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跪地仰望“神人”必须缴纳智商税!(ZT)

18-07-08 22:09 1619次浏览
巴顿将军888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跪地仰望“神人”必须缴纳智商税!
——投资家1973“投资新语”系列(10)

今天我们聊一下林广袤从600万到20亿的故事,清理一下其中的逻辑。据他自己说,他在2010年7月先做多棉花,用600万做到了13.2亿,再通过做空赚了7亿。一共是20亿。如果这件事是真实的,那么逻辑上的漏洞显而易见。问题主要出在做多环节:从600万到13.2亿,增值220倍。不管你有1年还是20年的期货交易经验,稍加思考就会明白这是完全做不到的。棉花期货2010年8月起涨,从1.7万元/吨涨到3.4万元/吨,仅仅翻了1倍而已。只要你们做过期货,懂那么一丁点常识,就知道在标的只涨1倍的情况下赚220倍根本不可能——除非有棉花期权存在——赚20倍还是勉强可以相信的!
下面是林的自述:“2010年全球棉花价格暴涨,我从16600开始买入,直到最后加仓至3万手极限(两个主力合约,每个合约限单个客户15000手),并在价格暴跌前两天全部平仓,4个月获利220倍,扫荡了绝大部分多头利润,不再是谁的操盘手了。”按照林在自述中的说法,他是在2010年11月10日最高点3.4万元一带全线出逃,完美规避了后面的大跌。但是标的合约价格只涨了1倍,却盈利220倍,用任何方法都做不到。国内期货市场的杠杆才10倍而已。算上浮盈加码,盈利20倍就是登峰造极的极限了。他所说的4个月,就是指2010年7~11月,棉花的走势图摆在那里,任何人都可以查看。
如果林赚了20倍——别以为委屈了他,这已经是惊天战绩,因为中间过程必须完美无缺,容不得丝毫差错——那么他的启动资金是6000万而不是600万,这中间一定有人说了谎。有人说通过浮盈当日加码来提高杠杆?浮盈当日加码2009年4月就已经被禁止了,而通过浮盈次日加码无论如何也做不到220倍的收益!以仓位来倒推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按棉花起涨价格1.7万元计算,10%保证金 ,1手棉花需要保证金0.85万元。他600万的本金只能持仓区区700手,如何能加码至30000手?何况棉花主升浪(20100827~1110日)只有46个交易日,中间存在大量跳空,跳空后瞬间涨停,请问怎样加码?
显然,要么他的启动资金数倍于600万,要么他在中途调集了数倍于600万的资金入金!我们不否认林在棉花一战上赚过大钱。但即便盈利13亿是真实的,启动资金也必须至少是6000万,为什么非得说成是600万?那么同样是赚13亿,以600万为起点,和以6000万为起点有什么不同吗?当然不同。以6000万为起点,散户觉得离他们太过遥远,因为6000万从何而来本身是个问题。但如果说是以600万为起点,散户马上就会想:我也有可能从60万做到1.3亿哦。于是,这个故事就成了楷模,就有了可学性。就算林自己不想说谎,但是如果有人硬把他往那个位置上推,他只需要就坡下驴就可以了。
凡事就怕认真。就因为我太了解这一行,所以这一行的任何神话故事都不可能轻易把我糊弄过去。回到这件事,你们不必考虑太多,只需要知道在期货合约价格翻1倍的情况下,盈利20倍都极其困难,220倍更是绝无可能,就算是懂期货交易了,算是有常识了。我们刚才说在标的翻1倍的情况下,从6000万做到13亿,中间不能有丝毫差错。林在自述中也的确表现得幸运至极,操作上丝丝入扣、完美无瑕。但我必须指出,真实的交易世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不但会犯错,而且经常犯错。风险管理是一切交易者的天职,任何人都不应该把资金链紧绷到极致,去冒“要么一战成名、要么万劫不复”的风险。
事实上,据林自己说,他一开始满仓做多棉花巨亏60%,只要价格再下跌几天就要被强制平仓了。而在他做多棉花的尾声,20101110~1129日,短短3周之内棉花从3.4万元暴跌到2.4万元,最大跌幅30%——这对资金链紧绷到极限的多头会造成毁灭性打击——这一段暴跌林说他刚好规避了,我们姑且相信。但是其他多头呢?如果他们每时每刻都处于满仓状态,杠杆始终维持在10倍。那样的话,棉花不需要跌回起涨点1.7万元,只需要从3.4万元跌到这轮暴跌的低点2.4万元,这些多头就全都灰飞烟灭了。所以,不能把交易想象得那么完美和一帆风顺,而应该在仓位控制上留有余地,防范不可避免的回撤。
注意,我自始至终假设林通过做多棉花盈利13亿是真实的,我只是指出其中明显违背逻辑之处。我还想告诉广大交易者的是,仓位控制和限制回撤是交易中永恒的主题,在交易中承担过量风险是纯粹的赌博,是交易者还不成熟的表现。因此林的故事只能仅仅当作故事听,不足为训,初学者尤其不能把他重仓豪赌的交易方式当作榜样来学。我们这个行业因为伤亡率过高,每隔一段时间都必须树立一个“神话故事”来补充新人——这种故事无一例外地是对期货从业者智商的羞辱。等到期权大面积上市,只怕还会更多。面对神话,你们要熟知这个行业的规则和细节,并且在此基础上学会讲究逻辑和独立思考。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2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巴顿将军888

