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打造自己的中国股市交易管理体系

20-11-29 16:53 7753次浏览
十二年磨一剑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是做企业管理的,参与过企业一些管理体系的建立、审核等方面的工作,感觉对体系建设有一点心得。
我业余炒股已经20多年了,成绩不佳,但收获了很多经验教训,也看了很多大佬的东西,有一些知识储备。
管理的思想是想通的,为什么不能把工作中管理体系的东西与炒股的交易体系联系起来,用体系管理的思维来管理 自己的股市交易呢?
如果有效,可能会改写我在股票上的随意、迷茫、以及恶性循环
开辟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股市黄金道路。
为了总结提炼,决定还是借这个平台,做一些记录与总结,真正构建自己的、高效的,正确的交易管理体系。
打开淘股吧APP
8
评论(26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十二年磨一剑

21-03-17 14:11

0
短线高手强势股战法精髓

一.理念:
只做超强势股的追涨;理念就是专做人气股,领涨股,龙头股.操作就是等待,发现,跟随,选股;选股很重要.是决定性的前提,但选股还不是全部.等待需要绝对的耐心,发现需要经验来确认,跟随是最次要的买入动作.需要勇气和下决心付诸行动的决断力.
二.超短;
不参与任何级别的调整,买了就为马上赚钱,这种方法都是短线.
短线操作,就是寻找技术形态及资金介入代表一定市场意义的股票,再配以仓位管理来短线,快速获利的一种技术.
当许多散户对着K线图研究某种技术形态可能会让股票涨多高而不去关注市场含义的时候,我知道他们都在浪费时间.
三.龙头:
做好短线的先决条件是选股,分时走势判断不失误,选股攻击力要够(资金连续大单抢筹,分时攻势凌厉)要么上天堂,要么上地狱;
当一个市场连续出现好向个连续涨停的股票时,不管原先如何看好其中的某只,但是,只有涨停次数最多的那只攻击力才最强,阶段性的龙头或者阶段性的人气个股,往往是随机产生的.在大盘否极泰来的那一刻,同时会出现几只强势个股或,能否成为龙头或人气股,要看个股是否具有被当前市场认可的题材,这一点比基本面重要得多.龙头不在盘子大小,而在启动时机,
只要先于大盘连续上涨并能带动关联个股上涨就是龙头.
人气股是热点,龙头是热点中的焦点;代表了市场合力,人心所向,即"势".介入人气股,资金最安全,效率最高.龙头之所以安全,还在于与大盘转势共振,市场也需要一只涨幅大的股票来树立赚钱效应.
在一轮下跌过后,市场面临转势,但我们不知道谁会先涨,资金量大的操作必然会提前布局,我们只需要睁大眼睛,等待最强的那只股票出现,跟随买入就可以了.
龙头从强势股中产生,如果你操作的一直都是市场各阶段最强的股票,那你自然就能做到龙头.
高手买入龙头,超级高手卖出龙头.
四.量能
超短对行情只有一个判断标准---量,有量就能来钱.
量能是超短强势股的操作中,非常重要的观察点.
进在量中,退在量后.主要看成交量,均线,K线来选股.收盘后不用翻看大量个股,主要看公告.再结合市场热点锁定相关个股.至于做下跌股的反弹,选择前期热门强势股.
换手决定高度.一般涨起来有充分换手的股票,后面走的远,人气也足.
操作中只要量能不缩量,但最好不要放爆量,一般可看成趋势继续.
一只牛股,里面的资金从来都不是从头吃到尾的,都是接力上去的.很多一字板,要么买不到,买到就死了.
而且这样的一字板,跌下来连反抽的机会都没有.常常一路阴跌.
而换手充分的牛股,跌下来反抽多.
五,跟随:
做短线的关键是什么?是深刻理解市场合力,也就是势.
看热点的本领是短线客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势就在热点之中.符合主流热点的新故事(题材),往往是赚大钱的机会,
跟随,就是及时捕捉市场主流热点.
顺势最关键,一定要借力打力,要善于借势.
一出击的时间,必须把握住大盘否极泰来的临界点,这点最为重要,必须借大盘的势;
二,必须认清热点,借板块的势,借市场赚钱效应的势;
三,个股的选择,分时图走势强于同类个股,能够带动同题材个股走强,并有涨停潜质.
遵循现有的规律,遵行市场的选择,无本我执念;只跟大盘走,不预测,不操纵,不要徒劳地去预测大盘和个股,一切以盘中走势为准.
盘后的复盘很重要,要努力去揣摩超强势股的运行思路,看参与者的进出角度,并在不断的验证之中,逐步接近主流游资的思维,理念;而不是花大力气去感知未来大盘的上下,感叹机会的错失.
当你高效的跟随了市场,机会几乎是接踵而至.
研究个股,仅仅是打基础,重要的是市场环境;
重要的还是对市场(势,大局观)的深刻理解上,理解正确了,自然对个股的介入是极简单的事了.
相同即时走势的个股,有些封住了,有些没封住.有些上千万也没封住,有些几百万就涨停了.
且第二日的走势也不错.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大盘的理解,对势的理解,是大局观的问题,不是操作技巧的问题.
投机的技巧在于玩差价,投机的精髓却是玩人性了.投机的魔力在于变与不变.
倾听市场的声音,做到知行合一.要加强对市场的理解,不能刻舟求剑,尊重市场的选择,做超短就是这样,观点是时时变化的,强调的是应对与适当的前瞻性判断.
当自己的预期与市场的结局不一致时,一是反应跟不上;二是内心的弱点瞬间被放大,往往一犹豫,一软弱就会酿成大错;短线做成中线.因行情的高位追涨而站岗数月 ,数年就是这样.
业余的操作者,往往牺牲在这样的节点.
所谓跟随,(在市场趋势酝酿变化的时刻),应在思维上快人一步,提前介入有启动迹象但还没大幅拉升的板块,争取比别人跟热点更紧一些.否则,操作节奏上滞后,始终比市场慢半拍,资金运作自然不能运转如意.
共赢天下6566

