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发一个中国卫星的逻辑把,好多人都说看不懂

20-02-05 17:28 8773次浏览
成都小哥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天风证券 军工-卫星互联网 系列电话会议纪要:与马斯克点赞的星际荣耀一起聊行业

时间:2020年2月3日 20:00-21:10

主讲人:霍甲,星际荣耀副总裁。星际荣耀是全球唯一一家入轨的民营火箭公司,国外全球龙头就是SpaceX。星际荣耀首次入轨曾获SpaceX埃隆马斯克“点赞”。目前星际荣耀股东包括顺为(小米)、复星资本、经纬中国、鼎晖投资、天风、中信等知名PE投资机构。

主持人:李鲁靖,天风证券研究所军工联席首席

纪要正文

霍总:各位投资者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先大概介绍一下整个行业,也介绍一下我们星际荣耀是干什么的。整个行业,我们是在2016、2017年的时候发现这个行业未来非常非常有前景,其实这个行业最大的一次变化就是Elon Musk做了SpaceX,SpaceX实际上是2002年成立的,他在2008年完成了第一此入轨火箭发射,大家都知道SpaceX是做火箭的,在他第一次入轨火箭发射之间已经失败了三次,所以NASA给他拨了很多订单,导致他后面发展越来越好。

他是什么时候启动Starlink这个计划呢?是在2015年的时候,SpaceX就已经开始他的Starlink规划,所以整个看Elon Musk整个布局,从特斯拉,它的跑车、汽车,到他的太阳能 、光伏,再到他的SpaceX、Starlink,其实有一个宏大的体系,值得大家关注的是前段时间特斯拉的股票涨得非常好吗?实际上在业绩说明会上也有人问到了,特斯拉的汽车如何未来能和Starlink进行互动,实际上他也作出了官方的回答,他未来每一个车上加一个类似于披萨饼这么大的一个锅就可以进行通信了。

我们当时看到这个产业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机会,整个卫星应用端会大规模的爆发,我们现在看到应用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个就是通信;第二个是导航,或者导航增强,这个阿里也在做;第三个是遥感遥测,剩下两个方向我们今天不重点讨论。

所以从这个趋势上我们看到,我们先拿出一个数据,截止2019年年底,我们当时统计了,全球历史上移动发射过的卫星数总和,就是现在还正常在地球周边在轨运行的,整个卫星总和大约有2400颗,这2400颗是什么概念?SpaceX他一家从去年年初他提出的规划,要打12000颗的卫星。去年的两次发射,加上今年的两次发射,现在已经拥有240颗卫星在天上了,所以说他的卫星发展已经超出大家的预期,但是他自己已经规划的很好了,光他一家就有12000颗的发射需求,实际上在去年的时候他提出了3万颗的发射需求。

所以我们能看到,光通信这个领域里面,未来卫星的发射需求是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整个产业链里面,我现在先简单介绍一下,整个产业链先是火箭运载把卫星打上去,然后是卫星平台制造,完了以后再是卫星里面通信载荷的制造,包括协议的制订,最后是整个运营和服务,包括地面的整个测控系统,这个大概的一个产业链。

我们星际荣耀是做产业链里面的火箭运载领域,因为火箭的技术壁垒非常高,我们在2019年7月25号发射一次入轨的火箭。发射成功以后,我们也成了全球第三家能够具备火箭入轨上市能力的民营企业,第一家是SpaceX,第二家是美国的另外一家公司,RocketLab,这是一个简单的背景介绍。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大家几个疑问,包括最近比较关注卫星互联网。

第一个,我觉得大家会提到5G的建设,下一代6G,美国为首的,大家为什么要开始启动6G的建设,它的必要性和它的迫切性在哪里,现在全球75亿人,49%,大概占了一半左右的人还没有用上网络,这块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需求。具体来讲,从美国本土来讲,因为美国整个地广人稀,它全球组网的成本优势大概有一个测算,我们看到美国一些公开数据,如果美国整个做5G的部署,总的部署下来,它总的资金需求量大概在1500亿美元。包括美国他自己也在测算,如果做整个Starlink,12000颗卫星全球组网以后,他总的资金消耗大概只有100亿美元,卫星它有一个天然的全球属性服务,一旦组网完成,它肯定提供的是全球服务,所以这块它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反过来讲,现在国内大家从公开的信息可以看到,无论是三大运营商还是华为,华为在2019年的时候提出他们要做6G的部署,也是未来可能会有天基的趋势。

