么也改不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很多的内疚和自责,就会怪自己意志力薄弱,不够努力。
可是,内疚和自责并不能带来改变。你应该认真思考的是,我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呢?
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你的躯体里其实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
区分这两个自我,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改变,非常重要。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他说:
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

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动力。
如果你的理性想要改变,就需要了解感性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改变将非常困难。
这个比喻能帮助我们形象地记住两个自我的关系。在整个这一章,我们会一直用这个比喻,我希望能有一头大象和一个骑象人在你心里住下来。
那么,大象的脾气是怎么样的呢?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力量大。
一旦它被激发了,理智就很难控制它。
第二个特点:它是受情感激发的。
它既容易被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驱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情绪所驱动。所以它既可能成为改变的阻力,也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强大动力。
第三个特点:它是受经验支配的。
也就是说,它只认我们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认我们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大象的前两个特点,比较好理解。今天,我们来重点讲讲它的第三个特点。这个特点与行为改变是直接相关的。
大象转向“经验的好处”
什么是经验的好处呢?想要理解它,你得先理解期待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我们想象中的好处。比如:
我们都能想到,每天早起跑步,会更有精神;
不拖延,会更高效、更有成就感;
坚持健康饮食会让我们的身体会变得更好。
但是这些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我们并没有深刻地体验过这种好处。
相反,我们体验过睡懒觉时温暖的被窝,打游戏的快乐,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这些都变成了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而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
期待的好处发生在未来,而经验的好处发生在过去或者现在;
期待的好处是被教导出来的,而经验的好处是我们通过亲身体会,真实地感受到的。
当这两个好处发生冲突时,虽然骑象人想要寻求那个“期待的好处”,而大象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那个“经验的好处”,哪怕有时候这个“期待的好处”要比“经验的好处”大得多。
一旦我们的某个行为获得了这种好处,它就会被保留到我们的生命里,哪怕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仍然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强化不仅有正强化,还有负强化。什么意思呢?
正强化是当你表现出某种行为时,通过增加你想要的结果,让你的行为更巩固。
比如:获得高额奖金会让你努力工作。
而负强化是当你表现出某种行为时,通过减少你不想要的结果,来让你的行为更巩固。
比如:为了防止被扣奖金,你也会努力工作。
现在,你应该理解了大象为什么总是不由自主地转向“经验的好处”,因为它会通过强化,塑造我们的行为,所以行为的改变才会那么难。
“经验的好处”很隐蔽

前不久,我接待了一个来访者,大学刚毕业不久,在一个陌生的大城市工作。
每天晚上下班,她都会搜寻当地有名的小吃店,大吃特吃,直到吃撑了还不能停手。她很苦恼,想要改变,却控制不住自己。
为什么她会这么依赖食物呢?
她跟我说,她所在的公司是一个世界500强的大公司,压力很大,经常要加班到八九点。她一个人租着房子,回家空荡荡的没什么意思。所以寻找美食成了她唯一的娱乐。
每天下班以后,她都会坐上地铁,到某个人来人往的闹市区,找个甜品店坐下。她喜欢一边吃,一边看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闹市的烟火气。
每次吃完,一想到要回到那个空荡荡的家,她就跟自己说:那不如再待一会,反正回去也没意思。结果就吃撑了。
我想请你跟我一起思考:
1. 在这个例子中,引起行为的刺激是什么?
不是美食,而是孤独。这个刺激是从她下班想到“自己回家后一个人空荡荡”开始的。
2. 与刺激相对应的应答行为是什么?
也不是吃,而是包括吃在内的挤地铁、到闹市区,看着人群并感觉到烟火气,这一系列的行为。
食物当然是一种强化,但它带来的最重要的好处,不是美味,而是用寻找食物的过程,用吃所带来的感官刺激,避免了自己在异乡感受到的压力和孤独感。
这么说来,她的大吃特吃,不仅是一种获得食物的正强化,更是一种通过吃来逃避孤独的负强化。而这种强化,让她很难控制自己,做出改变。
说到孤独的时候,我看到她眼里有泪花,我知道我说的是对的。
于是,我就跟她说:“人生已经很艰难了,你也不需要完全否定吃美食,这毕竟也是一个减压方法。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找一个更健康的替代方式,比如跑步健身、参加读书俱乐部、跟朋友看电影等等。”
我建议她每周一三五去试验新方法,二四六用“吃”这个老方法,看看哪个会感觉更好一些。
最后,她找到了一家羽毛球俱乐部。在那边认识了几个朋友,慢慢的,她也能够控制自己的饮食了。
所以,当我们改变失败的时候,责怪自己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的行为并不是独立于环境而存在的。
所谓的“好处”或者“坏处”,其实就是我们与环境交换信息,获得反馈的过程。刺激和强化,就是我们与环境建立联系的方式。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讲到这里,我们就讲到了改变的本质。
改变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的过程。
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亲身感受到它。亲身感受到的经验,这跟你听来的道理很不一样。
如果你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所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
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改变的本质,那就是创造新经验。这个理念也将是我们这一章的核心观点。
我们也知道了,“经验的好处”会通过强化塑造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的新经验变成新惯。
这么看,改变似乎也不难啊,我们去创造新经验,并不断强化它就好了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下节课,我们就来讲讲,为什么我们总是抱住旧经验不放,它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我们下一节再讲。
疯子炒股

