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草地贪夜蛾成灾~这个板块会有持续性么~

19-05-19 22:57 3846次浏览
天天韭菜炒肉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中华立农目前领先,辉丰股份,诺普信,感觉还不错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青蛙小子

19-07-08 19:31

0
猪都不用养了,以后直接吃蛾子,高蛋白
zywywz

19-06-21 09:00

0
这些地区的早稻稻飞虱有暴发风险,需密切关注时间:2019-06-20  编辑:中国农药网  浏览次数:46

  当前,南方早稻大部处于孕穗期,正值水稻“两迁”害虫发生为害关键阶段。据各地监测,5月中旬以来,华南、江南和西南南部早稻区“两迁”害虫迁入量大、田间虫口密度高,发生程度明显重于上年同期。
  截至6月12日,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累计发生面积分别达3,525万亩次和2,651万亩次,同比增加30.5%和69.5%。下阶段,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将有明显降雨过程,降水量偏多,有利于“两迁”害虫的发生繁殖。
  预计早稻后期稻飞虱在华南和江南东部稻区偏重发生(4级),华南东部和江南东部局部大发生(5级);稻纵卷叶螟在华南、江南稻区中等发生(5级),华南北部和江南南部局部偏重发生(4级)。
  灯下迁入量大
  5月中旬以来,稻飞虱大量迁入我国华南、江南和西南南部稻区,其中5月16~19日、5月25~28日华南北部和江南南部稻区出现单灯单日千头以上的同期突增峰,5月31日~6月3日华南东部连续多日出现单灯单日超千头的迁入高峰,6月7日云南省江城县出现单灯单日11.2万头的迁入峰。
  据全国水稻病虫监测区域站271个站点监测,5月中旬以来,稻飞虱迁入总量是上年同期的1.9倍,其中褐飞虱迁入量是上年同期的2.1倍;从各省迁入情况看,福建稻飞虱迁入量是上年同期的14倍,广西、海南、江西迁入虫量是上年同期的2~3倍,湖南同比增加72.6%。
  5月下旬以来,稻纵卷叶螟持续迁入华南和江南稻区,主迁华南北部和江南南部稻区,波及江南北部和长江中游稻区,主峰期比上年早10天左右。
  据全国水稻病虫监测区域站271个站点监测,稻纵卷叶螟灯下迁入总量是上年同期的2.2倍。其中,广西昭平在5月21~30日连续10天单灯单日诱虫量超过100头,5月22日单灯诱虫量为1,920头;广西上林、柳江、象州,湖南道县,江西德安等地监测到单灯单日诱虫量超200头的迁入峰。
  当前,稻飞虱在华南、江南和西南南部早稻观测区百丛虫量一般350~1,300头,高的2,000~3,000头,广东高明最高达3.6万头;大田普查加权百丛虫量一般200~850头,高的1,000~3,000头,广东高明、云南澜沧分别高达1.5万头和1.2万头。与上年同期相比,华南和江南稻区田间虫量明显偏高,如福建平均百丛虫量679头,是上年同期的5倍;江西百丛虫量是上年同期的5.2倍,安远最高达8,900头。
  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和江南稻区田间亩蛾量一般100~700头,高的900~2,000头,桂东南、桂中、赣南局部高的为3,000~6,000头,广东怀集、清远最高亩蛾量超万头。与上年同期相比,华南、江南稻区田间平均亩蛾量是上年同期的2.8倍。其中,福建平均亩蛾量为176头,是上年同期的15倍;江西亩蛾量一般220~700头,是上年同期的3.8倍;湖南单日平均蛾量是上年同期的1.4倍,是历年同期的1.9倍。当前,华南、江南稻区田间虫卵量较高,亩幼虫量一般2,000~8,000头,高的1万~3.2万头,桂东南及桂中局部田块达4.5万~6万头;亩卵量一般2,500~7,000粒,高的1万~5万粒,其中湖南怀化平均为8246粒,同比增加73.3%;江西莲花、泰和、于都、会昌等地高达8,000~56,000粒。
  近期,“两迁”害虫迁入量大、田间虫口密度高,水稻孕穗期营养充足,且下阶段天气条件适合“两迁”害虫发生繁殖,预计早稻后期“两迁”害虫在华南和江南稻区局部存在暴发的风险。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密切关注“两迁”害虫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切实做好防控指导工作。
zywywz