第二个,美国基于它整个5G和6G建设成本的考虑。

第三个,也是我们当时跟进的,Starlink有一个最巨大的优势,就是它整个通信的时延会非常小。我们可以看到,12000颗卫星的布局,第一阶段大概是1440颗,其实整个来算,在2024年12月之前会布4万个卫星,这是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用KA和KU频段。第二阶段,未来的监测卫星可能会用V频段,这样大概我们看到,第一阶段的卫星主要是分布大概在高度1000公里左右,这是它当初的一个规划,但是我们从前四次发射能看到,240颗卫星大体上都布局到了500公里高度,500公里的好处是什么?它的时延特别小,500公里单项,从地面到卫星单项的传输时间大概只有1.15毫秒,所以这个时延会非常小,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公开的数据,按照这样的时延,再加上他未来星际链路构建好,模拟纽约到伦敦的传输,如果用用Starlink的传输,它的时延价格会在40毫秒级别。假设有一个专用的光纤,从纽约通到伦敦,这个时延大概在50毫秒级别,我们传统的光纤大概是给到70毫秒级别,这一块实际上对于高频交易,对于证券交易所来讲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优势,不详细展开了。

再往后讲,SpaceX,关于Elon Musk他为什么要做星际卫星通信,未来对于他整个能源布局和汽车布局都是一体化的,实际上地球整个低轨、互联网通信卫星星座的建设会给未来火星通信基建打出一个模板,而且未来集成电路通信都会用这种方式来走,每一个单个的功率很大,有这么多颗卫星,功率结合起来,它的集成电路通信建设起来会更简单。

所以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觉得现在全球大概都在瞄准走这样一个低轨多批量的小卫星,海量的小卫星,低轨、互联网、宽带、通信星座,实际上还有一个窄带的物联网功能。

接下来我再简单讲一下,传统的,大家看足球电视转播,包括看一些实时的,各个国家之间的转播,其实都是用传统的卫星通信,传统的卫星通信主要以高轨为主,高轨它的高度是在36000公里。大家都知道离地球越远,它的覆盖面积越大,实际上用3颗高轨的卫星能覆盖全球,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它的高度非常高,36000公里单向传输到地球的时延大概在120毫秒左右,而且单个高通 量卫星,它的功率要求非常大,而且单星的质量和单星的造价非常非常高,所以我们判断未来小卫星与高轨卫星的优势会非常非常明显,包括未来的成本优势,它的可靠性优势,包括整个通信效率的优势。

接下来我简单讲一下大家比较关注的Starlink,我们看Starlink的布局,这个布局很简单,第一批,提前4425颗卫星,它主要是KU和KA这两个频段;第二频就是未来在低轨布局一些7500颗,主要是微频道,平均40-75的频段扩展,扩展的意义,不仅为地球提供整个通信的设施基础,也是未来把整个全球做一个加密的覆盖。

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也就是说今年它的发射,今年24次的发射。实际上我们跟国外工程师交流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大家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就是SpaceX的Starlink在初步完成400-480颗卫星布局以后,它已经能够提供北美地区初步的互联网技术服务。

接下来可能有一些人还会提问,铱星当年的失败和Starlink的对比,这里面我们也先给出结论,现在的Starlink跟当年的一星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实际上现在的Starlink可实现性和它未来的价值是非常非常大的,一星也启动了二代,这里面对比几个原因:

第一,布局的成本:第一方面就是发射成本这块,大家知道SpaceX009号火箭可重复使用已经做完了,我们保守估计它的可重复使用完成以后,现在最多一级引用4-5次了,就是它的发射成本大概会是原来传统的50%左右,甚至比50%还要低一些,因为它整个载荷的空间还是比较满的,这是第一个,发射成本有巨大的节省。大家都知道卫星整个组网,整个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一大部分都在火箭发射这一块,所以火箭发射如果便宜,能的促进整个卫星的发射量。

