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沃伦·巴菲特的首部传记片---《成为巴菲特》

17-04-08 22:25 4339次浏览
衤刀七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现在的行情,现在的A股,就像一个庄股,被***绝对控盘的走势-----不温不火----真正的管理层希望的“慢牛”,失去了过去20年A股最值得称道的波动!个股没法做了,打算配置指数基金了;

过去的一个月分别配置了五分之一仓的510300,510180,510880,510500;直到2017年年底,配置的指数基金要达到仓位的50%;
同时单列一个账户进行指数基金定投!每个月的1号买进固定金额下不同份额指数基金,时间无期限!

巴菲特:90%的基金经理(或者普通投资者)在一个长期的时间轴里是跑不过指数基金的涨幅的;这句话不需要再证伪;
A股以后也许会港股化,无流动性的个股将失去波动;

2016年,巴菲特出了首部传记纪录片,看了股神开始重视身后名了;大家看看视频吧,巴菲特的生活是这样的:
《成为巴菲特》
[视频]


巴菲特的话说得好:“查理和我过去在上百只股票上有过做空的想法,如果我们实施了,我们可能已经变成了穷光蛋。泡沫的演化基于人性,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它会破裂,或在破裂之前它会膨胀到多大”,“你会看到许多股票的价格远远超过其内在价值,股价是内在价值5-10倍的现象很普遍”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9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衤刀七

17-06-08 10:57

0
定投。
就是固定周期固定金额投资固定基金,比如每个月初第1个交易日投资1万元买入固定的某个基金,为了避免主动型基金的人为判断风险,定投通常选择指数基金。  基金定投这个模式来源于台湾,门槛不高、逻辑简单、风险分散。长期定投指数基金的原理:无论市场整体PE高低,都脑残式买入,由于每次投入金额固定,导致低位买入筹码的比例更高,这样投资的平均成本就比市场长期平均成本要低,收益率就等于成本的折价率+指数基金本身的增长率。  定投通过小额多次买入指数基金,获得低于平均价的成本来平滑风险,获取长期投资收益率,因此不注重入市时机。但定投时间必须超过一个完整熊牛周期,这样成本最终趋于稳定,与入市时机的关联就小。  

最合适指数定投的市场环境:(1)牛短熊长,这样在较长熊市中能买入更多低PE筹码,平均成本更低:(2)估值波动大,这样更容易在高估值兑现利润。  定投最重要是坚持,不能因为市场波动就放弃,指数大跌时就是定投的黄金时刻。定投过程枯燥乏味:每月发薪水的第二天脑残式买入,然后等待下个月的那一天。最大障碍是心理作用和执行力,定投策略一旦制定必须一丝不苟执行,定投优势在于远离股市,完全不受市场情绪影响,暴跌暴涨都是浮云,任它雨打风吹,您却闲庭信步。
衤刀七

17-06-08 10:49

0
国内指数基金。
不少投资者认为国内市场没有多少值得投资的企业,确实由于企业结构不完善以及估值太高等各种原因,国内值得投资的企业或许真不多。但如果没有出色的行业和企业分析能力,又想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果,只能投资指数基金,毕竟上市公司在国内属于出类拔萃。  为什么不投资绩优股?普通投资者无法判断哪些是绩优股,而且这些绩优股真假难辨。众所周知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只代表历史成绩,无数事实证明通过财务报表来判断今后发展很难。经常出现某个企业股价跌到无人问津,过后却发现反而那是最好的介入时机。既然普通投资者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判断企业发展预期,还不如直接投资指数基金。  但指数基金中也包括“蓝田股份”、“银广夏”这样的垃圾企业,风险也很大,可是主动选择就确定能避开?这恰恰体现了指数基金的最大优势,分散投资、持有所有企业反而风险最小。而且大盘指数并不是一成不变,会将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剔除,再补充合格的进入。
比如美国道琼斯指数最初建立时40 点,只有12 家成分股,都是当时美国最顶尖的大企业,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只剩通用电气存活至今,而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道琼斯指数上涨 400 多倍。  投资指数基金是被动投资策略,无需人为选股,完全回避投机取巧,基金经理没有自主交易机会。这种脑残投资法看似简单,长期却能战胜绝大多数依靠人为判断的主动型基金,这也是全世界资本市场几十年的定论。指数基金主要优势是分散投资与避免恐惧贪婪,交易成本和管理费也最低。
衤刀七

