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基金
下载
下载

我所认识八个炒股人的故事

17-02-04 11:14 17427次浏览
财务是自由的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春节放假前,华泰证券 给我发了2016年我的账户投资收益情况,有一个数据让我十分惊讶,但更多的是沉重,而且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经过春节期间几天的思考,我还是最终拿起笔来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希望有缘人能看到吧。

先说说我这个账户的情况及这到底是什么样第一个数据吧。我有4个账户进行操作,在华泰证券的这个账户资金量最大,但收益却是最差,2016年仅实现了7%的年度收益,这个收益我一直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因为感觉太差了,在各大论坛上贴出来的总结中,鲜有收益低于我的。但是,华泰给我的结果是我的投资收益超过了93%的人,仅仅7%的收益就可以秒杀93%的人。也许,论坛上能来发帖的,应该就是收益率高的那部分人吧。

我相信这个数据基本可以代表A股市场所有散户的收益情况,因为样本量足够大。既然7%的收益都可以排名这么靠前,那我相信至少有接近80%的散户应该是在2016年亏损的,我没想到亏损面会这样的大。

我很想写一篇系统的文章来说说为什么散户会这么亏损,但想想之前本人也断断续续写了不少了,而且这个命题是在是太大,估计几大千字也写不透彻,等我有时间后再来慢慢写吧,并且各大论坛上也有不少高手来阐述这个命题,那么这里我就想换一种写法,来写写为什么证券市场不适合大部分人。

本人是一个天生愚钝的人,出生小地方,又是少数民族,磕磕碰碰读了个985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出来,但成绩一直都不好,学能力偏差,英语四级到现在都没有考过。但本人有个特点就是异常勤奋和吃苦耐劳,深知小地方出来的人成功更为不易,所以珍惜每一次的机会,但的确天生愚笨。例如考硕士,别人随便学下,就能考上公费的,我每天早晨5点30起床学到晚上10点30,也只能考一个自费。再如在炒股方面,虽然2001年就开了户了,但真正正式认真研究,是2007年的事了,但到今年也整整10年了。买了若干书籍来学,天天研究到深夜两三点,直到6年之后的2013年才感觉刚入门,2015年的股灾后对投资的理解才又上了一个台阶。要是换作别人,像我这样的研究精神,估计早就财务自由了吧,而我现在,却还在为生计而奔波。

但在这研究股票的这么多年里,我到是接触到了若干的炒股的朋友,形形色色,绝大部分是失败的,也有成功的。因此,本文我就打算写8位散户的炒股故事,大家对着可以看看,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会成功,也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证券市场不适合大部分人。如果还想要在证券市场赚到钱,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才会成功。

一.股民A的炒股故事

介绍下A的背景吧。他是一位学能力十分了得的人,60年代生人,是高考恢复后第三批正牌大学生,考上大学的时候,年龄尚不到16岁,毕业后在高校从事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出版过研究专著。在性格方面,不善交际,喜欢的就是在书房里静静的学和研究。

知道他炒股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当时我还是中学的学生。90年代最红火的股票莫过于四川长虹 了,A就是在因为四川长虹而接触到了股市,从而深深的陷入进了股票之中。90年代,当年国家为了推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在最初大众不了解股票的情况下,强行让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前来购买原始股票(现在想起来,真是天大的发财机会啊),A就被摊派了一点四川长虹的股票,没想到四川长虹一上市,股价飞涨, A在长虹这一波升浪中赚了大概一万元,要知道,当年的工资可是每月只有两三百的啊,因此A被这个证券市场深深的吸引进来,立志在这个领域大干一番。

于是A在市面上买了不少介绍股票的书籍前来学研究,当年最流行的就是K线图和跟庄,大家都认为庄是无所不能的,只要能跟上庄的脚步,就可以小发一笔财。A买的书籍,大部分是台湾的,当时貌似国内出版的没有什么书,最流行的就是台湾的炒股书,我也偶然翻过,现在回想起来,绝大部分是技术分析类的,具体的书籍名称因时间太过久远,已经记不清了。不过A的研究精神的确了得,每天废寝忘食,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是在书房学记录。