第二,用户,原来一星主要是专用,就是2B,跟政府,包括一些旅游爱好者,军事上运用,现在主要是以互联网接入,包括物联网接入为主,所以用户扩展到了全球。

还有产业链和成本,随着摩尔定律,整个卫星上面我们看到几个大的组建,无论是热控还是轨控,星敏感期,还是通信的一些设施,它整个的成本、产业链非常成熟,这个成本降下来,包括未来一箭六十星不断地打下去,大规模生产它的规模效益很高,我们也可以看到SpaceX Starlink产能非常的大,他现在只开了一半的产能,每天能够大概出来10颗左右的卫星,这个产能是非常恐怖的,而且它刚才处在了5G和6G交互的界面,所以未来高带宽的服务,能够看到是非常靠谱的。

当然我们也觉得Starlink它现在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面临的挑战这块我简单提四点:

第一,我们觉得卫星和火箭的分离方式,包括星间通信这些技术,当年星间的激光通信,因为它未来1万多颗卫星全部补完以后,要组成一个网,做一个最优的路径规划,在两点之间进行通信,这样它能够把通信时延做得更低,效率做得更高,所以星间通信的技术现在还没有具体实施,他也会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一些论证和实施。实际上他上去的卫星里面都已经进入了激光通信的相关设备。我们觉得这块其实是很容易突破的,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第二是比较核心的资源,其实全球组网的低轨互联网通信星座。我们觉得全球布局上,整个地球周边,无论是轨位资源还是频率资源,它已经容不下那么多组网的卫星星座,我们觉得最多也就是2-3个卫星星座,取决于你未来布局的情况,所以第一个就是卫星频率这块的抢夺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如果卫星没有申请到频率,它是不允许被发射的,就跟当年5G抢夺频率站是一个道理,SpaceX直接已经申请了12000颗,再加上3万颗的布局,他已经把非常好的频率抢夺到了,未来其他国家,包括其他公司再抢夺频率的时候,劣势会很明显。二是轨位资源,因为原来卫星发射量很小的时候,轨位资源这块没有被大家所重视,实际上未来24个轨道面,一个轨道面60个卫星,在这么高密度的布局下,低轨布局,因为低轨卫星它的追踪速度非常快,所以它的轨位资源在位置上也是有限的,一是频率资源;二是频率资源,这块可能会成为未来其他星座的挑战,也是SpaceX这块的资源抢夺战。

第三是空间碎片,包括分离动换,大家可以看到,未来空间碎片可能会对整个卫星星座有一些影响,我这边不详细讲了。现在国际电联,包括国际上的工电组织都要求,所有的卫星到后面以后要自动减速,并且离轨,再与大气层进行钝化,所以我们看到SpaceX在早期设计Starlink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分离动画的能力。

第四是法律,各个国家如何落地,当你把整个的组网能力建设完毕以后,如何服务整个地面,这块可能也是面临一个挑战。

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带来的产业机会,我们觉得很简单,从产业链来看,第一个机会就是火箭发射这块,因为所有的卫星必须得通过火箭才能发射上去,所以全球的火箭公司都会带来很大的机会,但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全球能够入轨的民营企业火箭只有三家,并且都没有上市,所以这块不重点介绍。

第二块就是卫星制造,大家知道如果国内未来要对标Starlink,将会有一个海量的、巨量的卫星制造市场,这个市场可能会交给国家队,混改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一起参与进来。

第三块就是整个载荷,实际上通常载荷也和整个卫星运营,包括通信协议的制订是同一家,这样它其实最大的蛋糕是在整个运营,包括载荷,这个事情当然比较晚,但是也不排除咱们卫星打的数量非常快。

提问环节

提问:您好,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现在不是在建5G吗?卫星和5G比,它有什么区别,因为听下来它的覆盖、时延,包括传输的功能和5G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它的投资感觉比5G整体还是要少,想问一下它和5G的区别。