17-06-08 10:39

0
股神的忠告。“购买指数基金,然后努力工作”,股神巴菲特从不推荐具体投资标的,但推荐指数基金已经不下十次。1993年第一次推荐指数基金称“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业余投资者能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2007年巴菲特强调: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时间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中小投资者,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是最佳选择。2014年巴菲特毫不避讳地宣称:若立遗嘱其名下90%的现金将购买指数基金。  
巴神为什么一再推荐指数基金?其实源于对人性弱点——恐惧与贪婪的深刻理解,如果您无法比“市场先生”更了解企业并正确估值,就不要参加游戏。大多数投资者过于频繁交易、依靠“内幕”消息、盲目追涨杀跌,无法理性对待市场波动。投资指数基金能轻松分享所有企业创造的利润,不至于惨不忍睹。  巴菲特推荐指数基金其实也是无奈,主动投资理念虽然简单却知易行难,投资理念、金融知识、投入精力等缺一不可,因此适合主动选股投资的永远只是少数人。投资者最需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圈”,与其选错时机、股票和盲目交易,不如退而求其次,购买指数基金获得稳定收益率。
衤刀七

17-06-08 10:26

0
以相对稳定的深综指为例,有据可查从1996年5月10日152.5点至2015年5月8日2272.17点,19年的年复合收益率15.28%,超过了GDP近20年10倍的增速,因此我国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暴利十五年的年复合收益率16.6%没啥了不起。  上证指数由于中途加入大盘股太多导致指数失真,而且发行大盘股时基本都是牛市,大盘平均PE很高时计入指数,以后必然拖累指数大幅下跌,比如07年大牛市中国石油发行,加入上证指数时每股30多元PE近50倍,占指数权重20%以上,8年后的今天股价8元,要拖累上证多少点。即便这样被拖累的指数,从1996年5月10日的661点至2015年5月8日的4206点,这19年的年复合收益率也要10.23%  主动型股票基金呢?由于我国基金历史较短只能比较十年。深综指从2005年5月9日的274点至2015年5月8日的2272.17点,十年总收益729%,年复合收益率23.56%,这十年存活下来的主动型股票基金共80家,其中超过深综指涨幅的只有14家占比17.5%。
衤刀七

17-06-06 14:35

0
美国除共同基金还有约六千家对冲基金,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主要区别:投资对象与策略仅受基金与客户之间的合约限制,但客户必须财力雄厚,不能面向大众集资,有些类似中国的私募基金,既能做空也能做多不受管制。  
不幸的是存活5年以上只有473家,这些佼佼者年复合收益率19.93%,高于同期共同基金的11.90%,但还是低于同期美国加权指数的27.02%。473家只有21%即101家收益率超过美国加权指数。  以上这些数据只是基于存活10年的共同基金和存活5年的对冲基金,它们已经是幸存者,还有更多基金直接被淘汰。但即便是这些好学生,长期收益率还是不如指数基金,那刚刚兴起的中国基金业是否比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强些?
衤刀七

17-06-06 12:49

0
大家谈起股市总说大盘如何,但真正投资很少有人购买指数基金,都会选择具体企业或主动型股票基金,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选择的企业或基金经理肯定能超越笨重的大盘指数。  
加州大学巴波与欧汀教授详细统计1991年至1997年美国三万五千名专业个人投资者的股票交易。期间美国标准普尔SP 500股票指数年复合收益率18%,相应指数基金年复合收益率17.8%(去掉每年0.2%交易费与管理费),而专业个人投资者年复合收益率仅16.1%,低于指数基金。  
那主动型基金呢?1980年至2001年美国共同基金(相当于我国主动型基金)数量超过1万个,只有2073家存活10年以上。这2千家基金选股风格各不相同,都想超越大盘指数,但10年中这些相对优秀的基金年复合收益率仅9.85%,同期美国所有上市公司加权指数平均年回报率18.26%。
衤刀七

17-06-05 13:51

0
确定股票这个投资目标后,就要考虑收益率多少才算合格?先看有史以来最牛股神巴菲特的战绩:从1957年至2012年56年总收益35732倍,年复合收益率也仅有20.6%,每年具体收益率中只有2001年为-6.2%和2008年为-9.6%,其余54年都是正收益,超过50%收益率仅有1976年的59.3%。 
 从巴神战绩中得出结论:
1.长期年复合收益率20%就能取得巨大回报,但这是人类智慧的极限;