19-06-18 22:57

0
警惕早稻后期“两迁”害虫局部暴发时间:2019-06-18  编辑:中国农药网  浏览次数:28

  当前,南方早稻大部处于孕穗期,正值水稻“两迁”害虫发生为害关键阶段。据各地监测,5月中旬以来,华南、江南和西南南部早稻区“两迁”害虫迁入量大、田间虫口密度高,发生程度明显重于上年同期。截至6月12日,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累计发生面积分别达3525万亩次和2651万亩次,同比增加30.5%和69.5%。下阶段,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将有明显降雨过程,降水量偏多,有利于“两迁”害虫的发生繁殖。预计早稻后期稻飞虱在华南和江南东部稻区偏重发生(4级),华南东部和江南东部局部大发生(5级);稻纵卷叶螟在华南、江南稻区中等发生(3级),华南北部和江南南部局部偏重发生(4级)。
  一、灯下迁入量大
  5月中旬以来,稻飞虱大量迁入我国华南、江南和西南南部稻区,其中5月16-19日、25-28日华南北部和江南南部稻区出现单灯单日千头以上的同期突增峰,5月31日-6月3日华南东部连续多日出现单灯单日超千头的迁入高峰,6月7日云南省江城县出现单灯单日11.2万头的迁入峰。据全国水稻病虫监测区域站271个站点监测,5月中旬以来,稻飞虱迁入总量是上年同期的1.9倍,其中褐飞虱迁入量是上年同期的2.1倍;从各省迁入情况看,福建稻飞虱迁入量是上年同期的14倍,广西、海南、江西迁入虫量是上年同期的2-3倍,湖南同比增加72.6%。
  5月下旬以来,稻纵卷叶螟持续迁入华南和江南稻区,主迁华南北部和江南南部稻区,波及江南北部和长江中游稻区,主峰期比上年早10天左右。据全国水稻病虫监测区域站271个站点监测,稻纵卷叶螟灯下迁入总量是上年同期的2.2倍。其中,广西昭平在5月21-30日连续10天单灯单日诱虫量超过100头,5月22日单灯诱虫量为1920头;广西上林、柳江、象州,湖南道县,江西德安等地监测到单灯单日诱虫量超200头的迁入峰。
  二、田间虫口密度高
  当前,稻飞虱在华南、江南和西南南部早稻观测区百丛虫量一般350-1300头,高的2000-3000头,广东高明最高达3.6万头;大田普查加权百丛虫量一般200-850头,高的1000-3000头,广东高明、云南澜沧分别高达1.5万头和1.2万头。与上年同期相比,华南和江南稻区田间虫量明显偏高,如福建平均百丛虫量679头,是上年同期的5倍;江西百丛虫量是上年同期的5.2倍,安远最高达8900头。
  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和江南稻区田间亩蛾量一般100-700头,高的900-2000头,桂东南、桂中、赣南局部高的为3000-6000头,广东怀集、清远最高亩蛾量超万头。与上年同期相比,华南、江南稻区田间平均亩蛾量是上年同期的2.8倍。其中,福建平均亩蛾量为176头,是上年同期的15倍;江西亩蛾量一般220-700头,是上年同期的3.8倍;湖南单日平均蛾量是上年同期的1.4倍,是历年同期的1.9倍。当前,华南、江南稻区田间虫卵量较高,亩幼虫量一般2000-8000头,高的1万-3.2万头,桂东南及桂中局部田块达4.5万-6万头;亩卵量一般2500-7000粒,高的1万-5万粒,其中湖南怀化平均为8246粒,同比增加73.3%;江西莲花、泰和、于都、会昌等地高达8000-56000粒。
  三、气候条件适宜
  据中国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华南、江南、江汉、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累计降雨量50-80毫米,部分地区100-18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6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未来11-20天,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累计降雨量50-100毫米,其中江南、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120-200毫米,局地超过250毫米,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5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降水过程多、降水量大有利于“两迁”害虫的迁飞降落、定居和繁殖,同时不利于防控工作的开展。
  近期,“两迁”害虫迁入量大、田间虫口密度高,水稻孕穗期营养充足,且下阶段天气条件适合“两迁”害虫发生繁殖,预计早稻后期“两迁”害虫在华南和江南稻区局部存在暴发的风险。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密切关注“两迁”害虫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切实做好防控指导工作。
非洲猎豹

