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读书笔记: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揭秘人类思考惰性之谜

18-09-30 14:22 762次浏览
阅读者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书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结合大量实证案例,阐释了大脑工作的基本原理,回答了关于学过程的一系列问题。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大脑工作的基本原理

思考是缓慢的、费力的、不可靠的。思考有三个要素,环境、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环境是信息来源;长期记忆是知识、经验的巨型仓库,随时可以调取;工作记忆是中央处理器,是加工信息素材的中央厨房,也是思考过程最为核心的区域。环境中的信息、长期记忆中的事实和步骤,以及工作记忆空间的大小都会影响思考的成败。

在学校里,学内容难度过高,课程设置与学生认知能力不相符,学生对基础知识没能有效掌握,这些因素都有可能让学生无法感受到学本身的愉悦。

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学、喜欢上学?——关于思考和记忆的实用技巧

第一个技巧:积累背景知识。
首先,背景知识可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其次,背景知识可以提高认知能力。

第二个技巧是:刻意练。
首先,刻意练可以巩固基础技能,为学更高深的技能做准备。
其次,刻意练能够防止遗忘。
再次,刻意练能够促进知识的迁移。

第三个技巧:善于讲故事。
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家庭里,都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记住知识。

第四个技巧:活用记忆方法。
对于有意义的知识点,最好的方法是在理解中记忆,对于一些需要机械性记忆的内容,可以采取谐音记忆、押韵记忆、形象记忆、歌谣记忆、首字母记忆等小技巧。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