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未来已来 创新推动能源之“变”

19-05-06 09:01 3174次浏览
牧云公子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创新科技、创新产品,是经济发展真正的动力,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实现自我突破的基础。汽车诞生一百多年,从汽油,到天然气,到锂电池,再到现在的氢燃料,人类科技的方向无不是朝着更加节能和环保的方向迈进。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愿景是:到2030年实现百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上路行驶,到2050年与纯电动汽车共同实现汽车零排放。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曾经令新能源车 产业为之疯狂的“补贴狂魔”再次出动。自2018年年初至今,已有十余个省区市发布补贴细则。
2019年3月,国家补贴也终于落地:
2019年3月26日至6月25日过渡期间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8倍补贴。
(2018年标准:燃料电池乘用车按可定功率补贴,标准为6000元/kW,补贴上限20万元/辆;轻型燃料电池客车/货车以及大中型客车/中重型货车采用定额补贴,补贴上限分别为30万元/辆和50万元/辆)。
  2019年5月2日,《经济半小时》汽车何时“氢”装上阵,出镜率最高的便是国鸿氢能;山西近期也是高喊着打造中国“氢谷”的口号。与这两个热点话题相关的就是美锦能源 。算了,时间太紧,编不下去了,哈哈😄,此处省略一万字。


写比贴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记录一下自己比较关键的操作,美锦能源第一波的时候与之失之交臂,第二波能否不被甩下车呢?谨以此贴记录一下,能否像2月1日的东方通信 妖风再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4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牧云公子

19-05-16 19:41

0
又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诞生了:索诺。
牧云公子

19-05-10 19:42

0
2019新型制氢技术与加氢站建设高峰论坛即将开幕

  
中国电池联盟
10小时前
氢能既可提供能源,又可以满足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是目前最为理想的能量载体。据预测,2020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目标为3000亿元。未来,氢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上仍有待突破。

为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关键技术突破,完善有关技术标准以及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2019新型制氢技术与加氢站建设高峰论坛”将于5月21日-22日在苏州召开。

本届论坛由中国电池联盟、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委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氢能及燃料电池分会(筹)联合举办,包括“氢能产业政策及市场分析”主论坛、“制氢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加氢站及核心设备技术进展”专题论坛、高端对话&圆桌沙龙,相关氢气工厂参观等内容。

来自发改委能源所、全国制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德集团、东华能源等众多行业嘉宾,将分享氢能产业的有关精彩内容。

同时,大会邀请了数十家媒体参与报道。目前,相关主管部门、协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各大院校等领域相关代表已确认参会,预估会议规模将超过300人。




会议内容:

1、全球氢能产业链发展前景与政策解读

2、国内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现状与挑战

3、地方政府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情况

4、车企的氢能产业规划与布局

5、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氢与水电解制氢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

6、制氢的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7、国内制氢工厂产能规模

8、加氢站建设的技术路线与运营分析

9、加氢站建设的商业模式

10、加氢站系统核心装备的技术进展

11、《2019氢能产业链企业全国巡回调研报告》发布
牧云公子

19-05-10 07:35

0
“  氢能”成为两会提案高频词:未来属于“氢能经济”时代?

  
桥林阁
8小时前  ·  计算机工程师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由于近几十年来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而其使用不可避免地污染环境,再加上其储量有限,所以寻找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迫在眉睫。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来源广泛、能量密度高的绿色能源及能源载体,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受到美、日  、德、中、加等国家的高度重视。

纵观世界能源工业发展史,自人类钻木取火进入“柴薪时代”;到煤炭在19世纪80年代超过柴薪终结“薪柴时代”进入了“煤炭时代”;再到1886年的工业革命,油气取代煤炭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人类又从“煤炭时代”进入了“油气时代”;现在又从“油气时代”向“氢能时代”迈入,预期在21世纪中叶进入“氢能经济”时代  。