19-06-16 11:22

0
炒一把即可,因为季节过了,就结束了
hlm28199

19-06-16 11:19

0
作为种业的分支炒一把还是有可能的
zywywz

19-06-16 11:08

0
全国新小麦整体收购价格,预计后市走势如何?时间:2019-06-15  编辑:中国农药网  浏览次数:46

  实话实说,2019年的国产小麦真的是可谓是大丰收,几大小麦主产区反馈来的信息显示,2019年全国小麦平均亩产和总产量估计创下历史记录问题不大。但是,很遗憾的告诉各位,今年的新麦价格可能会令人失望,因为它肯定不会达到很多人预期中那样高,甚至和去年基本持平。
  据了解,目前全国新麦收获已经过半,而且新麦质量和产量整体表现明显好于去年,2019年可谓是一个小麦的丰收年。在近期的现货价格表现来看,也比去年同期有一定的好转,毕竟去年的新麦不仅产量低,而且质量还差,虽然当年度的托市收购价格标准比今年高出0.03元每斤,但是最终的购销市场还是以市场化收购为主,现货价格不但没有达到最低收购价格附近,反而还不如今年的表现。
  由于今年各大小麦主产区出现了风调雨顺的情况,山东,江苏不少省份的优势产区新麦产量也有比较亮眼的表现,比如说江苏徐州亩产1200斤,山东聊城新麦亩产1300斤的情况也算是屡见不鲜。
  河南小麦平均亩产能够达到430公斤以上,明显超过全国小麦平均亩产的360公斤,甚至涨幅超过了20%,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河南很多地区的小麦亩产处于很高的水平,比如说安阳市的滑县,信阳市的淮滨县,新乡市的延津县,这些地区今年的小麦不仅质量非常高,甚至亩产水平能够整体达到1000斤左右,局部地区还出现了亩产1200——1500斤不等的罕见成就。
  各地新产小麦价格整体稳定
  目前全国新麦市场价格大多在1.1元每斤,也就是2200元每吨上下浮动。来自一线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上旬,江苏地区新产普通白麦收购价2200元/吨,安徽部分地区新产普通白麦车板价2200元/吨,河南部分地区新麦收购价2240元/吨,河北大型面粉企业优质小麦净粮进厂价2460~2520元/吨。
  随着各地开始启动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预案,加之今年全国新麦质量普遍较好,所以六月份国内小麦价格会出现上涨,但是幅度将会非常的有限,而且上涨金额或将在0.02元每斤左右。
  今年全国各大小麦主产区收成普遍超出预期,很多优势产区的亩产水平突破1000斤甚至更高,而近期的新麦现货价格也比去年高出一些,展望后期,新麦价格还会继续走高,但是上涨幅度将会非常的有限,更多时候会保持在1.12元每斤左右,也就是维持在国家制定的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标准附近,如果想要有更大的涨幅的话,那么难度将会非常大。
1.12元每斤或成新麦价格“天花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6月份国内小麦还是一定的上涨空间,但很遗憾的告诉大家,其上涨空间将会非常有限,对于大多数新产小麦而言,后期的价格“天花板”或将在1.12元每斤左右,这也是国家出台的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标准。
  对于市场流通的大多数新产小麦而言,1.12元每斤也就是2240元每吨上下将会是其价格的最有可能区间,想要有所突破难度非常大。
  对于市场供应量比较稀少但是需求量旺盛的优质新麦,比如说强筋小麦或者弱筋小麦而言,其现货价格将会摆脱“小麦托市政策”的禁锢,突破1.2元每斤甚至达到1.3元每斤的价格高位都是没有任何问题。
  今年的小麦产量好,质量也高,按道理说后期价格应该上涨,但是今年新麦后期大战肯定无望!1.12元每斤将会成为我国小麦市场大多数新麦现价的“天花板”,难以突破这一价位。
zywywz