21-03-08 21:23

0
看到了楼主的帖子仿佛看到了自己
刘忙007

21-03-08 12:24

0
内幕交易,应该严查
丁丁咣咣

21-03-07 23:33

0
兄讲的非常棒!
十二年磨一剑

21-03-07 17:07

2
大家觉得复盘很累,工作量很大,介绍一个非常轻松的复盘方法给大家。复盘工作流程:
1,当天涨停板最多的板块(3个板块以内),涨停板最多的板块就是当天的主流热点(比如之前的次新股板块,机器人板块),找出这个板块的龙头即可,观察次日龙头及板块的持续性(其实交易时间段就能知道热点板块)。
2,根据晚间新闻政策找出题材板块,次日盯着该板块个股走势,如果有板块效应并且龙头率先带领板块个股冲击涨停,可以果断介入, 介入的方式有追涨,打板,看个人喜好。
其实主要的复盘工作就是以上2点,一个是判断旧题材的持续性,另一个是新题材的资金认可度。

(另外,看看每天的开板个股有助于你对开板股有更深入的认识,看看主流热点板块次日的表现有助于你提高对题材热点持续性的判断,看看没有板块效应的独立涨停股有助于你对大众情人股更深入的认识)
当天的主流热点在盘中就可以找出,盘中就可以选择追涨和打板。有些打板选手以及大资金的打板游资晚上是不复盘的,道理很简单,每天盘中找当天有板块效应的主流热点跟随打板即可。不管哪一种方式,都要选择有板块效应的(行业板块效应和题材板块效应),切记切记。
十二年磨一剑

21-03-07 16:52

1
未来的走势没人知道,因为人预知三日,将富可敌国 目前这样的人我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那朋友们都想知道,我是怎么做股票的呢?先不着急,我简单给大家树立几个概念 请认真思考!可能会改变你陈旧的思路。
1.股市里没有股神,有的只是经验的多少,经验多了,猜对的概率就准确一些,低了就少一些,没有人做股票能100%获利,说白了,只是猜而已,神和骗子除外。
2.大多数人守不住利润 长期来看 90%以上的人都是亏损的,哪怕这一个波段获利了多少多少,没用的,都是数字,很快就会还给市场。除非你销户不做了,我承认你是高手,起码是心态上的。只要你还有账户,你就一定会做,就一定会输,这很正常,人的本性而已。
3.没有人可以永远帮你,只有你自己。 我从不听个股小道消息,从不考虑别人荐股。我只问自己一句话,听消息能一辈子获利吗?别人荐股可以一生不断拥有财富吗?如果不能,我会潜下心来,一步一步默默走自己的道路。相信我,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你因为亏损而痛不欲生的时候,荐股人是不会有任何感觉的。
4.股票一定有方法可以获利 无论你研究均线,指标,量能,价位,时间空间,甚至财务报表,到了一定层次,都可以获利,殊途同归而已。只不过这个世上很少有人愿意花大量时间去学,哪怕你在学中走了弯路,请不要气馁,坚持下去。错,也是一种经验。但是同一个错误犯两次,是因为痛的不够。

说了这些,其实我只是想告诉朋友们,在股票市场中,想获利,除了提高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没有别的捷径。
提到经验和能力,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哪有那么容易,从何下手?

