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浪迹天涯,也要有独立的炒股工作室

18-12-29 14:22 9283次浏览
京斌66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入市三年,亏空了多年打拼的成果,对于这种情况,TGB戏称浪迹天涯了。是时候给自己个交代了,利用半年的时间,争取买辆简易房车。


冬天海南,夏天吉林,建立起8.4平米移动工作室。继续在炒股界流浪。
打开淘股吧APP
19
评论(7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京斌66

19-01-02 19:25

0
今天两个预警的股还行。
 
 上升太快,以后的策略是一出来,就梭哈。 002213300362 都不错。应该都可以2板。 
 好久没吃卤煮了,今天去胡同里尝尝,吓我一跳,从7元涨到38元,抢钱啦。
 
  
 最后,还是送上靓图。 
京斌66

19-01-01 21:51

0
三个维度选股:GY,强股,归一,有以下结果。路畅也在里面只不过最后掉下了。
 
 那么,盘后分析,最应该买的是空港,其次是合金。路畅和它们区别就是没有九转。就象一个女人是的,没有曲线终归是不没的。
 
 解决办法,屏蔽30天没有涨停的股。
京斌66

19-01-01 12:40

2
TGB兄弟分享的,挺好,摘录。首板的时候是15分钟以内的涨停板第二天不能跳空高开三个点以上。基本上直接开盘竞价就可以走了。如果是跳空高开三个点以上的股票。那么就要密切关注,开盘以后等待高点卖出。还有一种就是烂板,像楼主昨天的那只股票。包括昨天还有其他的烂板也是一样。集合竞价,如果低开三个点以下。就不符合预期了。当天涨停的概率就很小,基本上竞价就可以马上走。如果低开一两个点。可以稍微等一下,开盘以后看他十分钟之内能不能够拉到翻红。如果十分钟之内都拉不到翻红,就可以考虑卖出了,别在这支股票上面耽误时间,其他好的股票多的是。理想的股票开盘后十分钟之内必须要拉到三个点以上。当天涨停的概率才大。然后再结合板块来看呢,如果这个板块整体都不行了,开盘都不符合预期,那你还等什么?开盘马上跑吧。 

第二天底开的话,就是弱的表现,等十分钟左右看看能不能弱转强。不见拉升的话,就要考虑割肉出局!如果说下午有拉升上板的机会,记得再打回来!

适合半路板战法第二天卖票。
京斌66

19-01-01 00:21

2
 痛痛痛!!!
京斌66

18-12-31 15:23

0
@股民88888 TGB顾名思义,淘好股,一可发家致富,二是子孙繁殖。谁不想把种子播到良田上。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京斌66

18-12-31 14:05

0
第三阶段——反转

这一阶段的标题叫做反转,但它的意思并不是资产泡沫要破了,而是经济在这一阶段开始由烈火烹油般的繁荣变的不那么繁荣了。原因有两个。

第一,前面说到,当一个国家在依靠出口拉动经济,产生大量贸易顺差时,它的汇率会自动上升(汇率这个东西本来就是用来调节贸易平衡的)。这时政府有一个选项,就是印钞去外汇市场买美元,“操纵汇率”,强行稳定住人民币的汇率。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如图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我们发现人民币从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间都被政府强行稳定在8.3这个位置上。但是就像我在贸易战那几篇文章中写到的那样,国际贸易体系毕竟不是只有我们一个玩家,如果我们总想赢,那么别人就不玩了。所以我们不得不在2005年开始允许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就会导致出口产品变贵,竞争力下降,而进口产品变的便宜,国内厂商竞争压力陡升。

第二,除了汇率这个外部因素外,还有一个内部因素。因为在经济繁荣时期GDP会高速增长,而GDP就是国民总收入的意思。虽然中国居民收入在GDP中占比没有美国的近80%那么高,但是也有60%,因此中国居民的收入是会随着GDP一起上涨的。而收入的上涨也会逐渐侵蚀国内的出口竞争力(因为企业要不断提高工资才可以雇佣到人),让我们生产的东西变得更贵。如图,