19-06-16 11:05

0
我国云南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之后短短几个月时间便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多个省区蔓延。5月中旬开始,这种害虫又出现在我国的长江和江淮流域,6到7月份,还可能继续向北迁徙。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害虫,它不仅能吃、能繁殖,而且迁徙的速度还特别快。“幺蛾子”如此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尚不知如何彻底消灭它们。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了一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推荐名单。对农民朋友来说,名单中的25种农药可谓防治虫害靠谱的武器。因为这些药剂都是农业农村部和相关领域专家,通过认真讨论才最终得出的。
  草地贪夜蛾不仅仅只在国内出现过,以前它还侵略过拉美、非洲、印度等地,而这些地方也因此积累了不少对抗草地贪夜蛾的方法。
  在拉美地区,目前,登记用于草地贪夜蛾防治比较有效的杀虫剂是乙酰甲胺磷,这种药剂也出现在了此次的推荐名单上。实践显示,在众多传统杀虫剂成分中,乙酰甲胺磷的防控效果非常突出,每公顷耕地只需要1.12千克,就可以实现更好的防控效果。
  当然,目前我国市面上销售的农药,其中就有很多含有乙酰甲胺磷的固体制剂,比如经常用到的垄创,其中就含有92%的乙酰甲胺磷,还有锐先等都具有吸性好、杀虫广、使用安全等优良特点。
  另一方面,在外国对抗草地贪夜蛾的记录中,氯虫苯甲酰胺也是对抗草地贪夜蛾最有效的药剂之一。除此以外,与其活性相似的溴腈虫酰胺、氟酰脲等品种,也是比较好用的单剂。研究表明,在每公顷0.088公斤的用量下,氟酰脲在药后7天的应用效果和氯虫苯甲酰胺一致,同时整体效果也要好于其它农药。 

...............
2496原药,库存量估计也不会有多少,涨价?

还是批准开工?
zywywz

19-06-14 11:58

0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简称甲维盐,是1984年美国默克公司对4″-(α-1-齐墩果糖基)-α-1-齐墩果糖上的羟基进行衍生化研究的结果。甲维盐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类生物源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对鳞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甲维盐对一些鳞翅目昆虫的LC90值范围在0.002~0.89 mg/L。与其先导化合物阿维菌素相比较,甲维盐的毒性更低,对大鼠的毒性仅为阿维菌素的1/6,常规剂量下对人、畜等安全,且易降解。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新型杀虫剂甲维盐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且对鳞翅目害虫幼虫表现出很好的毒性,如小菜蛾、菜青虫等重要蔬菜害虫,尤其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有特效,同时对螨类害虫有较高活性,我国引入其来控制鳞翅目害虫的危害,最初应用于甘蓝、白菜和萝卜等蔬菜上防治小菜蛾,后逐步推广到经济作物,乃至大田作物。其在防治效果上对很多害虫显示出其他农药无法比拟的活性:对小菜蛾、甜菜夜蛾、二化螟和朱砂叶螨的相对毒力分别是阿维菌素的10.54、10.50、1.50、0.69;对亚热带黏虫的毒力比灭多威、硫双威和氰戊菊酯毒力高1,720、884、268倍;对鳞翅目害虫杀虫活性比阿维菌素高1,500倍,如甜菜夜蛾;对灰翅夜蛾、烟草夜蛾及谷类夜蛾的胃毒毒力分别是阿维菌素的1,166、43、105倍。