氢能源

近年来,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势如破竹,在各地发展热潮中,我们不得不需要冷静的思考的问题是,氢能经济的基础建设在于制氢、储氢、加氢,其后才是汽车用氢。而氢燃料汽车发展最基础的加氢站,在我国还属于薄弱环节。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和商业化离不开加氢站的建设,各国都在积极规划布局加氢站网络。我们先来看看世界各国加氢站的建设状况:

美国氢能发展现状及加氢站建设现状:

美国是最早将氢能及燃料电池作为能源战略的国家,早在1970年美国便提出了“氢经济”概念。1973年美国成立了国际氢能源组织,并且在迈阿密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会议。在小布什出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就大力推动“氢经济”建设。  2003年,《氢经济国际伙伴计划》在华盛顿宣告成立,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发展氢经济上已初步达成共识。2018年,美国宣布10月8日为美国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纪念日。美国氢能计划的实施以美国能源部(DOE)为主导,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解决氢能产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保持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氢能领域中的技术优势地位。

截止2018年2月,美国共有39座加氢站处于运营中,有31座是属于零售站,加利福利亚州有35座,南卡罗莱纳州有2座,剩下2座位于东北部。据外媒报道,丰田将与壳牌合作,在美国加州建造7座加氢站。两家公司将为该项目出资1140万美元,而加州能源委员会也将出资1640万美元。其旨在实现2024年前拥  100座加氢站的目标,即使目前只有25座。


加氢站

日本氢能发展现状及加氢站建设现状:

日本作为目前全球氢能发展最为领先的国家,日本政府很早就在《能源基本计划》中将氢能源定位为与电力和热能并列的核心二次能源,并提出建设“氢能社会”的愿景,希望通过氢燃料电池实现氢能在家庭、工业、交通甚至全社会领域的应用,从而实现真正的能源安全以及能源独立。

1973年,日本成立“氢能源协会”,以大学研究人员为中心开展氢能源技术研发。1981年,日本启动了燃料电池的开发。1990年代,丰田、日产和本田汽车制造商启动燃料电池车的开发,同时三洋电机、松下电器和东芝公司也启动了家庭燃料电池的开发。2013年12月,日本经济产业省成立了由行业、研究机构和政府各界代表广泛参与的氢和氢燃料电池战略协议会。该组织在2014年6月公布了《氢和氢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明确了当前到2050年之间的氢能长期发展路线图,并于2020年初步构建国际氢能供应链。2015年日本政府开始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消费者提供高额的补贴。同年,NEDO出台氢能源白皮书,将氢能源定义为国内发电的三大支柱。

日本从国家战略层面致力于实现氢能社会,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并提出“日本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氢能社会的国家”豪言壮志。为此,先后发布了《日本复兴战略》、《能源战略计划》、《氢能源基本战略》、《氢能及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规划了实现氢能社会战略的技术路线。2018年,日本召开全球首届氢能部长级会议,来自20多个国家和欧盟的能源部长及政府官员参加会议。日本拟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为契机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打造氢能小镇。

据了解,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18年2月份发布了《氢能基本战略》,明确设定了中期(2030年)、长期(2050年)的的氢能发展目标,在加氢站部署规模方面:2020年要达160个,2025年要达到320个,2030年要增加到900个,到2050年逐步替代加油站。

欧洲氢能发展现状及加氢站建设现状

欧盟将氢能作为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的重要保障,作为最早涉及燃料电池的地区之一,早在1956年,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F.T.Bacon就发明了总温碱性燃料电池,开启了欧洲乃至全球燃料电池开发的序幕。在产业化推广过程中,欧洲密集出台了大量产业扶持政策,强调燃料电池在交通领域的商业化推广和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欧洲实施了Ene-field项目,项目包含欧盟12个成员国,9家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和接近1000套微型CHP系统。2013年,欧盟宣布在2014-2020年启动Horizon2020计划,预计将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投入220亿欧元的预算。2015年,英国低排放汽车办公室批准600万英镑(约970万美元)的加氢站基础设施补助金,计划2年内为英国增加12个氢基础设施项目。2016年,德国交通部计划于2019年前投资2.5亿欧元(约18亿人民币),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推广,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德国政府制定了基金项目,计划在2030年前建设将近400座加氢站。