在操作上,因为当时90年代,只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在券商的营业部进行交易,二就是电话挂单。获取股价信息,如果不在营业部,另外只有两种方式,一是电视有个频道滚动播股价,二是电话咨询。A的操作方式是短线操作,根据台湾书籍的方法,选择股票,然后每天中午看股价,感觉合适就卖。在二级市场上,亏亏赚赚,但之后却再也没有了四川长虹的好运了,到底最后赚了还是亏了,不得而知,但之后的表现,我认为是亏了。

A坚持了持续研究学一年后,放弃了。书架的,还是那几本台湾的书籍,时间一长,灰都很厚了。之后碰到人聊炒股,就说,中国股市就是赌场,散户搞不过庄家的(的确这也是事实)。

接近20年后,我碰到A,我肯定是他没有通过炒股发财。具体他炒过哪些股票,已然记不得了。

我的感悟:其实我感觉A应该是可以通过炒股赚钱的,他的研究精神是很多散户欠缺的。我想两个原因吧:一是他没有接触到正确的投资思想,当年没有互联网 的情况下,信息面实在是窄,接触到的就是一些炒股赚不到钱的人写出来的书籍,当然赚不到钱,二是没有坚持,仅仅坚持一年就放弃了,如若不放弃,后面互联网时代大发展,迟早会接触到正确的思想的,他这种学能力,大概率会悟道。但是,凡是没有如果啊。

二.股民B的炒股故事

介绍下B的背景吧。B是30年代的人,在接触股市的时候,正好退休,炒股作为退休后打发业余时间的一种方式。B在解放前经历过良好的中学教育,解放后一直在中学担任老师,直到退休。

退休后,B延续了工作时候的惯,喜欢关注时事方面的新闻,对于国家推出股市,他是非常赞成的,也基本上成为了最早的一批股民。当然,B没有A那样的运气,可以通过摊派买到原始股,B最开始就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

当然,90年代个人的收入实在太低,B只能拿出两三千元进行买卖。B没有A那样的精神进行技术类、跟庄类的深入研究,毕竟年龄已经60几岁了才开始搞股票。不过对于股票的基本知识,还是了解的,清楚股票就是公司的股权,每年都要分红的。

所以B就只买股价低的大盘蓝筹股,只买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公司的股票,例如钢铁、交通、能源等行业的大公司。B的交易策略就是买了就不管了,如果被套就死扛不卖,等待解套或者分红。因为B买的公司当年分红率还是很可观的,至少5%是有的,所以不卖也是存在且合理的。但如果股价涨幅超过了买入价格的20%及以上,B是绝对要卖出的,害怕到手的利润被回吐回去。B年龄比较大,不会电话委托,每天送完孙子到学校后,正好可以到证券营业部看盘,和股友交流,所以交易方式也是现场挂单买卖。

B的研究精神也是可嘉,每天从营业部回来,本子上都是满满的记录了几大页的信息,而且从单位的收发室定期去搜集类似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纸阅读宏观和微观经济层面的新闻。B本不是搞经济的,后来我发现B在宏观经济政策上面真是说得头头是道,特别是对当年zhu*总理的经济政策研究得比较透,对吴敬链的股市赌场论也是比较赞成的。

这么多年,他秉承一个理念,买国有背景,不会倒掉的企业的股票,会比较稳妥,坚决不去赌。

目前B已经80几岁了,因为年龄原因,前几年离开了股市,颐养天年了。据我判断,B应该是在股市挣了一些小钱的。

我的感悟:B的投资逻辑应该是没问题的,在2012年之前买钢铁汽车能源等蓝筹股也没有问题的。但我判断B应该还是有股票是亏损出去的,并不是全部盈利。之所以没有赚到大钱,主要还是没有突破人性的弱点,害怕利润回吐,因此每次操作只能赚点小钱,而不能基于基本面长期持有。我记得B买过马钢股份 ,股价从1995年到2007年,12年涨了30倍,只不过B肯定又只赚了点小钱就卖了。