以上这两个原因会让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下滑。从而导致在国内的投资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产生收益。这也是在这个阶段债务与GDP的比会加速扩大的原因之一,因为同样的一笔投资,不太可能获得十年前的那种收益了。所以中国目前天量债务的现状也不能全怪房地产

因此,在反转阶段,由于经济竞争力持续下滑,投资收益率不断下降,最终会导致资本外流,因为此时投资别的国家可以获得更高的风险收益比(承担更小的风险或者获得更高的收益)。

而资本外流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外汇储备的下降,如图:

中国外汇储备余额

从2014年到2016年年中,我国外汇储备大幅下降一万亿,最终因为资本管制的加强而得以被抑制。

除了竞争力下降外,在Ray的模型里,还有一个原因会导致资本外流。前面提到,繁荣时期往往会催生资产泡沫,而资产泡沫会带来“财富效应” —— 房产升值,股票升值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更有钱了,因此会刺激消费。这里有朋友可能要提出质疑,觉得房贷把大家的钱都套住了,所以应该导致“消费降级”。其实中国目前并不是“消费降级”,而是“两极分化”。没房的人可能被房子压的喘不过气,但是有房的人可真觉得自己一夜暴富了。根据美国白宫在2010年的报告,美国收入前10%的人占了总收入的60%以上,因此,理所当然的,这部分人的消费也占了50%以上。换句话说,最能决定一个国家消费是否快速增长的,就是这部分有钱人,他们都是有产者,有房子,有股票。

如图为中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从2010年开始快速上升。由于消费就是收入减储蓄,因此储蓄率也在下滑。

( * 心理学上有一个原理告诉我们,人们都会严重高估跟自己处境相同的人的数量。例如喜欢足球的人会严重高估同样喜欢足球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etc。因此,根据自己所处的境遇而否定财富效应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但并不正确。)

Ray 通过研究过往案例的经济数据认为,在泡沫阶段,财富效应会导致消费上升,它不仅会令国内消费扩大,例如上面那张图,也会导致进口上升 —— 购买外国的产品和服务也会相应增加,进而让经常账户恶化(产生逆差)。这一点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国人出国旅游和留学的人次与花费在快速增加。

当然,就算没有财富效应存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这两个数据也会增加的,只是可能没有这么快。

前面我们写到过,一国出口比进口多的情况下(经常账户顺差),会让外汇市场上对本国货币的需求量变大(即便商品以美元结算,厂商终究还是要换成人民币来发工资的),进而推升本国货币升值。而如果产生了经常账户逆差,则会让本国货币有贬值的压力,进而引发资本外逃。

由于财富效应影响的是进出口的平衡,那么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经常账户的恶化了。

如图为中国的经常账户,可以看出从2008年之后顺差确实大幅下降了。不过跟那些爆发过危机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经常账户目前可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上图为泰国在年引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经常账户,几乎连续十年为负,而且多年超过了负5%。根据Ray的统计,在27个最终由债务危机演变为货币危机(货币大幅贬值,通胀或膨胀大幅上升)的国家中,在爆发危机的那一年,平均经常账户余额为负(逆差)6%。而中国现在是正(顺差)1.75%,可以说距离警戒线十分遥远。所以说目前来看,贸易问题对中国资本外逃的贡献微乎其微。不过我还是把它写了下来因为很明显,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 贸易战来了。

由于美国每年进口大量中国商品(去年为5000亿美元),而中国只进口很少的美国商品(去年为1300亿美元),因此贸易战一方面肯定会严重损害中国出口企业的价格竞争力(被加了关税),另一方面则会因为出口下降而令中国的经常账户恶化。这两点都会加剧资本外逃的趋势,进而让人民币贬值。事实上市场也确实是这样反应的,在过去短短几个月里,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了8.5%。