韩国氢能发展现状及加氢站建设现状

2008年以来,韩国政府也持续加大了对氢能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的扶持力度,先后实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绿色氢城市示范”等项目,投入3500亿韩元进行氢能燃料电池研发和绿色氢城市建设。2018年,韩国政府将氢能产业定为三大战略投资领域之一,并在2019年初正式发布《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提出要在2030年进入氢能社会,并在未来5年投资2.6万亿韩元,把氢能经济打造成拉动创新增长的重要动力,引领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料电池市场发展。

2018年2月7日至2月11日,平昌论坛在韩国召开,来自美国、荷兰、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成员国的专家代表就全球环境问题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燃料电池产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交流。论坛上,韩国Hydrogen  Fusion  Alliance  Bureau  (H2KOREA)组织发表了关于韩国建立氢能经济社会的方案。2018年韩国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展望,加氢站预计2020年达到80座,2025年达到210座,2030年达到520座。

我国氢能发展现状及加氢站建设现状: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氢能发展优势凸显,早在2000年,973计划“氢能的规模制备、储运及相关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项目就已启动。2001年,科技部开展863计划后续能源主题“氢能技术和高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2006年,科技部“863”计划专门设立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专题。自此,我国的氢能发展开始真正起步。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20辆燃料电池轿车、3辆燃料电池大巴及当地1座加氢站示范运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196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2015年12月9日,我国第一辆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工信部公告。2018年是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元年。中央政府层面密集启动氢能及燃料电池调研和座谈,各地市纷纷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进入2019年,随着氢能相关产业被划入《绿色产业目录》(2019年版),“氢能”成为全国两会提案中的高频词,相继而出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氢能源写入,同时广东、江苏等10个省份也在地方工作报告中明确培育氢能生态。

据内部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8年2月,我国已建成、在用及在建的加氢站共有33座;截止2018年7月,我国已建成、在用及在建的加氢站共有41座,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江苏、大连、安徽、河南、广东、成都等地,全国各地很多城市也都正在规划建设加氢站。但有规划不等于能实现,喊口号未必能做到。据了解,我国目前投入或即将运营的加氢站仅为14座。截止2018年8月,国内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加氢站有45座。计划在2020年我国建成100座加氢站。

全球氢能发展趋势已愈加清晰,相信在以上氢能大国的技术带领和规划启示下,人类进入“氢能社会”也许不再遥远。
牧云公子

19-05-10 07:30

0
氢能时代”来了吗?全球专家将汇聚上海把脉产业发展
文汇客户端  2019-05-09  10:22:23
timg  (3).jpg



汽车发动机不“喝油”了,建筑取暖不烧天然气了,重工业热力来源告别黑煤球了……未来,替代这些传统能源的有可能就是氢能和燃料电池。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无碳能源,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目前已经有相当规模的氢能示范应用,正在向规模化、商业化迈进。我国也在逐步重视氢利用技术研究,部分地区也开始布局和发展氢能产业。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氢能第一次被补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鼓励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那么,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春天”来了吗?记者获悉,围绕产业发展热点,“2019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池工程技术大会暨展览会”将于6月4-6日在上海举行。

会议将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产业政策导向、前沿技术、市场趋势、商业模式和资渠道等,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共同引领行业创新发展之路。

同期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配套展会。展会已吸引了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和参观商。参展企业超过1800家,展出面积20万平方米,展出内容涵盖光伏、储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届时,众多采购商、供应商、集成商将云集上海,参观人次有望再次突破20万,特别是来自新兴市场的墨西哥、巴西等代表团参加全程活动。
牧云公子

19-05-09 22:44

0
SNEC2019  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池工程技术大会将于6月4日-上海隆重开幕  汇聚全球领先氢能及储能行业专家
  
索比光伏网
10小时前
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燃料电池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氢以其清洁无污染、高效、可储存和运输等优点,受到了政府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在今年“两会”上,氢能第一次被补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发文件要求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现在,我国十几个城市正在掀起发展氢能的热潮,包括科技、产业、资本在内的资源也都纷纷进军氢能,希望可以抢占一席之地。