说一些我的经验,就当故事听听吧,其实都是假的,别当真。
90年代看着家人做股票,过程是复杂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亏损
2000年自己做股票,自认为看了几本书,看懂几个指标 抱着希望一头扎进去 亏损
这个时候 痛苦了很长时间,认识到我这人比较笨,想着只能看看大神们都怎么操作的,于是走上了一条绝路,听消息,看股评,每天10几个小时思考为什么涨,为什么跌。 结果还好 亏损
这一次的亏损和上次不同,我有收获啊~所以是还好
浑噩过了几年,一直想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方法,属于自己的规则,这几年中我验证了上百种方法,每次认为方法可行,兴冲冲的杀进入,都是灰头土脸的归来,自己扇自己两个耳光,然后对自己说,再来!
回想那个时候,真是黑暗,没有人愿意教我,也没有钱去听大神讲座,只能自己通过历史K线验证正确率,一张一张图形过,每天至少看1000张图形,然后分析为什么上涨,为什么下跌。曾经为了10日均线有效还是13日均线有效,废寝忘食的研究了半个月。现在想来,很是幼稚可笑。但是,我的收获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每天看大量的图形给了我良好的盘感,直到现在一张图拿出来,我脑子里很清晰的知道这张图今后可能会怎么走,这种盘感没人能教给你,只有长期的付出,才能获得。

后来经过大量的实验和统计,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股票的走势是相似的,我在想,为什么相似,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思考的结果现在送给大家:假设每个股票都有自身的波动走势,那么有一部分主力资金想要获利,必须按照一个自然规律去操作,那就是低买,高卖。在主力低买,高卖的过程中,在盘面一定会留下一系列痕迹,这种痕迹可以每天都反应在盘面上,很多根K线组合起来,就成了一张图,而这张图,就一定有相同点,所以,看起来很熟悉。
很多朋友都说,买了就跌,卖了就涨,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买了就涨,卖了就跌 才是不正常的。因为,股市里只有极少数人获利,你做不到少数人,所以会亏损,这也是自然规律。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当你一买就跌的时候,有可能是少数人的卖点,你一卖就涨的时候,是少数人的买点,好了,思考一下,为什么不能在你要卖的时候买,在你要买的时候卖?你敢买吗?你舍得卖吗?为什么不敢? 因为你没有这种经验,没有规则。一个股票 当日上涨了9% 你敢买吗? 一个股票连续上涨了50% 你敢买吗?当你看到了9%和50%两个数字的时候,你就已经失败了,因为人的本性是贪婪和恐惧的. 其实,我是不看这些东西的,在我定义里,只有可以买和不可以买。
以上的一段话,可能有些朋友无法理解,没办法,小时候没有好好学,笔力有限,说的乱了些,请朋友们见谅。
总之一句话,请走少数人的道路,顺应市场。关于顺应市场不是一句空话,为什么要顺应,为什么不坚持自己观点呢?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 呵呵,好好做人吧,别总想着成神。有一天当你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你的能力会有大幅的提高。
十二年磨一剑

