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长跑 @十万开始 祝贺两位兄。能够参加全马的,都是有恒心与毅力的人。期待二位佳绩。
晚上看到十万兄的站内信,我想还是在这里谈一下。其实这个话题我之前也谈过不少,我是对朋友不抱太高期望的,所以我的朋友很少。中国有句古话“升米恩,斗米仇”,说得非常好,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施与援手是应该的,但这个度是要把握好的,万不可倾囊相助。很多人,应该说绝大部分的人在接受别人的馈赠的时候,一开始都是感激涕零的,但一旦成为惯以后他就会认为这是必然甚至认为这是你的义务。如果用心再险恶一点,他甚至会认为你当初之所以帮他是因为有所图。
所以不要轻易帮助别人。我举个例子,有很多人资助过学生,一旦你的善良被无休止地索取而没有感恩,这些人最后基本都是后悔当初的善良,因为他得到的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付出与回报,一定是成正比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的意思就是你无论想付出什么,一定要先考虑好:我能得到什么?是物质上的回馈还是精神上的慰籍?
例如你如果想帮助朋友,你得想明白一点:我可以承受多大的损失而可以无视?我可以得到什么值得我付出?很多人我看是想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过分地模糊了朋友的界线。很多人会说,我不求回报,就是想付出。其实这肯定是不对的,你之所以肯出手,是因为你认为你们的友情值得你付出,说到底还是过高地评价了你们之间的友谊。
没有前提条件的友谊,一文不值。
还有一点,就是同事绝对不能发展成朋友,朋友绝对不能发展成同事。这是大忌。再好的朋友一旦涉及到利益之争,必然翻脸。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想证明这一点十分简单:你可以打个电话给你曾经的同事,无论你们曾经多么要好,你能借到1万算你赢。他为何不会借钱给你?那是因为联系你们关系的唯一纽带:同事关系已经断裂了,你们现在的关系已经不值一万了,他的付出得不到同等回报,他不会借钱给你,这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
反之如果只是大家比较谈得来,有很多共同语言,然后就想当然地想一起共事。这也是一个十分幼稚的想法,其结果几乎都是失败。轻则赔钱,重则失友。不会有例外。
人与人的关系,其实都是利益驱动的,而利益这个东西是可以量化的,绝大部分的人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换句话讲,你认为你与张三是朋友关系,那么你一定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们的朋友关系值多少钱?这个如何来衡量呢?例如你可以帮他支付一笔100元的费用,不需要对方还款,而且关键你们还可以维持曾经的关系,那么你们的关系就值100。如果你白给对方10万不需要对方还款,而且你们还可以像从前一样愉快相处,那么你们的关系就值10万。
大家可以仔细思考这个问题,你会发现你有价值的的朋友其实很少。以我为例,我的朋友中能达到10万这个级别的人不超过5个,我想各位也不会比我好更多。所以我以前用微信的时候从来不发朋友圈,因为手机联系人里绝大部分都不是朋友,仅仅是认识而已,没有人会关心你发什么。
如何界定朋友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绝对不是仅仅是谈得来这么简单。床上奠定的关系胜过办公室里奠定的关系,办公室里奠定的关系胜过酒桌上奠定的关系。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都会面对一些不同的人,寒暄完了就会有人要求记个电话号码,我基本从来不记对方的号码,因为我知道用不上。甚至有人喜欢说口头禅:“以后常联系”,“到xxx地了找我”.那基本上都是不会有然后的,眼不见为净,乘早结束谈话。
这么多年以来,我曾经的同事除了上过床的异性同事每年还有那么几次联系,不瞒大家说,同性同事几乎没有联系了,即便是当年处得十分好的同事也很少有联系了。酒桌上的关系,基本至于酒醒。
所以大家要慎用朋友关系。这就好比信用卡,绝对不要透支,你今天用了,要记得还上。否则你们的关系必然会走到头。正因为如此,我从来不用信用卡,也很少动用朋友关系,朋友也很少。这样显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