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陈胜良:胃肠是情绪的晴雨表

17-03-09 23:39 2081次浏览
chinatear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陈胜良:胃肠是情绪的晴雨表2016-11-19 11:56:24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影响胃肠功能的因素常见的有三类——不良情绪、饮食种类或惯,还有环境温度。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不良情绪,所以说,“胃肠是情绪的晴雨表”。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人类社会活动节奏加快,面临的精神压力剧增,往往引发紧张、焦虑、急躁、忧虑、失落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波动对胃肠道功能有很大影响。反之,胃肠道的功能状态也影响着机体的精神心理状态。这就是目前胃肠道疾病,特别是功能性胃肠发病机制的最新理论进展——脑-肠互动理论。
作为我国消化身心疾病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陈胜良教授特别关注脑肠互动理论的最新研究,在处置临床问题时注重身心同治,双管齐下,解决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疑难杂症。
他说:“在临床上,因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导致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者,占消化科门诊量的50%~70%,这部分患者通过常规检查没有太大的器质性异常,但是却饱受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疼痛影响,久治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脑肠互动神经胃肠病学,有效解决了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挑战,让这些患者走出苦痛缠身的阴霾,重获生命和生活的灿烂阳光。”

脑肠互动新理论
胃肠道是除语言、表情以及肢体语言以外最能淋漓尽致表达情绪和情感波动的人体系统器官。在漫长人类进化历史中,人类早已不自觉地知晓了胃肠功能性疾病与情绪的关系。
陈胜良举了个例子,“我们可以从人类表达情感和情绪变化的语言中找到证据。汉语里的 互诉衷肠 肝肠寸断 都用来准确表达情绪的状态。又如 肚子里的蛔虫 用来描述心灵相通。类似的,英文中也有这样的短语,如 Follow your gut (意思为追随你的内心)。”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情绪究竟是如何影响胃肠功能的?陈胜良解释说,生理状态下,胃肠在消化系统自己的神经系统管理下自主执行进食、消化吸收和废物排放的功能。主管这些自主功能的神经“司令部”(核团)位于大脑的脑干部位。这些核团以及它们主宰的消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接受大脑皮层(主管精神情绪等活动)的监管。异常的精神刺激、过度的情绪波动,均会影响胃肠道自主神经中枢核团的功能,进而影响胃肠道的功能。
除此之外,大脑功能状态的改变,还可以通过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胃肠道的黏膜炎症,引发胃肠运动紊乱和胃肠对一些刺激的过度敏感反应,引起和加重胃肠道的临床症状。反过来,肠道的功能状态改变,也会因胃肠黏膜的炎症,通过神经、血液循环系统影响大脑的功能,以引发精神心理和情绪的变化。
神经胃肠病学关于脑肠轴的研究进展显示,大脑中掌管情绪的脑区(如扣带回、岛叶、海马和杏仁核等)异常兴奋会通过影响内脏疼痛感知和反应敏感度,使胃肠不适的感觉被放大,出现所谓内脏高敏感现象。另外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会引发胃酸分泌增加、消化酶分泌减少和排泌异常,引起胃肠运动不协调,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陈胜良认为, 脑-肠互动体系紊乱相关的疾病,涉及消化科的五大临床挑战:功能性胃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疾病(包括脂肪肝、胰腺炎、腹泻等)、消化道恶性肿瘤(如结肠癌等),也就是说,这五类疾病都与脑肠互动体系紊乱相关。其中,临床医生最多见的是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临床表现为各种胃肠道不适症状,如嗳气、早饱、餐后饱胀、反酸、烧心、腹胀、腹痛、腹鸣、便秘、腹泻等,甚至更严重的表现。经常规检查(通常包括消化内镜检查)未能发现明显的异常,或者发现的异常不能解释症状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这样一类疾病约占目前所有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患者的50%~70%。正常普通人群中约有1/3的人有过功能性胃肠病的症状,约有1/3的病例治疗困难。功能性胃肠病症状多样、复杂,疾病反复发作,患者频繁就医,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耗费医疗资源。