由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全球储能联盟、EUP VSEC 、ETA-Florence联合组织,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SFEO)、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SSTEC)和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IA)牵头主办的首届“2019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池工程技术大会暨展览会”(简称“国际储能和氢能两会”)将于2019年6月4-6日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

“国际储能和氢能两会”邀请到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电池储能联盟、日本氢能领域的领先者、韩国氢能与新能源学会专家学者,美国华尔街投行电池及绿色技术领域金融专家,德国电池和储能系统标准认证机构,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知名教授,国际市场专业分析机构,以及国内知名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等大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共同探讨产业政策导向、前沿技术、市场趋势、商业模式和资渠道等,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共同引领行业创新发展之路。

同期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SNEC2019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池工程技术展览会。在中国上海国际化都市首次亮相的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国际储能和氢能展览会”展出内容包含储能、氢能(包括制氢、供氢、氢运输、氢发电)和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的产品和技术,将汇聚全球储能、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专家和观众,展览面积已达2万平方米。同期举办“SNEC第十三届  (2019)  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  ,拥有20万人次的观众,预计将有4000名业界学者专家以及5000多家企业,包括采购商、供应商、集成商等云集上海,这将为参展企业带来更多投资主体和合作伙伴。

本次将提供国家化的专业平台,从产业的视野、以问题为导向,一起把脉中国、亚洲及世界储能和氢能源产业发展,共同引领行业创新之路!

“SNEC第十三届(2019)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展览会暨论坛”组委会
牧云公子

19-05-09 18:41

0
欧洲燃料电池和氢能联合组织发布《欧洲氢能路线图:能源转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报告


  
中国科协创新院
7小时前

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报告》

第15期(总第281期)2019-04-09

编者按:2019年2月,欧洲燃料电池和氢能联合组织  (FCH-JU)发布《欧洲氢能路线图:欧洲能源转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Hydrogen  Roadmap  Europe:  A  Sustainable  Pathway  for  the  European  Energy  Transition)报告。该报告根据欧洲17个主要氢能公司的意见制订,为2050年大规模部署氢能和燃料电池奠定了基础,并评估了相关的社会经济影响。本文就其主要内容进行摘编。

一、愿景:欧洲能源变革需要氢能

欧洲正处于向脱碳能源系统转变的过程中。欧盟的28个成员国签署并批准了《巴黎协定》,以保持全球变暖“远低于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摄氏度的水平,并且努力实现全球气温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

这种转变将从根本上改变欧盟生产、分配、储存和消费能源的方式。它几乎要求无碳发电,提高能源效率,以及运输、建筑和工业方面的深度脱碳。利益相关者必须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在2050年之前,将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在每年7.7兆吨(Mt)以下。

该报告提出,欧盟实现能源转型需要大规模的氢能。如果没有氢能,欧盟将无法实现其脱碳目标。虽然氢能不是唯一的脱碳杠杆,但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一系列其他技术中脱颖而出。它使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整合成为可能,作为可再生气体使能源运营商能够转换和储存能源,也可用于跨部门和地区的能源分配,以及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缓冲区为电力、运输、建筑和工业领域提供脱碳路径。需要氢能的信念基于三个基本论点:

首先,氢是在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部门实现规模化脱碳的唯一选择,既连接欧洲工业也为欧盟家庭提供超过40%的供暖和15%的欧盟电力生产的燃气网的脱碳需要氢能。在运输方面,氢能是卡车、公共汽车、船舶、火车、大型汽车和商用车最有优势的脱碳选择,较低的能量密度、较高的初始成本,以及电池缓慢的充电性能是其主要缺点。工业可以燃烧氢气产生高能热,并将燃料作为原料,直接与二氧化碳一起作为合成燃料。