21-03-07 16:41

0
大盘震荡回踩时期,控制回撤的能力,主动放弃进攻,空仓的自控力最能够检验一个优秀的交易员攻防能力水平的高低。
十二年磨一剑

21-03-07 16:40

1
交易的最后需要什么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交易的最后需要什么?直到前段时间偶然间再次看见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看着那些厨艺精湛的人认真做出来的美味,那种对于烹饪的专注和讲究,深深震撼的同时,联想到交易,忽然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做同样的一道菜。交给不一样的人做,味道会千差万别。(交易同一只股票,不同的人操作,最后的盈亏比会千差万别);
首先你要对食材挑选讲究,好的食材是一道美食的重要基础,这是质,是根本。(在题材或目标的选择上,不同的人,选择的目标不一样,而选择的目标是否是核心,是否是前排决定了你交易成功的概率大小);
然后你需要好的刀工,将食材剖解,让它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来。粗了厚了不行,细了薄了也不行。行刀要如庖丁解牛般,在骨肉筋膜之间游走,将骨肉精确分离,不破坏食材最原始的味道(暂且理解为分时,量能,形态,技术形态等细节,且需要顺势而为,绕开筹码断层缩量加速,绕开套牢区,均线压力位等);
然后将需要的食材部分分类整理,各为所用(对交易标进行分类整理,优先核心前排。类似于涨停进龙头,半道进前排,低位进跟风,为了博弈安全垫);
然后你需要火候的把握,精确到小时,分钟甚至于秒,不一样的时间,烧制出来的味道会大不相同(题材或板块的持续性,市场氛围,资金情绪,发动的时间节点);
最后你还需要其他的调料和配菜搭配(板块次新叠加或者盘子小的先锋,板块整体热度和助攻情况。譬如之前成都帮在流动性缺失的时候发动的群体性板块作战)
经过这么多的工序之后,一道美食就大功告成了(把握好这些,基本上,你的交易成功率也就能提高了)

使自己愉悦,使食客愉悦,发挥出食材本身的魅力,创新人们对于食物的认知(使卖出者愉悦,使买入者愉悦,发挥出交易本身的魅力,创新人们对交易的认知。妖股不言顶,龙头崛起的时候是最慷慨的,它会让所有参与的人都能吃到肉);
还有一种境界,就是随食材当时的状态而决定最适合的烹饪手法,信手捏来。讲究的是调料、作料、火候,每种菜有每种菜的味道,不能一个味(所选标的决定参与或者不参与,多少仓位参与,什么位置买,什么位置卖,信手拈来。同样的形态如隔日反包,如超跌,如N形,如停复牌,都会因为市场氛围和资金情绪以及启动的时间点不一样就会出现千差万别的结果。历史总是会重演,历史也会惊人的相识,但历史绝不会简单的重复)

这是在方法论或者是术上面需要讲究的细节。最后的顶尖级别的较量就在于烧制者是不是用心了。用情怀,用满满的爱,用灵魂,用发自肺腑的情感(想了下,除了欢乐海岸其他一线游资都感觉还差点儿什么);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四处可见的菜馆,吃不到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那一道菜的味道的时候,会永远的回味无穷(在日常交易的过程中,总有那么一只屌炸天的股会让你念念不忘,回味无穷那销魂的走势,那让人痴迷的疯狂。譬如最近的贵州燃气华森制药泰禾集团荣安地产等);

让我们回归到交易本身思考。
假若自己是一个厨师,你想做一道菜的时候(你是一个交易者,想参与交易的时候);
那么就要对食材严加挑选(题材或者目标);
对火候也需要严格控制(市场氛围或者资金情绪);
配菜和调料的搭配(板块先锋或小弟助攻配合);
用心去制造或者打造(自己全神贯注,一线游资或者活跃游资中能够配得上情怀二字的只怕只剩下欢乐海岸了);
在什么季节用什么食材(择时。年报,半年报,高送转,两会,经济会议,周期股等有时间特征的);
在什么时候用(择势。板块博弈崛起,阻力最小人气起来的时候);
怎么用(择机。板块轮动博弈互相争抢资金的时候,在前期强势题材或板块出现震荡回落的时候。譬如上一个星期的50蓝筹和房地产,房地产和银行证券之间的大资金团战);

厨师的最高境界:眼前有菜谱,心中有菜谱,世上无菜谱(交易者的最高境界:眼前有成本,心中有成本,心中无顶底);
牛爸爸牛肉面,一碗牛肉面一万新台币。其实看过新闻之后就知道了,王老板把火候这两个字当成了科学,牛肉也好,面也好,都是量化到极致,可以按照客人的要求定制,而且还能保证品质如一。这才是真正的厨师精神,也是所谓的“火候”的极致功夫——对,我敢说,王老板如果愿意分享出来他做面的标准程序(当然了,王老板估计是不会公布标准程序的),绝大部分人经过基本培训之后,应该是能做出接近王老板八成的味道。差的两成在哪里?经验。这个经验和“火候”无关,全在积累和训练。(交易到最后,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听说过许多道理,尝试过很多秘诀,用了很多战法,却仍然做不好交易。为什么?假若那些战法秘籍都有一个标准程序,如龙头战法,龙回头,超跌反弹,平台突破等。理论上就一定可以成功的。但为什么事实结果出现了和想象中的天壤之别呢?这些战法秘籍都是假的吗,是吹牛逼的忽悠人的吗?不是的,这些战法秘籍都是有用的,只是在使用的具体条件和细节以及大环境上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要结合具体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譬如说低吸派的乔帮主在人气股上的低吸,金田路欢乐海在龙头上的加仓锁仓,淮海解放南在人气股的暴力接力等等。失败的原因除了经年累月的积累和训练,更大的原因在于操作时候的形似而不是神似);