疑难杂症变化多端
脑-肠互动紊乱绝不仅仅限于普通的功能性胃肠病,还有很多变化多端的“疑难杂症”。很多患者久治不愈,有些甚至不惜采取手术开刀治疗,尽管肚皮千疮百孔,仍然不知是情绪相关病。“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脑肠互动紊乱的疾病,还需要从调整精神心理和神经调控入手。
陈胜良解释,“精神心理调整分为非药物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指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的 话聊 ,让病人重新认识疾病与心理的关系。药物治疗则通过抗焦虑抑郁等普通精神类药物,调节神经递质的代谢,来调节情绪。中枢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能让人产生安逸感。提高5-HT的浓度,有助于降低焦虑情绪。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去除精神病因,调整胃肠道功能,调控疼痛感觉,消除症状。此外,还需胃动力药、肠道菌群药物配合治疗。”
陈胜良带领消化科“脑肠互动紊乱”亚专业团队,运用脑肠互动理论,从精神调整和胃肠道功能调整,双管齐下,让很多原本准备开刀的患者“刀下留人”。
生活在美国加州的一个药学女博士,早年移民美国,育有2个子女。第二个孩子剖宫产分娩后半年,出现反复发作的“肠梗阻”。美国几家大医院认为是“轻度肠粘连”造成的不完全肠梗阻,因为没有明显粘连造成梗阻的证据,拒绝患者提出的手术要求。患者反复发作“肠梗阻”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无法正常工作。患者求医无门,于2013年9月回国寻求手术治疗。
2013年秋天,患者在北京某医院接受了“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术后一个月,又因反复发作的肠梗阻来仁济医院普外科就诊,要求再次手术治疗。消化科“脑肠互动紊乱”亚专业仔细研究患者的病史,按照脑肠互动诊治思维,仔细分析患者肠梗阻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建议使用消化科治疗领域不常用的神经递质药物。患者有较深厚的药学知识背景,开始不肯接受所谓的“精神病药物”。经细致解释脑肠互动神经调控机制后,欣然接受治疗思路和具体药物,4周后患者肠梗阻就不再发作了。今年夏天,患者暑期回国探亲期间,特意来门诊看望经治的医生,告诉医生,数年过去了,病情稳定,再未因“肠梗阻”而住院治疗,或者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还有一名24岁的大连姑娘,因父母离异,表现出较明显的情绪问题,进而产生胃肠道问题,不停地嗳气,打嗝,进食后频发呕吐,便秘,人逐渐瘦得“皮包骨头”,只有70斤。姑娘在当地精神和心理专科门诊就诊,被诊断为抑郁和焦虑状态,被给予米氮平等抗抑郁药物治疗。但服药后脑子昏昏沉沉,嗳气、呕吐更加厉害,只能长期放置胃管,引流出胃内的气体和液体。放置胃管一个月后,由于鼻咽部的刺激难忍,辗转来到仁济医院。
经消化科医生仔细了解病史发现,患者也存在明显的脑肠互动紊乱性疾病的特征,住入仁济医院南院消化科病房,按照脑肠互动的诊治理念,从精神心理以及胃肠道双重机制角度,精选抗焦虑抑郁治疗的药物,2周后脱离胃管,恢复正常的进食和生活。目前,仍在治疗随访中。出院至今,未有症状反复。现在姑娘体重恢复到46公斤,并重新开始工作。