18-07-09 16:31

0
哦,那我误会您了,对不起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A6对冲基金

18-07-09 15:50

0
@巴顿将军888 我赞成你的说法,股神就是网络媒体造来做流量的...,我那文章就是揭露了真相,认真看下..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巴顿将军888

18-07-09 15:44

0
@A6对冲基金 ,兄贴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建议您甭打扰我,受不了
巴顿将军888

18-07-09 15:43

0
感谢您的跟帖,回头多交流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猴子爬树

18-07-09 15:29

0
@巴顿将军888 这个写的不错,金融交易员管理不好自己的内心,昏昏扰扰,拒绝探索。不知交易的“道” ,依然会一事无成。
猴子爬树

18-07-09 15:27

0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林这一事件做过分析,大多人盲目相信。说实在的,如今的交易员保持清醒头脑的不多了,总怀侥幸心理获得一笔财富,对别人多少多少亿的盈利相信自己也能复制粘贴,是可笑的。此帖很有水准收藏了
猴子爬树

18-07-09 15:22

0
看了一看本帖的分析逻辑,敢说现今期货交易者无人能驳,不是对这个市场有十足的把握,对交易的真理有更深入的探讨,几人能分析如此透彻。很显然林事件欺骗韭菜一夜暴富的神话,被投资家1973老师通过逻辑识破,一把掌打在地上,翻不了身。侧面给我们一个警示:保持独立思考,更随头脑清醒者学正确的交易之道,方是可持续的投资之路。
巴顿将军888

18-07-09 14:52

0
啥意思啊?听不懂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巴顿将军888

18-07-09 14:43

1
是谈谈“巨婴交易员” 的时候了(ZT)
——投资家1973“投资新语”系列(11)