霍总:最近我也刚看完联合国的ITU,也就是国际电信联盟刚刚发的报告,上面对整个宽带,包括移动通信、互联网的发展他们做了一个判断。现在全球49%的人没连入互联网,连入互联网的51%里面又有部分人,他们还处于2G和3G网络之间,因为那51%连入互联网的人,它的统计标准是网速在256K以上,这个速度基本比2G稍微高一点,所以他们联合国管这个叫数字鸿沟,现在这个数字鸿沟非常明显。联合国那边还做了另外一个测算,整个在互联网渗透率的提升,看整个互联网覆盖全球发展的变化,2018年3月份到2019年的3月份,互联网在非低收入国家,渗透率只增长了1个点,在低收入国家,渗透率只增长了0.8个点,所以现在对于整个全球互联网建设卡住了,很难有大的提升。现在还没有完成互联网建设的国家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人口密度低,做大规模的地面基站是不划算的;二是这个国家压根建不起,虽然它人口密度高,但是它建不起,就没有地面的通信网络,导致这50%规模的人,联合国判断,里面大部分可能在现有模式无法连入互联网。这就带来了卫星互联网为什么要出来。

再稍微补充一下,因为我们是做火箭的,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的客户,就是卫星,卫星最关注的就是它出来的必要性。

美国测算过,它整个做5G的部署,大概需要1500亿美元,Starlink测算,它的整个全球部署只需要100亿美元,我知道您的提问,国内它的必要性在哪儿,这块有点类似于当年的GPS和北斗,就是当你形成一个全球的GPS星座以后,你后面再做北斗的时候,你的后发优势,其实GPS也不是靠收费来赚钱,它是靠芯片来赚钱,所以它一旦形成全球组网,接入以后,你后发的优势有可能就是零了,有可能没有机会。

这块我们对于它未来提供的服务,目前猜测,第一个是物联网;第二个是互联网,而且带宽还是很高,其实中间有一个,我觉得需要大家多注意的,它的时延很少,会造成你服务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据说美国的证券交易所每年给SpaceX300-500亿美元的补贴,这块假设每年全球组网完成以后,对地面所有的设备免费提供接入,这个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竞争压力,而且这个选择,站在国家角度,一旦你选择了不去做,当你2024年全做完的时候,实际上没有机会,不像北斗你还有机会去追赶,这个是没有机会去追赶的,这是从用户需求和大国之间博弈的角度来看这样一个价值。

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现在国家角度来讲的,我们看到现在美国均方根SpaceX已经签署了2800亿美元的合同,主要是Starlink的规划,也就是说军方对他扶持很大,这块在军事上有很大的应用,我们不详细讲,类似于战略导弹的拦截,能起到致命的拦截。所以这块可能还有其他的应用,咱们国家肯定要搞。

提问:关于空间资源的问题,像马斯克大概可能发三四万颗卫星,空间资源能容纳多少颗星?比如我们国内要想建一个同等覆盖程度的星座,这个数量也是两三万的量级是吗?它整个空间资源是足够容纳这些卫星的吗?

霍总:这里面牵扯到两个问题,一个是频率资源,一个是空间资源。其实最恐怖的倒不是空间资源,是频率资源,大家都知道,卫星要想发射,必须申请你的发射频率,这个频率申请的过程很复杂,我简单讲一下,你先是国内申请,如果你的频段,和全球目前在轨,或者目前已有发射计划的卫星都没有重组,你才能去发射,如果有重组,你还得去逐个协调,国内协调完以后再去国际协调。所以一个企业要想拿到整个卫星发射的频率资源,尤其是非常好的频段,这个协调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包括整个审批难度,这个频率这块,所以现在频率的抢夺成为全球非常非常多国家抢夺的一个核心资源,这也是美国为什么很多,包括OneWeb,很多国家去了欧洲,有注册公司,又去申请频率资源,这是频率这块,所以这个是一个很要命的资源。

