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一本正经炒股票·实盘记录帖·分享操盘心得。

17-07-03 21:16 1325次浏览
蓄德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第一次在来淘股吧,谢谢通过。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2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蓄德

17-10-03 17:09

0
@股道从来  谢谢。
股道从来

17-08-10 15:22

0
好好休息,然后好好工作哈。愿闻详解。[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股道从来

17-07-20 17:21

0
越想越推理越深入,就如迷雾一般,两眼一抹黑。按照兄台的逻辑推理,那么看股不是股,看个股,需要板块来配合,看板块,需要大盘来配合,看大盘,需要深入吃透政策,那么政策,其实在很早(年初,或者一年前,或者可以看到执政者的思路到底让中国怎么走?经济方向)就划定了大方向,局部的政策来引导大方向的过程。而在于股市这个微观层面,一点一点的演变,从切合政策方向,到引导政策实行,从板块,个股的价格来慢慢反映出,终于出现了一个共振,那么相应的板块,个股就会表现出来。可以这样子理解吗?
对于个股,那么也深入的来剖析,说复杂了那么就要考虑分析这么多内容,说简单了,那么就看资金往哪里走,哪些板块走出来了,是个怎样的走法?或者说,资金多的个股多关注,资金少的个股,先放弃。有预期的勤加关注,看看能否演变成符合自己分析判断的势,在受到资金青睐的情况下,大胆介入???
越想,越走意思,思考的迷雾。
军工持续关注中,目前业绩是根本,能赚钱的上市公司才会有关照,国家也是想这么来定制目前的市场吗?
讨教。谢谢[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蓄德

17-07-16 17:24

1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缠友数量在120W+以上。所以,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因为这注定了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PS,本ID不是学缠的。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蓄德

17-07-16 17:21

2
关于金融会议,扫盲知识点我就不啰嗦了,网上一搜一大把。说点实际的吧。

如果金融会议真的召开,关注券商板块,银行和保险,能不碰就不碰,尤其是银行。
南非鑑鸟

17-07-16 16:27

0
我一看见有人学缠,本id,本id。就想喷。
蓄德

17-07-16 14:33

1
上文中,我主要是透过逻辑的角度来分享对军工板块的一点儿看法和理解。截止目前,我依旧认为上述逻辑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看到你发的消息,让我突然意识到,关于军工的话题,我仍有必要叠加另一层因素:策略。

如果你近期也在关注军工,就会发现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1·军工最近已经成为了整个市场的关注焦点。只是,大家关注的逻辑稍显不同罢了。

2·军工板块最近的涨幅并没有因为大家的关注而出现明显的异动。换句话说,现实与预期之间出现了背离。

基于此,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军工板块,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

那么,为何出现如此反差呢?其实,我认为也不难理解。

首先,一个领涨板块的出现与大盘整体格局的好转是一个共生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我在上文中其实已经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享,所以就不再啰嗦了。这就导致,我们有时候,其实是很难说清楚资金对某个板块的推动带动了大盘的上涨,还是大盘的上涨让某些并无实质利好的板块在资金偏好推动下也能够上涨。但至少就当前的军工板块而言,显然是受制于大盘整体的疲弱的。

其次,最关键的是,在炒军工的问题上,市场预期与政策催化的周期存在节奏偏差——当前市场整体疲弱,投资者希望短炒、股价立即爆发,但作为催化剂的军工院所改革有其自身节奏,在原则性政策方向发布后,细节政策一时出现了断档,后续的落实、进一步政策跟进等所需时长较长(至少是数年),这与市场情绪在节奏上并不一致。

最后,从你发布消息表象上来看,好像中印战争一触即发,军工版本随时可能一飞冲天。但在我看来,该信息其本质上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却是:中印地缘安全事件截止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失控迹象。没有失控,也就意味着其还在合理的范畴体系中运行。新闻工作者有句名言: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而这层预期在我看来,或许恰是制约着军工板块通过事件驱动获得更好的表现的本质所在。

所以,我个人对军工的理解为:军工板块短线的下跌与中线大方向上的改善并不矛盾,投资者需要做的是修正自己的操盘策略,暂时还不用怀疑军工上涨的逻辑方向。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蓄德

17-07-16 13:41

1
我认为,参与任何市场的前提,是需要先了解其属性问题。或者说,了解市场的游戏规则。如果游戏规则搞不懂,赢,是运气,输,才是必然。

在我看来,股市是具有双重属性的市场——投资和投机。我们先把投资放在一边,说说投机。

其实,95%+新入市的参与者,都是奔着投机而来的,包括我自己当初入市也基于此。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觉得,这源于三个方面。

1·打开任何一款股票软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K线图和VOL,而不是企业的基本面信息。这就很容易出现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股价的涨跌是K线,那么研究K线也就等于搞清楚了股价的涨跌本质。其逻辑点为:透过K线实现曲线救国的目的。

