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央行“降准”没那么轻松

18-06-26 18:30 499次浏览
重试股笺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看到央行通过问答方式给出的约束条件,我们可以肯定,这次“降准”又是结构性的。但按照常识,货币政策作为总量政策,首先需要确保中国经济总需要(内需)强健有力,而绝不能“因结构性问题考量忽视总量不足问题”。

经济学常识认为,一个国家的结构性调整,必须依托财政税收政策配合产业政策去完成,而不是依靠货币政策。

大致的意思是:国家确定发展哪些产业、不发展哪些产业之后,那就要通过财税政策,对支持的产业减税降费,而对限制产业加税提费;然后,支持的产业预期向好,股价上升,信贷安全度增加,资本自然而然地流向这些产业,而且是市场自然的选择,风险控制也自然避免了政府背书的干扰。

但是,中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既然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已经落实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那货币政策就该更多地关注总量稳定,全力维护社会总需求保持强劲的动力。但是,现在货币政策非要在结构调整的问题上“凑热闹”,甚至以支持结构调整为名构建“总量高度紧张”的货币环境,加之监管强力“去杠杆”动作,这势必导致“政策过调”。

结果很可能是:总量紧张导致的“金融恐慌”和经济衰退,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不仅欲速不达,反而过犹不及。

周日(6月24日),一份来自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李扬、尹中立、李拉亚、殷剑峰提出的报告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引起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这份报告题目是:警惕中国出现金融恐慌。作者依据今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上相继出现债券违约、流动性紧张、汇率下行和股市下泻等问题提出观点:目前中国极有可能出现金融恐慌——极端的集体规避风险的行为,它极易引致恶化金融危机。

基于对问题严重性的认识,报告建议:第一,立即启动国务院金融与发展委员会中的应急处置机制;第二,制定预案,及时、果断处理违约、破产事件;第三,尽快隔绝我国货币供给机制与美元、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关系,为防范不可避免的外部冲击做好准备。

在此三大解决方案当中我们看到,最核心、最关键的是第三条,而第三条的重点在于实施方法。请仔细阅读、体会和思考报告中有关第三条措施的实质内容:作为一个大国,作为一个正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大国,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摆脱货币政策被外汇储备动态绑架的困局。具体方法是:大规模改造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基本方向是将外汇储备(资产)和对应的法定准备金从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移出。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