三.股民C的炒股故事

介绍下C的背景吧。C是70年代初的人,读书期间成绩一般,加上80年代考入大学极为艰难,因此读了个高中就出来接班了,在一个国有企业担任一般工作人员。C不善于学,不喜欢看书,但喜欢赌博,但在赌博界也没搞出个什么名堂。

C接触股市是在2006-2007年的大牛市中。2006年下半年,牛市初显,C被周围的人赚钱效应所吸引,到证券公司开了一个账户,从此走上了不归路。C最初只投入了1万元进入股市,没想到一个月不到就赚了2000元,大呼这个比赌博来得快多了,于是把所有的积蓄20万元全部投入到了股市中。

C从不学,也不买书来看,买卖什么标的以及如何买卖,完全是听朋友的消息。C的工作很轻松,在炒股前期,每天上班打了卡之后就跑到营业厅去看盘和别人吹牛,后来积累了一些炒股朋友后,加入了一些炒股的群,就回到办公室利用炒股软件操作,天天在炒股群里打听消息和聊天,上班基本废掉。

C的风格就是快进快出,有盈利赶快抛掉,如果被套就先死扛,或者听从股友的意见,是否割肉。因为2006-2007年是大牛市吧,几乎每次被套后都能解套,所以后期C越来越少割肉了。但每次基本都只赚了那么一点渣渣钱就卖了。长期在炒股群里混,C虽然没有系统认真学过,但也大概知道一些指标,例如KDJ,RSI,MACD等,并经常挂在嘴边炫耀。

2007年看我看到过C两次恐惧,一是2007年2月27日,大盘大跌8.84%,几乎全线跌停,C的脸色极为不好看,不过那天只是单日大跌,后来股价在很短时间又起来了,C的脸色又好看了,二是530,C因为没有跑得出来,市值腰斩,C异常恐惧,到处问人怎么办,我估计C在股价连续跌停后,第一波反弹中卖出了筹码,亏损了一笔钱后出来了,但后来看到股价却接连涨停,后悔得捶胸顿足,又追高买入。

C最喜欢的就是打听消息和买低价股,从不看公司的基本面,2007年上半年,市场上2-3元的股还很多,这就是他的最爱,股友推荐的股,也基本是如此,20万元的市值买了10多个股票,每天进进出出,不亦乐乎。有次有个低价垃圾股连续4个涨停,把他高兴得买了几百元的礼品去送给他推荐这个股票的股友。

2007年结束后,据说C全年赚了10几万元,但交易成本也是10几万元。不过C还是很高兴,毕竟收益率接近翻倍。可是,我看了C操作过的股票,只要全年持股不动,最差的一只,在2007年收益都是400%。

10年后,C仍然在股市中搏杀,据说他每次熊市都亏一大笔钱,但每次牛市来临的时候,又会重复他的老路,买低价股,做短线,然后熊市被套,偃旗息鼓,然后牛市来的时候,又追加资金进去,然后熊市来了又亏,10年了,不知追加了多少辛苦赚来的工资进去。好在C从来都是拿自己的资金进去炒股,从未在外借钱炒股加杠杆,再加上本身有工资收入以及没有贷款的房子,所以基本生活从未受影响。不幸中的万幸!

我的感悟:C完全就是目前在市场中的大部分散户的模板,贪婪,恐惧,不爱学,打听小道消息,虽然入市已经10来年了,但仍然是一个新股民,从未进步。这种操作方法,长期下去必输无疑,就是任人割的韭菜。如果在市场上不学不研究不下苦功夫,销户走人是最好的方式,可是这样一个大的投机市场中,又有几人能在牛市中又能拒绝诱惑?