其次,氢能可实现跨部门、时间和地点灵活转移能源,在可再生能源转型中发挥系统性作用。

第三,氢能的转变符合客户的喜好和便利性要求。

二、提升:实现氢能在欧洲的潜力的路线图

该报告描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欧盟部署氢能以实现2摄氏度的目标。这个设想基于全球氢能理事会的分析和来自欧洲氢能的意见(代表欧洲的氢和燃料电池行业),更具体地说,来自17个活跃于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公司的数据。在整个行业中,到2050年欧洲能够产生大约2250太瓦时(TWh)的氢气,相当于欧盟总能源需求的1/4(图1)。这个总量大约可以给4200万大型汽车、170万辆卡车、25万辆公共汽车和超过5500辆火车补充燃料。它将为超过相当于5200万户(约465TWh)供热量,并提供高达10%的建筑物电力需求。在工业中,大约160TWh氢会产生高能热,而另外140TWh氢将以直接还原铁(DRI)的形式取代炼钢过程中使用的煤炭。到  2050年,120TWh的氢与生物质中的碳和捕获的碳结合,也将为40万吨化学品生产合成原料。



图1  到  2050  年,氢可以提供高达  24%的总能量需求

实现这一愿景将使欧盟有望在2050年减少大约56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物,相当于实现2摄氏度这一目标所需的减排量的一半。欧盟需要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从现在的3500吨削减到  2050年的770万吨,部署现有技术将和欧洲国家现有的气候相关承诺缩小60%的差距。在终端部门使用氢能有助于减少剩余的1100万吨的一半,以实现2摄氏度的目标。此外,它可以实现电力部门的深度脱碳,间接减少碳排放。

除了减少碳排放,部署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将消除当地的排放。在运输方面,到2050年,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可减少50吨。河流、湖泊和港口污染较少,钢铁和其他工业可以避免灰尘和焦油的废气排放,柴油火车和卡车的噪声将大幅下降。

预计到2030年,氢能的部署将给欧盟企业的燃料和燃料行业相关领域创造1300亿欧元的工业产值,到2050年将达到  8200亿欧元。这将创造一个本地市场,欧盟工业在新的氢经济中用作全球竞争的跳板(图2)。2030年的出口潜力将达到  700亿欧元,净出口额达到500亿欧元。而且,到2030年,欧盟氢能工业可以为约100万高技术工人提供就业机会,到2050  年将达到540万人。


图2  氢能对于欧盟的益处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整个价值链有显著进步。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已为大多数领域做好了准备,欧盟工业必须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以在全球能源转型经济中占据领先地位。到2030年,部署重点关注优先领域,如将混合氢进入天然气网并用于商业运输车队、大型客车、重型运输(卡车、火车、轮船)和现有的氢能产业的脱碳。

三、行动:监管机构、行业和投资者必须共同启动欧盟的氢能路线图

在面向2030年扩大行业规模的过程中,欧盟每年的投资约为80亿欧元。这相当于在德国支付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FiTs)的1/3,不到国际能源署(IEA)预估欧洲能源转型投资的1/10,也不到欧洲能源和汽车资产年度总投资的5%。

欧盟优势尤为突出,非常适合引领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  ①拥有世界级的氢气和燃料电池价值链参与者,可以推动氢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部署;②具有强大的氢研究机构和完善的计划,以支持欧盟、国家和地区层面的研究、开发和部署;③致力于实现环境目标,如增加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和减少本土排放,其公民的环境意识和觉悟很高;④拥有广泛的天然气网络,可以用来对家庭和工业的脱碳。

四、建议

1.  监管机构和行业应该共同制订明确、长期、现实和整体的脱碳路径

这类路径不仅为终端应用设定目标(如车辆的排放目标或者是建筑脱碳目标),而且还要考虑能源生产和配电所需的基础设施,还应该为行业的产品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提供可靠的、长期的指导。

2.  投资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以保持竞争力,抓住新机遇

对氢和脱碳问题进行长期观察,建立纵向和横向合作来克服困难。同样,行业应与监管机构密切合作,在欧盟内部建立强大的本土市场和价值链。还应与亚洲快速增长的氢能和燃料电池市场伙伴(如中国、日本、韩国)开展产业合作,以避免市场风险。