消化身心疾病研究
在丰富的消化内科疑难杂症临床经验基础上,陈胜良一直致力于消化身心疾病理论和临床研究。2013年,他牵头成立全球首个消化身心疾病专业组织——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消化身心组,并担任组长,2015年牵头制定了中国消化身心健康问题处置意见,2016年推出专著《中国消化心身健康问题处置理论和实践》,该部著作为我国消化心身医学事业划定了“起跑线”,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学术著作空白。
在这个学术平台基础上,仁济医院牵头,包括上海十九家医院参与,开展功能性胃肠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推进药物的规范应用。连续四年开展继续教育项目“消化系统身心医学临床诊治思路”,吸引全国各地医生前来学。
陈胜良说:“由于社会公众对于消化疾病与心理问题的认识仍然缺乏,甚至一些医生也只是对症治疗,缺乏身心整体治理的理念,使得很多患者反复就医,苦不堪言。我们的临床调查发现,普通消化科门诊中,合并心理问题的患者达30%~50%。专家门诊中,有心理问题的占50%~70%,特需门诊中更高达70%~90%。可见,这些心理问题导致的消化疾病患者久治不愈,反复就诊,占用了大量医疗资源。”

目前,脑肠互动理论的研究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方面已经达成业界共识,临床转化最好,而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消化道恶性肿瘤与脑肠互动体系紊乱的关系,仍然缺乏认识。陈胜良说:“如情绪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正常人体的细菌有1.5公斤,是人体细胞的10倍,平时与人和平共处,当人焦虑急躁时,会出现免疫变态反应,自身免疫系统不适当增强,攻击抗原外还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自身免疫性炎症。而人过度抑郁,免疫功能不强,则会导致感染性炎症。再如情绪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关系,人体依靠免疫监视细胞来标记有肿瘤倾向的细胞,通过免疫杀伤因子来消灭有标记的细胞。当人过度焦虑时,免疫监视功能下降,易生肿瘤。过度抑郁时,免疫杀伤功能下降,也易生肿瘤。”
如何将脑肠互动理论用于消化身心疾病的治疗中,更好地解决消化系统的疑难杂症?这是陈胜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说:“在消化身心疾病的治疗机制中,专家已经达成共识,要贯穿脑肠互动的诊治理念,从整合医学的观念来分析疾病。从社会纬度、精神情绪层面、生物医学层面共同分析病因和发病机制,采用身心治疗手段:心理疏导、认知教育,并借助神经递质调控药物,来解决消化系统的难治性疾病。”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清风小筑

17-03-10 10:24

0
在我仅知道的中医知识里,肠肺互为表里,肠动力与肺关系密切。
而大脑中枢神经指挥中心,事实上不仅管理着肠道,还有身体所有器官。
如果是大脑中枢因为情绪出现问题,那么,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应该同步出现各类问题。
也就是说,不仅表现在肠道上,还应该出现在身体的所有器官上。

事实上,大量的身体被出现问题,来源于我们身边的暗物质,直白的说,就是周边的超能力对我们身体的施害投害。
超生物技术,存在着人类目前所无法想像的技术。
比如我们需要用基因剪刀来剪裁各类功能的基因段组合,我个人认为超能力群体可以组合细胞结构以及变形细胞结构。
比如人的衣服鞋子可以被超能力瞬间变形,这是分子重组结构的变形。
那么,生物细胞同样可以做到此类技术。
如果超能力可以将血渍与纺织纤维细胞深入的渗透组合在一起,那么各类细胞之间的重组排列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些,都是医学所无法解决的。它应该涉及到更广泛的综合科学。

在医学判断上,大家必须要相信,确实存在了超能力技术。
当忽略了这项最主要的因素,大量的诊断基本都是错误的。

情绪与心理因素,并非身体器官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纵使可能对局部心理不坚强的人形成影响,它的影响也是微弱的,非主因的。
chinatear

17-03-09 23:44

0
身体健康晴雨表——情绪转载2016-09-02 09:55:13标签:健康好心情情绪心情恐惧、焦虑、内疚、压抑、愤怒、沮丧……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张关于情绪的地图。研究指出,70%以上的人会遭受到情绪对身体器官的“攻击”。“癌症”与长时间的怨恨有关,常受批评的人爱得关节炎……据统计,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病已达到200多种,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绪有关。