2.在资本市场取得成功靠的不是高收益,而是不亏损,不信分别计算年复合增长20%和单数年增长50%双数年增长-10%的长期总收益率相差多少。
衤刀七

17-06-05 12:32

0
话说国内基金市场上的基金数量总共加起来也得有四五千只,假设下一交易日出手买一只基金,要怎么做呢?
首先第一步当然是把所有基金的数据拿下来看业绩。至少要包括过去一周,一月,一季度,半年和一年的收益,有可能的话最好还能有两年,三年甚至五年的收益。这类数据在很多地方可以直接拿到。拿下来之后对每类收益分别做排序并分别标好颜色。以近一周收益为例,选top10标成红色,接下去的11到20标成橙色,再往下的21到30标成黄色。每一类收益都这么排序并对相应的Top30标一遍颜色。比如把截止到昨天的数据简单处理之后,标好的图大概长成下面这样。有点像热力图,看上去越热的那个基金理论上来说越好。

 if/else大法筛选基金:
1f 你有幸找到一个每类收益都很热的,那恭喜你,直接买这个就行了,短期长期都没啥大问题。
2f 你想短期持有,那请主要看近一周,近一月,近三月红的最多的,并参考近六月,近一年等热度情况。
3f 你想要找个能长期持有的,反过来先看近六月,近一年,近两年红的最多的,参考近一周,近一月和近三月的热度情况。
Else 这个图还有一个用处是可以建立自己的好基库,你可以把没有热度的或者热力很小的数据都删了,多做几次之后就能发现好基金其实就一直是那么十几二十只
到这里基本上第一步初选就算完成了。这一步其实是对所有基金进行了一轮客观评价,分析结果完全建立在基金业绩的基础上,不迷信哪个基金经理,也不盲从哪家基金公司。
第二步就要开始考虑风险了。基金的风险我个人比较看中两个:第一个叫做最大回撤,简单来说就是一只基金历史上任何一个点到后面最低点的亏损比率,当然是越小越好。个人觉得这个非常直观有用。画个对比图给大家看看。
下面是1号基金收益+回撤图 
 下面是2号基金收益+回撤图
 
 红的表示累计收益,绿的表示回撤。两只都是去年的好基金,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来2号比1号的回撤要小,也就是说风险要小。如果是同等时段同等收益的情况下当然选2号了,很多时候甚至牺牲一些收益来换小一些回撤也是可以考虑的。

第二个叫夏普比率,这个是比较标准的风险指标,也叫作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夏普发明的,是一个相对值,在比较的时候这个值越大越好。夏普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投资有风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做到冒个小风险得到大回报,他靠这个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还是比较靠谱的。当然我把它排在第二位是有原因的,因为公式里面的风险是用标准差的。(虽然标准差是几乎所有金融类书籍衡量风险的国际标准,但我觉得实际用起来并不算太好用,参考用下倒是可以的)
第一步里面的业绩其实是人的业绩,不是先看人(基金经理)再看业绩而是先排业绩再看人。这样就能让一些新基金经理脱颖而出。江山本来就是代有人才出,长江前浪也总是被后浪推,5年前谁知道任泽松呢,3年前谁又知道杨飞谢治宇呢。先看业绩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看一个基金经理是否在一个合适的平台上,也就说业绩中还隐含着基金公司投研实力的因素。比如华夏出来的王亚伟,奔私之后他的业绩就没那么好了,人总还是那个人吧,照理经验还更丰富了,但是平台从华夏基金换成了私募,结果业绩能天差地别。这样的例子还数不胜数。不赘述,只想说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平台是不可分割的。
第二步里面的风险比如最大回撤其实也不是跟着基金走而是跟着人走的,也就说选基金的时候要看基金经理的历史最大回撤而不是简单的看基金的最大回撤。夏普比率同理。所以说人,也就是基金经理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选基金到了这个程度,大方向已经差不多了
衤刀七

17-06-04 08:56

0
把基金资产规模小于1亿的先给排除了,因为投资小于1亿的基金风险还是蛮大的,怕清盘,怕巨额申赎,怕追踪的效果差,等等。总共有18只基金,有10个ETF,6个ETF联借,2个分级母基金。具体如下:全指可选:场内:159936,场外:001133全指医药:场内:159938,场外:001180全指信息:场内:159939,场外:000942全指材料:场内:159944中证消费:场内:159928,场外:000248中证金融:场内:159940,场外:160814300金融: 场内:159933,场外:161211500信息: 场内:512330,场外:002900上证消费:场内:510630

 
美高梅金殿

17-06-01 20:43

0
巴菲特的话说得好:“查理和我过去在上百只股票上有过做空的想法,如果我们实施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