贸易战的问题是中国在面对债务危机的压力时最大的挑战和变数。它也是目前中国的处境不同于所有之前爆发过危机的国家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国不仅需要考虑其所运用的政策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还要考虑它们会对全世界产生什么影响。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如果中国爆发危机,它肯定也会迅速的波及全世界,创造又一个“百年一遇”。那我们会爆发危机吗?
京斌66

18-12-31 13:43

0
第三阶段——反转

这一阶段的标题叫做反转,但它的意思并不是资产泡沫要破了,而是经济在这一阶段开始由烈火烹油般的繁荣变的不那么繁荣了。原因有两个。

第一,前面说到,当一个国家在依靠出口拉动经济,产生大量贸易顺差时,它的汇率会自动上升(汇率这个东西本来就是用来调节贸易平衡的)。这时政府有一个选项,就是印钞去外汇市场买美元,“操纵汇率”,强行稳定住人民币的汇率。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如图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我们发现人民币从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间都被政府强行稳定在8.3这个位置上。但是就像我在贸易战那几篇文章中写到的那样,国际贸易体系毕竟不是只有我们一个玩家,如果我们总想赢,那么别人就不玩了。所以我们不得不在2005年开始允许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就会导致出口产品变贵,竞争力下降,而进口产品变的便宜,国内厂商竞争压力陡升。

第二,除了汇率这个外部因素外,还有一个内部因素。因为在经济繁荣时期GDP会高速增长,而GDP就是国民总收入的意思。虽然中国居民收入在GDP中占比没有美国的近80%那么高,但是也有60%,因此中国居民的收入是会随着GDP一起上涨的。而收入的上涨也会逐渐侵蚀国内的出口竞争力(因为企业要不断提高工资才可以雇佣到人),让我们生产的东西变得更贵。如图,

以上这两个原因会让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下滑。从而导致在国内的投资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产生收益。这也是在这个阶段债务与GDP的比会加速扩大的原因之一,因为同样的一笔投资,不太可能获得十年前的那种收益了。所以中国目前天量债务的现状也不能全怪房地产

因此,在反转阶段,由于经济竞争力持续下滑,投资收益率不断下降,最终会导致资本外流,因为此时投资别的国家可以获得更高的风险收益比(承担更小的风险或者获得更高的收益)。

而资本外流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外汇储备的下降,如图:

中国外汇储备余额

从2014年到2016年年中,我国外汇储备大幅下降一万亿,最终因为资本管制的加强而得以被抑制。

除了竞争力下降外,在Ray的模型里,还有一个原因会导致资本外流。前面提到,繁荣时期往往会催生资产泡沫,而资产泡沫会带来“财富效应” —— 房产升值,股票升值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更有钱了,因此会刺激消费。这里有朋友可能要提出质疑,觉得房贷把大家的钱都套住了,所以应该导致“消费降级”。其实中国目前并不是“消费降级”,而是“两极分化”。没房的人可能被房子压的喘不过气,但是有房的人可真觉得自己一夜暴富了。根据美国白宫在2010年的报告,美国收入前10%的人占了总收入的60%以上,因此,理所当然的,这部分人的消费也占了50%以上。换句话说,最能决定一个国家消费是否快速增长的,就是这部分有钱人,他们都是有产者,有房子,有股票。

如图为中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从2010年开始快速上升。由于消费就是收入减储蓄,因此储蓄率也在下滑。

( * 心理学上有一个原理告诉我们,人们都会严重高估跟自己处境相同的人的数量。例如喜欢足球的人会严重高估同样喜欢足球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etc。因此,根据自己所处的境遇而否定财富效应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但并不正确。)

Ray 通过研究过往案例的经济数据认为,在泡沫阶段,财富效应会导致消费上升,它不仅会令国内消费扩大,例如上面那张图,也会导致进口上升 —— 购买外国的产品和服务也会相应增加,进而让经常账户恶化(产生逆差)。这一点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国人出国旅游和留学的人次与花费在快速增加。