2·在上述的主观判断下,然后跑去各大书店或电子平台搜索股市的相关书籍,占比最大的仍旧是各类战法以及K线等技术类分析书籍。于是,再次加强对于上述主观逻辑判断的认可。

3·关注场外各大高手、前辈、股评等言论,绝大多数的理论体现均以各类技术分析法为获利法宝。例如,现阶段市场正在构筑典型的W型底部或M型头部,然后罗列出该技术的知识点,最终引导出一个结论:此时应该以买入 OR 卖出为主要策略。

经过上述三道关卡的过滤,基本上已经成功地将新入市的股民成功洗脑了:要想富,股市投机是条路。怎么投机呢?研究K线、研究指标、研究战法。

那么,这样的逻辑对不对呢?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可能就会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

1·K线是什么?仅仅是价格波动的记录形式或手段而已。而除了K线具有记录价格波动形式以外,具备记录价格波动的手段还有美国线、宝塔线、收盘线等等。这就说明一个问题,K线并不具有唯一性。其次,K线也好、美国线也好,其本质属性仅仅是做统计使用的。何谓统计呢?其实就是做概率分析的工具而已。而所谓的概率,自然有成功,亦有失败了。而这层隐含的意义,恰是技术分析的盲点,也是技术分析得以确立市场地位的根本所在。因为,对国学稍有研究就会发现:世间万物,不完美,才是永恒。

2·我们来试想一下,K线既然是记录价格波动的手段,就间接地说明,K线不是引导价格涨跌的诱因。或者说,价格的涨跌并不是由K线来决定的。只不过,由于K线具有统计、归纳、总结的属性,所以在概率上会出现重演的结果,你也可以将其理解为K线与价格之间的共振行为。也因为共振这种概率的出现,从而导致很多人误认为K线可以影响价格波动。其实,共振的另一种解读恰是背离。而共振和背离,本身又是不完美的完美体现。

3·技术分析的核心竞争力。这个问题,是技术分析人士最不愿提及的内伤。我们来想一下,市面上那么多关于技术分析的书籍、战法、教程。必然会导致绝大多数股民对其进行关注、研究、讨论、实践。这必然会出现一个问题:你懂得的技术分析,并不具有唯一性。因为,你的获取渠道是市场,那么必然会出现你在使用该技术的同时,还会有更多人同时使用该方法与你竞争。那么问题就来了,大家都用相同的方法,凭什么你就要赢?别人就要输?换言之,你在市场中获利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所谓的核心竞争力,自然是你具备 且 其他人不具备的因素。

4·基于第三点,于是你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市场中那么多人在卖技术、战法、教程了。因为,他们自己知道其自身的技术体系虽然具备赢率,但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而赢率和核心竞争力,都指向了一个结果:获利是“或然”结果,而不是必然结果。那么,这些人就开始动脑思考,怎么把或然变成必然呢?很简单的方法,通过把或然的技术包装成必然的技术,然后卖给想通过技术方法实现必然获利的股民,最终实现自身必然获利的结果。那么,这算不算骗呢?我认为也不算,因为技术方法本身就隐含着概率的因子,任何的技术法都有成功的概率。也由于这种概率因子的存在,就导致了,很多人花高价钱买来的技术,研究到最终也无法实现必然获利的结果,甚至,很多人会把原因归咎为自身的悟性不高,而不是技术本身。因为,确实通过技术看到了成功案例。其实,这只是一种很简单的障眼法罢了,本质就在于概率二字。看破后,也就无他,和悟性没有半毛钱关系。

……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还可以引申出很多有意思的话题。甚至,一直推导下去,我们可以获得市场获利的本质属性。而这个本质,恰是实现稳定盈利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我本人并不为推广,也不为牟利。完全是一种无聊的牢骚,所以,如果各位有兴趣,不妨自己继续往下推演,或许最终的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而这,恰是逻辑的魅力所在。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股道从来

17-07-16 11:17

0
你的两篇长文复制黏贴保存,以后肯定会有很多,留下来,是个珍贵的经验,谢谢。这几天反复看了文章,很感谢能抽出时间对一个股友详细的阐述。
逻辑是奢侈品,第一次听到这么精辟的解释,受教了。本人对股市的理解力还非常浅显,既然参与这个市场,无非是希望投资,投机盈利,至今无法取道,说明对自身还认识不清,没有做到好自为之。但进取之心一如既往,能路遇指点之人心怀感恩,人生路漫漫,唯有提高自己,才有前进之路。
贵兄能详细阐述了对于政策的研读,这一点是我以前没有涉及的,无法从表象来窥探内在。再问:如何解读这次的金融经济会议?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一只青蛙

17-07-13 23:49

0
[atuser=2227728][/atuser] 军工有啥好标的了能否分享一下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