四.股民D 的炒股故事

介绍下D 的背景吧。D是70年代初人,80年代末考入某重点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中央直属金融企业工作。炒股的历史比较久远了,90年代末就已经开户了,所以实战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

D的学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他的特点是不喜欢看书,喜欢自己在市场上摸索,他的理念就是实践中出真知。我认识他的时候已经是2008年之后了。每天上班,除非特别重要的事情,其他时间C肯定是在电脑前看盘,因此也错过了很多工作上的机会,所以这么多年了C也没有被提拔。但C完全是70年代幸运的那一批人,大学未扩招,分配了一份好工作,虽然没有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在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10年里,收入也是节节向上,远超一般的工作人员,房子遇到福利分房,持有房产两三套还没有贷款。

D的风格是超短线,完全根据盘面信息来判断是否买入还是卖出。每天几乎满仓进出,交易量惊人,而且经常有神来之笔,例如在跌停买入,当天涨停赚20%的案例,例如半个月50万元赚到20万元的案例。C很活跃,经常在微信上说他的这些神来之笔,搞得我完全不好意思说我持有半年才赚10%的案例。他的这种单日神来之笔的案例确实很多,让我很长一段时间认为他是赚了大钱。但有些时候又很长时间不见他说他的股票。

其实D的资金量并不大,估计100万左右吧,但满仓进出的风格,一年下来交易量几千万上亿也是有可能的。D经常在K线的下引线找股票,找准目标后几十万迅速买进,第二天赚几个点后迅速卖掉,如果不幸被套了,则根据情况,如果大盘情况不妙,也迅速割肉卖掉。我记得2015年的股灾1.0,D见情况不妙,迅速跑掉,避免了前期的亏损,但不幸在7.6国家队进场后被连续吃跌停,资金损失30%。

但D从90年代末炒股到了2017年,快20年了,资金量还是只有100万,以及平时的表现,我认为他大钱是没有赚到的。他自己也说了,钱进进出出,不知道是投入了多少进来了。后来我搞明白了,D只把他赚钱的案例拿出来吹嘘,但亏钱的案例从来不说。

我的感悟:其实我感觉D还是有可能赚到大钱的,这么多年的看盘经验,D的盘感应该是很强的,可惜D的操作并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是很随意,D应该系统总结下自己的方法,形成一套量化系统,确保自己的方法的数学期望值为正。但可惜的是,D连书都不想看,更不可能进一步深入研究操作系统了,他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年龄大了,书看不进去了,不想深入研究了(其实也就是40几岁而已)。看来D也只能跟随自己的盘感一直这样赚赚亏亏,给券商和国家贡献手续费和税收了。

五.股民E的炒股故事

介绍下E的背景吧。E是60年代末生人,80年代末大专毕业进入一家国有金融企业工作,直到现在,虽然原始学历不够高,那个时候读大专也不算差,经过自身的努力,E在单位已属于前辈和骨干之类的员工了,虽然没有担任领导岗位,但在专业方面比较精通,工资收入不菲,房子几套。

E的操作风格和D极为类似,也是超短线,也是相信自己不相信书籍,从来都是自己研究。E在40岁之后,提拔无望的情况下,慢慢的淡出了工作,但由于业务精通,所以在单位的地位还是很高。

每天9点30-11点30,下午1点-3点是完全的炒股时间,其余才是工作时间。每天看盘时间不得有任何人去打搅他。E的炒股历史也很久远,据说也是上世纪90年代入市的。他对自己极为自信,不相信任何人的意见,操作完全是自己判断(这点我还是很同意的,独立判断)。

但独立判断应该是建立在正确的思路中才会有前途的,可惜的是E一直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他非常固执的认为,A股市场,没有投资,只有投机,所以天天在里面短线赌博,认为自己可以战胜市场,战胜趋势。据我了解,E应该也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操作,随意性很强,到底E之前赚到钱没有,我的确不知,估计小钱应该赚了一点吧。

E和D 最大的区别在2015年股灾后体现出来了。D是完全是自有资金,而E大肆在外面借钱炒股,不仅做了融资融券,还做了伞型信托的配资,另外还不知是否从哪些渠道借了钱。借了多少,无从而知。

股灾1.0后,我看到E突然老了一头,头发白了不少,我猜想应该是爆仓了,很有可能本金损失殆尽都不够,还到欠外面的钱。股灾每天无量跌停,想平仓都不可能,等到可以平仓的时候,本金已不能覆盖负债,这种是最残酷的爆仓。