情绪是身体的报警信号
现在人们最爱说的一个字就是“累”,不仅累身更累心。生存压力让很多人越来越情绪化,有些情绪连自己都没意识到,但身体却早早地发出了“报警信号”。
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比如:恐怖会让人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而情绪低落或过度紧张时,人会越来越讨厌自己的长相,觉得怎么穿、怎么梳妆都不顺心,然后就会发现自己头发爱出油、鼻翼出油、心烦冒汗,甚至下体分泌物异常或有味。精神科专家表示,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长时间处在某种情绪中不能自拔,就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不同情绪对应不同疾病
不同的情绪对应着不同的身体疾病。比如恐惧、焦虑会导致腹部疼痛;批评、内疚引发关节炎;压抑导致哮喘;经常愤怒的人容易有口臭,还爱发生脓肿;恐惧会引发晕车和痛经。
1  胃肠疾病
在所有的心身疾病中,胃肠疾病是排名第一位的,比如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全球约有10%的人一生中患过该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遇到紧张焦虑的状况就会胃疼或腹泻,压力大的时候根本吃不下饭。司机、警察、记者、急诊科医生等患胃溃疡的比例最大。
2  皮肤
对很多人来说,紧张时头皮发痒、烦躁时头皮屑增加、睡不好狂掉头发,还有反复无常的荨麻疹、湿疹、痤疮,都可能是长期不良情绪带来的后果。
3  内分泌系统
女性的卵巢、乳腺,男性的前列腺最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冲击。
大量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症,都与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充满心理矛盾、压抑,经常感到不安全和不愉快的人,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一着急就喉咙痛;紧张的人则会头痛、血压升高,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经常忍气吞声的人得癌症的几率是一般人的三倍。

赶跑伤身的7种情绪
第一名:生气。
“气死我了!”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健康角度来讲,闲气、怨气、闷气、赌气和怒气这五种气,不仅让人心情变差,还会在身体里留下“不良记录”。生气时面色苍白、嘴唇发紫、手脚冰凉,天长日久,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脏器病变。特别是身体不好的老年人,在生气的时候血压瞬间上升,很容易出现脑溢血、心脏病和心肌梗死。
制怒剂:要发火前可以闭上眼睛,想象着面前挂着一幅“怒”字。“怒”就是奴隶自己的心,这时要给自己心理暗示,千万不能做情绪的奴隶。生气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气头上不盲目做决定。

第二名:悲伤。
“对心脏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悲伤。”心血管科专家告诉记者,“茶饭不思”、“借酒消愁”都是过于悲伤的表现。此时,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分泌出大量的压力激素,会使动脉收缩,容易导致心脏病发作。当一个人悲伤时,往往呼吸急促甚至泣不成声,容易造成肺气的损伤。
抑悲灵:悲伤时可以试着强装笑脸,这种“心理假动作”有利于释放不良的情绪。或者用“愉快回忆法”,想想之前的一些快乐,转移注意力,而且悲伤时一定要和人交流。

第三名:恐惧。
“害怕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看到恐怖片就汗毛竖立惊声尖叫。”人在面临威胁,或者可能受伤时会本能地产生出一种情绪,这就是恐惧。它可能派生出很多种其他的情绪,比如紧张、焦虑、害怕、不安等。调查显示,“害怕失去工作”是男人最恐惧的一件事情。如果一直处于恐惧状态下,就会心慌心跳、呼吸急促、头脑混乱甚至晕厥。
消恐药:恐惧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不必有压力和负担。对于已经发生的恐惧事实,要设法冷静下来。想到事情最坏的结果并坦然面对。也可以先将自己恐惧的各种可能因素列举出来,学会直面它。

