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起底!红黄蓝们背后生意经

18-11-16 18:50 980次浏览
股事下午茶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红黄蓝还有没有再翻身的机会?

这个意气风发的美股,11月15日晚遭遇到了今年以来最惨的暴跌,股价狂泄53%,冲击力与影响力相当明显。在**,票圈可以看到一圈义愤填膺的,也有哀嚎,支持的,各种声音响起。

似乎要逼迫人们想起那段几乎“忘掉”的往事,《三联生活周刊》总结这是因果循环:这次国家政策之所以禁止幼儿园资产进入资本市场,很大程度上就是去年红黄蓝的虐童事件所引发。

当年,红黄蓝教育CEO史燕来声音哽咽地承诺: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不知这句话蕴含多少真情实意,但资本市场永远是嗜血和逐利,理智上说,资本和道德层面是绝缘的,它们盯着的是你能够创造多少利润。

因此,“虐童”风波后,红黄蓝低迷了一段时期,但在今年6月开始,它股价开始复苏抬升,并且达到了 “虐童案”以来的峰值23.01美元。对于没有抄底的股民来说,真是满腹心酸无处话凄凉。

这揭示了一个的事实——孩子的钱是最好的赚的,幼儿园市场也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

红黄蓝IPO招股书称,其净收入包括了学费、加盟费、教育产品的销售收入、特许权使用费在内的收入。对于直营的幼儿园,红黄蓝的学费收入在2014年-2016年逐年上升,达到7320万美元。仅2017年上半年,红黄蓝的学费收入达到了4620万美元,超过2014年全年水平。

而得益于“二胎政策”的放开,红黄蓝迎来了“黄金发展”的好时期。 2015年10月,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宣布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2016年全年全国人口出生率同比增长8%。

新生儿的增长,自然提升了入园率的增长。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时,中国的幼儿园入园率将达到85%。而2014年至2017年6月,红黄蓝直营幼儿园的学生注册数量从10595人增加到20463人。如果将费用平均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当中也是一笔不少的费用。

但红黄蓝也并非是一个“暴利”的幼儿园。

红黄蓝2014至2016年的营业收入最高达到1.09亿美元。不过,考察净利润水平,红黄蓝在14、15年却是连续亏损上百万美元。2016年和2017上半年才实现扭亏为盈,盈利水平很难称得上暴利。

然而,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加盟模式的盛行,其获得回报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加盟获取利润,这一方式也将红黄蓝推上了资本 “风口”。财务数据显示,红黄蓝的营收70%以上依靠学费,其次则是教学商品销售费和加盟费。这也是说,红黄蓝经营主要分为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

这种方式远比直营幼儿园要好,而且在成本投入上具有极大优势,可以快速拓展。不少A股上市公司都是主打这一模式的,比如威创股份 ,其从先后纳入红缨教育、金色摇篮、艾乐教育等,开始强力涉足幼教领域。目前,威创股份拥有幼儿园近5200家,加盟园占比98%。

而另一家从事玻璃加工的秀强股份 也进军了幼教产业,先后完成了全人教育、江苏童梦、培基教育的收购,2016年还成立“托幼之家”,出资2000万元参股花火文化,打造儿童教育IP。转型这三年,一度毛利率达到60%,难怪幼教行业受各路资金热捧。

这股热潮下,无论是做传媒的,还是做地产的,不少A股公司都走入了投资幼教这条路。然而,在赛道上,红黄蓝才是走在最前面的那家,一骑绝尘。

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红黄蓝的加盟幼儿园增加了6座,加盟亲子园增加了83座,已超过1000家。此前三年,红黄蓝的加盟幼儿园平均每年增长45座以上,加盟亲子园平均每年增加超过100所。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民办幼儿园似乎都非常热衷于搞品牌连锁加盟。

在去年“虐童”风波后,有人曾作出一个分析,对比了红黄蓝的财务报表,得出一个数据:


这也就是说,一年只需花9万块钱,就能办一个挂着红黄蓝牌子的亲子园/幼儿园,对于管理者而言,何乐而不为呢?

为此,整个幼教行业都仿佛进入了一片热海,在时代的潮流中,汹涌地扑腾着。大量依靠“幼儿园加盟”这一模式获取特许加盟费以及相关利润得以迅速扩张,双眼直视着“暴利”的资本家们无暇它顾这种盲目扩张的模式带来的管理问题,瞄准时机抄底才能有捞快钱的机会。

我们由衷地感叹:资本之上。在这种资本热潮中加盟的“地主”,当然也会认为自己就快触摸到“风口”了。如果搞好加盟制,净利润就会蹭蹭往上涨。当年金色摇篮敢和威创股份签对赌协议,恰是这么想的。

然而,当一道充满强压性的“闸刀” 下来时,再好的梦都是要醒的。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