轨位这块,第一个,它的面积比地面面积要大很多,而且卫星200多公斤,300公斤左右,卫星也没有多大,看地面总共有7亿辆汽车,而且地面的海洋面积占70%,投射到太空中去,几亿颗卫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就是新的技术趋势,大家都去抢夺500公斤左右,或者1000公里左右的低轨卫星,低轨位的资源,第一步是24个轨道面,每个轨道面60个卫星,后面有可能还会加,这个卫星它的收入非常快,大家都知道离地球越近,它的轨道线速度越大,离地球越远,线速度是一样的,但是它的轨位越稀缺,所以当它布得越来越密的时候,任何的空间碎片或者新加入的卫星都会对它造成影响,所以低轨布得越来越密的时候,这个轨位资源是很有限的。

还有第三个问题,如果要形成一个全球组网的卫星工作,大概需要多少颗卫星,我们大概估计,SpaceX第一步规划是12000颗卫星,我觉得是一个下线,除非你的技术能做得和他一样了,因为他有很多新的技术,你可以仔细看它的分离方式,包括新敏感器,包括加了很多设备,金融通信,他已经做得这么高级了,提出12000颗卫星才能覆盖全球,任何一个星座,如果不到12000颗卫星,他说能够覆盖全球,我觉得这种可能性都比较低了,所以至少12000颗卫星,再往上提高你的带宽,提高你的整个服务质量可能还要再加,因为SpaceX最先提出的是12000颗卫星。

提问:您好,前面那位同事已经大概问了一下,我稍微补充一下,问一个技术上的,这种卫星,它受天气的影响大吗?因为您刚才说延时什么的,天气不好有云层什么的,这个影响大吗?

霍总:这个影响不大,它不是通过光学,而是通过无线电,前面的是Ka、Ku频段,后面的是V频段。

提问:基本上天气影响不大,整个通信质量各方面能保证的是吧?

霍总:对。

霍总:它就是怕钢铁水泥结构,电磁波穿透天气是没有问题。

提问:等于就是室内的覆盖问题了,就是技术细节了。

霍总:对。

提问:第二个问题,刚才前面那位同僚也问了,在中国感觉从短期来看,还是一个补充,因为我们在5G建设上人口密,我们的规模优势,所以相对来说还行,是不是更多是一个短期的应用补充,但是长期的战略竞争还是比较重要的,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霍总:这块我们早期调研的时候,全球现在有3个格局,第一个是美国,美国已经确定了坚定走天基这条路线,欧洲是已经确定了,天基和地基市场化,一半一半。个人猜测,我国未来可能也是天基和地基共同建设。

还有一个观点,5G下一代可未来的趋势是往频率越来越高来走,因为你频率越高,数量越大,但是当频率到了5G毫米波,或者说6G时代,最后的小基站量会成指数型的增加,那时候的分布和布局特别特别难。而天基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它具备全球布局,也就是你没有必要到处建小基站,只需要在你接入的地方,直接去接收就行了。这个优势有可能在5G往6G走,甚至6G、7G,再往后,频率到了毫米波这个级别,这时候天基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提问:最后再请教一下,最近国内有有一些什么动作吗?因为这个事情,您说了已经在论证了,当然论证的结果,短期的大家也看到了,SpaceX他也在干,我们国内短期有一些具体的动作吗?干这个事情。

霍总:具体动作你可以看之前,鸿雁、鸿云、行云这些已公布星座,本来都是今年准备开始发的。我觉得动作来讲,应该是明年会有一个特别大规模的追赶计划。今年因为大规模组网步骤,肯定是像SpaceX一样。SpaceX,还有OneWeb去年一直在做实验,所以它一般会有规模型的实验开始做,按今年鸿雁、行云、鸿云他们的整个计划来看,也是类似这样的阶段,因此今年可能是组网试验阶段,明年估计会进入规模商用建设。

提问:从目前来看应该还是政府买单吧?商业公司好像也没怎么大去投资。

霍总:有时候不止政府,比如说银河,他们也是前一阵刚发完卫星,他们还是会有融资的钱,但是主要的钱还是政府,我觉得政府的角度,可能会通过一些央企自己出资的形式,比如说集成电路大基金、惠华基金、诚通基金等的出资方式,用这种方式做出资,不一定是直接的财政拨款,可能会是一些央企集资的方式去做,这样更符合商业行为。