当然,就算没有财富效应存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这两个数据也会增加的,只是可能没有这么快。

前面我们写到过,一国出口比进口多的情况下(经常账户顺差),会让外汇市场上对本国货币的需求量变大(即便商品以美元结算,厂商终究还是要换成人民币来发工资的),进而推升本国货币升值。而如果产生了经常账户逆差,则会让本国货币有贬值的压力,进而引发资本外逃。

由于财富效应影响的是进出口的平衡,那么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经常账户的恶化了。

如图为中国的经常账户,可以看出从2008年之后顺差确实大幅下降了。不过跟那些爆发过危机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经常账户目前可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上图为泰国在年引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经常账户,几乎连续十年为负,而且多年超过了负5%。根据Ray的统计,在27个最终由债务危机演变为货币危机(货币大幅贬值,通胀或膨胀大幅上升)的国家中,在爆发危机的那一年,平均经常账户余额为负(逆差)6%。而中国现在是正(顺差)1.75%,可以说距离警戒线十分遥远。所以说目前来看,贸易问题对中国资本外逃的贡献微乎其微。不过我还是把它写了下来因为很明显,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 贸易战来了。

由于美国每年进口大量中国商品(去年为5000亿美元),而中国只进口很少的美国商品(去年为1300亿美元),因此贸易战一方面肯定会严重损害中国出口企业的价格竞争力(被加了关税),另一方面则会因为出口下降而令中国的经常账户恶化。这两点都会加剧资本外逃的趋势,进而让人民币贬值。事实上市场也确实是这样反应的,在过去短短几个月里,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了8.5%。

贸易战的问题是中国在面对债务危机的压力时最大的挑战和变数。它也是目前中国的处境不同于所有之前爆发过危机的国家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国不仅需要考虑其所运用的政策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还要考虑它们会对全世界产生什么影响。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如果中国爆发危机,它肯定也会迅速的波及全世界,创造又一个“百年一遇”。那我们会爆发危机吗?
京斌66

18-12-31 13:40

0
位卑未敢忘忧国,上面聊了一些风月,下里巴人的东西,后面转换个话题,聊一些高大上,阳光白雪。先转发一个文章.


 概览  “很多人认为过去发生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经济危机都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而我只看到了同样一些事情一次次的重复上演。”
 
几天前刚刚读完了 Ray Dalio 在今年9月10号才发布的新书 (《债务危机》),作为全球最大的宏观策略对冲基金 —— 桥水的创始人,Ray 凭借他对宏观经济以及债务危机深入本质的了解与研究,带领桥水看遍了世界经济舞台上不断上演的泡沫与崩溃,疯狂与绝望。
这“同样的一件事情”被 Ray 总结成了一套债务危机爆发的“模式”,并通过这本新书介绍给了我们。书中还罗列了过去一百年间曾发生过的48次经济危机(GDP增速低至负3%或以下),包括对其中的三次(1921年德国爆发的“超级通胀”;1929年美国的“大萧条”以及作者亲身经历的2008“次贷危机”)的详细介绍。
由于中国自有现代化的经济数据以来就没有遇到过书中所定义的危机,因此这本书几乎没有提到中国这个词。但是作为读者的 Murph,自然会不断拿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来对照这个模式,试图搞清楚我国会不会也遭遇危机呢?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经济的故事,让我们从头说起。

第一阶段——繁荣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资本是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如果想要发展,就必须投资教育,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工厂,投资机器。我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成就其实不过是把地里的农民变成了工厂里的工人,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但是可不要小看这一点,工厂里的机器是要花钱买的,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是需要公路和港口来运输的,工厂运转是要电的,这些东西都需要大量的投资。

