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一本正经炒股票·实盘记录帖·分享操盘心得。

17-07-03 21:16 1334次浏览
蓄德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第一次在来淘股吧,谢谢通过。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2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蓄德

17-07-16 17:21

2
关于金融会议,扫盲知识点我就不啰嗦了,网上一搜一大把。说点实际的吧。

如果金融会议真的召开,关注券商板块,银行和保险,能不碰就不碰,尤其是银行。
蓄德

17-07-16 17:24

1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缠友数量在120W+以上。所以,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因为这注定了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PS,本ID不是学缠的。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蓄德

17-07-16 14:33

1
上文中,我主要是透过逻辑的角度来分享对军工板块的一点儿看法和理解。截止目前,我依旧认为上述逻辑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看到你发的消息,让我突然意识到,关于军工的话题,我仍有必要叠加另一层因素:策略。[淘股吧]

如果你近期也在关注军工,就会发现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1·军工最近已经成为了整个市场的关注焦点。只是,大家关注的逻辑稍显不同罢了。

2·军工板块最近的涨幅并没有因为大家的关注而出现明显的异动。换句话说,现实与预期之间出现了背离。

基于此,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军工板块,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

那么,为何出现如此反差呢?其实,我认为也不难理解。

首先,一个领涨板块的出现与大盘整体格局的好转是一个共生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我在上文中其实已经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享,所以就不再啰嗦了。这就导致,我们有时候,其实是很难说清楚资金对某个板块的推动带动了大盘的上涨,还是大盘的上涨让某些并无实质利好的板块在资金偏好推动下也能够上涨。但至少就当前的军工板块而言,显然是受制于大盘整体的疲弱的。

其次,最关键的是,在炒军工的问题上,市场预期与政策催化的周期存在节奏偏差——当前市场整体疲弱,投资者希望短炒、股价立即爆发,但作为催化剂的军工院所改革有其自身节奏,在原则性政策方向发布后,细节政策一时出现了断档,后续的落实、进一步政策跟进等所需时长较长(至少是数年),这与市场情绪在节奏上并不一致。

最后,从你发布消息表象上来看,好像中印战争一触即发,军工版本随时可能一飞冲天。但在我看来,该信息其本质上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却是:中印地缘安全事件截止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失控迹象。没有失控,也就意味着其还在合理的范畴体系中运行。新闻工作者有句名言: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而这层预期在我看来,或许恰是制约着军工板块通过事件驱动获得更好的表现的本质所在。

所以,我个人对军工的理解为:军工板块短线的下跌与中线大方向上的改善并不矛盾,投资者需要做的是修正自己的操盘策略,暂时还不用怀疑军工上涨的逻辑方向。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蓄德

17-07-16 13:41

1
我认为,参与任何市场的前提,是需要先了解其属性问题。或者说,了解市场的游戏规则。如果游戏规则搞不懂,赢,是运气,输,才是必然。[淘股吧]

在我看来,股市是具有双重属性的市场——投资和投机。我们先把投资放在一边,说说投机。

其实,95%+新入市的参与者,都是奔着投机而来的,包括我自己当初入市也基于此。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觉得,这源于三个方面。

1·打开任何一款股票软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K线图和VOL,而不是企业的基本面信息。这就很容易出现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股价的涨跌是K线,那么研究K线也就等于搞清楚了股价的涨跌本质。其逻辑点为:透过K线实现曲线救国的目的。

2·在上述的主观判断下,然后跑去各大书店或电子平台搜索股市的相关书籍,占比最大的仍旧是各类战法以及K线等技术类分析书籍。于是,再次加强对于上述主观逻辑判断的认可。

3·关注场外各大高手、前辈、股评等言论,绝大多数的理论体现均以各类技术分析法为获利法宝。例如,现阶段市场正在构筑典型的W型底部或M型头部,然后罗列出该技术的知识点,最终引导出一个结论:此时应该以买入 OR 卖出为主要策略。

经过上述三道关卡的过滤,基本上已经成功地将新入市的股民成功洗脑了:要想富,股市投机是条路。怎么投机呢?研究K线、研究指标、研究战法。

那么,这样的逻辑对不对呢?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可能就会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

1·K线是什么?仅仅是价格波动的记录形式或手段而已。而除了K线具有记录价格波动形式以外,具备记录价格波动的手段还有美国线、宝塔线、收盘线等等。这就说明一个问题,K线并不具有唯一性。其次,K线也好、美国线也好,其本质属性仅仅是做统计使用的。何谓统计呢?其实就是做概率分析的工具而已。而所谓的概率,自然有成功,亦有失败了。而这层隐含的意义,恰是技术分析的盲点,也是技术分析得以确立市场地位的根本所在。因为,对国学稍有研究就会发现:世间万物,不完美,才是永恒。

2·我们来试想一下,K线既然是记录价格波动的手段,就间接地说明,K线不是引导价格涨跌的诱因。或者说,价格的涨跌并不是由K线来决定的。只不过,由于K线具有统计、归纳、总结的属性,所以在概率上会出现重演的结果,你也可以将其理解为K线与价格之间的共振行为。也因为共振这种概率的出现,从而导致很多人误认为K线可以影响价格波动。其实,共振的另一种解读恰是背离。而共振和背离,本身又是不完美的完美体现。