霍总:我稍微补充一下,因为银河航天跟我们是同一个股东,顺为同时投了他们也投了我们,在火箭和卫星上都有布局,我觉得这个事是这样子,它可能和大家传统的国家项目不太一样,因为他引入了大量的民营企业、混改企业一起做这个事,而且是比较市场化的,你可以看银河航天的创始人原来是做互联网的,所以他可能这一波会把整个移动互联 网和互联网整个历史上积累的资源、资金,包括人才全部利用起来,因为互联网下一代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下一代,很多人觉得可能是6G的天基互联网。

还有刚才提到的鸿雁,他在早期规划的时候规划了很久,已经规划了至少5年以上,很多基础方案和早期的技术论证都已经完成了,所以我觉得未来推的速度也可能会超大家预期。

提问:像特斯拉的充电桩一样,它一个接收站有多大?

霍总:很小的,特斯拉的电话会议里面有人问,它很小,比手机大不了多少,就一个圆盘,15厘米直径。

提问:15厘米能接收400公里以外的东西,还顺畅?

霍总:对,是可以的,因为低轨距离太近了

提问:我明白了,谢谢。

提问:我想问一下,开发天际互联网的东西,跟特斯拉不一样,它是个人商业行为,他本身有车,我们搞这个东西不是商业化,而且行业15年之后才能借到东风,商业化,搞这个东西我觉得怎么去商业化落地呢?

霍总:其实大家把中美对比一下,美国所有的卫星应用和航天应用,包括火箭应用它一直都是民营企业来干,没有什么国家队和商业公司,它一直都是民营企业干,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美国Starlink在组网的时候,包括SpaceX做火箭发射的时候,收到了美国空军和NASA大量的订单帮助和大量的技术付出和大量的人才付出,所以现在你难以说SpaceX是纯商业还是国家行为,它背后蕴含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这是结合在一起的。

提问: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按这样说,我们国家现在5G,后面受到的冲击就会很大。

霍总:没有,因为它不是一个市场,5G这个是对于高密度人口、完善的通信基础设施的,本来卫星互联网就不是给这块用的,是给全球那49%人口用的。咱们不管5G还是4G怎么升级换代,都是现有互联网部分人口干的事情,对于这部分人口以外的人,他们就跟5G这些基础建设没太大关系了。所以像Facebook还有亚马逊 、Google全都干这个事,为什么干这个事情?因为他们要从商业模式端角度实现全球互联,这样可以把生意做到全球所有人口。所以这两个市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市场。刚才霍总也说了,全球400多万个4G基站,中国300万个,有很多地区4G都没有,5G就更不可能了,其实都是在一个固定人口的角度做的5G建设,所以是两个不一样的市场。

提问:但是美国相对来说,按这种计划,他就是直接跳过5G,进入Starlink这样一个阶段,相当于6G。

霍总:对
打开淘股吧APP
18
评论(4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盈盈水间

20-02-11 17:19

0
今天好像看到你买新阳了,刚昨天说过它。我今天分时低吸了城地股份,也是很久以前就看好,不过没有介入
盈盈水间

20-02-11 09:49

0
昨天跟飞扬说的这个,冲板了。还是低吸比较好
成都小哥

20-02-11 00:16

0
没有
woshizgr

20-02-10 20:07

0
盈盈水间

20-02-10 19:10

1
有这票?
骆驼先生

20-02-10 17:28

0
我国应该要跟进!中国卫星
盯盘十年

20-02-10 15:17

0
为什么周五看到这文关注118后,出现机构套现?
居安思危6

20-02-10 15:10

1
卫星和5G的融合,中国这个互联网大国特别需要
居安思危6

20-02-10 15:09

0
“卫星与5G的融合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主要体现在:

●  在地面5G网络无法覆盖的偏远地区、飞机上或者远洋舰艇上,卫星可以提供经济可靠的网络服务,将网络延伸到地面网络无法到达的地方。

●  卫星可以为物联网设备以及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移动载体用户提供连续不间断的网络连接,卫星与5G融合后,可以大幅度增强5G系统在这方面的服务能力。

●  卫星优越的广播/多播能力可以为网络边缘及用户终端提供高效的数据分发服务。”
20200202

20-02-09 20:23

0
精神可嘉  加油!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