  尽管我国鳞翅目害虫对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抗药性的发展还没有引起明显的田间防治失败,大规模的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抗性暴发还未出现,但是近年的研究和田间抗性监测发现,部分蔬菜害虫已经对其产生了抗性,且抗药性有逐步升高的趋势。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潜在风险,以防防治失败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为了延缓害虫对甲维盐抗药性的产生及发展,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对其作用机制、抗性现状和抗性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1  甲维盐抗性发展研究概况
  目前,甲维盐/阿维菌素常用于防治蔬菜害虫,如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由于其防治效果良好,在十字花科蔬菜害虫防治上得到广泛应用且有效控制了鳞翅目害虫种群的发生规模,延缓了其对传统杀虫剂的抗性演化速度。但是,鳞翅目害虫对甲维盐等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杀虫剂抗性的适应性进化问题使该类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的可持续控制作用面临重大挑战,已有抗药性相关报道证实小菜蛾对该类杀虫剂的抗性发展日趋严重。尹勇对部分地区甜菜夜蛾田间种群进行了抗药性监测工作,发现某些地区的甜菜夜蛾种群已对甲维盐产生低等到中等水平抗性。司升云等报道了宜昌地区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甲维盐的抗性已达中等抗性水平。Che等也报道了部分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甲维盐具有高水平抗性(上海及云南等地)。

  2  甲维盐的抗性机理研究概况
  现有研究认为,节肢动物和线虫对大环内酯类药剂,如阿维菌素,甲维盐的抗药性,大多数情况下与多个遗传因素有关。主要机制包括:代谢抗性,包括解毒代谢酶中的细胞色素P450单氧酶(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酯酶(EST);减少杀虫剂的角质层渗透;靶标位点不敏感,如门控氯通道的构象变化;细胞膜上三磷酸腺苷结节盒转运蛋白(简称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transporter)在phase Ⅲ的解毒过程中,ABC转运蛋白可以主动将细胞内的有毒物质泵出细胞,有助于昆虫抵抗异生物质。

  2.1  解毒代谢酶抗性
  研究人员认为甲维盐的作用机制与其类似物阿维菌素相似或相同,也可由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引起。郭炜通过增效剂试验证实了稻纵卷叶螟解毒代谢酶对甲维盐的解毒代谢作用,说明解毒代谢酶活性的变化可能导致稻纵卷叶螟对甲维盐抗性的形成。有报道通过增效剂试验证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与多功能氧化酶相关,同样的结果也在马铃薯甲虫中有所发现。还有研究发现,三大解毒代谢酶的活性变化是西花蓟马对甲维盐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

  2.2  靶标抗性
  赵卫东等报道,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是导致二斑叶螨对阿维菌素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的结果在西花蓟马甲维盐抗性种群中也得到了验证。但是,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改变作为昆虫对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抗药性机理的报道较少。

  大多数研究仍认为该类药剂是作用于半胱氨酸换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家族基因,通过破坏寄生虫神经肌肉系统达到杀虫目的。在最初的研究中,并不知道寄生虫存在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GluCls),大环内酯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被认为是GABA受体。大约10年后,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克隆出2个GluCl亚基,并在非洲爪蟾蜍卵母细胞中成功表达。这2个亚基能够形成对谷氨酸、鹅膏蕈氨酸盐、伊维菌素和其他阿维菌素类敏感的杂聚肽通道。Etter等认为α亚基可以为谷氨酸提供1个结合位点,但是不能打开离子通道。GluCl α1基因在咽肌细胞pm4、pm5和一些神经中表达,GluCl β在pm4中表达。Vassilatis等发现伊维菌素和谷氨酸均能降低谷氨酸受体的敏感性,点突变可导致结合能力下降。