3·技术分析的核心竞争力。这个问题,是技术分析人士最不愿提及的内伤。我们来想一下,市面上那么多关于技术分析的书籍、战法、教程。必然会导致绝大多数股民对其进行关注、研究、讨论、实践。这必然会出现一个问题:你懂得的技术分析,并不具有唯一性。因为,你的获取渠道是市场,那么必然会出现你在使用该技术的同时,还会有更多人同时使用该方法与你竞争。那么问题就来了,大家都用相同的方法,凭什么你就要赢?别人就要输?换言之,你在市场中获利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所谓的核心竞争力,自然是你具备 且 其他人不具备的因素。

4·基于第三点,于是你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市场中那么多人在卖技术、战法、教程了。因为,他们自己知道其自身的技术体系虽然具备赢率,但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而赢率和核心竞争力,都指向了一个结果:获利是“或然”结果,而不是必然结果。那么,这些人就开始动脑思考,怎么把或然变成必然呢?很简单的方法,通过把或然的技术包装成必然的技术,然后卖给想通过技术方法实现必然获利的股民,最终实现自身必然获利的结果。那么,这算不算骗呢?我认为也不算,因为技术方法本身就隐含着概率的因子,任何的技术法都有成功的概率。也由于这种概率因子的存在,就导致了,很多人花高价钱买来的技术,研究到最终也无法实现必然获利的结果,甚至,很多人会把原因归咎为自身的悟性不高,而不是技术本身。因为,确实通过技术看到了成功案例。其实,这只是一种很简单的障眼法罢了,本质就在于概率二字。看破后,也就无他,和悟性没有半毛钱关系。

……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还可以引申出很多有意思的话题。甚至,一直推导下去,我们可以获得市场获利的本质属性。而这个本质,恰是实现稳定盈利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我本人并不为推广,也不为牟利。完全是一种无聊的牢骚,所以,如果各位有兴趣,不妨自己继续往下推演,或许最终的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而这,恰是逻辑的魅力所在。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蓄德

17-07-10 13:27

1
账号还不能发图,每天也有回复限制。所以,只能再续点儿闲言淡语了。[淘股吧]

尽管小白鼠进入市场的理由千万种,但终极目标却出奇的一致:稳定盈利。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真正通关的选手却永远是少数派。

更加遗憾的是,这类少数群体一旦被曝光于公众面前,便会快速地被某些财团笼络,导致根本无法与散户结缘。可能某君会说,某某老师就是圈中的名人,他也教我们技术啊~!亲,冷静地思考一下,你用这些方法,真的赚钱了吗?别闹,我们在聊正经事。

中国有句古语:道可道,非常道。其实,这句话更加适用于股票、期货市场。

直至今日,仍然有很多朋友在刻苦钻研技术面方法,试图通过技术角度破解稳定盈利的难题。但是,作为技术派出身的我想真诚地告诫各位:技术方法的核心,仅仅可以解决买点与卖点的问题,而且极端情况下,这个买点与卖点还经常存在瑕疵。这不奇怪,因为引用技术法的前提条件是:价格信息可以包含一切。而所谓的极端,自然是非正常情况,也就等同于价格信息不能包络一切。

买与卖,其实还属于微观层面,是具体的执行策略。在此之前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工作——选择目标。

选股,在本ID看来,一直是对综合能力的考验。选股选的好,才说明有头脑。所以,这就决定了,单纯地依托技术面选股,只能是概率游戏。如想做到高胜率,首先要降低对技术的支撑,同时引进其他因素,很明显,这又是件儿劳神的工作。
蓄德

17-07-03 21:34

1
交易二字,本身并不复杂,无非是买与卖的瞬间下单指令。但,完成一次优质的交易并不简单,其考量的是交易者的综合技术素养以及一点点运气成分。[淘股吧]

本ID不愿浪费笔墨在没有交割单作为支撑的理论探讨中。毕竟,利润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所以,本帖交流主要基于对上述账户交割单的总结与分享。亦或者称之为操盘日记。原则上,仅对操作股进行盘中与盘后总结。还请解股的朋友尽量免开尊口,谢谢理解。
蓄德

17-07-03 21:31

1
开贴语:[淘股吧]
我生来一贫如洗,但绝不允许死时依旧贫困潦倒。

                                                ——索罗斯

 参与交易,是件荣幸的事儿。但想把这件容易的事儿做到想象般容易,却又是一件挺复杂的事儿。如果你也是市场参与者,一定对此深有感触。

 生命中偶然的契机,一次感性的决定,却注定我将青春献给你。成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哭过、笑过、苦过、累过。一切繁华过后,洗尽铅华,梦想再次回到起点,不同之处,仅在于前方那盏指路愈发明亮。


 趁着还有心力敲击文字,决定在崖叔开通本帖,总结青春走过的岁月,亦献给未来的自己。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