如果没有标准程序,我们可能十年都做不出来王老板的面的八成;但是有了标准程序,我们至少有把握将这个东西做到接近并且广为散播。剩下的经验训练仍旧可以通过不断地做菜实现(如果交易没有系统没有模式,那么你永远也做不出行云流水般的交易。但是有了系统和模式,就一定能够最出漂亮的交易了吗?答案是不一定。这也是很多人说的,股票交易不是你努力就可以做好的,但不努力是肯定做不好的);

做菜真的不是多困难的事情。蓝翔能培训那么多的厨子,可见做菜并不是多高深的事情,哪怕是做得好吃也不是多困难的事情,否则那些厨子不是都失业了?做菜有天分,有人上手快,有人上手慢,但是只要给一个人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厨子并不是什么难事。(做交易也不是困难的事情。无非买入和卖出。每一年进入市场的新人那么多,可见交易并不是多高操作门槛的事情。交易也是有天分的,有人悟道快,有人悟道慢。有人吃一堑长一智,事不过三。有人在同一个坑里面不知悔改反复跳进去无数次。理论上只要给一个人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交易员并不是什么难事)。

综上所述,交易的最后需要什么?
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时候参与交易,什么时候不参与交易,什么机会可以交易,什么机会可以主动放弃(譬如最近坑杀最惨烈的区块链,在炒作进行到第二天之后的每一天,每前进一步都是有极大的风险,而风险来自于监管层的不断施压。第三天,第四天仍在参与的大多数是遭遇了重大挫折。而优秀交易员的交易标的过滤系统标准肯定是比大多数人要高出很多的,这样的好处是过滤了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也屏蔽了很多不确定的无效交易,当然缺点是因为标准太严格确实会漏掉一些套利机会。这就像信奉龙头战法的金田不会像无影脚一样重金天天怼首版,无影脚也不会像欢乐海岸那样在龙头或者妖股的第四版第六版或者第八版甩出那霸气侧漏的万手单联排,成都帮大多数时候在尾盘群体而动搞挖掘补涨不会像淮海中等在早盘大手笔万手单猛攻接力板);
懂取舍,知进退:在风险来临时,弃卒保车还是负隅顽抗还是卧倒装死,尽力尽量做出能力范围内的最优化抉择(譬如决不让赚钱的交易变成亏钱走,决不让可以及时止损的交易变成第二天跳空低开走);
会反思,要总结:反思自己的失败交易并吸取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有失败的交易都是有意义的,都会教会一些东西的。总结自己的成功交易,并将成功交易发生时候需要具备的一些细节条件加以优化完善(譬如说是根据集合竞价,盘中异动,板块人气,尾盘情绪转折,技术形态等等);只有这样,你的每一次交易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变得更加的有意义。时间一长,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慢慢积累下来的沉淀下来的东西才会转化为你最后破茧成蝶的力量。
最后知行合一
十二年磨一剑

21-03-07 16:37

0
对于题材出现的第一天。集合竞价的精髓就一句话:竞价最后一分钟资金连续拉抬抢筹大胆挂涨停买。
  抓住题材第一天第一时间的买入机会结合竞价这一句,精髓。其他的任何都不用看了。就是最暴利的也是最安全的。因为遵循了跟随市场走势的真理。因为竞价就是多空双方决战出来的结果明白了吧?竞价进价高于预期,就是多方胜利。
十二年磨一剑

21-03-07 16:36

0
淘股吧: ertdfg123456
原创于 2018-05-05

一、非主流交易的危害

赚钱的股票都是相似的,亏钱的股票各有各的不同。衡量一个交易是否能赚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你参与的交易标的是不是市场主流?如果是,那你亏损的概率就会降低很多。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主流呢?