那么投资从哪里来呢?来自储蓄。对于一个人来说,我们投资的钱来源于储蓄,而储蓄又来源于我们的收入减去消费。对于国家来说也一样,只是稍微复杂了一点,因为一个国家用于投资的钱即可以是自己国民的储蓄,也可以是外国人的储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还可以通过借外债来投资,发展经济。但问题是借外债的风险非常大,后面我们会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巴西与阿根廷作为例子来说明为什么。

《断层线》的作者,前任印度央行行长 Raghuram Rajan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几十年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投资越多,经济发展就越快,然而,如果投资中资金来源是外债的比例越大,其增长速度相对于那些少有外债的国家就会越慢。

换句话说,用自己国民的储蓄来投资并发展经济,才是最好的方式,这样即有足够的钱来投资,又避免了借外债。而这正是我国过去三十年发展经济的方式。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NDfLnJf3u61Eryqkpvdm3tfZzia7CA6CX56ngj0Bu0rZvcxNRnYvgFNJbnX7D0NfWXVkKCwCol7d1ARY5PHOfQ/640?wx_fmt=jpeg


如图为各国国民储蓄率(国民储蓄 = 政府储蓄 + 居民储蓄 + 企业储蓄)的比较,中国高居榜首。经济发展最快的几个国家,韩国,印度,德国的储蓄率都很高。可以说,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储蓄率,中国是不可能实现如此快速的经济增长的。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NDfLnJf3u61Eryqkpvdm3tfZzia7CA6CWJAiauyZpQv6w4onKpcqGXajKU1Lv9E29qdAxYj3Dp7aeKLpCnWoqEg/640?wx_fmt=jpeg


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民族特点之外,就是众所周知的福利水平较低了。如上图,由于福利水平较低,所以我国的居民储蓄与政府储蓄均远远高于美国。说到福利,看到第一张图的朋友们不知道会不会想到巴西这个国家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到巴西经济被国内不可持续的高福利政策所拖垮。例如在巴西,平均的退休年龄是55岁。退休之后可以获得的平均退休金是退休前工资的70%。而 OECD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联盟) 国家的平均退休年龄是65岁,退休之后可以获得的退休金仅为之前工资的50%。

这样的高福利政策导致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政府没有钱。在那篇文中我也写到作为一个国土面积跟美国差不多大的国家,巴西国内竟然没有可堪重任的铁路网。就连农民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但是巴西政府没有钱修路。第二就是高福利导致居民的低储蓄率(养老金太过丰厚,就没必要储蓄了)。居民和政府的低储蓄相加,导致巴西的总储蓄率只有15%,如上图,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

由于国内居民的储蓄率太低,迫使巴西不得不借大量的外债(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来投资并发展经济。不过有关巴西的故事,我们后面再说。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通过把大量的收入用于储蓄,进而转化成投资,让中国经济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完成了现代化。但问题是,如果我们把大量的收入用于储蓄,消费能力不就变得很低了吗?没错,事实正是这样。中国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一直处在40%以下,不仅远远低于美国的70%,也低于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国家。

既然消费能力差,而生产能力又很强(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生产力的提高),我们便没有能力消费掉自己生产的产品。于是只有依靠外贸,把产品卖给外国人。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NDfLnJf3u61Eryqkpvdm3tfZzia7CA6C5rOPwOcldqds04O7uJn7chQiazRiaSXCakFJDueNXfry9FbIqdc7xe1w/640?wx_fmt=jpeg


如图为中国出口总额占GDP的比,可以看到从改革开放之后它一直在快速的上升,2001年加入WTO之后更是几乎变成了一条直线。

由于我们消费的少,生产的多,所以经常账户一直是顺差,即出口的多,进口的少。在正常情况下,这会导致人民币不断升值,因为在外贸市场上,为了购买中国生产的产品,即便出口多以美元结算,但出口商终究是要把拿到手的美元换成人民币来发工资的。因此在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的需求会超过美元,从而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在这种时候,政府会面临两个选择,既可以选择放任人民币升值,进而不断侵蚀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升值会让出口产品变贵,而外国进口的产品变的更便宜),也可以选择印钞去市场上买美元,增加对美元的需求来抑制这个趋势。