一个决策,决定了谁在天上,谁在地狱。几十年的心血,毁于一旦。E卖了房子,用于还债,但的确不够还。现在E就靠工资,苦苦支撑着。

我的感悟:E是我见到的炒股最惨的人之一。其实E是学能力很强的人,既然在单位都能成为骨干,那学股只要坚持,也会逐渐有成果的。但E就是不想看经典类的投资书籍,而且一直被错误的言论所误导,更惨的是贪婪的心理导致他大量加杠杆,爆仓是确定的结局。

六.股民F的炒股故事

介绍下F的背景吧。F是60年代初的人,目前已快要到退休年龄了,现在在一家金融机构的审批部门从事对公信贷工作。我对他接触不多,但从很多人口中知道了他的传奇故事。F在80年代初进入这家金融机构,一直在这家单位呆了30多年了,目前一年工资大概有20多万吧。人非常其貌不扬,也很朴素,和众多80后一起挤在大办公室的小格子里办公,每天按时上下班。

F也是90年代进入股市的那一批人,前期如何操作的我不知道,但大概从95年开始,他就只买一只股了,而且从来不卖出,他买的这只股,就是万科,闻名江湖的大万科。不知道F是怎么走到这条价值投资的路上来的,也不知是歪打正着还是在悟通了投资的道路,总之他一直定投万科,每个月结余出来的工资雷打不动的买入万科,不管股市牛熊,不管万科涨跌。

期间他周围很多的人都在指指点点,说应该卖了,做差价,做波段,他都不为所动。2008年,万科股价跌了75%,许多人为他惋惜,没有卖在2007年的最高点,他只是淡然一笑。

2015年,我听到一个他的朋友说他的案例,但是这位朋友还是说,他应该在2007年卖了,因为2008-2015年,万科是没有突破以前高点的,股价没有涨,换成其他股票应该不知道赚多少了。可是,说这句话的朋友,我知道是在股市没有赚到钱的。而F在这六七年里,分红收入达到几百万。

2016年,万科股权之争,许多人又在说他该卖了,万科太危险了,他还是不为所动。也许,不为所动,有多层原因,也许是F早就财务自由了,不在乎涨还是跌了,也许是仍然坚定的看好万科吧。2016年末,随着万科股权之争的逐渐谢幕,万科股价悄然新高,F的市值又新高了。

F应该在万科上面累计投入了几十万,前期少,后期随着收入增加多投入了点,我知道他的市值目前大概在3000万左右,每年稳定分红几十万。这是一个完全值得我们学的成功案例。

F相当的低调和淡定,与世无争,几乎不和人讨论股票,也许成功的做股的人士就是这样吧。

我的感悟:成长股的成功投资的典型案例,找到成长股,坚定持有。F抓住了万科高速成长期戴维斯双击的机会。后续万科成为价值股后,享受其高额分红。其实人一辈子,抓住几只成长股即可,用不着在股市里进进出出。F值得让我学的,还有他那淡定的心态。3000万的市值,几十万分红,但他却还在每天坚持上班,挣20万的年薪。

七.股民G的炒股故事

介绍下G的背景吧。G是80后,年龄与我相仿,重点大学本科毕业,曾经与我同事三四年,但不在同一部门,有业务上的接触。G不善言辞,低调内敛,从不生气,与人交流,从来都是轻言细语。

G也从不在办公室高谈阔论关于股票的事情,低调到让人不知道他在炒股。但同事久了,多多少少也会传出一些事情。一两年后,他们部门传出了G炒股很厉害的言论,于是我前去讨教,一句话就把我打发回来了:他们是在乱说的。

2014年,G因为家庭原因辞职走了。2016年,我听到和他关系非常好的一位前同事给我说了他的炒股情况。在2013-2015年三年,G成功的把40万元,做到了500万元级别,而且没有加杠杆的情况。这位同事给我说的是,他最佩服他的就是股票拿得住,一定要拿到自己满意的价格才会出,而这点是他自己做不到的。