  在非洲爪蟾蜍卵母细胞中表达捻转血矛线虫的GluCl亚基,该亚基被伊维菌素和莫昔克丁缓慢的不可逆转的激活。尽管GluCl作为靶标位点似乎被更广泛的接受,然而,人们普遍认为,阿维菌素类药剂对GABA和GluCl都起作用。Arena等的研究发现:阿维菌素和米尔贝霉素可以与线虫GluCl结合并激活,表明GluCl是阿维菌素和米尔贝霉素在线虫的主要靶标位点。伊维菌素对捻转血矛线虫GluCl具有高亲和力,进一步证明这种受体是伊维菌素在线虫的靶标位点。其他阿维菌素类药剂与伊维菌素在GluCl上的结合位点相同,但是其亲和力相对较低。苦味毒、氟虫腈和谷氨酸与GluCl通道上的其他位点结合。伊维菌素可不可逆转地激活秀丽隐杆线虫GluCl α和GluCl β通道以及果蝇GluCl通道,但是伊维菌素无法与捻转血矛线虫和秀丽隐杆线虫的GluCl β亚基相结合,表明线虫GluCl α亚基对药物具有选择性。使用抗-HcGluCl α/β和抗-GABA抗体,HcGluCl α和β亚基定位在捻转血矛线虫GABA运动神经元,进一步证明这2个亚基构成受体的形式。用特定的抗体定位捻转血矛线虫GluCl3α,发现其定位在线虫的主要化学感觉器官——头感器。上述研究结果均可证明GluCl及GABA是大环内酯类药剂的主要作用靶标。

  2.3  ABC转运蛋白诱导抗性产生
  ABC转运蛋白作为超家族跨膜蛋白,从原核生物到人类均保守存在,基于序列的相似性,这些蛋白被分为8个亚家族,用A~H表示。这类跨膜蛋白不仅可以转运多种底物,还有其他作用,如细胞信号和核糖体的组装和翻译。现有研究认为ABC转运蛋白可以将毒性物质经过初级和次级代谢(PhaseⅠ和Ⅱ)形成的极性产物或螯合物强制性排出胞外(Phase Ⅲ),有时候ABC转运蛋白还能直接将有毒物质排出胞外(Phase 0),ABC转运蛋白这种排出作用可减少胞内药物的积累,实现解毒,导致耐药性产生。据报道,ABC转运蛋白与27种分属不同种类的杀虫或杀螨剂的抗性有关,主要是 ABCB 、ABCC和ABCG 3个亚家族的基因,既有基因突变造成与底物亲和力下降,也有增加表达量引起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排出作用增强。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证据表明ABC转运蛋白可以吸收、结合和消除宿主和寄生虫中的大环内酯类药剂,其中包括P-glycoproteins(P-gps,ABCB1)。1976年首次在仓鼠卵巢细胞中发现P-glycoproteins,其由MDR/ABCB1编码。其在保护组织免受有毒异物和内源性代谢物伤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影响许多重要药物的吸收和分布。P-gp的底物广泛且具有特异性,阿维菌素类药剂,如甲维盐、伊维菌素均是其底物。P-gp被证实参与了许多寄生虫和昆虫对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形成。此外,P-gp的过量表达已导致多种昆虫产生抗药性种群,如二斑叶螨、鲑鱼海虱、烟草蚜虫。

  使用ABC转运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处理鲑鱼海虱和昆虫,均证实ABCB HTs/P-gp可通过协同作用抑制大环内酯类的毒性。用大环内酯类药剂处理人类体虱、海虱成虫和小菜蛾均可诱导ABC转运蛋白表达上调,其中甲维盐/阿维菌素处理海虱成虫/小菜蛾导致其ABCB FT/P-gp表达量上调。Okechukwu通过ATPase活力测定以及竞争性抑制试验证明了甲维盐与ABC转运蛋白相互作用,大多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刺激ABCB FT/P-gp介导的Rhodamine 123流出,通过剂量-时间方式诱导ABCB FTs/P-gp表达,直接激活钙离子通道,间接地激活氯离子通道提高胞内钙水平。使用RNAi敲减在人类体虱中上调表达的ABC转运蛋白基因验证其功能,发现这些基因在对伊维菌素的代谢及抗药性产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发现均表明,阿维菌素/甲维盐是P-gp的底物,能诱导ABC转运蛋白表达增加,P-gp mRNA表达量的增加可能导致阿维菌素类药剂的有效性降低。

  3  结语
  综上,昆虫对甲维盐的抗药性机理是复杂的,不同昆虫种群的抗药性机理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昆虫对甲维盐的抗性机理可为科学合理地使用该类杀虫剂,延长产品寿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甲维盐可与其他多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进行混用或轮换使用,以延缓昆虫对其抗药性的产生及发展。在部分阿维菌素类药剂抗性水平较高地区应立即停用或暂缓使用该类药剂,等到该地区对阿维菌素类药剂抗性水平下降再重新策划使用方案,以防田间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丧失该类药剂对害虫的可控力。 

