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投资医药最坏的结果是100倍 “这个时候应该跑步进场。长期看,未来30年投资医药的确定性和存银行差不多。”
这是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近期在一个论坛上演讲时提出的观点。
他1989年以8000元进入股市到2006年底赚到20亿身价的传奇故事。
2006年归隐江湖,沉寂10年后,林园2016年再度“出山”只因医药股在牛市途中,他要寻找下一个“茅台”。2016年4月,林园卖掉银行、保险股,买入医药股。
据说,林园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曾在深圳红十字会医院(现深圳第二人民医院)任全科医生。学医出生的民间派私募基金经理林园是怎么看待
医药行业 未来增长的逻辑?医药投资机会分布在哪些细分领域?一起来看看林园在7月5日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01 这个时候应该跑步入场
今天(7月5号)大盘是下跌的,我也跌了。不过这个时候应该坚决买入、跑步进场,因为长期看,目前A股跌到这个点位可能差不多了,风险不大。
我们炒股的如果把帐算清楚了,其实就相当于在做一个固定收益类的投资。
股市是今年好明年不一定,做期货的可能年年都有好的行情,但长期看,我过去30年都没有错过,这个成绩就是实力的证明。今年5月份我去美国,犹太人就说,“你这个方法为什么不会失败?我们也研究这个,你难道在宏观把握上全世界第一不成?”我说那试试看!过去30年所有大的层面的东西,我都能把握。
02 医药未来30年最坏100倍
今天我为什么要讲医药?中国经济现在实际上是过剩,包括全球大多是这样,很多的行业里你去投资的话,失败的概率非常大,因为很多东西已经过剩了,只有慢慢淘汰。唯一的是医药行业,它在未来30年会有一个确定性的增长,增长空间在哪里?
我们认为未来30年投资医药最坏的结果是一百倍,最好的结果是五百倍,大概在这个空间里面,这是我们计算的一个波动。100万放在我这里30年,最坏的结果我相信是1个亿。
为什么未来30年医药的确定性非常高?刚才我说了,我们做投资赚钱,一定要把它当成一个固定收益的东西,要像存银行一样,在大概率上要稳赚不赔。
银行、保险、地产,
互联网 ,这些都是全世界排在前面的,这些我们看都不看,我不投,我就投医药。大的环境上,我们医药和国外同期的相差一百倍,制造业可能几十倍,全世界第一的地产就更不用说了。
我是63年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是全中国最多的,大约4亿人。30年以后,我们这代人差不多就到了死亡的年龄。我们这代人活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不会短命了,将来医药公司赚得最多就是我们这代人的钱。我相信未来30年医药行业的大发展是个大概率事件。
03 只投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医药股
一些内科上的慢性疾病过去一百年都没有治好,为什么?因为,这其实是治不好的。得这种病的人最终就是要死的,不要想着新科技、基因能够把病治好。
我们在医药股上的投资策略就是只投能治疗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这三类疾病的医药公司,而且我们投能预防或者治疗这三种病的并发症类的公司。因为这三种病都是治不好的,生病的人如果最后死亡了,更多是由于并发症导致的。我是学临床的,我相信我在医药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准确的。只要这类病人活着,他就要天天吃药。
我们几十年在投资上总结出来的规律就是,你选择的股票必须在它的领域中具有垄断地位,而且对于消费者要具有高粘性的特征。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相关的医药板块占长期医药消费的75%以上。
我把账算清楚了,我就不会亏钱。如我前面所说,首先
中国医药 发展和中国人口是不匹配的,和国外相差了一百倍。另外就是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对相关药物的需求粘性高。过去说要发明新的东西让人活到一百多岁,这个概率非常小。过去100年,临床上真正能治好的疾病主要得益于抗生素的发明。
过去几年,我做了一百家国内三甲医院的调研,大内科病在过去三年就诊量增加了一倍。但这类病人大部分是在家里吃药,去就诊是极个别的。我们分析下,应该是过去三年得这类疾病的人口数量增加了一倍。随着收入的增加,人类会越来越惜命。为什么现在生存时间久的药企不多?为什么过去很多人养不活这些药企?因为过去很多中国人有病不去治疗,他对健康没那么重视。而我们这群60年代前后出生的人,应该说是中国当下最有钱的一代人,在他有需要治病的时候,他有这个支付能力,他会拿钱来延续生命的。我刚刚说的三种病是吃了药就离不了的,离了药就要死的,所以这个领域开支是非常大的。这就是我们一个最基本的逻辑,这个逻辑是不会错的。
而且我们看到,过去医药股平均大概下跌超过5成,甚至有些股票跌了百分之六七十。今天大盘这个点位你进场,就投医药,长期基本没问题。这就相当于存银行,它未来收益的确定性非常高。投资没有诀窍,就是你要把账算清楚就行了。
虽然我没有林园董事长这么看好,但投能治疗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这三类疾病的医药公司,应该会有不错的收益,我也会投资一部分期待多年以后不会让人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