( * 印钞去买美元这件事本身并不会导致货币泛滥,因为还可以用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货币乘数”这个概念。因此印钞去买美元避免人民币升值明显是一个更好的选项。)

中国政府选择了后者,印人民币去买美元,维持汇率稳定,以保持出口竞争力。而买到的这些美元,就变成了我们的外汇储备。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NDfLnJf3u61Eryqkpvdm3tfZzia7CA6CCibqicQbicooDOdVoUd7G7bJPKBAJLR8uAictPGHReaESM2e4pISicGp4xg/640?wx_fmt=jpeg


如图为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一飞冲天。

故事进展到这时候,我们发现中国政府几乎做对了所有的事,才促成了这一场持续了三十多年的经济奇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不仅感觉到自豪,甚至会觉得有些神奇。

当然,我们的故事还要继续。

 概览  “很多人认为过去发生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经济危机都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而我只看到了同样一些事情一次次的重复上演。”
 
几天前刚刚读完了 Ray Dalio 在今年9月10号才发布的新书 (《债务危机》),作为全球最大的宏观策略对冲基金 —— 桥水的创始人,Ray 凭借他对宏观经济以及债务危机深入本质的了解与研究,带领桥水看遍了世界经济舞台上不断上演的泡沫与崩溃,疯狂与绝望。
这“同样的一件事情”被 Ray 总结成了一套债务危机爆发的“模式”,并通过这本新书介绍给了我们。书中还罗列了过去一百年间曾发生过的48次经济危机(GDP增速低至负3%或以下),包括对其中的三次(1921年德国爆发的“超级通胀”;1929年美国的“大萧条”以及作者亲身经历的2008“次贷危机”)的详细介绍。
由于中国自有现代化的经济数据以来就没有遇到过书中所定义的危机,因此这本书几乎没有提到中国这个词。但是作为读者的 Murph,自然会不断拿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来对照这个模式,试图搞清楚我国会不会也遭遇危机呢?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经济的故事,让我们从头说起。

第一阶段——繁荣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资本是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如果想要发展,就必须投资教育,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工厂,投资机器。我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成就其实不过是把地里的农民变成了工厂里的工人,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但是可不要小看这一点,工厂里的机器是要花钱买的,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是需要公路和港口来运输的,工厂运转是要电的,这些东西都需要大量的投资。

那么投资从哪里来呢?来自储蓄。对于一个人来说,我们投资的钱来源于储蓄,而储蓄又来源于我们的收入减去消费。对于国家来说也一样,只是稍微复杂了一点,因为一个国家用于投资的钱即可以是自己国民的储蓄,也可以是外国人的储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还可以通过借外债来投资,发展经济。但问题是借外债的风险非常大,后面我们会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巴西与阿根廷作为例子来说明为什么。

《断层线》的作者,前任印度央行行长 Raghuram Rajan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几十年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投资越多,经济发展就越快,然而,如果投资中资金来源是外债的比例越大,其增长速度相对于那些少有外债的国家就会越慢。

换句话说,用自己国民的储蓄来投资并发展经济,才是最好的方式,这样即有足够的钱来投资,又避免了借外债。而这正是我国过去三十年发展经济的方式。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NDfLnJf3u61Eryqkpvdm3tfZzia7CA6CX56ngj0Bu0rZvcxNRnYvgFNJbnX7D0NfWXVkKCwCol7d1ARY5PHOfQ/640?wx_fmt=jpeg