20-04-25 10:37

0
关于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


当你告诉自己你不行的时候,你已经做了选择;
当你待在一个只能满足温饱,没什么前途的公司时,你已经做了选择;
当你用拖延躲避工作压力时,你同样做了选择。
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


我想先请你思考一个问题:你学自我发展心理学是出于哪种心态A. 来参观的
B. 来抱怨的
C. 真正想要改变的
来参观的学者,只想浮光掠影地了解关于改变的知识;
来抱怨的学者,只想证明改变有多难,自己有多少理由没法改变;
而真正想要改变的学者,会把这些课程里提到的理念和方法,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你会把这门课当做一个工具,去反思自己的生活。
我希望你是第三类学者,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你会更投入,你愿意信任我,而且,这门课也会成为连接我们彼此的桥梁。
所以,你准备好了吗?
现在,我们就正式进入学。
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
我已经做了12年的心理咨询师,一直在致力于帮助我的来访者改变。在工作中,我发现一个很有规律的现象,很多来访者会这么开始跟我的谈话:
老师,我很痛苦,我渴望改变,但我没有选择。
为什么没有选择呢?他们把问题归为难以控制的环境,归为充满敌意的社会,世界的不公平,或者自己无法改变的家庭和过去。
这些外在因素在不停地影响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选择。所以,他们停住了发展的脚步,在原地停止不前。
这些来访者让我意识到,人生有没有选择这个问题,是开启改变的前提问题。你相信你的人生真的会陷入没有选择的绝境吗?如果你相信它是真的,那么你就失去了改变的可能。
而我在咨询中要告诉来访者的第一件事,也是我在这里想告诉你的第一件事是:关于改变,你其实一直都有选择。
当你告诉自己你不行的时候,你已经做了选择;
当你待在一个只能满足温饱,没什么前途的公司时,你已经做了选择;
当你用拖延躲避工作压力时,你同样做了选择。
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
你为自己不改变所找的所有借口,像是没钱、没时间、太麻烦、没必要……它们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那也是你的选择。
意识到你有选择,这是我们开始改变的前提。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呢?
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你误认为只有你的选项足够理想,这才算有选择。如果你的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
其实,并非如此。
选择是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我们头脑中的理想。我们选择的,也不是未来的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比如说,我现在在做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我没有办法去做一份我希望的理想的工作。因为我需要养活自己,所以我觉得自己没有选择。
其实,这句话正确的表述是:你还不愿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冒险,所以选择忍受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但我并非没有选择。不说别的,至少养活自己的办法,绝对不止一种。
我们觉得自己没有选择的第二个原因是,逃避对自己的责任。
表面上,我们都希望自己有更多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却经常在逃避选择。因为有时候,强调我们有选择,并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
你很容易想到另一个问题:既然我有选择,那我现在过得不好,是不是我自己错了?
我希望你不要这么想。讨论对错的思维方式,它通常会假想一个施害者和一个受害者。
当我们说自己没有选择时,我们是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我们可以借此把责任推卸给假想中的施害者,无论这个施害者是环境还是他人。这样,我们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了。
在这里,我希望你换一种思维方式,不是思考“谁对谁错”,而是思考“有用没用”。
如果你强调自己受过去、环境和他人所限,自己没有选择,这对你的改变有什么用吗?你没法改变,也许不是你的错,可是,最终要为结果负责的人是谁呢?还是你自己。
改变需要勇气
在心理咨询里,我始终在帮助来访者承担起自己对改变的责任,帮助他们看清自己做出的选择。但是我必须说,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巨大的勇气。
斯科特·派克(Scott Peck)是美国著名心理医生,他有一本经典的书,叫《少有人走的路》。
在书里,他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年轻的时候,因为责任心太强,他总是把工作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别的同事每天下午4点半就下班了,他却要接诊到晚上八九点。这样,他老婆抱怨他不回家,他也很疲惫,有很多怨言。
有一天,他就去找他的主任医生商量,问能否安排他几周不接来访者。
主任医生听完他的抱怨,同情地说:“哦,我看到你遇到麻烦了。”
他很感激地说:“谢谢您,那您认为我该怎么办呢?”
那个主任医生又重复了一遍,说:“我不是告诉你了吗?你现在有麻烦了。”
派克很生气:“是啊,我是有麻烦了,所以才来找您啊,您认为我该怎么办呢?”
主任却说:“好好听我说,我只和你再讲一遍,你要认真听好:
我同意你的话。你现在确实有麻烦了,你的麻烦跟时间有关。是你自己的时间,不是我的时间,所以不是我的事。
如果你听到一个领导跟你讲这种莫名其妙的话,估计你也会生气。当时派克医生就气得要命,觉得这个主任简直不可理喻。
可是三个月后,他忽然就认识到了:主任说得没有错。
我的时间是我的责任,如何安排时间应该由我自己来负责。花更多的时间接待来访者,这也是我自己选择的结果。
那他当初为什么要去找主任说呢?他其实是在说:“为我负责吧,你可是我的上司,我没有选择,只有你能帮我选择。”
你看,一个训练有素的心理医生,都会不自觉地把选择的责任推给别人,更何况我们这些没有受过训练的普通人?
所以,选择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很难,需要勇气。可是,没有什么比走一条很难的路更能促进人的自我发展了。
改变需要自省
改变需要勇气,但只有勇气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反省自己的能力。只有不断地审视自我,才能触发改变。