3.  监管机构和天然气公司应该开放对天然气网络的脱碳

作为强制机制,它们可以使用天然气网络中可再生能源占比的约束目标或其他工具,如差价合约(CfDs)、上网电价(FiTs)或投资支持超低碳氢能(如沼气)。这样的政策很少会面临重大障碍:按照适度的浓度混合氢气与基础设施和设备是兼容的,不会使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反而会降低碳排放,避免二氧化碳泄漏的风险。然而,有必要对有关氢气与天然气网混合的法规进行协调,而目前各成员国的法规各不相同。

4.  在电力系统中,监管机构应鼓励电解制氢以平衡电网供需

通过免除电解制氢的电网费,确保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地获得再生能源。与在常规电力市场使用配合类似,使用柔性制氢等绿色替代品取代二氧化碳排放平衡的机制平衡电力市场。监管机构和工业界应该推动欧洲分布式电力燃气市场,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建立部门耦合机制,通过稳定价格和应对季节性失衡,为电力系统带来好处。这也将缩减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的比例。从中长期来看,利益相关者应制定季节性和长期能源储能框架。

5.  在运输方面,监管机构应该通过制定路线图、制定零排放政策和相应的保障机制,以解决氢燃补给基础设施的投资问题

在整个欧盟范围内实现基本覆盖的路线图能够为汽车生产商和供应商提供支持,以扩大燃料电池汽车(FCEV)生产规模,从而显著降低成本并扩大消费者选择。

6.  在工业领域中,利益相关者应推动从灰色氢向低碳氢的转变,并进一步用新的氢替代化石燃料

监管机构应确保无碳氢产量计入可再生能源目标,并在所有主要氢用途设定低碳目标。这样的转变将促成氢生产技术在规模和成本方面的显著变化,使氢解决方案不仅对工业有吸引力,而且对其他行业更具吸引力。

7.  建设超低碳制氢供应体系

为了大规模生产超低碳氢,企业应扩大其电解操作到商业水平,并证明其在未来十年内可以大规模生产极低碳浓度的氢。上述无碳氢目标会激励电解行业产生所需投资。从电解中集中制氢和为电网提供了稳定性的分散式解决方案都应得到充分激励。

8.  支持和启用额外的氢应用

行业和监管利益相关者应继续开发额外的氢和燃料电池应用,并扩展其成功经验。在航运方面,监管机构应该制定港口、河流和湖泊的脱碳目标,并支持氢的燃料加注能力的推广。加强部署微热电联供(mCHPs)和热电联产在住宅和商业物业中的应用,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并充分利用氢气和天然气。

文章来源

*
编译:冯震宇  王达
牧云公子

19-05-08 19:30

0
雄韬股份:公司已成为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坚定的推动者
全景网5月8日讯  雄韬股份( 002733 )2018年业绩网上说明会周三上午在全景网举办,公司董事长张华农在本次活动上表示,目前中国的燃料电池仍处于积极的培育与发展阶段,与国外成熟技术相比或有一定差距,但是,已经有一批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迎头赶上,也有不少有远见卓识的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燃料电池行业必将成为横跨新能源汽车、电力、储能等若干领域的主力能源方式之一。

张华农介绍,目前,公司已经成为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坚定的推动者之一,上市公司建成标准实验与检测中心1座,直接投资产业链企业5家,合作产业内研究机构3家,参与氢燃料电池整车的研制与公告多项。同时,雄韬股份已经在低载铂量催化剂、膜电极、铝制氢等各个领域自行投入研发,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全景网)
牧云公子

19-05-08 19:11

0


牧云公子

19-05-08 19:10

0
汽油/混动都不用!新款奥迪A7曝光,氢燃料车今年就亮相
  
网上车市
3小时前  ·  网上车市官方账号
日前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奥迪A7  h-tron实拍图片,新车将于今年年内正式亮相,并于2021年正式上市。外观方面,新车前脸采用奥迪家族六边形多横幅金属镀铬格栅,车身侧面依旧为溜背式造型,车尾为双边单出式排气布局。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一台全新氢燃料动力发动机,预计最大续航里程为500公里。据悉,奥迪首席执行官Bram  Schot曾表示表示:“我们将更优先考虑氢燃料电池。”此外,奥迪也正计划与中国能源巨头中国石化集团结盟,并在华建设更多加氢燃料站,为即将推出的氢燃料车型提供能源补充。
牧云公子