第四名:忧郁。
性格内向、郁闷不畅、不善交往、遇事自解能力差……这是部分癌症病人的共同特点。长期处于忧郁状态,会导致过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类胆固醇的产生,加快人体衰老进程。不少老年人由于退休后儿女不在身边,在孤独和忧郁的阴影包围下,很容易“老得快”。
宽心丸:面对忧郁可以反向思维,看到问题中好的一面,并积极寻求快乐的心态。广交朋友可以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和三五好友下几盘棋、唱唱京剧甚至跳几支舞都有利于消除心中的郁闷。

第五名:敌意。
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每天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其中难免有“不对付”的,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敌对情绪会转化为焦虑,长期积累可能破坏免疫系统,更严重的会导致心脏受损。消极情绪与肺功能衰退有关,还会反过来加速老人肺功能衰退。此外,敌对情绪还会引起心脏病、哮喘等。
友善片:80%的敌对情绪是能被克服的,试着将对方的优点放大,正视社会和职场规则,多想一点工作,少算计人际关系。当出现敌对情绪的苗头时,可以给自己沏一杯绿茶,其中的茶氨酸有助平稳情绪,理清思路。

第六名:多疑。
中国人是最多疑的。办公室里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强行与自己联系起来;丈夫晚归几小时,马上怀疑他是否有第三者。多疑的人往往感到孤独、寂寞、心慌和焦虑,特别是有些老年人,即便一点小事,也要琢磨猜忌很久。他们天天紧张不安,最终可能导致心理崩溃,也会因为寝食不安引起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
抗疑素:如果感到有多疑的情绪滋生,可以每天记录自己一个优点,这样有助于增强自信心,改善别人面对面沟通的能力,减少误解。

第七名:季节性失控。
研究显示,在炎热的夏季,约有10%的人容易情绪失控,频发争执和摩擦;在冬季,抑郁患者会比平时多。这些情绪问题被统称为“季节性情绪失调”,对环境和气候格外敏感的人会产生焦虑或低落的情绪,严重的还会引起机体正常功能的衰退。
情绪阀:夏天时积极调整饮食起居,用跑步、游泳等运动方式转移负面情绪。冬天时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多参与户外活动,晒晒太阳,提高室内自然光线等,都有利于排解消极情绪。
chinatear

17-03-09 23:43

0
如果没有感情和情绪,生活便没有快乐,人生就只是一套生理程序。情绪让我们饱尝生活快乐的同时,也让我们体验到人生的烦恼。更重要的是情绪经常试图代替理智来做出选择,而且常常得逞。情绪也是人类共同的弱点。
情绪的变化关系着我们生活上的问题,也关系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拥有一个良好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变得乐观、向上,反之,很容易引发人们的疾病产生,比如情绪压抑容易患有抑郁症,情绪过于焦虑就很容易患有焦虑症,所以情绪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不良情绪对人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是有害的。关键在负面情绪的暴发力度和持续时间。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人的情绪虽然主要受皮层下中枢支配,但是当这一部分活动过强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如推理、辨别等将受到抑制,使认识范围缩小,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及后果,自制力降低;引起正常行为的瓦解,并使工作和学效率降低。过度强烈的恐惧、悲伤、喜乐、大怒均能对人的智力、心理及生理造成极大的紊乱及损伤,因之心智失常或抱病甚至卒死者十分多见。
当人在焦虑、忧愁、悲伤、惊恐、愤怒、痛苦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这是正常现象,当情绪反应终了时,生理方面又将恢复平静。通常此类变化为时短暂,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但若情绪作用的时间延续下去,生理变化也将延长。久而久之,就会通过神经机制和化学机制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种躯体疾病。

要保持健康的情绪,学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用理智的力量去抑制情绪的冲动。要及时疏导己形成的消极情绪,解除精神的压力。而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是疏导情绪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交流的方式方法以及交流的对象因人而异。
 当心中有烦恼和不快的时候,一定不要把事情闷在心里,这样很容易引发心理上的疾病产生,可以去户外散心,找朋友、家人倾诉,把不快抒发出来,或是是大喊一声,也可以放松自己的内心压抑,这样才会调整好情绪,保证身体上的健康。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