例如G在渝开发 这个公司上面,就赚到了4倍左右的利润,从3元多一直拿都了10几元才卖出。股灾1.0完美的避开,并且抓住到了2015年4季度的反弹机会。

通过这位同事的介绍,G非常的爱学,白天认真工作,再加上之前分居两地,没有很多杂事,晚上的时间基本奉献给了学股票,看了不少经典书籍,天天研究,厚积薄发,终于在2013年后,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这位同事感叹,最开始对G的方法不太认同,但事实证明,G的方法行之有效,但这位同事还是感叹,虽然知道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但的确他是不可能像G一样长时间的拿住一只股票,而是想高抛低吸做差价。

我的感悟:虽然对G的具体操作选股模式等不太了解,但通过周围信息的搜集,我认为G成功的要素在于极为稳定的心态。虽然对于渝开发选股标的不太好,但通过极为过硬的心理素质,硬是可以取得4倍收益,不得不让人感叹心理素质对于投资的决定向作用。另外,G极为勤奋,应该也是以前在炒股上吃过亏的,才促使他努力的学,并且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还练就了强大的心态。低位抓住一只股,只要是基本面好的,潜伏,持有,等待拉升,到高估期,或者成长末期卖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八.我的炒股故事

哈哈,我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是众多炒股大军的普通一人。我的学股经历,之前已经发表过了系列连载,大约有3万字,大家没有看过的,可以去看看吧。

九.总结

以上八个股民的炒股故事,都是真人真事,都是笔者这么多年接触到的。今天在这里简单叙述了下他们失败和成功的故事。各位看官可以对号入座,也可以自己想想他们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失败。然后再比照自己,哪部分还做得不够,需要去弥补。

打开淘股吧APP
40
评论(4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东山再起2

17-07-17 16:14

0
楼主也是做短线的啊。
财务是自由的

17-02-08 21:41

0
@谦让宜人 说的对,还是赵一万理解深刻:股市就是资金堆出来的。
山里杠子

17-02-06 17:30

0
一年赚取7%,超过93%,是客观情况。楼主说的应该都是很真实的事例
水平面

17-02-05 23:29

0
你想错了,你在华泰证券的那个账户收益7%,超过了93%的的人,应该只是超越了华泰证券93%的人,因为华泰证券可没有本事去统计其他证券的用户,他应该只是统计他自己的用户。
而且在这里面,你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那就是空仓的人,全年收益是0,也就是说,你超越了所有空仓的客户,华泰证券有多少账户是一年都没有空仓的客户呢?我想应该很多很多,因为这些年每年都有很多人退出股市,所以,7%超越93%的人,应该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毕竟2016年指数都是跌的,尤其是小盘股。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食蝗鼠

17-02-05 22:57

1
你不能用你自己学校的规则概括所有的,我学的机械设计专业,英语四级要求过380就可以,不用过四级就可以拿学位证。而且我有几个同学的专业也是这样,没过四级,够了学校要求的分数就可以,仍可以拿到学位证
漠阳江

17-02-05 18:57

0
不错与我周边的炒股人相似。
kcnm12

17-02-05 18:44

0
忘了在哪里看到的,成功的交易者股票资产涨幅应该是指数涨幅的3倍(特指有一波像样的行情),淘县有这水平的选手起码50个!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满仓挪移

17-02-05 18:39

0
淘县都是真正赚钱的,自恋的发贴说赚钱了,绝大多数不发声的都是亏了,去年发了二万多亿新股和增发,还不算上一年的手续费,结果总市值还少了二万多亿,五万多亿加手续费都是五千万散户承担了,另外券商无一亏钱,都是赚了,想想就知道能赚钱的都是极少数了,五千万散户杀光了就没有亏损了
果然是我

17-02-05 18:28

2
这个真有。我的四级就没过,考了两次,最高57分,毕业时学校给了学位证,当时据说50分以上的都给!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superego0411

17-02-05 17:51

0
我承认我就是那93%里面的,看了这八个散户的经历,基本上我属于D那种吧,入市十多年了,基本没赚到钱,当然也没亏多少,搭进去都是精力,得到的也无非是偶尔精神层面的兴奋吧。希望能够总结自己的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在以后的投资行为中坚持并获得收益。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