19-05-08 13:15

0
纯电动还是燃料电池?德国汽车业的电气化之争

编译自:The  Drive  图片来源:Car  and  Driver
在德国汽车行业,一场有趣的斗争正在进行:选择纯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汽车?双方的支持者们吵得不可开交。如果说这种争吵屡见不鲜,那这次就是争吵的主人公有点不一样。
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大众汽车正以每年1000万辆以上的速度进发。燃料电池汽车战队则包括全球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Bosch)和第四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Continental)。
“如果我们想遵守政府制定的环保规定,除了纯电动汽车,就没有其他选择。”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接受德国《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采访时表示。
迪斯表示,即使有些电能“仍然是在燃煤发电厂”产生的,一辆纯电动汽车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有燃油车的一半。如果使用更多的绿色能源,纯电动汽车会更好。他甚至允许电动汽车与核能扯上关系,核能在美国受到很多纯电动汽车粉丝的青睐。但在德国,这在政治上这是极端不正确的。德国三年之后就会对仅剩的最后一批核电站实行“安乐死”。
听大众汽车的说法,人们似乎会觉得燃油车已经死了。迪斯的言论与大众汽车4月24日在其媒体中心发表的一项研究相呼应。该研究称,考虑到能源的产生和供应环节,一辆纯电动汽车在行驶时相当于每公里排放62克二氧化碳,而柴油车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纯电动汽车的两倍。
如果从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角度来衡量,纯电动汽车的结果并没有那么乐观。大众汽车的研究表示,“相比之下,大多数纯电动汽车的污染排放出现在生产阶段。”但是,即使将“电池生产和复杂的原料提取”考虑进去,电动汽车的低排放量也很占优势。当前高尔夫TDI(柴油车)整个生命周期平均排放的二氧化碳为140克/公里,而e-Golf的这一数值为119克/公里。
这项研究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特斯拉的硬核粉丝媒体Teslarati热情地发文表示: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大众也已经与纯电动汽车反对派对着干。
大众汽车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时公布的计划,听起来就像是特斯拉的翻版。该公司的大胆计划令人震惊:要在2020年生产和销售50万辆电动汽车,而不是在未来10年。是的,你没看错。该公司去年宣布的2.5万辆纯电动已成为往事,大众希望2019年底纯电动汽车产量超过10万辆。大众集团将拥有17款纯电动汽车,大部分车辆销往欧洲和中国。
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异想天开的言论不同,大众在季度财报会议中发表的前瞻性声明一般会被业界认真对待。
但是,全球供应商巨头博世和大陆并不像大众一样迷恋于纯电动汽车。
在最近的大陆公司股东大会上,大陆CEO埃尔马·德根哈特(Elmar  Degenhardt)表示,把所有赌注都押在纯电动汽车上是“非常危险的”。他呼吁对其他技术保持开放态度,比如燃料电池技术。
4月30日,博世宣布与瑞典燃料电池公司Powercell合作。在拒绝生产电池的同时,博世的目标是成为燃料电池栈的领先供应商。博世常务董事斯蒂芬·哈通(Stefan  Hartung)预测,到2020年,“20%的电动汽车将由燃料电池驱动”。
大众对纯电动汽车的孤注一掷似乎也忽视了中国政策的转变。大众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已开始从低技术电池转向高科技燃料电池。中国正在削减以前对纯电动汽车的高额补贴,转向燃料电池。
即使在大众内部,高管们对迪斯的纯电动汽车战略的反对声也在不断高涨。处于内外压力之下,大众也不得不关注燃料电池汽车。德国商报(Handelsblatt)在5月3日报道称,奥迪品牌将成为大众的燃料电池“专家”,一款奥迪氢燃料电池汽车计划于2021年发布。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