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35岁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3岁当选中科院院士,52岁上海市科技功臣
32岁德国学成回国,王曦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
信息技术研究所;35岁研发出高端硅基材料SOI并实现产业化,打破了国际禁运;40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3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那一届新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52岁当选上海科技功臣,因为他的战略性思维和前瞻眼光,为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抢占了战略制高点,也为中国的先进制造也体制机制创新,创立了“上海模式”。
从去年5月起,王曦又挑起了一副历史重担:出任张江实验室主任,筹建国家实验室。他说,“如果能为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做一些事,有利于国家战略,我不怕‘啃硬骨头’。”
为中国集成电路实现全球“弯道超车”而披荆斩棘
去年,王曦又来到法国硅片生产公司Soitec。几年前,他想来这家公司考察,却只能在门口留影,而这次他却被迎进了贵宾室——2016年,由王曦担任董事长的上海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了该公司14.5%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并列第一大股东。
几乎同时,王曦还拍板收购了另一家生产SOI材料的芬兰公司。“我希望,到2021年,我国可以占到SOI材料国际市场的15%。”王曦说,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计划,因为从去年起,美国和欧洲都已开始严厉监管来自中国的收购项目,而那里是全球SOI最主要的供货区。
做强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为国家战略服务,在全球实现“弯道超车”,是老所长、中科院院士邹世昌的梦想。王曦一直记得不少前辈老院士的话:“基础研究固然重要,但把成果带出实验室,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更重要。”这也是他自己的切身体会。
SOI是一种特殊的硅片材料,用它做成的芯片,不仅速度可提高35%,还可降低能耗70%,并可适应核爆、太空辐照等恶劣环境,还是下一代集成电路芯片——硅光芯片的核心材料。
早在2006年,王曦就研发出了高质量的SOI,并初步实现产业化,然而直到今天,应用之路还十分艰巨。材料是基础,但仅仅解决材料供应,还不够,十几年来,王曦不断致力于为SOI构建产业生态系统:为国家提供宇航级SOI材料、发展硅基光子学、推动可能支撑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12英寸FDSOI芯片工艺发展……
2016年2月,搭载了SOI芯片“新微芯”的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2017年2月,12英寸FDSOI工厂在成都开工建设。王曦相信,这都将为中国未来站上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制高点铺下坚实的台阶。
追求“市场化手段解决国家战略需求”的最高境界。“他总能在市场前景还不明朗的时候,就敢于拍板。后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与王曦合作过的人,都佩服他那能够穿透迷雾的判断力。
2001年,为把SOI拉出实验室,王曦带着五个博士创立了上海新傲科技公司。当时没人看好他的选择,而17年后的今天,新傲的市场估值已从1300万元增长到13亿元,翻了100倍。
2014年,王曦成立新昇半导体科技公司,布局12英寸大硅片生产。当时市场前景不明朗,他和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为了5亿融资跑断了腿。可到去年产业形势突然好转,大硅片供不应求,公司将有望提前一年达到盈亏平衡。由此尝到融资之痛,王曦推动成立了硅产业集团,为发展中国自主可控半导体材料产业的资金短缺,解了燃眉之急。
2015年,为了让实验室成果更顺利走向产业化,王曦主导创建了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将基础研究、工程平台和资本运作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发展起“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帮助实验室技术越过产业化的“死亡之谷”。这一模式成为上海市十八个功能性创新平台的模板,还将被国家工信部用于2025中国制造的功能性平台——国家级传感器创业中心。
2016年,为了改变国内硅企业小而散的境况,整合资源,王曦成立硅产业投资公司。“必须将这些企业的力量整合起来,才能与国际巨头抗衡。”他说,“能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国家战略需求,是我追求的最高境界。”
产业制高点的占领,离不开基础研究带来的理论突破。王曦接下张江实验室主任的任务,就是希望探索更多科研体制机制的创新:让科学家可以心无旁骛地搞科研。“科学发展到今天,只有极其爱好科学的年轻人,才会有各种‘疯狂’的想法。”而王曦希望,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使这些想法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