....................
还是2496的主原药,针对草地贪夜蛾以及虫卵。
zywywz

19-06-14 11:53

0
2496主原药对黏虫二代的杀伤力起作用

近期黏虫蛾量高,蛾峰明显,各地应高度重视,做好田间卵和幼虫调查。另外,今年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广、传播速度快,危害程度重,各地测报部门要密切关注黏虫和草地贪夜蛾混合发生、叠加危害的情况,及时发布当地虫情预报,全力指导做好适时防治。
zywywz

19-06-14 11:48

0
近期,江淮、黄淮、华北、东北等地陆续出现一代黏虫成虫,华北部分地区蛾量高、蛾峰明显。结合天气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预计今年二代黏虫总体为中等发生,河北、山西等北方局部降水丰沛、管理粗放地方会出现高密度田块。预计全国发生面积为3,000万亩,幼虫发生为害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

  1  一代黏虫发生面积大,局部残虫量高
  今年一代黏虫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麦区有虫面积为718万亩,比2018年增加39.7%。全国麦田平均每平方米虫量0.6头,与2018年持平,全国防(兼)治面积1,153万亩,防治后各地各类型田平均残虫量每平方米0.4头,比2018年增加33.3%。但局部残虫量高,如安徽防后各类型田平均残虫量每平方米1.3头。

  2  大部地区一代成虫蛾量偏高
  自5月底开始,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一代成虫数量偏高。河北永年区5月29日蛾量突增,5月29日至6月4日3台测报灯累计诱蛾分别为1,074头、2,892头、4,232头;临西县5月31日蛾量突增,5月31日至6月9日单灯累计诱蛾2,993头;正定5月30日至6月9日单灯累计诱蛾1,134头,栾城县5月28日至6月10日单灯累计诱蛾653头。香河、馆陶、乐亭6月1~9日累计诱蛾分别为286头、634头和536头。山东淄博、肥城6月5~11日,单灯累计诱蛾249头、499头。山西芮城6月3日始见蛾峰,6月1~9日累计诱蛾614头。运城盐湖区5月30日至6月2日诱蛾115头;阳城5月31日、6月4日、7日和8日单灯诱蛾分别为248头、928头、976头和340头,雌蛾卵巢发育级别1~2级居多;长治市6月1~9日累计诱蛾374头,雌蛾卵巢发育级别3~4级占80%;万荣县6月7~9日诱蛾142头。

  河北、北京等华北部分地区高空测报灯监测点蛾量较高。江苏东台5月20日至6月10日,累计诱蛾1,128头。河南孟州5月30日诱蛾280头。山西万荣6月1~10日,累计诱蛾343头。山东长岛5月8日至6月10日累计诱蛾2,628头。河北滦州5月28日蛾量突增,蛾增日早于上年,6月8日诱蛾2,184头,5月28日至6月10日累计诱蛾5,926头,是上年同期的5.3倍。北京延庆6月3日、4日诱虫1,300头,是上年同期的20多倍。吉林长岭6月1~9日累计诱蛾71头,黑龙江双城6月1~10日累计诱蛾131头,两地比上年多1倍。

  3  天气条件对大部地区黏虫发生有利
  据国家气象局预测,6月中旬,华北北部、东北和西北东部地区累计降雨量10~30毫米,局地40~60毫米,对二代黏虫发生较为有利;未来10天,华北中西部、黄淮大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天气条件对二代黏虫的发生为害有一定不利影响。

  近期黏虫蛾量高,蛾峰明显,各地应高度重视,做好田间卵和幼虫调查。另外,今年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广、传播速度快,危害程度重,各地测报部门要密切关注黏虫和草地贪夜蛾混合发生、叠加危害的情况,及时发布当地虫情预报,全力指导做好适时防治。
更多农药知识、农药价格、农药厂家等信息,请关注中国农药网。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