对于主流,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就借鉴各位行业前辈们的经验简单的归纳一下:是否为主流必须经受的一个参考标准就是持续性。在短线操作中,持续性的长短就是决定一个题材或者板块能不能被市场各路资金(低吸,追涨,打板,接力)认可为主流的关键!而判断一个主流题材的关键风向标就是板块内有没有个股能够连续换手连板?有没有趋势不断新高的可以容纳大资金作战的中军灵魂?我们将视野往前回看,就从去年9月份之后的市场中找到答案。

相信我们所有人都找到了答案,市场已经将答案告诉了我们。只不过当局者迷,只不过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不过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会慢一天两天。但这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吗?市场经验多次说明:机会只会迟到,永远不会缺席。

我们也可以看的到,市场虽然很残酷,但也慷慨的。它挖了无数的坑等我们跳,也给了我们很多机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自己有没有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呢?主流在哪里?

我们每天都要问自己这个问题。主流就在我们每天面对的市场里。就在我们的眼睛下面。市场已经大方的打开了大门将答案给了我们。最后要做的就只是需要自己再往前走两步而已。

非主流交易的危害主要在于:第一,它会让你偏离安全性和确定性更高一些的目标;第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个不是主流题材的交易标的,很容易就会面临涸泽而渔的尴尬境地,盘口门可罗雀,无人问津亏死人;第三,降低资金的利用效率,费时费力费财;

怎么解决交易标的是否是主流的问题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将自己要参与交易的标的有关的条件设置得更高一些。比如说,如果自己喜欢看见脉冲就脑袋发热冲进去买,根本都不知道在买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得,不妨改变为:先抽一点时间看看它的最近几天得走势,筹码结构,也就是对手盘,流通股盘子大小,有没有相关新闻,消息刺激配合。个股所在概念板块涨势如何?个股得历史股性如何,上一次的涨停板在什么时候等等;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很多成熟、优秀的交易者,对市场上大多数股票已经很熟悉,看见异动就能够知道是什么,那么他们是不是一看见异动就冲进去了呢?答案是:不是的。他们也会在观察观察之后,才会做出买入或者买多少的决定。只有将参与标的的要求设置的高一些,那么就会过滤掉很多诱人的脉冲或者陷阱。

二、情绪化操作的危害。什么是情绪化操作?
先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对于打牌不陌生吧?过年过节的时候,家人朋友或者同学聚会为了打发时间,就会选择打牌作为一种消遣方式,等待开饭或者约定的时间到来。一开始大家心情都很好,但是只要是打牌就会有输赢。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的心态就会被慢慢的影响。可能会在某一局牌中由于判断失误打错了牌,而导致自己没有胡牌或者被人截胡之后,心态由于调整不过来失衡,脑海中一直在自责或者懊恼自己刚才怎么居然打错了牌?怎么会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要是不打错牌的话,就不会输钱,反而自己会赢钱。由于脑海里一直挂念着这件已经发生、已经成为事实并已经成为历史的事情了,导致在接下来的博弈中,会再次打错牌。一次两次之后,整个人都会进入到一种昏头昏脑的状态中。严重者会在情绪失控之后,凭着意气用事,完全不顾场上的牌局在如何演变,也不顾对手里面拿着什么牌,胡乱出牌,这样打错牌的概率也就增加,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最极端的情况就是一场牌会打的不欢而散。好事儿变坏事儿。