在熊市运行期间,总有朋友不停地问我啥时候见底?如果指数实在跌得太久,而我又被问得太多,我就只好回答:快了。但是,凡事就怕但是——快了≠到了。在我看来,在下跌市道里想通过做多股票来盈利难于登天,所以你们的行为也应该相应地变得保守、谨慎。艰难世道比拼的不是谁更勇敢,而是谁躲藏的洞更深,即所谓“藏于九地之下”。
对空仓者来说,大跌特跌、一举跌透当然最符合他们的利益,因为那样等待的时间最短、底部将以最快的速度到来,否则就是钝刀子割肉,极大地增加痛苦指数。有个说法,就是古代被秋后问斩的犯人,其家属会行贿刽子手。他们花了大把的钱只提一个要求,就是行刑前把大刀磨快点,不要增加“痛苦指数”。就股市而言,除非是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市场一般不会表现得那么痛快,温水煮青蛙和钝刀子割肉是常态。比如一轮下跌之后各大股指开始反弹,通常最多也就反弹到30/60日线附近,然后掉下来,再创新低……调整时间被延长,痛苦指数显著增加。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人要行贿刽子手了。
出利好政策也会导致同样的效果。比如“5.12”汶川大地震之前的2008年4月24日,大盘指数几乎涨停,理由是受证券交易印花税从3‰下调到1‰这一“利好消息”的刺激。但是这段熊市里的反弹很快结束,股指创出新低,最终无非就是换一拨人站岗。观察历史上任何一次政策利好发布之后的股市走势,不难得出结论:利好消息只对市场短期走势有影响,对中长期走势没有任何帮助,仅仅起到换一拨人站岗的效果;反而延缓了底部的到来,增加了全体投资者的痛苦指数。这就是我们希望见到真实底、自然底、市场底的原因。所谓真实底、自然底、市场底,就是这个底部是市场自己走出来的、无政策干预的。
因为政策干预会延长熊市的运行时间,而总体跌幅一点不少,对我们反而不利。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要接受它并不容易。为什么熊市运行期间政府会发布利好刺激呢?因为如果不出利好消息,民间会指责政府“任由股市下跌,没有尽到责任”。实际上潜台词是在说:“政府就是我们的父母,它有责任帮我们减轻痛苦”。但这是表面现象。希望出利好者更深的意图是:趁反弹出逃,减少损失,让那些相信利好消息的人进场替他们站岗。但在西方,他们民间的观念跟东方完全相反。他们认为权力是需要警惕、限制和监管的。权力不但不是什么“父母”,反而一有机会就会剥夺他们的自由,所以必须关进笼子里。
有一个问题不知你们思考过没有?东方和西方的政经体制为什么不一样?现有的体制安排是不是一种必然?为什么西方选择自由体制,而东方总是跟威权体制挂钩?是上层精英强加给民间,亦或是他们互相需要的双向选择?关于这个问题,我向你们推荐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未断奶的民族》、《美国的弑母文化》和《新世界史》。以及一本更通俗的读物,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著的《巨婴国》。这个问题,我在其他地方没有找到答案,只有孙隆基的书给出了线索。孙隆基认为是后一种原因。他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东西方的小孩小时候是否穿开裆裤,决定了他们深层的心理结构和成年后的行为方式。
西方的小孩不穿开裆裤,他们被训练成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上厕所。但东方的小孩从小穿开裆裤,开裆裤的含义就是可以随时随地解决。来自儿时的不同训练导致西方的儿童成年以后容易养成成熟、坚强、独立的人格,和相对自律的行为惯。而东方的很多人虽然看似成年了,但心理上却是“他制他律”型人格。所谓“他制他律”,就是需要第三方力量——通常是父母或父母的象征性力量——来管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会“守秩序”。一旦失去管束,就会自行其是,乱成一团。比如胡乱浪费食物,肆意破坏周边环境。就像一群失控的小孩带着恶意在搞破坏。国民的这种人格结构差别也决定了东西方社会形态的不同。
西方国民总体上具备成熟、坚强、独立的人格,所以西方社会给东方人的感觉是“冷酷无情”的。而东方国度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种脉脉温情的人群圈里受到“滋养”,体验跟西方社会完全不同。孙隆基把这种脉脉温情的人群圈子叫作“胎盘”,说它代替了母亲的子宫,继续给成年后的我们提供安全感、归属感和精神养分。这也是很多经济条件极好的东方人士尽管有经济实力也拒绝移民西方的原因——他离不开他的“胎盘”的滋养。但是,要是以为每一个西方国民都具备成熟、坚强、独立的人格结构那就错了。当一个西方人心性柔弱,又得不到“胎盘”滋养的时候,他会受到毒品、酒精、滥用药物和邪教的吸引。
《巨婴国》里也有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值得参考。比如作者说,我们中国人谈恋爱,很多男性潜意识里实际上是想找个可以依赖的女性,照顾他的生活,包容他的一切缺点和毛病,实际上就是代替妈妈的角色,而他就像一个需要照顾的婴儿。这样的人连家庭责任都承担不起来,你还能指望他承担什么社会责任?同理,一些女性的潜意识里实际上是想找个可以依赖的男性,照顾她的生活,包容她的一切缺点和毛病,实际上是代替爸爸的角色,而她就像一个需要照顾的婴儿。当一对男女,分别怀揣着这种隐秘的潜意识开始“恋爱”和组建家庭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对了,他们会发现对方不是自己要找的人。
理解了这一点,对于现在年轻人的高离婚率就不难理解。实际上,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任何人可以无底线地包容你的一切毛病和缺点,比如懒惰和自私。当一个人希望自己像躺在摇篮里的婴儿一样,只需要一声啼哭,立即就会有人来满足欲望,这种“梦想”注定是无法实现的。所以,结婚之后的冲突、争吵甚至离婚就变得不可避免。只有两个成熟、坚强、独立的个体之间,才有“恋爱”可言。而中国式恋爱,有不少是极度自私的。它的潜台词是:你满足我的要求,照顾我、对我好,我就“爱”你,否则我就不再“爱”你。对这些无知的年轻人来说,婚姻是这个世界上风险最大的事,没有之一。
希望大家没事的时候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一具成熟的躯体里面,隐藏着一颗婴儿的心?当你凡事都希望有人替你作出决定或承担责任的时候,那就是了。现在你们想必也都已经理解,为什么有些“投资者”发生亏损的时候,喜欢把责任归咎于他人?因为婴儿就是这么干的:好事儿全归它,而错误和责任全归别人。再者,为什么有些“投资者”在熊市期间啼饥号寒,一再要求政府出台“利好消息”?因为婴儿就是这么干的:当它掉进水里的时候,它不反思自己的责任和试图自己爬出来,而是张开双臂放声啼哭——他认为只要这么做,“父母”就会把它抱出去脱离危险和困境。他的经验告诉他这一招是“有效的”。
还有一些“巨婴”是自大狂,即心里面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既然如此,他怎么可能犯错误呢?错误当然都是别人的了。如果他承认自己有错,那就等于承认自己“不完美”,这与他一直以来的价值观不符。于是他干脆拿出一把刀,把错误跟自己切割得干干净净。所以你瞧,学会独立决策和自负盈亏是成为合格交易员的第一步,这一步的背后隐藏着成熟、坚强、独立的人格。如果你长着一颗婴儿的心,是不可能做好交易的。你们都是交易员,干的是将要出人头地的事业,思想当然不能太浮浅。要养成多读书和爱思考的惯。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我们明天就完蛋了那一点也不可悲,因为那是老天爷决定的;可悲的是稀里糊涂地活着,浑浑噩噩地过着每一天,而你可以决定不这样生活。
巴顿将军888

18-07-09 07:52

0
兄好。信的人太多了。淘县至今还在对“赵老哥”的“八年万倍”津津乐道,说得跟不容置疑的真人真事似的。这些人要么真傻,要么装傻。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