如图为各国国民储蓄率(国民储蓄 = 政府储蓄 + 居民储蓄 + 企业储蓄)的比较,中国高居榜首。经济发展最快的几个国家,韩国,印度,德国的储蓄率都很高。可以说,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储蓄率,中国是不可能实现如此快速的经济增长的。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NDfLnJf3u61Eryqkpvdm3tfZzia7CA6CWJAiauyZpQv6w4onKpcqGXajKU1Lv9E29qdAxYj3Dp7aeKLpCnWoqEg/640?wx_fmt=jpeg


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民族特点之外,就是众所周知的福利水平较低了。如上图,由于福利水平较低,所以我国的居民储蓄与政府储蓄均远远高于美国。说到福利,看到第一张图的朋友们不知道会不会想到巴西这个国家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到巴西经济被国内不可持续的高福利政策所拖垮。例如在巴西,平均的退休年龄是55岁。退休之后可以获得的平均退休金是退休前工资的70%。而 OECD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联盟) 国家的平均退休年龄是65岁,退休之后可以获得的退休金仅为之前工资的50%。

这样的高福利政策导致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政府没有钱。在那篇文中我也写到作为一个国土面积跟美国差不多大的国家,巴西国内竟然没有可堪重任的铁路网。就连农民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但是巴西政府没有钱修路。第二就是高福利导致居民的低储蓄率(养老金太过丰厚,就没必要储蓄了)。居民和政府的低储蓄相加,导致巴西的总储蓄率只有15%,如上图,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

由于国内居民的储蓄率太低,迫使巴西不得不借大量的外债(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来投资并发展经济。不过有关巴西的故事,我们后面再说。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通过把大量的收入用于储蓄,进而转化成投资,让中国经济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完成了现代化。但问题是,如果我们把大量的收入用于储蓄,消费能力不就变得很低了吗?没错,事实正是这样。中国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一直处在40%以下,不仅远远低于美国的70%,也低于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国家。

既然消费能力差,而生产能力又很强(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生产力的提高),我们便没有能力消费掉自己生产的产品。于是只有依靠外贸,把产品卖给外国人。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NDfLnJf3u61Eryqkpvdm3tfZzia7CA6C5rOPwOcldqds04O7uJn7chQiazRiaSXCakFJDueNXfry9FbIqdc7xe1w/640?wx_fmt=jpeg


如图为中国出口总额占GDP的比,可以看到从改革开放之后它一直在快速的上升,2001年加入WTO之后更是几乎变成了一条直线。

由于我们消费的少,生产的多,所以经常账户一直是顺差,即出口的多,进口的少。在正常情况下,这会导致人民币不断升值,因为在外贸市场上,为了购买中国生产的产品,即便出口多以美元结算,但出口商终究是要把拿到手的美元换成人民币来发工资的。因此在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的需求会超过美元,从而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在这种时候,政府会面临两个选择,既可以选择放任人民币升值,进而不断侵蚀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升值会让出口产品变贵,而外国进口的产品变的更便宜),也可以选择印钞去市场上买美元,增加对美元的需求来抑制这个趋势。

( * 印钞去买美元这件事本身并不会导致货币泛滥,因为还可以用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货币乘数”这个概念。因此印钞去买美元避免人民币升值明显是一个更好的选项。)

中国政府选择了后者,印人民币去买美元,维持汇率稳定,以保持出口竞争力。而买到的这些美元,就变成了我们的外汇储备。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NDfLnJf3u61Eryqkpvdm3tfZzia7CA6CCibqicQbicooDOdVoUd7G7bJPKBAJLR8uAictPGHReaESM2e4pISicGp4xg/640?wx_fmt=jpeg


如图为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一飞冲天。

故事进展到这时候,我们发现中国政府几乎做对了所有的事,才促成了这一场持续了三十多年的经济奇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不仅感觉到自豪,甚至会觉得有些神奇。

当然,我们的故事还要继续。
先回再翻

18-12-31 13:23

0
这也是我的理想。可是上有老,下有小的。。
从未走远

18-12-31 13:18

1
观音坐莲,一手鼠标一手奶。哈哈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