回归到交易本身,也是这样的。很多人一开始接触股票的时候,包括我当年进入股市、亏损一两个点的时候感觉啥事儿没有,但是亏损幅度达到5点以上时就会觉得难受了,尤其特别是10个点以上大面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盘中看着不断扩大的亏损幅度会呼吸困难,生无可恋。整个人的心情,心态,情绪已经处于崩溃状态。如热锅上的蚂蚁,寝食不安。在骂了很多脏话之后,在痛苦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开盘就闭着眼睛一刀下去。血割了以后说真的,那时候整个人脑袋都是懵的,再瞪着前一晚上由于睡得不好、布满血丝的眼睛杀进另外一只脉冲的股票,想着一把追回来刚刚血割掉的损失,买的比昨天的仓位更多甚至是一把梭哈满仓。结果,往往这个时候,亏损错误的概率也会的增加,几乎是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那时候的自己痛苦吗?痛苦,那真的是一段难熬的时间,真的痛苦。那时候的资讯没有现在这么便捷,刚开始的那几年真的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真是缩水了钱包,憔悴了容颜。自己的薪水也就是这样一点点的消耗了。好在一次牛市让我回了点儿血,才让自己在这条路上得以延续。也就是在这个黑暗中摸爬滚打的过程中,我开始慢慢的归纳反思总结自己之前的那些交易,慢慢的我发觉了:情绪化交易的危害是巨大的。第一,它会让你失去参与节奏,也就是乱了自己的阵脚,进入追涨杀跌的恶性循环;第二,它会让你的心态和情绪彻底崩溃,进入买啥啥都亏的绝境;第三,如果不加以修正和调节,任其发展,它会让你的小错误延伸为为更大的错误,本来可以以一个比较小的损失收场的,却最终付出了更大的亏损。卧倒装死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并普遍存在的情形之一。
怎么解决情绪化交易的问题呢?这个问题曾经困扰过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怎么解决?似乎对很多刚入市或已经入市一段时间的朋友而言,都是没办法解决的。因为自己根本控制不住自己。这是人性使然。每个人都是不愿意认输的,每个人都是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厉害的。但是,正是在这样的盲目自信中,一次次周而复始带来更大的损失。之前听淘股吧前辈职业炒手(也就是校长说的)说过:五穷六绝的时候天天看盘,但一股都不买。这样锻炼一段时间,就能够慢慢控制住自己了。

控制情绪化交易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间接性空仓。割肉止损之后,大部分的时候我都会选择暂时空仓冷静一下,将自己的交易节奏和频率人为的慢下来、降下来。等待自己调整好后在看懂了盘面之后,再去博弈已经出现的机会。
这里说到空仓,有很多朋友就会说了:臣妾做不到,真的做不到。因为市场每天都有那么多好的赚钱机会,怎么可能做得到空仓呢?严重耽误大口吃肉赚大钱啊。我想,这些朋友都得了空仓焦虑症。内在的深层原因还是人性的贪婪和欲望。市场是每天都有机会,但扪心自问:自己有能力天天抓得住吗?能轻轻松松次次吃到肉吗?

三、模式外交易的危害。什么是模式外交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于市场交易模式而言,低吸,半路,追涨,打板,接力,撬跌停,做反包,龙回头,做二波,价值投资等等,都是这个大江湖中各门各派的看家功夫。

那么问题来了,打板的去搞半路,半路的去搞低吸,价值投资的去搞隔日超短。这就是模式外操作。

模式外交易的危害在于:第一,追涨,低吸,半路,打板不是什么套路都可以简单的挣到钱的,这些招数不是十分成熟的有经验的交易者,最好不要乱用。因为你这样交易越多,危害也就越大。交易的难在于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第二,这些招数就是各门各派的武功,要想短时间内全部掌握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个都有一个特定的环境和匹配的阶段。譬如说,最近被天天刷屏的龙头股战法,在这段时间简直就是独步天下,谁与争锋?要知道这个战法在去年的11月和12月上半月,那简直是把很多信奉者,包括我们淘县几个出色的龙头股战法高手都搞得狼狈不堪。但最近这些人确实凯歌高奏,捷报频传。所以,做交易,还是要先静下心慢慢来。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慢慢的会有一些特定的东西成为一种机械记忆。

怎么解决模式外的问题呢?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心理承受能力,选择一种方式进行深刻的研究。就我个人而言:我为什么选择了打板作为自己交易的参与条件?那就是因为只有涨停的时候,才是确认一个股票是否强势,是否被市场资金认可的时候,这一刻的确定性是最强的。当然了,在确定性最强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涨停板都可以无脑挂单买入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交易如果真有这么简单的话,我想,那就没有人会亏钱了。你还是要抽时间快速了解这个标的个股所在的位置,板块题材的热度,市场资金的情绪,大盘氛围,有没有比他或者它所在的板块更强势更优质的个股或者板块。个股所在板块的地位如何?是龙一,龙二还是龙三等等这些综合性的考虑。

坚持一种模式,随着实战经验的积累,你会发现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时候不能做。有时候也需要主动性放弃一些可以参与的机会,这都因人而异。

综上所述,非主流、模式外、情绪化操作是超短线亏损的三大主要原因。也是大多数刚刚入市或者已经入市几年以后的交易者需要解决好的问题。解决好了,就会有新的进步、新的空间、新的可能。解决不好,那就永远在盈亏的边缘或者临界点徘徊不前。

江湖路远多险恶,有缘人得之,且行且珍惜。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