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vs汽车系列报告(三):机器人带来全新机遇,轴承初步具备国产化能力
[淘股吧]2023-07-13
关注轴承主要分布于人形机器人的
减速器和关节连接处。
关节连接:一般两头会分别采用一个轴承,如线性关节两头分别 使用深沟球轴承和四点接触轴承,旋转关节采用交叉滚子轴承。减速器:相比而言,减速器上所需轴承则更为复杂。 其中(1)
谐波减速器:交叉滚子轴承(约 100 元/个)*1+柔性轴承(约 60 元/个)*1,单减速器价值量约 160 元。 (2)行星减速器:球轴承(国产 3-5 元/个,进口十几元/个)*2+满针滚针轴承(1-2 元/个)*3。(3)RV 减速器: 滚针轴承(十几元/个)*6+圆锥轴承(国产十几元/个,进口几十元/个)*6+角接触轴承(几十元/个)*2。
市场空间:ASP 约 2500 元,远期增量市场空间有望达 1 万亿。假设单台机器人使用 14 个深沟球轴承+28 个角接触轴 承+14 个四点接触轴承+14 个交叉滚子轴承+14 个柔性轴承,ASP 约 2500 元。在机器人年销 4 亿台假设下,增量市场 空间 1 万亿,根据 Precedence Research 数据,2022 年全球轴承市场约 9000 亿元,增量市场空间有望超过现有市场 空间。
竞争格局:海外企业占据全球轴承行业主导,国内市场较为分散。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数据,世界八大轴承企业年均 营收超过 500 亿元,全球第一大轴承供应商
斯凯孚市占率为 7.6%。中国前十大轴承企业平均产值约 60 亿,行业参与 者众多,但头部企业体量偏小。据观研天下数据,2021 年中国轴承企业仅有人本集团和
万向钱潮产值超过 100 亿,分 别占据中国轴承市场的 9.2%和 5.9%。国内轴承与海外轴承的差距体现在:振动和寿命等差异较大。主要因为波纹度 的控制、材料技术等有差距。
产业链弹性:轴承龙头企业以及具备国产替代能力的磨床供应商有望受益。对于轴承企业而言,随着人形机器人快速 起量,轴承将逐步标准化,大量减速器和电机供应商将开始外采轴承,利好轴承行业。同时,目前国内有部分磨床供 应商正在加速磨床的国产化研究,其中
日发精机、
宇环数控和
秦川机床等企业有望成为磨床国产替代的领头羊。
人形机器人带来千亿增量空间,利好汽车轴承公司。当每万人保有的人形机器人达到 45 台时,全球机器人用轴承市 场空间为 1215 亿元。汽车上的压缩机、转向、变速箱所用轴承的精度比机器人上高,因此汽车用轴承供应商具备做 机器人轴承的实力。建议关注具备机器人轴承加工能力的公司,特别是谐波减速器的柔性轴承。建议关注
苏轴股份和
五洲新春等。
建议关注滚针轴承龙头-苏轴股份。
苏轴股份是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是国内最早专业生产滚针轴承的企业,深耕滚针 轴承六十年。公司滚针轴承产量排名第一,是该细分领域龙头,产能利用率高。根据中国轴承行业协会数据统计,公 司连续四年在轴承 行业滚针轴承企业中产量排名第一,同时也是国内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滚针轴承专业制造商之 一,目前是国内滚针轴承领域的龙头。
建议关注国内轴承磨前领域龙头-
五洲新春。公司轴承生产制造能力全线打通,产品优势突出。公司磨前技术一体化 布局,在套圈毛坯成型、套圈车加工、热处理三步磨前技术具有先进工艺及设备优势。与下游 SKF、FAG 等跨国轴承 龙头长期合作,配套北美
特斯拉驱动电机轴承套圈。21 年 10 月公司收购 FLT,进一步增强轴承市场竞争力。
人形机器人落地不及预期风险;人形机器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