我有一个来访者,她的妈妈是一个非常焦虑的人,经常指责和打骂她,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感。可是,当她自己当了妈妈,有了女儿之后,她也经常指责自己女儿的种种不是。
有一天她来跟我说:“你知道吗,有时候我羡慕我妈妈。我妈妈有很多问题,可她的人格是完整的。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都是别人有问题。可是这么多年,我读了很多书,受了很好的教育,我反而分裂成了两个人。
一方面,我很像我妈妈,另一方面,我又很厌恶自己像她;一方面我不停地指责女儿,另一方面,我又在不停地指责,那个指责我女儿的自己。”
我跟她说:
你跟你妈妈不同的地方,是有价值的。因为你有内省。反省并不轻松,它有时候还让人痛苦,可这正是改变的契机。
最后,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
据说,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咨询室里放着一根三面柱。柱子的一面刻着“我很可怜”,另一面刻着“别人很可恶”,最后一面刻着“怎么办?”。
每次有来访者到他的咨询室里,他都会拿出他的三面柱,问来访者:“你选择谈什么呢?”
现在,如果你面前也有一根三面柱,我问你同样的问题,你会怎么选择呢?

最后的最后,我有一个小建议:
我相信你一定有很想改变的事情,小到早睡早起,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的生活惯;大到怎么让自己心智变成熟,怎么建立高质量的关系,怎么走过人生的艰难时刻。
为了要让学更有效,你不妨现在就找一个最想改变的目标。这样,你就能把每节课学到的内容应用到自己身上。随着学的深入,你一定能更深刻地看清自己,看清问题,这能帮助你改变。
下面,我们就正式进入学的第一章——如何启动行为的改变。
为什么我们常常立志要做出改变,却总是三天热度,最后无疾而终?推动改变的是我们的决心,我们的意志力,还是另有其它的力量?
让我们开启我们的改变之旅。
疯子炒股

20-04-25 10:32

0
改变非常难,其实难在你心里
你的心理系统就像一个鱼缸,而你就像鱼缸里的那条鱼,你在里面游看起来很自由,其实,你是被限制住了。

你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吗:如何拥有一个更好的人生?
这样一个问题会让你觉得有点“心灵鸡汤”。但其实,这个问题是我仔细想过的。
什么才是更好的人生?我们的人生发展是有方向的吗?
我们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成长吗?
如果可以,我们又该如何去实现一次次的人生突破,向着那个理想的方向前进呢?
要破解这些成长谜题,心理学能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线索。
可是,为什么突破自己那么难?难道我们注定要活在焦虑、纠结和痛苦中吗?我们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人生发展?
说到改变,我们都很熟悉。比如:想减肥、想锻炼、想早睡早起、想读书、想换工作、想表白、想结束一段关系……
我曾经开玩笑说:一年365天,我们可能有364天都是在想着怎么改变的。但真实的改变却很难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往往是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
为什么改变就这么难呢?
我们经常想到的理由是:自己意志力不够坚定,或者行动力太弱;有时我们也会把不能改变的责任推卸给外在环境,觉得新工作太难找、同事太坏、家人不支持等等。
可是,我想告诉你的是:改变非常难,其实难在你心里。
你的心理系统就像一个鱼缸,而你就像鱼缸里的那条鱼,你在里面游看起来很自由,其实,你是被限制住了。
人生突破的本质是心理系统的更新。
我们分为五章来讲述自我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我将从行为出发,告诉你如何养成一个好惯。
怎样走出心理舒适区,迈开改变的第一步。
第二章,我将带你了解你的思维系统,告诉你如何让心智变得更成熟。
我要带你看看你的大脑是不是有很多的防御性思维,并把成长型思维的工具介绍给你。
第三章,我会带你一起来拆解身边复杂的人际关系,告诉你如何突破爱恨情仇的迷局。
不健康的关系是如何限制的你?而拥有高质量的关系,你又需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四章,我们将穿越人生的重大转折期,告诉你如何走过人生的艰难时刻。
职业转换、亲人离去、情感变故、遭受创伤……这些我们人生经常会遇到的坎,如何塑造了你的心理结构?你又该如何去对付它们?
第五章,我将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告诉你,如何绘制自己的人生地图。
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它自己的使命,而理解这一个使命,这一不同阶段的课题,能够提示我们,该从哪里突破。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